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进,赵汉平
(浙江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杭州 310018)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回答的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属性则是回答“为什么要科学发展”的问题。弄清楚这一问题,将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科学发展观,进而增强学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的属性即其性质与特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属性自然就是其主要的性质与特点。在它的基本属性中含有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科学发展观固有的根本性质和特点,并以此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属性就是本质属性,基本属性中不能体现其根本性质和特点的即为非本质属性。科学发展观的属性是多方面的,这里是仅就其基本属性而言的。
科学性或真理性是科学发展观基本属性中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据之一。因此,考察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就应首先确定其边界,这一边界就是关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如果超脱这一界定,抽象地考察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那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只要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套用于科学发展观就足够了,但这样做,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科学性共同点的表达,不能确切地揭示科学发展观具有的特殊科学性。可见,考察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必须紧紧围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来进行,以揭示其特殊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这种特殊的科学性包括:把握规律性、坚持继承性、体现创新性、展示崇高性。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或真理性在于正确地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性,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科学发展观正确地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主要表现是:(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准确地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都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的主人,又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主力军。在这里广大人民群众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推动者,又是这一事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于是,作为以人为本的展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结论,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的既通俗而又准确的表达。(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它准确地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因。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基础又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当然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因。这既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又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它准确地把握了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发展的方方面面的必然联系。全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需要共同发展的客观要求;“协调”体现了各领域之间以及每一领域内的各方面之间客观地存在相互适应、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可持续”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资源,为发展的持久性、连续性不断创造条件,体现了永续发展与人口增长、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的必然联系。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或真理性在于自觉地坚持了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继承性
这种继承性之所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构成部分,是因为它完全符合这样一种逻辑关系,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为长期实践已经充分证明的科学真理,科学发展观与之一脉相承,因此科学发展观也必然是科学的。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继承性确切地说表现为两点:(1)它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中,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坚持贯彻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方针等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统筹国内国外发展的两个大局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以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来源。(2)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了唯物史观中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体现了唯物史观中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关于万事万物之间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提出可持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理。此外,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即统筹兼顾,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应用。其实,科学发展观在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还可以从其他方面看到,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到处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光辉。一个理论体系如此全面、集中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多见的,这表明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种特殊的继承性。
(三)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或真理性在于成功地体现了创新性
创新性是以科学性为基础的,而科学的发展又离不开创新。科学发展观就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以及之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性成果。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主要表现为:(1)经济发展理念创新。即是由过去长期以来形成的“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理念,转变为今天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这可谓是经济发展理念的根本性创新。(2)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创新。过去长期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一直被确定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适应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已创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创新。最初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后来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再后来扩充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适应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今天,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一创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4)经济发展方式创新。过去长期以来仅注意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如今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里以内涵更加丰富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体现了重大创新。与此同时又创造性地提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5)长期历史任务创新。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1]17。(6)社会建设重点创新。即适应以人为本的要求,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37。
(四)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或真理性在于集中地展示了价值观的崇高性
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学主要包含汉语言学与文学两部分,在我国作为语言基础研究学科,其内容包含民族、世界与中国等文学内容,有很强的包容性。学习汉语言时,加强学习其意境是十分重要的。意境来自生活而又超越生活,以此深入了解作者内心世界。因此高中学生提高对语言意境的分析能力,以此深入了解作者内心世界,养成更好的文学素养。
科学的未必是崇高的,而崇高的则必定是科学的,因为非科学或伪科学的事物绝不会具有真正的崇高性。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本身就包含着价值观的崇高性。科学发展观的全部内容都是紧紧地围绕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与马克思主义公然申明为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争取自身解放提供思想武器所体现的价值取向的崇高性是完全一致的。
实用的事物当然不一定全是真理,但对某种事物的真理性或科学性的认识总是有其特定的实用性。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样非常具体的问题,表明了它具有更加突出的实用性。科学发展观的实用性为:存在现实性、充满实践性、发挥指导性、富于战略性、包含针对性、具备可操作性。
(一)科学发展观的实用性是以其存在现实性为前提的
现实性是科学发展观实用性的前提条件,因为还没有成为现实性的事物,它的实用性是无从谈起的。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性完整地说应该包括形成的现实性和作用的现实性,关于形成的现实性不言而喻,因为科学发展观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认识已经现实地存在着。这里主要指的是科学发展观发挥作用的现实性,也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性。这种现实性从最终全面实现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渐进的发展过程,因此,这种意义的现实性尚未存在。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一步一步地向全面实现科学发展前进,其中向前迈进的每一步或者体现了局部性科学发展的现实性,或者体现了阶段性科学发展的现实性,这正符合事物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中存在部分质变的规律。同时,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使全面科学发展成为现实,也是有着许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有利条件的。主要是: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否则,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为保证基本生产、生活等需要而不得不追求一定的增长速度,这就很难科学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科学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制度基础 (以人为本、集中力量办大事、宏观调控等实现有了优越的制度前提);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为科学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全党开展的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为科学发展统一了党员的思想认识和行动;传统发展的副作用带给人类的灾难与威胁的深刻教训使科学发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这些条件决定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科学发展一定会成为现实。
(二)科学发展观的实用性是以其充满实践性为基础的
科学发展观的实用性是它用于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时发生的,若无科学发展观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就谈不上实用性,因此,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实用性的基础是无可置疑的。通常对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的理解是: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在实际考察某一科学理论的实践性时,也往往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这可谓是科学理论实践性的一般性或共性,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当然也存在这方面的情况。然而,科学发展观除了具有任何科学理论都共有的实践性之外,还有特殊的实践性,即直接实践性,主要表现是:(1)科学发展观在形成上具有直接实践性。科学理论存在直接与间接源于实践之别,直接源于实践的科学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形成的,而间接源于实践的科学理论则是在公理、科学原理和定义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形成的,科学发展观就是直接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在改造世界上具有直接的实践性。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早已涉及,那里所讲的发展观是构成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一种是辩证法的发展观,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辩证法的发展观主张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认识世界,这一发展观就可以归结为科学发展观。这种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物质世界发展一般规律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其直接作用是科学地解释世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提出来的,是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科学发展观。由于实践总是实践主体带着某种思想认识从事探索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已经形成的科学发展观在得到贯彻落实的过程中,也就融汇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之中,其直接作用便是科学地改造世界。
(三)科学发展观的实用性是以其发挥指导性为核心的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性是其实用性的核心或灵魂,即是说实用性的其他方面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指导性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1]13,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其指导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性绝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它对政治、文化的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上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13。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性在实用性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为:(1)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引导宏观经济发展。这主要是指科学发展观为宏观经济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2)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引导全局发展。当今中国最大的全局莫过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观是适应这一伟大事业发展的要求提出来的,是这一伟大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3)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引导经济长期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果总是能在实际上充分实现又好又快,那么好与快何者为第一位都是无所谓的。在不能充分实现的情况下,又好又快取代又快又好表明了科学发展观对经济长期发展的注重。因为在不能充分实现的情况下,强调好字当头,一定时期内为了更好的发展以及为今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就难免要适度削减眼前的发展速度。
(五)科学发展观的实用性是以其包含针对性为特点的
科学发展观的针对性很强,这一点构成了它与其他许多社会科学理论不同的特点。严格地说,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认识,是科学的发展观,其结构应是科学 +发展观,而不是科学发展 +观,即是说不应将其表述为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因为这非常容易理解为是指关于科学事业发展的基本观点,诸如教育发展观、文化发展观等。发展观本身存在着科学与非科学之分,科学发展观实质上就是针对二战以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教训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当然也就是对准着非科学的发展观而来的。非科学的发展观以及由其带来的教训和问题总的说是:重经济发展而轻社会发展;重经济增长速度而轻结构合理调整;重物的生产而轻人的全面发展;重资源使用而轻资源节省;重向自然界索取而轻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的全部内涵都具有着解决上述问题的明确指向。
(六)科学发展观的实用性是以其具备可操作性为重要内容的
科学发展观的可操作性是指它的全部内容皆可在发展的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即统筹兼顾,十分明确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需要妥善处理的重大关系,其可操作性体现得更为明显。总之,我国从中央、地方到基层单位各层次的发展主体,按照科学发展观制定发展规划、方案等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都是可操作性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开放性是与科学性并列的属性之一。在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问题上,通常是将开放性概括在科学性中。开放性确实与科学性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开放性是科学理论体系之科学性的必要条件,但具有开放性的事物未必一定是科学的,因为这里存在着如何开放的问题,即在开放中借鉴和吸收了什么以及朝着什么方向变化,如果吸收了错误的思想认识,使原本科学的体系向其相反方向转化,这种开放性就与科学性背道而驰。可见开放性并不必然地具有科学性,将开放性纳入科学性范畴显然是不合适的。科学发展观的开放性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科学发展观的开放性从时间角度考察体现为时代性
时代不等同于时间,但任何时代总是与一定的时间相联系。科学发展观紧跟时代的脚步,适应当今世界时代主题的要求提出来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只有在这样的时代,科学发展观才能得以提出并实现,与之相对而言,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提出与实现科学发展观是很难设想的。
(二)科学发展观的开放性从空间角度考察体现为世界性
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本国,但面向世界。就是说,科学发展观完全适用于我国,也一定程度地适用于世界,这一点在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当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相关的重大国际会议上,以及与外国领导人的会谈中,多次讲到科学发展观的相关问题,也正是因为它对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的开放性从科学体系角度考察体现为借鉴性与接纳性
借鉴与接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借鉴通常是指通过对照去学习他人的经验,而接纳即为接受。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体系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既有借鉴又有接纳。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借鉴性,因党的“十七大”明确讲了“借鉴国外发展经验”[1]13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故无须论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接纳性,主要是指以人为本的提法在形式上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中的“人本”一词的一致性。人本就是以人为本的简称,以人为本就是人本的展开。如果这一十分浅显的理解能够成立的话,科学发展观的接纳性就无疑是存在的。当然,这种接纳性不应理解为因有人本主义方有以人为本,这里只是强调以人为本可以接纳人本的提法。至于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在内容上是否存在对“人本主义”接纳的问题,理论界争论很大。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正视以人为本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唯物史观和崇高的价值观与“人本主义”之间存在的本质区别,但也须实事求是地看到二者之间存在着的非本质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就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接纳性。
(四)科学发展观的开放性从存在状态角度考察体现为动态性
动态性可以归结至开放性的内容之中,是因为作为理论体系只有处于开放的状态,才能是动态发展的,而封闭的则必然是僵化的,是一成不变的。科学发展观的动态性向人们展示了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最早是在 2003年 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具体说法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除此而外未有其他说法。尔后的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在不断深化。2007年 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至此,科学发展观可谓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形式,但就其动态性的意义而言,它今后还必然会随着对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而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和发展。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