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晶
(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沈阳 110034)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行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呈现出“一专多能”、”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很多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学历及专业要求较以往有所提高,综合性人才在就业市场中炙手可热,求职者丰富的工作经验是各单位的重要参考条件乃至必要条件。小型公司和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对人才需求量大,工资待遇较低。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包括计算机行业在内的几乎所有行业用人需求紧缩。农村地区、基层单位对人才需求较大。另一方面,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本科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本科毕业生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据统计,200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2005年为 380万,到 2008年已经增加到 660万,2010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虽有所回落,但仍达到了 631万。10年内,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了 515万人,预计 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继续有所上升。当前,我国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据有关统计,“今后几年,全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 000万人,另外还约有 1 400万下岗再就业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人员达2 400万人左右,而社会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不超过1 000万,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在1 400左右,整个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周济部长在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1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择业方向较集中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决定着毕业生的择业态度和择业方向。我国目前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大高校毕业生将投身于普通劳动者的工作中。但是,很多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向其他专业毕业生一样抱有较滞后的择业观念,将就业目标主要都集中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大中型企业,到各类人才需求量较大的小型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占就业人数较少。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我国经济发达的大、中、小城市,不想到农村、到基层就业。尽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大中型企业竞争如此激烈,就业难度较大,但许多毕业生还是选择该就业方向,也因此造成毕业生就业“等”、“靠”现象严重,就业成功率较低。
2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与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的矛盾较突出
由于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已不仅局限在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外,由于目前就业市场,高学历就业层次有走低趋势,许多较有实力的用人单位也更多地愿意考虑具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求职者。相反,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中,多数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良好,但动手操作能力较差,技能型专业毕业生却偏偏在专业技能实践上并不能满足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综合素质也不尽人意。然而,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对工作单位及薪酬都有较高的期望,一味追求“大城市,大公司,高薪酬,高待遇”的现象在多数毕业生中依然存在。用人者无人可用,求职者无法胜任“高要求”,二者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
31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考研难度增大,考研落榜毕业生就业难度相对较大
教育部决定,从 2009年起对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试科目进行调整及命题形式进行改革。改革后专业课为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其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1]。自从计算机专业考研专业课改为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科目考试后,计算机专业考研难度明显增加,而高数科目考试原本就具有一定难度,加上近几年研究生就业层次整体下移,导致学生对考研失去信心,即便决定考研也会选择其他专业,但由于自身对所报其他专业缺乏足够了解和牢固的基础知识,跨专业考研成功率较低。而对于考研落榜的学生来说,考研“变”就业的心理调整也较难调整。由于落榜后再就业机会有所减少,加之在就业方面准备不足,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就业有一定难度[2]。
41用人单位用所要求的工作经验将大多数毕业生“拒之门外”
众所周知,计算机专业人才属于技能型人才,在工作中专业实践性较强。因此,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对求职者提出类似“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优先”的要求,为的就是求职者应聘成功后在企业可以不经过培训,直接上岗,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很多毕业生因缺乏“工作经验”屡遭用人单位拒绝。试问,对于刚刚完成学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来说,何来工作经验呢?在这一点上,与“跳槽”的求职者相比,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基本没有任何优势。
11继续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的现实情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把灵活就业、多次就业列入就业考虑范围,打破“就业必须一步到位”的固有思想模式,从而争取早日获得就业岗位;引导毕业生客观认识自我,理智地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甘于从较低薪水职位做起,从底层做起,重视专业经验的积累,切忌盲目攀高[3];鼓励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项目、“大学生村官”项目等计划项目,积极到农村、到基层就业。
21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基业竞争力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专业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实践是检验学生专业技能是否过硬的有效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和有效的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精神[4]。为学生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进一步增强校企合作,让企业“走进来”,让学生“走出去”,进而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5]。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展“一专多能”,以便增加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自身优势。
31充分认识我国中西部地区计算机行业发展形势,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培育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产业转移,自 1999年起,国家先后出台了“西部开发”计划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西部地区产业成本优势的显现已经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项目,计算机行业人才需求也随之增加[6]。在引导毕业生认识当前中西部经济发展形势的同时,鼓励毕业生把握就业机遇,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41利用计算机行业优势,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
计算机行业覆盖面较广,它不仅包括硬件生产、销售与维护和维修、软件开发、测试与外包,也包括电子商务、网页设计、开发、网络安全管理等。而计算机行业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鼓励大学生借计算机行业发展的大好形势,利用国家和地方有关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和自身专业优势,发挥自身所长,自主创业。与此同时,把创业教育贯穿于每个年级的教学管理全过程,从新生抓起,从基础抓起,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倡导创业精神,为学生毕业走向创业打下良好基础[7]。
51做好考研落榜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
对于考研落榜的毕业生来说,由于在此之前专心备战考研,对于目前的就业情况了解不多,因此要尽可能逐一帮助毕业生进行当前就业形势分析,指出应聘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以及应聘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最重要的是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同时,要帮助这些毕业生调整好心态,不骄不躁,保持心态平和,乐观积极地等待和把握工作机会[8]。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EB/OL].http://www.moe.edu.cn/.
[2]文学禹.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3]杨江涛.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2010,16(4).
[4]崔寅.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J].中国冶金教育,2010,(4).
[5]张英华,凌培全.“校企结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6]李峻.面向“十二五”产业规划,打造四位一体区域发展模式[N].中国计算机报,2010-04-05(A12).
[7]郝登峰,等.大学生就业创业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