蒋华科 陈纯 陈仲新
抗骨增生胶囊是中国药典载入品种[1],由熟地黄、鸡血藤、肉苁蓉、莱菔子、狗脊、骨碎补、女贞子、牛膝、淫羊藿复配制成。具有补腰肾,强筋骨,活血,利气,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增生性脊椎炎(肥大性胸椎炎,肥大性腰椎炎),颈椎综合征,骨刺。我们按照药典规定进行了产品试制,并建立了主要有效成分淫羊藿苷的检测方法,以控制产品质量。
PERKIN ELMER高效液相色谱系统:Series 200 LC四元低压梯度泵;Model 785A紫外检测器;NELSON 200 Series色谱工作站;200 Series自动进样器(100 L)。淫羊藿苷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含量测定用,批号:110737-200413。抗骨增生胶囊为自制(批号:110225、110228、110311);阴性对照样品(按处方除去淫羊藿按制法工艺制成)。分析用乙腈为色谱纯,水为三重蒸馏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C18,5 μm,250×4.6 mm(Agilent公司产);柱温:室温;流动相:乙腈-水(30∶7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20 μl。在此色谱条件下,淫羊藿苷可达到基线分离,见图1,2。理论板数按淫羊藿苷峰计算不低于1500。
2.2 溶液的制备
2.2.1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淫羊藿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淫羊藿苷对照品20 g的溶液,即得。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胶囊内容物,混匀,研细,取约1 g,精密称定,置100 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50 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1 h,放冷,用稀乙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3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称取淫羊藿苷对照品2.35 mg,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吸取此溶液1 ml,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淫羊藿苷对照品溶液(浓度为23.5 μg/ml)。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 10、20、30、40、50 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对照品进样量X(g)为横座标、进样峰面积Y(uv.s)为纵座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对照品在0.235~1.175 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4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20 μl,重复进样6次,测定,记录峰面积,求得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0.69%,结果说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5 重现性试验 称取样品6份,每份1 g,精密称定,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作,依法进样测定,计算含量,求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0%。结果表明,本法测定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2.6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分别于配制后0、2、4、18 h进行淫羊藿苷峰面积测定,每次进样20 μl,测得供试品溶液于18 h内的峰面积平均值为731445.37,RSD为0.47%。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8 h内稳定。
2.7 专属性试验 精密称取缺淫羊藿的阴性对照样品,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样品溶液,经同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结果见图3。对比图1、2、3,抗骨增生胶囊供试品在与淫羊藿苷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有吸收峰,而阴性对照品在与淫羊藿苷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无吸收峰,说明阴性无干扰。
2.8 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称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抗骨增生胶囊(淫羊藿苷含量为0.853 mg/粒,含量折算为2.437 mg/g)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1 ml(淫羊藿苷对照品浓度为1.006 mg/ml),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按正文方法,进样,测定,计算,求得淫羊藿苷平均回收率为99.46%,RSD=1.74%,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本法回收率较好,方法可行。
表1 淫羊藿苷回收率试验
表2 样品含量测定(n=3)
2.9 样品测定 精密称取抗骨增生胶囊(批号:110225、110228、110311),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计算样品中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见表2。
图1 淫羊藿苷对照品的HPLC图谱
图2 抗骨增生胶囊样品的HPLC图谱
图3 抗骨增生胶囊阴性对照样品的HPLC图谱
淫羊藿苷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促进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及骨代谢,具有补肾壮阳、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2],是抗骨增生胶囊配方中最重要的功效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可对产品质量有较客观的判断。通过上述实验结果,我们认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有效的控制抗骨增生胶囊产品质量。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郑虎占,董泽宏,佘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第五卷).学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