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美学思想

2011-08-15 00:44姜小丽尹正茂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美学

姜小丽,尹正茂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浅析孔子美学思想

姜小丽,尹正茂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孔子虽然没有专门谈论美学的专著,涉及到艺术的论述也比较分散,但是他的美学思想却极其丰富。其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中和之美”、“美与善的统一”、“仁学之美”等方面。应深入研究孔子的美学思想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完善人格和提高人文修养有着启发借鉴的作用。

孔子;中和;美与善;仁学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孔子“年少好礼”,酷爱音乐,当时的鲁国文化比较发达,较完整地保留着周代的乐舞,“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1]。孔子以自己对艺术实践的亲身体验和对诗歌、音乐、舞蹈等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孔子的美学思想为后世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解读《论语》出发,归纳出了中和之美、美与善的统一、以仁学为核心的美学思想等几方面。

一、中和之美

孔子的“中和”美学观是对美的本质问题辩证的阐释,自然界相互联系又矛盾对立,处于矛盾的对立统一之中。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观念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孔子的中和思想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并进行着有机的调节,积极的变通,是具有高度智慧的思想。中和思想适当地把握了度的界限,是认识的辩证性、全面性的体现,充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2]世界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存在两极又存在中立。“中和”的实现能使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的事物和谐统一起来,相互融合在一个集体中。中和思想体现在美学之中表现为中和之美。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篇》)

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了妄人。郑声淫,侯人殆。(《论语·卫灵公篇》)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关雎》描写了男女之间朴素的爱情,孔子认为,情感不仅要能表达精神上的纯洁和崇高,更应该遵守道德规范,受到理智的制约。《关雎》恰当地渲染了男女主人公温和安静的情感。显然,孔子认为这样快乐但不放荡,忧伤但不悲伤的情感抒发是恰当的。在艺术表达中,合乎“中”的情感抒发是必须的,艺术家要有自持力,情感的表达要适度,不能超出度,更不能陷入毫无节制的情感宣泄和淫乱的情绪冲动之中。

孔子主张“放郑声”,是因为郑声萎靡淫秽、矫揉造作、感情的抒发毫无节制,“淫”的意思应为过多、过分到失当的地步。孔子不是禁欲主义者,也不是纵欲主义者,他说“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骄乐、佚游、宴乐都是纵欲的,其结果必然导致损,而非益。[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里是说人的思想念头必须是纯正的、不能被邪念支配的。在艺术中,纵欲不但冲淡了审美愉悦带来的快感,而且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消极的影响。若艺术家能保持本真纯正不被邪念扭曲的念头进行艺术创作,那么他们的艺术行动自然都是善意纯净的,作品自然也能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孔子强调艺术家的态度和创作动机,艺术作品要求表现出真性情,首先要求艺术家自身要有真性情。所以,一个人,尤其关于现实的思想,不要太不守本分。不守本分就是幻想、妄想,徒劳无益的。[4]艺术家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精神风貌,保持“无邪”的思想对艺术创作是非常有益的。

孔子提出“过犹不及”,既反对“过”,也反对“不及”,偏执一端最终会走向极端。克服“过”和“不及”弊端最好的方法是折中、调和,从而使两者达到和谐相宜,恰到好处。“过”则节制,“不及”则补充,断“过”而补“不及”。孔子的“中和”不是无条件的折中和妥协,而是一种范畴、一种境界。这里的“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绝对的本体意义和普遍道德价值的哲学范畴,同时也是一种高尚的美学境界。[5]对艺术家而言,良好的文化修养与专业技能是缺一不可,不能偏执其一的。艺术家应具备的文化素养大致分为三类:①一般文化,指非艺术类所涉及的知识,包括社会相关学科及自然科学中一些基础知识;②姊妹艺术文化,各门类艺术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③专业文化,指本专业所涉及的相关史论和技能知识。[6]在这三类文化素养中,专业文化一般较多受到重视,前两者则往往不够。但是,前两种文化是基础,会间接或者直接影响到艺术家的发展。艺术家应该把三者综合起来,这样会对他们的艺术成长之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美与善的统一

孔子对艺术的理解还体现在美与善的统一、文与质的统一之上。美与善是孔子美学的核心,同时还是孔子的审美理想,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善是美之所以为美的先决条件;离开善,徒有美的华丽外表,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艺术要很好地反映生活必须达到美与善、内容和形式的完美融合。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文质彬彬”是美与善结合的表述,是孔子的审美理想。“文质彬彬”强调“文”与“质”,“美”与“善”的统一。在这里,“质”是内容,就人来说,指的是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是形式,就人来说,指的是人的风度、言谈举止、服饰等外部形象。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很好,富有仁爱之心,但外部形象欠缺,未免粗野;反过来,一个人外部形象好,衣着得体,但品德不好、自私自利,则未免虚浮,只有“文”与“质”统一起来,方为一个“君子”。一幅画美在于其主题、格调、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完美结合;一首歌美在于其音调、音色、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兼备。在艺术中,“美”是形式,“善”是内容,美与善必须统一起来。只有内容而缺乏形式,则显粗野之气;只有形式而无内容则显虚浮之气。[7]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是文与质的兼备,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这样才能使它们吸引人们的视觉,才能引起人们对它的兴趣。若只有内容而没有好的表现形式,显得干涩无味,很难激发人们品味这个作品的兴趣,人们自然也很难领悟到艺术的美妙;若只有形式而没有好的内容,则使人们眼花缭乱,很难抓住主题。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矣。”(《论语·八佾》)

周公制礼作乐,将礼乐作为国家根本制度,将宗教性的礼乐文化改造成政治性的礼乐文化。孔子是周公的追随者,他主张“复周礼”,孔子本人喜爱乐,重视乐,将周公的政治性礼乐文化进一步美学化。在孔子看来,乐具有怡情的作用,他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显然有些夸张,但从韶乐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是肯定的。[3]孔子将“尽善”、“尽美”当作评价文艺的最高理想,认为《韶》乐的内容是尽善的,形式是尽美的,整体上达到了尽善尽美的标准。而《武》乐,形式虽然美,但内容却是歌颂周武王以武力打败殷纣王夺取天下的,所以他认为《武》乐虽美却不善。孔子认为,在美与善中,善是最根本的,但他并没有排斥美的价值和存在,他肯定了韶乐和武乐中所具有的音乐美,即那些能够给人带来赏心悦目和情感愉悦的审美的形式特征。[8]艺术作品要力求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使作品起到审美与教化的双重功能,只有达到了尽善尽美,才能真正打动人从而产生真正的美感,实现最高层次的审美理想。

三、仁学之美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积极推广周朝礼乐的思想,强调“礼”对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礼”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主张“复周礼”。孔子处处讲礼,但礼是一种制度,具有生活性、物质性的特点,那么它是如何运作的?有没有一个基本原则?有,那就是仁。所以礼虽然重要,但仁在精神上主宰礼,仁比礼更重要。[3]孔子从仁出发,以“仁”释“礼”,力图挽救当时凋敝的社会局面,认为“仁”是人的本性,是本真的显现,是人生世界的真理。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孔子的仁爱具有浓郁的情感意味,强调个人对他人的关爱,这种仁爱是不计报酬的,是无条件的、平等的。爱人不只是爱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还要爱别人,将血缘关系的爱推及社会,这样,这种爱才突破了血缘关系,从而具有了普遍的人道主义。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孝悌”的血缘骨肉亲情基础上有差等和分别的爱,主要是父(母)子(女)之爱——孝、兄弟姐妹之爱——悌。[3]只有在家庭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才能博爱众人做到“亲仁”。孝是为仁之本,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对艺术家来说,“仁”是从个人对自然与社会情感的自觉体验,到亲身践行,最后达到忘我的境界并依然能保持身心快乐的境界,是至善之美的境界。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秦伯》),在这里,孔子将诗作为独立的艺术。诗尚情,礼尚理。在人格的建造上,诗的作用是为“立于礼”做好心理准备。诗把语言作为传达意念思想的方式,礼主要从理念和行动相统一的方式上规范人们与社会的关系。而乐不同于语言,乐是抒情的,包容了诗和礼,对人格的熏陶深入到心灵深处,这种效果是最持久的,从根本上完善了人格结构。

孔子认为艺术不只具有休闲消遣的娱乐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为社稷服务的社会功能。孔子把文学艺术当成陶冶情操和规范社会道德的媒介,孔子以“仁”为核心的美学思想,认为要达到“仁”的境界,完善人格,必须重视艺术的社会价值。

“仁”是具有实践性的,孔子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需要自觉实践。这样,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艺术家在创作中,不但要重视个人的主观精神情感的表达,更要进行社会生活的亲身体验,注重在社会实践中体会仁爱,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符合社会规范统一起来。孔子认为,审美和艺术存在于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之中,“个体的心理欲求同社会的伦理规范两者的交融统一,成为孔子美学的最为显著的特征”[9]。孔子强调艺术的审美愉悦,当然,也重视这种愉悦必须符合社会道德伦理规范,最终实现其社会价值。

四、结语

孔子的美学思想是奠定儒家美学的基石,影响中国将近三千年的儒家美学体系。其美学思想简而言之是礼乐美学,核心是美与善的统一,以仁爱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中和作为行动的规则。之后,荀子集其大成,提出“乐统同,礼别异”和“美善相乐”命题。孔子对美学论述的思想是零散的,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继承和弘扬孔子的美学思想对于艺术家培养良好的人文修养,规范自己的艺术行为,适当抒发艺术情感以及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有着积极的意义。

[1]杨伯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杜寒风.会通精神[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二十一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4]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5]仪平策.论中西美学和谐理念的两大范式[J].学术月刊,2000,(1):70-75

[6]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7]刘珙.孔子美学思想初探[J].甘肃社会科学,1995,(6):93-95

[8]雒海宁.“尽善”、“尽美”与“文质彬彬”——论孔子的美学思想[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84-87

[9]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Study on Confucius’aesthetic ideas

JIANG Xiao-li,YIN Zheng-mao

Though Confucius doesn’t have a treatise on aesthetic and his discussions inc luding art are scattered,his aesthetic ideas are extremely plentiful.His aesthetic ideas are concentrated in“the beauty of moderate”,“the union of beauty and kindness”,“the beauty of humaneness”and so on.Further study on the aesthetic ideas of Confucius is beneficial to carrying forwar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promoting the public’s personality,improving human cultivation.

Confucius;aesthetic ideas;moderate;beauty and kindness;humaneness

I209

A

1009-9530(2011)06-0095-03

2011-07-16

姜小丽(1986-),女,山东聊城人,山东大学艺术学院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美学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盘中的意式美学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外婆的美学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