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瑞 (黄河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河南郑州 450063)吴 馨 (黄河科技学院学生处 河南郑州 450063)
现代插图的形式多种多样,可由传播媒体分类,亦可由功能分类。以媒体分类,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即印刷媒体与影视媒体。印刷媒体包括招贴广告插图、报纸插图、杂志书籍插图、产品包装插图、企业形象宣传品插图等。影视媒体包括电影、电视、计算机显示屏等。
插图的表现形式有:人物、自由形式、写实手法、黑白的、彩色的、运用材料的、照片的、电脑制作的……只要能形成是“图形”的,都可以运用到插图的制作中去。
招贴广告插图:也称为宣传画、海报。在广告还主要依赖于印刷媒体传递信息的时代,可以说它处于主宰广告的地位。但随着影视媒体的出现,其应用范围有所缩小。
报纸插图:报纸是信息传递最佳媒介之一。它最为大众化、成本低廉,发行量大,传播面广,速度快,制作周期短等特点。
杂志书籍插图:包括封面、封底的设计和正文的插图,广泛应用于各类书籍。如文学书籍、少儿书籍、科技书籍等。这种插图正在逐渐减退。今后在电子书籍、电子报刊中仍将大量存在。
产品包装插图:产品包装使插图的应用更广泛。产品包装设计包含标志、图形、文字三个要素。它有双重使命:一是介绍产品,二是树立品牌形象。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它介于平面与立体设计之间。企业形象宣传品插图:它是企业的 VI设计。它包含在企业形象设计的基础系统和应用系统的两大部分之中。
影视媒体中的影视插图:是指电影、电视中出现的插图。一般在广告片中出现的较多。影视插图也包括计算机荧幕。计算机荧屏如今成了商业插图的表现空间,众多的图形库动画、游戏节目、图形表格、都成了商业插图的一员。
下面重点介绍插图在立体书籍中的表现形式。
翻页式是立体书最早的形式,其页面以水平或垂直分割成若干面,使插图可以被任意安排,从而产生出许多不寻常并且奇特的组合。尤其在19世纪,许多医学书籍就喜欢用这种方式来呈现人体解剖图(如图1)[7、8]。
图1 《骨骼与韧带》 《广告花园》 图片来源:《现代插画与书籍装帧设计》
折叠式是一种较为相当传统的立体书技法,其特色是书页上下均为对开,而不同于一般的左右对开。因此在阅读时必须把页面翻开成垂直状,才能完全呈现其立体的效果。折叠样式立体书的做法是将预先印制在纸板上的图画,沿着模切(按照图形轮廓裁切)把想要呈现立体的部位裁切下来,然后再透过凸折与凹折的翻折,从而产生阶梯状的立体层次(如图2)[4、5]。
图2 折叠式图片来源:《现代插画与书籍装帧设计》
旋转式立体书就如同游乐园里的旋转木马一样,但却是相当讨人喜欢的纸艺技巧。旋转样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场景和模型。其中场景类型属于传统技法,和一般立体书一样,将故事剧情分割成不同场景(通常是六面);而模型类则是近代普遍用来制作城堡或房屋(四面)场景。这种形式的立体书特色是必须把书站立,然后再把书本封面往封底折起,当封面与封底靠拢后形成柱状时,展现出许多具有层次的景致局部,就如同迷你的旋转舞台。它不是翻着看而是转着看,有时还会结合拉杆,利用拉动杠杆,在场景外再加上图形、动作等的变化。这种新颖的表现形式第一次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大量风行。旋转样式立体书之所以备受欢迎,除了具有超立体感外,当立体书全面摊开后还可以当作装饰品来珍藏(如图3)[3、6]。
图3 旋转式 图片来源:《现代插画与书籍装帧设计》
观景式立体书的页面翻阅方式可分为平面与立体两种。而平面翻阅类属于早期的传统技巧,立体书经由切割设计,让读者可以在平面的页面上拉起一个密闭盒子式的平行场景。后来经过折叠设计,还发展出可以翻出橱窗型态的装饰场景,场景由多层场景片一前一后间隔平行排列构成,就像立体舞台上的布景。有些剧场般的场景需要用手拉起,有些则是翻页时用拉杆将场景拉撑。然后通过多层次的场景片构成景深,制造出透视窗的立体观景效果。而立体翻阅类在19世纪中期十分风行,这种新奇的立体书当时多为纪念物,整本书页呈现出手风琴形式的百折结构将场景片串连。在其封面的第一页设计有孔洞,以便控制读者的观察焦点。观赏时必须将书本往后拉,以形成“拉洋片(西洋镜)”式多层次空间立体效果的视觉体验。“立体”是立体书的基本教义,因此这种具有层次感的立体透视技巧被艺术家所采用,将成为另一种立体书的表现形式(如图4)。
图4 观景式 图片来源:《现代插画与书籍装帧设计》
全景式立体书的装订呈屏风式折页结构,其展开时同时可以看到多页连结成一个超过180º的全景视野。有的书还在展开页的基本结构之外,加上多层次的透视效果(如图5)[2]。
图5 全景式 图片来源:《现代插画与书籍装帧设计》
插页式是立体书出版中最为常用的设计,简单来说就是把缩小版的立体书页摆在页面左右两侧,偶尔也会摆在上下两侧,属于独立的元素。其主要目的是在不增加立体书页的前提下,将纳入更多的内容与纸艺。另外,立体书基本上以场景纸艺为设计中心,以致使部分细节将无法兼顾,这时候插页式便发挥其补充说明的功能了(如图6)[1]。
图6 插页式图片来源:《现代插画与书籍装帧设计》
跳立式就是以“翻动”制作为主的立体书,是立体书纸艺技巧里的古典技法,早在15世纪就已经使用这种方式制作出医学学术用书,即当一打开页面时,便可以在任何角度上观看。跳立式其特点是能带给读者莫大的惊喜,所以每位艺术家无不绞尽脑汁发挥其个人的创意才华。它基本上是跨页结构,利用翻开书页时的拉力牵引粘贴其上的结构,在书页上出现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现如今,这种形式已被用作描述任何具有空间性或互动性的书籍上(如图7)。
图7 跳立式图片来源:《现代插画与书籍装帧设计》
拉杆式立体书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手指“拉动”的技法,与跳立式同样也是古典技法,它的技法变化更加精彩多样,尤其是突出所传达的互动性。采用拉杆式在页面上设计一个可移动的纸片,当读者拉动时,便会改变某个人物的动作或事物的场景,使其产生动画的效果(如图8)[7]。
图8 《鬼屋》图片来源:《现代插画与书籍装帧设计》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拉杆式的常用技法:
a.连杆
连杆可通过连结可移动的纸片,再经由拉杆被拉出或收回的动作,从而带动纸片产生连动的效果。
b.换景
换景与百叶窗的原理基本相同,特征是每一页有两幅图,两幅图分为上下两层叠置,上层为主景。上层页面切割成数条平行或辐射状的切缝,并把两幅图互相穿插,读者可以用平拉或旋转的方式让重叠的两张图互为隐藏,并轮流出现,从而产生电影画面淡入淡出的效果。
c.滑轮
滑轮指可移动纸片用棉线串接在拉杆上,每当抽动拉杆拉扯棉线时,纸片便会因棉线的拉扯而移动,就像拉窗帘绳的动作一样。
d.转轮
转轮跟滑轮一样透过棉线带动,但可移动纸片背面装上塑料铆钉,再把棉线缠绕在塑料铆钉上,每当抽送拉杆时,纸片就会像飞轮一样顺向或逆向旋转。
e.杠杆
在拉杆与可移动纸片连结端折叠,拉动拉杆时,折叠处被拉撑形成杠杆支点将纸片翻转。杠杆是“打开”的动作,与拉杆移动方向相反。
f.平行
其原理与杠杆一样,只不过是把拉杆放到页面上。平行是“关闭”的动作,与拉杆移动的方向一致,这和杠杆相反。
g.轨道
在其页面上切出轨道,可通过移动纸片穿过轨道与拉杆连结,在拉杆被拉动时,纸片便会沿着轨道而随着移动。
2.7 综合概念式
使用特殊的印刷技术,综合以上或其他各式立体结构设计的立体书,皆归类为综合概念形式立体书(如图9)
图9 综合概念式图片来源:《现代插画与书籍装帧设计》
插图在立体书籍中表现形式的应用与研究有利于插图事业的再深造、再挖掘;有利于立体书籍中插图的设计更加贴近实际,更能让人从中领会到更多实用和观赏价值。
插图与立体书籍的结合是现代书籍领域探索的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有待于我们后人的继续探讨和研究,使其更能体现和创造出两者结合的完美艺术价值。
[1]Roger Fawcett-Tang Caroline Roberts.现代书籍设计[M].马丽,李亮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肖勇.视觉设计经典[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申立成.曾腾.书籍装帧与版面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美]萨马拉.设计元素—平面设计样式[M].齐际,何清新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5]郑军,华慧.书籍与设计[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6]曹琳.书籍装帧创意与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7]刘杨,袁家宁.现代插画与书籍装帧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8]张艳梅.插画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