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2例

2011-08-24 06:55:00黄文溪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1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胰腺炎胰腺

黄文溪

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浙江浦江 3222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2例

黄文溪

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浙江浦江 32220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肠功能恢复治疗前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肠功能恢复第7日的评分少于对照组,表明其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积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积极改善机体内环境,明显提高患者的早期恢复率与生存率。

急性胰腺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自拟中药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约占2O%,死亡率高达25%左右[1]。近年来,随着对AP发病机制和演变过程的研究,使AP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AP的早期死亡率仍占总死亡率的50%左右。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AP,并与单予西医治疗者对比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AP患者64例,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标准[2],Ranson评分≥3分,CT分级为D级或E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性 18 例,女性 14 例;年龄 22~83 岁,平均(42.50±10.60)岁;阳明腑实证24例,气滞湿热证6例,其他证型2例。对照组32例,男性 20 例,女性 12 例,年龄 23~85 岁,平均(42.00±8.10)岁;阳明腑实证25例,气滞湿热证4例,其他证型3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ICU病房,吸氧,解痉,抗感染,抗休克,纠正与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并根据中心静脉压及尿量调整输液量;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力。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另予自拟中药汤剂:柴胡、白芍、生大黄、芒硝各15g,黄芩、黄连、木香、延胡索各10g。感染较重者加金银花、连翘;黄疸者加龙胆草、茵陈;肩背痛加瓜蒌仁。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3次口服或鼻饲。能自行排便每日2~3次后逐渐减少至停用。两组疗程均为7d。

1.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阳性体征完全消失,血常规、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胃肠功能恢复。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血常规、血尿淀粉酶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和血常规、血尿淀粉酶复查均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胃肠功能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肠功能恢复前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肠功能恢复第7日的评分少于对照组,表明其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胃肠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胃肠功能评分比较(分,±s)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第7日治疗组 32 1.78±0.45 0.42±0.32△对照组 32 1.75±0.45 0.82±0.52

3 讨 论

AP是胰酶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导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3]。传统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梗阻、十二指肠液反流、酒精中毒和胰管梗阻等。胰腺的多种蛋白水解酶激活后对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作用所引起的胰腺组织、血管、脂肪细胞等病理生理改变以及感染是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4]。此外,对炎症介质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不断认识,揭开了从细胞及组织因子水平上对AP尤其是重症AP的认识。氧自由基(ODFR)的增高、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释放、前列腺素(PG)、白三烯(LT)、胰血管舒缓素一激肽系统(KKS)、肿瘤坏死因子(TNF)、一氧化氮(NO)的异常和释放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近年国内广泛的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AP、尤其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即在禁食、补充体液、电前列地尔治疗等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中药口服、鼻饲、灌肠等,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6]。

中医学认为,AP多系暴饮暴食、饮酒过度,或情绪不稳、过度劳累,致肝胆蕴热,或脾胃受损,湿热蕴结,热毒炽盛,郁热内蕴,或上迫于肺,或热伤血络,或内陷心包。本组自拟中药方中大黄、芒硝、白芍用以通下泄热;黄连、黄芩苦寒以泄肠道湿热;木香、延胡索行气止痛,使大便通则阳明腑实得解,湿热毒邪从下而祛,则痛得解,胀得退。综合此方共奏通里攻下、泻热散结、清热利湿等之功。现代药理学试验也证明,大黄明显抑制胰酶活性,抑制巨噬细胞的过度激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显著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释放;芒硝水解后,不易被肠壁吸收,存留肠腔形成高渗溶液,阻止肠道水份吸收,使肠内容积增大,肠蠕动加快而致泄,通过泻下,排除大量肠道内细菌和毒性物质,从而减少毒素的吸收,减轻腹胀[7]。在AP的治疗上,中药和西医配合治疗可以控制和缓解病情,并可抑制胰腺分泌,减轻胰腺自身的溶解和炎症反应,胰腺功能加速恢复,对于防止初期胰腺进一步缺血和坏死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之,对AP患者早期积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积极改善机体内环境,明显提高患者的早期恢复率与生存率。

[1]许利剑,张明顺,汪宝林.复方丹参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1):71-74.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

[3]范妙璇,赵海誉,王一涛.中药大黄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中西医结合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9,7(8):41-44.

[4]谭东新.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9,26(4):216-218.

[5]刁永鹏,陈宏,李非.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7):588-592.

[6]陈胜芳,杨文卓,舒晓亮.老年急性胰腺炎发病特点及饮食依从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0(4):82-85.

[7]江国清,齐文花.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4):144-145.

R657.5+1

B

1004-745X(2011)11-1869-02

2011-04-26)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胰腺炎胰腺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基层中医药(2022年8期)2022-11-17 08:43:04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27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9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
中医研究(2013年5期)2013-03-11 20:26:55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