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扬弃

2011-08-15 00:45和宝珍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母亲传统文化

和宝珍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 山西晋中 030000)

毛泽东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扬弃

和宝珍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 山西晋中 030000)

孝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标志,但从封建社会中产生的孝文化,毫无疑问带着浓厚的封建糟粕性,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中国的孝文化呢?毛泽东是对传统孝文化继承和扬弃的典范,为此本文将以毛泽东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扬弃来窥视孝文化在今天的继承和发展之一二。

毛泽东;孝文化;继承;扬弃

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孝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是一切人论道德的基石,它蕴含着丰富的伦理观念,“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第七章·三才),也就是说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乃是人类最为根本的品行。由此可见,孝是人之根本,它决定人的所有德行的善恶和好坏。而孝文化又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标志,孝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儒家的孔子及其弟子曾子。《孝经》就是曾子从深度和广度上全面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孝理论典籍。

一、传统孝文化的含义

传统孝道有三层含义:一为“仁爱”孝亲思想。这是奉养父母的准则,要求后代对长辈的养育之恩进行“反哺”。倡导养老为本,敬老为先,体现对前人、先人的尊重,演绎出做人的基本准则,另外从“孝”字的构成来看,上为老,下为子,这就意味着儿子始终是要背着老子,这本身也反映对父母,对老一辈的尊重和关爱。关心老人,为他们奉献爱心孝心,是晚辈一种义不容辞的义务。二为孝顺思想。不仅尽心奉养父母,还要顺从父母的意志。“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它的大意就是: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是从长期教化中养成的敬畏之感,是从服从长辈,到服从老师、服从领导,以此规范后人的行为。三为立身思想。孔子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孝道的三步曲在于赡养双亲、为国尽忠、终年立身。“立身”,显扬父母,成家立业,修身行道,效忠君国,扬名后世,被儒家经典《孝经》舆为“孝之终”。由孝道所生发了纲常伦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人们恪守差序、等级生存。从顺从父母到顺从君主,由此成为统治阶级的施政要领。从以孝治家引申到以德治国,正是几千年来养老育幼代际互动的伦理文化精华。正因为孝文化贯穿了天、地、人、祖、父、己、子、孙之纵向链条,成为中国文化向人际与社会历史横向延伸的根据和出发点,因此它成为中国文化逻辑之网的纽结和核心。它对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促进文明的延续发展,提升社会道德水平都起过重要作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价值,所以研究孝文化对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意义深远。

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孙明君·孝道浅说)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对传统孝文化的批判与超越。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见证人之一,其言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也是中国孝文化的继承和扬弃的典型人物之一,为此本文将以毛泽东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扬弃来窥视孝文化在今天的继承和发展之一二。

二、毛泽东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扬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用勤劳简朴、聪明贤惠,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给他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父亲一定程度的自私自利却从反面给毛泽东以启迪。后来,毛泽东被父亲送去读书,对书嗜爱如命,师从杨昌济先生,王季范先生,毛麓钟先生、毛宇居先生、毛继生先生等,这些当时中国中西文化研究的名流,对毛泽东都有很大的影响,并成为毛泽东的恩师,在他们的指导下毛泽东研读了中国很多的经典文书,包括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等,因此,他对中国的孝文化不仅是一位研究者,更是一位懂得继承和扬弃的典范。

(一)毛泽东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

1.毛泽东是中国孝子的典范。

《弟子规》中提到“首孝悌”,作为人最重要的是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我们的一切来自于父母所赋予,我们就应该知恩感恩,能知恩感恩,这个孝心才会生得起来。“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孝经·第十章·纪孝行)该文大意是孝子对父母侍奉:日常生活中要竭力对父母恭敬,饮食上奉养时,保持愉悦的心情去做事情。父母生病后要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去料理后事。做到这些方可成为子女对父母的敬孝心。

毛泽东在父母亲生病时,他曾一度将他们接到身边加以精心照料、看病。1919年春,文七妹患了淋巴腺炎,当时毛泽东正在长沙,听到母亲患病,他马上把母亲接到长沙治病。治病期间,他还搀着母亲和弟弟毛泽民、毛泽覃一起到照相馆合影留念。这是文氏夫人第一次照相,也是最后一次照相,这也成为他们永久的留念。当母亲病危的消息传到毛泽东的耳朵,他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带着弟弟奔回韶山探望,可惜母亲已走,这成为毛泽东一身的遗憾,想起母亲对自己百般疼爱、关心、悉心培养,他黯然神伤。他一直守在母亲灵前,诉说对母亲的思念,并于此时写下了堪称杰作的《祭母文》,倾诉了对母亲的挚爱和思念之情。双亲去世后,他也曾多次回家凭吊,1921年、1925年、1927年三次回故乡,都去坟前祭拜,寄托对双亲的思念之情。到 1959年回到阔别 32年的故乡,在母亲的遗像前端详良久后说,我像母亲。第二天天未亮,他独自一人寻到父母的坟墓,久久伫立,寄托哀思。他对后来找上山来的随行人员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不信鬼神,但生我者父母,这还是要讲的。“我父亲生前得的是伤寒病,如果是现在,就不会死。”(《毛泽东与亲眷》第10页)言谈中流露出对父亲的痛惜和思念之情。可见这位伟人的至性至情。他在参观故居时,走到祖宗牌位前双手合十,鞠躬行礼,对随行的人说:“这是我初一、十五工作的地方。”(《毛泽东与亲眷》第12页)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毛泽东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之情。

2.毛泽东是中国践行“泛爱众”的典范。

《弟子规》中言“泛爱众”,这也是博爱思想,它倡导在我们有能力的情况下要及时行善,能解救别人、帮助别人,这是人生最大的乐事。这样的思想毛泽东不仅在中国孝文化中深有体会,而且他的母亲也一直在给他灌输这样的思想。《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五德荤荤,乃其大端……”还有毛泽东在给邹蕴真的信中写道:“世界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他说他的母亲正是最后一种人。”(《毛泽东与亲眷》第17页)也正是母亲的这种博大仁爱的胸怀,教育了他要周济百姓,乐于助人,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影响让毛泽东从小立下雄心壮志,在毛泽东16岁时,父母送他读书,曾以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与亲眷》第 9页)言志。最终毛泽东通过努力奋斗,把为老百姓谋幸福做为己任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一首《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唱出了老百姓对这位伟人的杰出贡献的感激之情。

在实际生活细节中,他也用行动践行了这一点:毛泽东在读私塾时,经常带午饭。一天,他发现有个小名叫黑皮的同学,常常饿肚子,他十分同情,便把自己的饭分给黑皮吃,自己尽量少吃,结果一回家就到厨房找吃的,母亲以为孩子饭量大了,吃不饱,第二天换成大腕,结果第二天下学回家照样吃东西是狼吞虎咽,母亲奇怪,后来才知道事情的原委,从此,母亲每天给毛泽东准备两份午饭……

3.毛泽东是“尊师重道”理念的奉行者。

孝文化中倡导“仁爱”孝亲思想。这虽是奉养父母的准则,它也倡导养老为本,敬老为先,体现对前人、先人、老人、先生的尊重,演绎出做人的基本准则。毛泽东的一生遇到很多的好老师,对这些恩师,他一直奉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理念,有忘年知己的杨昌济先生,毛泽东在杨先生生病期间多次探望,病逝后全力以赴帮助杨家料理后事;生死之交的朋友兼恩师王季范先生、堂叔兼恩师的毛麓钟先生;有手足情、师生谊的毛宇居老先生等等,他都经常问寒问暖,有机会就去看望。即使建国后,都经常和他们保持着联系。记得在1959年,毛泽东回故乡时,特别宴请了自己儿时的老师和伙伴。席间,毛泽东走到自己恩师毛宇居先生跟前敬酒,毛宇居赶忙站起,举起酒杯连声说道:“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接过话茬说道:“敬老尊贤,应该应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毛泽东即使身居高位也时刻表现着师恩厚重,尊师敬道的品行。

(二)毛泽东对传统孝文化的扬弃

传统的孝文化是精华与糟粕的结合体,如果不假思索的全部继承下来,那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一种负担和束缚。《弟子规》言“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也是中国孝道文化中倡导的孝顺思想。它要求晚辈不仅要尽心奉养父母,还要顺从父母的意志。同理要求晚辈要从服从长辈,服从父母,到服从老师、服从领导,以此规范后人的行为。另外,在封建社会中得“三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有些孝行在当时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非常合理,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理念已日益显示出不合理性,理应对其进行辩证的扬弃。因此,毛泽东一贯主张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分析和批判地继承。

毛泽东从小就有个性,从小就敢离经叛道,特别是反对父亲的刻薄自私和专横:例如毛顺生经常责骂毛泽东“不孝”和“懒惰”,有时甚至加以体罚,为此毛泽东经常公开反叛,口头上他据理力争,父亲骂他不孝,他就引用经书上所说的“父慈子孝”,父慈在先,唯有父慈才能子孝,弄得毛顺生哑口无言,哭笑不得。父亲嫌他懒惰,毛泽东就反驳说大人就应该多做一些。虽然这些理由有些牵强,但说明毛泽东很早就意识到,对父母的孝敬并不等于无条件的服从,父母与子女应是一种平等的、友好的、良性的关系。只要父母善尽其职,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之情自然就会发自肺腑。这种孝心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还有一次,毛顺生听说儿子带头在学校闹事,不问情由,便劈头盖脸打来,毛泽东拔腿就跑,深知父亲家教很严,被逮住准要挨一顿死打,所以一口气跑到深山,在山里转了 3天,最后反而把父母急坏了,一个小孩子,三天都没有音信,最后毛顺生只得托人四处寻找,毛泽东才回了家,回家后父亲没有打他,态度反而好了很多。毛泽东把这次的经历当成是童年“胜利的罢工”,这也是他第一次反抗的胜利。这次胜利给他很深的印象,让他感受到不是一味的顺从就会有好的结果,反而反抗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为人处世上:毛泽东非常不满父亲的吝啬和为富不仁。有一次,一个姓毛的农民,把猪卖给了毛泽东的父亲,说好了价并交了钱,但尚未把猪赶走。过了六七天,猪价涨了,毛顺生打发毛泽东把猪赶回来,毛泽东去了。到了卖主家中,卖主唉声叹气,埋怨自己运气不好,把猪买早了,要损失好几块钱,并对毛泽东说,有钱的人家损失这几块钱不要紧,可是我家少了这几块钱就是一大空缺。毛泽东听了这番话,便主动退掉这桩生意。回家后,毛泽东的做法让父亲非常失望,直骂他无用,不会办事。

婚姻问题:在毛泽东很小的时候,毛顺生就依自己的打算,按古老的乡俗,为毛泽东娶了媳妇,要毛泽东在老家先成家后继承父业,毛泽东违抗了父命,不仅没有继承父亲的家业,而且他还反对父亲包办婚姻,一直不承认父亲给他安排的婚事,也从来没有和他的结发妻子罗氏生活过。

由此可知,父母所有的言行并非都是正确的,按照传统的孝文化,违反就是不孝,但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味的遵从,顺从,那将是一种愚忠愚孝,我们的社会也将会缺少很多有创新的东西,中国的历史上也就不会有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出现。

对于我国传统的孝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了科学的态度,他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33-534页)传统孝文化在其演化进程中,不能不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不能不形成民主性的精华与封建性的糟粕共存的局面。但就孝文化的整体而言,主要的方面在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中国社会中主要起了一种稳定作用,包括促进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国家的有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有二十四孝的典故,近有中国每年评选的感动中国的先进人物,从他们的故事中都可以体现出孝敬父母、尊君爱国的动人故事,在今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传颂不休,成为培育中华美德的母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儒家,它倡导的孝文化在某些方面体现出积极事功,光宗耀祖,报效国家民族等观念,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伦理,对凝聚民族精神起了积极的作用,从这个层面上的孝文化,我们应该积极的继承并加以不断的发扬。

事物的发展还有另一面,从封建社会中产生的孝文化,毫无疑问带着浓厚的封建糟粕性,因为它一度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对人民进行愚忠愚孝的教化,从而使得孝文化的人伦合理性逐渐被其封建的神秘色彩所掩盖,例如: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都成为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君命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能不亡”等这样的宿命思想,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处理矛盾冲突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还有:“孝父母”就要求子孙对父母祖辈的教令绝对听命服从……在历史上孝文化一度走向极端化、专制化、神秘化、愚昧化。在这样的思想统治下,大量的“顺民”涌现,他们不“犯上作乱”,常常用牺牲自我、消灭自我来“尽孝”,来满足封建统治的需要……这种过分强调个人对家庭、对统治者的绝对服从,强调自身的神秘化等的孝文化,我们应该分其良莠,辨其真伪,学会“扬弃”。所以,对于传统的孝文化我们应该懂得继承和扬弃,将一些精华的、好的东西继续发扬,而对于糟粕的东西,应剔除出中国孝文化,只有这样我们的孝文化才会经得起历史、岁月的洗礼,才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1]秀娟.毛泽东与亲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俞清天等.毛泽东与同事(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3]余非鱼.国学小书院(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M].吉林摄影出版社,2006.

[4]余非鱼.国学小书院(孝经·二十四经·朱子家训)[M].吉林摄影出版社,2006.

[5]孙明君.孝道浅说[J].道德与文明,2000(2).

[6]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

和宝珍(1980-),女,山西文水人,西南大学哲学硕士,现任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教师,研究方向:形式逻辑与语言逻辑研究。

2011-07-27

猜你喜欢
母亲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给母亲的信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