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惠珍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1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工学结合,校企结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而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制定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落到实处的保障[1]。本文立足于我院化学工程系进行工学结合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探讨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的意义、思路和内容。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一直沿用教学大纲的提法,课程标准这个术语只是近年来才开始涉及。教学大纲作为教学指导性文件,具体规定了学科知识的范围、目的、任务、深度、体系和结构、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法上的具体要求,但由于规定的过于具体细致,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不利于发挥教师教学积极性;教学大纲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参与性,不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教学大纲的评价侧重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能力是第一位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单一的结果评价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无法很好地反映出学生能力的形成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实施,现行教学大纲的弊端就凸现出来,其目标、要求和蕴涵的教育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
1.修订课程标准的必要性。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职业学院应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从产生到设计和实施的标准化规范,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框架和课程实施建议等内容。它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
课程标准对比教学大纲,从课程实施的进程出发,除强调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和应用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对培养全面素质发展、富有创造力的青年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课程标准有利于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做出规定,提出实施建议,不直接对教学具体内容、教学先后顺序等问题做出硬性的、统一的规定,给教师教学留出了足够的创造性空间,便于教师不断学习学科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2];另外,课程标准注重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的统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有利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符合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2.课程标准开发中融入工学结合理念的意义。工学结合强调把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相结合,它重视工作过程中实践体验的习得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认知基础的奠定,在工作过程中的直接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是书本间接知识学习的有利补充,它符合人类最初的由直接经验到间接经验的学习方式,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这一类群体比较有效的认知方式[3]。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美、德、澳、加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受到广泛推广。德国的“双元制”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起职业教育的培养任务。我院“2+1”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德国“双元制”与太仓本地区域优势及经济形势相结合,实现了双元制的本土化,提高了办学水平。
1.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为基础的原则。课程的设置与开发,要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根据职业资格标准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我系通过对化工企业生产活动进行深入的职业分析,将化学检验工、化工试验工、化工操作工职业资格鉴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标准的开发中,坚持以职业活动为指导。
2.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合作之路”,因此,课程的内容设计应紧密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动态更新,满足学习者毕业后的就业需要;同时,在课程标准建设中将知识、情感、态度三者相融合,让学生在综合性的活动中培养核心能力。
3.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教育既区别于本科教育,也不同于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或中职教育,因此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中推行适用、够用做法的同时也不能仅仅满足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还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课程标准开发还需要紧扣职业学生的学习特征,着眼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为了增强课程的实用性还是灵活性,课程开发都发必须依靠行业或企业完成,校企合作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支撑条件。以我院化学工程系课程开发为例,我们积极联系行业企业,以“太仓市精细化工研发中心”为依托,邀请了很多企业技术人员参加核心课程的开发;同时考虑到课程面向的是学生,所以通过对毕业生的走访和问卷调查及在校生的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和参考学生的想法,力求开发出一系列学生想学的课程、企业需要的课程。
工学结合课程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工学结合课程的载体是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二是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过程,要让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4]。我们围绕工学结合的理念来设计课程标准,以“化学品分析与检验”课程为例,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课程性质。主要写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如“化学品分析与检验”的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平台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分析检验的能力。先修课程:单项技能训练、化学素养培养,后续课程:精细化工中间体开发与生产等项目课程。
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学习的预期结果,其总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另外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更进一步的明确的、具体的要求,即具体目标,是指完成本课程之后,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应用技术知识,解决哪些问题,训练哪些能力,会做什么事情。课程目标的描述摒弃原来的“了解”、“理解”和“掌握”这些针对理论知识来说的词,而代之以“能”、“会”等适宜于高职高专的能力标准的描述。
“化学品分析与检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与专业目标一致。具体目标为:能根据实际检测情况进行检测方法的选择和检测过程的设计,能规范使用常用的分析仪器(各种容量仪器、分析天平、旋光仪、折光仪、pH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进行分析测定操作,得出检测报告。
3.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与职业资格标准有机融合,力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来搭建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来选择项目,打破原来的知识体系,理论内容按项目的需要来选择,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化学品分析与检验”课程在内容上参照从初级→中级→高级的职业资格鉴定项目的编排顺序,与国家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4.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包括教学模式和教学建议等。我们学习了姜大源、戴士弘等职业教育专家的理论后,通过一学年的改革试验,现已形成比较稳定的“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现已得到了学院的肯定与支持,学院在硬件上也给予很大支持,越来越多的先进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正在建设。同时,课程标准虽然在教学各方面不规定得过于具体细致,但给出了基于工学结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建议。
“化学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教学建议:按照“接受任务→制定分析方案→采样→样品处理和制样→分析测试→提交分析测试数据和测试报告”流程组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起指导和引导作用,全部项目由学生自己完成;采用项目化院本教材,教材以学生为本,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实现理实一体,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5.课程考核。按照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我们将考核评价着重放在考核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上,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采取过程考核形式,并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注重课程考核的多元化、全程化和自主化。力求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另外,我们推行“双证”制,实行“以证代考”。
“化学品分析与检验”课程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化学检验工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增强学生就业适应能力。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化学检验工大赛,参加省级以上化学检验工大赛获奖或取得化学检验工高级职业鉴定证书,允许实行“以证代考”。
面对现在高职高专生源质量下滑的现状,如何保证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而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制定是实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虽然我院化工技术类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一系列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在指导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课程标准的制订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经历不断反馈和完善的过程才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学。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在高职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而努力。
[1] 张圣喜,贺军,李喜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7):110-111.
[2] 王金民,井西学,李永珍,赵国志.论高等学校制定课程标准的意义[J].医学教育,2003,(1):5-6.
[3] 何兴国,周贵礼.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8,28(2):151-152.
[4]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