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唱发声训练

2011-08-15 00:45杨迎春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头腔咽腔母音

杨迎春

(和田市第五中学 新疆和田 848000)

论歌唱发声训练

杨迎春

(和田市第五中学 新疆和田 848000)

学好声乐首先必须建立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怎样才能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呢?我认为应注意几个方面:1.歌唱时正确的呼吸;2.歌唱时共鸣的运用;3.歌唱时声音的位置;4.歌唱时的音色统一;5.歌唱时的语言。

呼吸;共鸣;位置;音色;歌唱语言

声乐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了的文学语言,生动的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学好声乐首先必须建立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正确的声音应该是松弛、流畅、明亮、结实、宽广的,有了正确的声音概念,才能够判断声音的好坏。但是初学声乐的人往往对声音的概念比较模糊,对声音的正确与否总是把握不准,模棱两可,怎样才能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呢?作为从事音乐教学的工作者,应当掌握一套科学的发声方法,本人就自己多年学习声乐的体会具体谈谈如何进行发声的训练:

一、歌唱时正确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发声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及歌曲感情的表达,都与呼吸紧密相连。在歌唱方法的学习中,必须掌握好气息的运用和呼吸的技能技巧,依靠恰到好处的气息支持和科学的呼吸方法,完美的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气息是打好歌唱基础和进行歌唱艺术表演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声音气息应该是深沉、平稳而流动的,能始终保持在腰腹一带,它既对声音的支持恰到好处,又能把声音源源不断地送出来,有的人气息浅,只吸到胸口,这样身体绝对紧张,不舒服,因而发出来的声音也是紧的,所以歌唱时的每个字,都要有气息作支持,我们平常要求的歌唱时声音要连贯,气息要流畅,气息运用对了,声音也就统一了,可以说气息就是歌唱的动力,有了动力我们才能更好的歌唱,才能处理好歌唱的作品感情。

近代中外声乐界普遍采用的、科学的、符合生理机制规律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根据实践经验,训练胸腹式呼吸,先练习快吸,这样初学者能避免将自然地呼吸动作变得不自然,等到有了快吸慢呼的体会后,再作慢吸慢呼的练习,就容易掌握了。做这种练习时,可以想象你高兴的去闻花的芳香,这时会发觉你的胸廓,自然地向前、向上抬起,而两肋及腰部同时向四周扩张,保持这种状态,将腹部横膈膜以下的肌肉放松、送气。注意吸气要与闻花时一样平静、自然。气不要吸的太多,但要吸到横膈膜以下。气吸的过多,并不能解决歌唱时气息不够用的问题。相反,容易使身体僵硬,声音不流畅。

说到呼气,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在呼气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吸气的状态,要让吸气肌肉群有控制的、慢慢的放松,使气息畅通无阻的输出,直至歌声结束。其次,呼出的气息一定要均匀、有控制,不要忽多忽少、忽强忽弱,影响正常的呼吸状态。再次,呼气时以吸气时下降的膈肌及下肋骨两侧为支点,将力量保持在横膈膜上。歌唱者明显感到了气息支点的部位后,放松腹肌,让气息由于腹肌的收缩而呼出。气息有了支点,歌声就落在所控制的气息上。所唱的歌曲中的每个字,就像大小相等的珠子,穿在一根线上。这就是歌唱者要学会掌握的呼吸技巧。

有人说歌唱时的呼吸像在练气功,歌唱时的用气,就是歌唱者要有意识地指挥呼吸器官,控制呼吸,使气息沉至丹田,小腹收缩,送气。而气功是运用在物体上就终止了,歌唱时的呼吸则不同,它是连贯而流动的,掌握了这种呼吸技巧,歌声才有立体感、金属感,才能传的更远。所以说气息是歌唱的基础,也是根本所在。

二、歌唱时共鸣的运用

“歌唱的共鸣”,就是气流通过声带发出基音,基音音波使口咽腔、鼻腔、头腔、胸腔等腔体产生共振,歌唱者可以通过适当调节腔体,使声音扩大和美化,发出宏亮的、优美的、圆润的、具有艺术魅力的歌声,这种声音效果,在声乐上称为“共鸣”。

人声好比一把乐器,评价一个人的发声技巧,基本功如何,共鸣腔体的掌握和运用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共鸣可以根据作品表现的需要进行调整,且可以被歌唱者控制,良好的共鸣给歌曲的表现锦上添花。共鸣腔体的使用原则是整体共鸣或混合共鸣;任何一个音,一个声区,它都不是单一共鸣,而是所有的共鸣腔体都在起作用,只是腔体参与共鸣的比例不一样。比如:唱低音时,胸腔共鸣为主,口腔、咽腔次之,头腔更次之;唱中音时,口腔、咽腔共鸣为主,头腔次之,胸腔更次之;唱高音时,头腔为主,口腔、咽腔次之,胸腔更次之。

口咽腔是歌唱中声区的主要共鸣器官,要求喉头放下,软腭适度抬起,口腔自然打开,笑肌微提,基音在口腔引起共振,共鸣效果明亮、圆润、清晰、自然;头腔是高声区的主要共鸣器官,要求在口咽腔共鸣的基础上,会厌卷起,下巴打开,笑肌上提,用有深度、有支点的气息贯通,使口、鼻、咽腔、头腔的通道畅通,声音传递到头腔里,在这些腔体里集中进行混合振动,产生的头声有穿透力、清脆、丰满;胸腔是低音区的主要共鸣器官,要求用类似于半打哈欠的状态打开喉咙,喉头下入扩张,发声时,在口咽腔共鸣的基础上,使声波在喉咽腔引起更多的共振,然后由气管传递到整个胸腔而产生共鸣,产生的声音低沉而富有弹性。

歌唱时声音怎样才能达到共鸣统一?

深呼吸的同时喉咙就自然放松了,共鸣腔体也随之打开,这是一个动作,不需要多余的力量去打开腔体,这样胸腔与头腔就会连成一体,而形成一种管状的感觉。这样无论是高音、中音还是低音,都会在这个管子里运行,歌唱时的共鸣就容易统一了,只是唱高音、中音、低音时用气的大小不一样而已。

三个腔体的灵活调节对音色影响最大。只用口腔共鸣,声音容易唱“白”,唱“扁”。唱高音时,只会用头腔共鸣,声音听上去就比较单薄,不够丰满。在发声训练时,重视混合共鸣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内心确立优美动听的声音概念的音色,用“内心听觉”指挥和控制发声机能,寻找最美最动听的混合共鸣。其次,通过正确的哼鸣练习,体会各共鸣腔在不同音域的共鸣感觉,听辨后的发音,通过不断调整、体会,掌握正确的混合共鸣。再次,发声歌唱时,口腔应根据音的高低适度打开,原则是音越高,口腔上下开的越大,软腭自然向上抬起、兴奋、半打哈气,使声音引起头腔共鸣。还有,发元音的着力点,应尽量接近三个声区的集中点,也就是鼻咽部位,使三个声区的共鸣得到衔接和灵活调整。最后,在寻找运用混合共鸣中,初学者更应加强中声区的训练,使声音结实、明亮、甜美、自然、流畅。

混合共鸣能更有效的发挥各共鸣腔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拓展自己的音域,声音饱满、宏亮、宽广、优美,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歌唱时声音的位置

声音有了气息的支持和腔体的共鸣以后,还有一个走向问题,我们平常说声音要流动,其实就是歌唱时气息的流动,声音流向哪里呢?这就是讲的歌唱时声音的位置。

前面我讲了声音的共鸣要使所有的共鸣腔体形成一个管状或柱状的感觉,这些共鸣腔建立的柱状管子,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了不破坏管状的感觉,不增加喉咙的负担,声音在气息的作用下必须流动起来,经过胸腔到头腔,最后从额头或眉心传向远方,无论低音还是高音都应有这样一个走向。“低呼吸、高位置”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声音位置高了,才能向头上方和脚下方两处进行延伸,声音才更有穿透力和延展性,如同抽丝一样,在演唱歌曲的每句歌词时,都要保持高位置,向两边延伸,用有深度的气息做支持,不要窝在喉部,像从上腭、眉心飞出来一样,咬字清晰、自然,这样循环往复,声音自然就流动起来了。换句话说,声音位置的调整,主要在于有意识的形成上方的气息通道,使在音域范围内的每个音都处于最佳的共鸣状态。

四、歌唱时的音色统一

前面我讲过人声好比一把乐器,每个乐器有不同的音色,所以每个人的音色也不同,一个人的低、中、高音的音色也不同,有些、初学者在演唱歌曲时中音区和高音区明显脱节,听起来就很不舒服,有什么办法呢?这就要从人类语言中的语音,元音和辅音说起,元音又叫母音;辅音又叫子音。汉语拼音中称声母和韵母。对于歌唱来说主要是唱好母音,因此歌唱艺术又称“母音的艺术”。

世界各国的语言各不相同,母音也各式各样,而a、i、e、o、u是基本母音,是组成字音的重要部分,我们所作的发声练习基本都是母音练习。这五个基本母音各有各的特点,a是开口母音,e、o是半开口母音,i、u是闭口母音。发声练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到五个基本母音音色统一。

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母音,如果i母音最适合自己,那么我们就用唱i母音的感觉去带别的母音。我们常说“宽母音窄唱,窄母音宽唱”,意思是说,宽母音是开口母音容易散,在唱开口音时想想唱闭口音的感觉,这样容易集中,反之唱闭口音时想想唱开口音的感觉,声音就不紧了,也不挤了,就容易统一了。

除此之外,共鸣产生的良好声音,需要使口咽腔、头腔、胸腔的共鸣联成一体,使低、中、高音,音色统一。在每首歌曲里,都含有高音、中音和低音,科学的把三部分共鸣腔体有机的、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使发出的每个高、中、低音都有这三个共鸣腔体不同比例的振动,在较好的共鸣效果下音色统一。

五、歌唱时的语言

声乐艺术是用语言和音乐紧密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声乐之所以容易被人们接受理解,是因为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含有生动的语言。在歌唱的学习当中,努力使声音集中、统一、结实、流畅的同时,学习要把字唱准,做到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动听的歌曲要用语言去描绘,去表现,歌曲中的人物、内容、情境及思想感情该如何表达,因此掌握好歌唱的语言非常重要。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声乐就是学习发声,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吐字不成问题,认为中国人还不会唱中国歌吗?结果歌曲唱的平淡乏味、毫无光彩;还有的在歌唱时,两眼呆滞,面无表情,手脚不知所措;也有注意吐字的,每个字咬的都很清晰,但唱的字句支离破碎;这些都是不注意技术问题造成的。歌曲的体裁很多,有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讽刺歌曲等等,有抒发内心情感的,也有描绘他人情境的,怎样描绘,怎样抒发,是愉快开心的,还是伤感忧郁的,这些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得方式也不同。如果歌唱者弄不懂这些,即使声音再宏亮,字咬的再清楚,也不能打动人,只能说是在读歌,而不是唱歌。因此,只有认真学习歌唱的语言才能生动而形象的表现歌曲的情境及内容。

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更需要有科学的学习态度。在发音歌唱训练中讲求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计划、有方法、有标准的练习。练习中不要只爱练高音,甚至有一点高音体会就拼命练个不停。要重视中、低音区的练习。勤思考,把理论、感觉、实践结合统一起来,不断地巩固歌唱的基本功。发声歌唱不仅光用声音,而且要用思想。实践证明,以情带声去练唱,思想容易集中,声音也容易唱好。发声歌唱中对声音要高标准、严要求,声音要清晰、自然、统一、流畅。

因此,在歌唱发声训练时,歌唱的气息、共鸣、位置、音色、语言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都不能孤立存在,共鸣需要气息的支持,如果共鸣腔体没有充分打开和利用就谈不上声音位置和声音音色的统一,就算这些都做到了,如果在歌唱的语言上不重视语言的咬字吐字及情感的表达,同样不能打动人。因此,它们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1]肖海珠,袁华.声乐基础与教学曲选[M].中国矿业大学,2000.

杨迎春(1982-),女,河南周口人,和田市五中音乐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学。

2011-01-16

猜你喜欢
头腔咽腔母音
浅谈歌唱中的气息与声音的高位置
《御制满株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与《蒙语老乞大》中的蒙古语第一音节母音比较研究
浅谈“o”母音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
浅析声乐演唱技巧中喉咽部的放松方法
换声区唱法在男声歌唱教学中的训练
头腔共鸣在声乐演唱技能中的意义探讨
正确演唱意大利歌曲五个母音的重要性与具体练习方法
发声中要求咽腔打开的重要性
声乐教学之歌唱着力支点
头腔共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