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玉章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江苏江阴 214400)
自拟复胃止痛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9例
符玉章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江苏江阴 214400)
目的 观察自拟复胃止痛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治疗组予自拟复胃止痛汤,4周后评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复胃止痛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消化性溃疡 复胃止痛汤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黏膜被胃液消化而形成的溃疡,主要表现为长期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伴有泛酸、嗳气、恶心等,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1]。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受到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我院采用自拟复胃止痛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就诊的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158例,诊断标准:(1)周期性或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及上腹部有局限性深在压痛,并伴有吞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2)X线钡餐透视可见溃疡龛影;(3)内窥镜检查可见活动期溃疡病变[2]。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男性48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41.60岁;病程20d至15年;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7例,复合型溃疡14例,食管溃疡3例。治疗组79例,男性46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43.40岁;病程17d至13年;胃溃疡1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5例,复合型溃疡15例,食管溃疡2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埃索美拉唑20 mg口服,每日2次,甲硝唑200mg口服,每日2次,阿莫西林每日1.5~2.0g,分3~4次口服。治疗组给予自拟复胃止痛汤:黄连20g,生地黄12g,醋延胡索 15g,川芎 12g,法半夏 12 g,赤芍 10 g,郁金 15,丹参15g,甘草5 g。每日1剂,用水先浸泡20min,煎煮3次,共取汁600 mL,餐前温服200 mL。全身乏力加黄芪30g,党参20g;胃脘烧灼不适加玉竹15g,知母12g;胃脘胀气加厚朴12g,香附12g;恶心,呕吐加淡竹茹10g,代赭石10g;柏油样大便加仙鹤草30g,槐花15g;纳呆加山楂15g,神曲15g;失眠加女贞子30g,墨旱莲30g;口苦而腻加柴胡15g,茯苓30g;腰膝酸软,五心潮热加山药15g,山茱萸肉15 g。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效。治疗期间患者需注意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忌烟酒,忌食生冷、辛辣和油腻食物。随访1年,记录复发情况。治疗组脱失6例,对照组脱失7例。
1.3 疗效标准[3]治愈:临床症状消失,X线钡餐检查龛影消失,胃镜检查溃疡已为白色瘢痕期,且幽门螺杆菌(Hp)检测为阴性。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X线钡餐检查龛影缩小或胃镜检查溃疡为愈合期。无效: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
表2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n)
消化性溃疡是胃部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引起黏膜组织损伤,其病因较多,目前认为Hp感染是主要因素。因此,抑酸和抗Hp治疗是关键。西医多采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埃索美拉唑、雷尼替丁等)联合抗生素(甲硝唑、替硝唑、阿莫西林等)治疗。中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属“胃脘痛”、“嘈杂”、“泛酸”等范畴。《外台秘要·心痛方》曰“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胃脘痛辨证分型分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瘀血停滞、湿热中阻、胃阴亏虎、脾胃虚寒等。证型虽多,但在治疗上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其基本治则,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研究,拟定了复胃止痛汤,方中黄连为君药,归脾胃经,长于治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的脘腹痞满胀痛,恶心呕吐等不适。药理研究表明,黄连有较强的杀灭Hp的作用,故重用;丹参、郁金为药对,起相使作用,两药与川芎合用,加强活血化瘀作用,使胃通则不痛;延胡索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专治一身上下疼痛。
本观察表明,自拟复胃止痛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优于常用的西药联合治疗,值得深入研究。
[1]蔡光先,宁泽璞,陈志鹏,等.消化性溃疡[J].湖南中医杂志,2010,26(4):99-101.
[2]韦少玲.自拟调心养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41-42.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72-73.
R573.1
B
1004-745X(2011)08-1334-01
201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