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心电监护患者中的应用

2011-08-24 06:55:02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1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护理对照组

刘 漩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江苏无锡 214001)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心电监护患者中的应用

刘 漩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江苏无锡 214001)

目的 通过中西医结合护理使心电监护患者的舒适度得到提高。方法 将2009年1-6月CCU收治的114例患者按入住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疾病常规及医嘱进行护理,观察组除按疾病常规及医嘱进行护理外,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皮肤水疱、肢端肿胀、指头胀痛、情绪紧张、卧位不适、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7.35%、17.65%、27.94%、26.47%、55.88%、54.4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提高患者舒适度。

心电监护 中西医结合 护理

心电监护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心电监护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各种心律失常,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尤其为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赢得抢救时间[1]。但是,监护设备在对患者进行有效监测的同时,也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医源性损害[2],出现心理、生理、环境和个人应对等方面的不适[3]。近年来本院CCU对施行心电监护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使患者舒适程度明显提高,促进了整体护理水平不断提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6月我院CCU共收治了114例患者,按入住先后顺序分为两组,2009年1-3月收治的46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45~78岁,平均(65.31±9.77)岁。2009年4-6月收治的68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 26例;年龄 39~80岁,平均(66.83±9.55)岁。 两组病情、病程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绝对卧床休息,按疾病常规及医嘱进行护理,电极片每周更换1次,血压袖带及血氧饱和度探头每日更换部位1次。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1)起居护理:中医学认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所以病室环境必须保持安静,走路、说话、关开门、取放物品声音要轻,避免噪音刺激,监护仪的报警声音尽量调低。适度限制患者活动,协助安置舒适的体位,避免各种联线和导管缠绕对患者活动及卧位的限制。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做好晚间护理,以协助患者入睡,夜间护理活动集中进行,保持其正常的睡眠周期[4]。(2)病情观察:心主神明,为五脏之首。注意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神志、面色、汗液、胸闷、心痛及苔脉的变化,及用药后反应。如突然出现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模糊或昏迷,则为心阳暴脱的危象,应立即配合抢救。(3)情志护理:悲哀忧愁则心动,可见心血管科疾病与情志关系密切。患者入住时病情都较重,对监护环境及仪器较为陌生,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同病室中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死亡,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更大。七情致病可使气机紊乱,气血失调,而致病情反复或加重。针对这些情况,采取以下措施:①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耐心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及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了解监护的目的、意义以及配合的方法,为其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劝导患者安心静养,不宜多交谈,不宜用脑过度,避免七情过极。③鼓励患者家属、朋友按时探视,给予患者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增强治疗信心。④根据患者的喜好,给予听音乐和新闻,以缓解紧张情绪。⑤病床之间安置隔帘,既可保护患者隐私,又可避免受其他患者的干扰。⑥对待患者态度热情,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细心、认真,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感到温暖、舒适,对治疗充满信心。(4)饮食护理:饮食宜少量多餐,不宜过饥过饱,特别是晚餐,“胃不和则卧不安”。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限制钠盐的摄入,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食品,如动物内脏及酒类、咖啡等,并根据不同证候指导患者的饮食。气血不足者宜食补血益气之品,如鸡肉、鸽肉、大枣等;心阳不足者宜食温补心阳之品,如羊心、干姜等;阴虚火旺者宜食滋阴降火之品,如梨、百合、鸭肉等;心血瘀阻者当食活血化瘀之品,如红花、山楂等。通过中医饮食调护,促进患者阴阳平衡、气血通调。(5)经络护理:①由于患者需卧床休息,中医认为“久卧伤气”,长期卧床则气血失和,气滞而脉络不通,肉伤而致受压部位皮肤破溃。因此,定期协助患者轻轻翻身,并按摩、轻拍骨突受压处皮肤,沿肢体经络按摩、拿捏,促使气行而脉络通畅,筋肉得养,肌肤完整,肢体得用。②患者连续监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袖带长时间绑缚而使血脉不通,致肢体肿胀麻木。每次测量血压后放松袖带10min,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每2小时更换1次部位,避免与血压在同一侧肢体监测。③患者久卧,气滞不行,或气虚传送无力等,均可造成肠道气机失调,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出现大便秘结。给予患者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鼓励患者床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6)皮肤护理:心电监护患者胸前电极粘贴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轻者皮肤瘙痒、发红,重者形成小水疱。给予患者每日更换电极粘贴的部位,用温湿软毛巾擦净胶痕,并略移动新电极粘附的位置,避开除颤电极板摆放的位置、常规心电图胸前导联及永久起搏器埋藏的位置。(7)药疗护理:做好三查七对,注意配伍禁忌,控制静脉输入药物的速度。中药汤剂一般每日1剂,分2~3次服用,《汤液本草》曰“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药气消则进食……”,因此,宜于两餐之间服,以利吸收。心功能不全患者,需要控制进水量,汤药宜浓煎,少量多次分服。睡眠药宜安排在晚上睡前0.5~1h服下。

1.3 观察指标 通过患者主观感觉和护士密切观察,比较两组电极片接触皮肤水疱、肢端肿胀、指头胀痛、情绪紧张、卧位不适、睡眠障碍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结果示皮肤水疱、肢端肿胀、指头胀痛、情绪紧张、卧位不适、睡眠障碍等不适通过中西医结合护理均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n(%)

3 讨 论

中医学博大精深,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护理,更加关注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及人格和尊严,提倡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也更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多种关系的协调,尊重生命的完整性[5]。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果把中医护理和西医整体护理有机结合起来,将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之处于接受治疗的较佳状态。

[1]曾桂英,林丰.影响心电监护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653.

[2]于卫华.监护设备对ICU病人的负性影响及应对措施[J].现代护理,2004,10(10):901-902.

[3]乔羽.舒适护理在术后心电监护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9,18(2):131-132.

[4]黄震华.心理因素与心血管事件[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7,24(3):22.

[5]王俊杰.对中医人文特色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62-963.

R248.1

B

1004-745X(2011)11-1890-02

2011-03-03)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护理对照组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Fuzi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Disorders of the brain-gut interaction and eating disorders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世界家苑(2018年6期)2018-07-23 04:06:48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液体敷料对心电监护患者皮肤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