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勇, 张金华
(1.安顺学院特教系,贵州安顺561000; 2.宜宾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四川宜宾 644000)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代意蕴
李 勇1, 张金华2
(1.安顺学院特教系,贵州安顺561000; 2.宜宾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四川宜宾 644000)
网络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代意蕴进行分析,并就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提出了看法。
高校; 网络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意蕴
Abstract:The Net Era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It has become inevitable to attach much importance to 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meansof network.This research will focuson an analysisof the Network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and its modern meanings.It also putsforward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on how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ies affec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BBS,university; net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rn implication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人类社会从工业化逐步迈向信息化。网络技术无疑成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从网络进入我国以来,它已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交流方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结合得愈发紧密。比如:在网络应用中,校园BBS就已经成为广大高校师生喜爱的一种网络服务,且日渐成为高校中另一个学习、生活的“虚拟空间”。师生可以在校园BBS中发布和获取信息、娱乐休闲、调节情绪。网络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必然。笔者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当前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状况,呼吁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主动迎接信息化、网络化愈加迫切的现实挑战,必须积极改进教育方式,以适应技术革命的浪潮的冲击。
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思想政治教育学来说,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范畴体系应该且必然要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和学科理论的丰富而不断完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创造或提升一些新的重要范畴。有学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1]。相对于采用传统媒体、报告会、上课、谈话等形式,通过诸如灌输式、访谈及传帮带等手段来教育、引导和帮助教育对象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它是根据传播学原理和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P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方式主要是采用网上聊天、网上咨询、电子网校、思想专线、两课论坛、热点探讨和疑难解答等形式,通过平等、开放、互动及个性化的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来培育、塑造和武装教育对象。常见的被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利用的网络平台有QQ、MSN、T M等及时通讯软件,博客、BBS等信息服务系统。
有研究者指出,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应当有两种理解:一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教育,即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思想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手段、机制与组织方法如何发展、创新;二是基于网络的思想教育,就是把网络作为思想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新方法,用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前者是对网络思想教育的广义理解,是关于思想教育全面体系的构建问题,后者是对网络思想教育的狭义理解,是关于思想教育局部体系的构建问题。[3]近年来,国内大多数的研究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偏向于狭义的层面。与狭义层面的理解关联,理论界还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提出了若干的定义,主要观点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4]。“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现代传媒——计算机网络对其受众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5]“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思想宣传的理论和传播学的原理,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教育的一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6](P15)其实这些定义表达的意思都比较接近,基本上含有“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针对网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思。此外,也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5]
以上观点的表述语言虽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点是强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其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依然是“人”,而网络是其在新的时期的实施手段和方法的一种发展,是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发生的相对于现实社会的另一块阵地。笔者采纳如下定义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现代传媒——计算机网络对其受众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7]而依据这个定义力图构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也应符合这一理念,并使之成为管理规范、信息及时、贴近大学生思想的思政教育新阵地。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拓展思政工作领域的需要
从1994年互联网接入中国至今,我国网民已经突破2153亿,成为网民数量第一的网络大国。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现代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人们通过网络快速交换、传递信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报告,早至2007年6月30日为止,大专及以上学生的网民普及率已经达到971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04年10月组织实施。该调查是以全国高校大学生为总体样本,采取分层多阶段等距抽样的方式抽取了北京、上海、福建、湖南、辽宁和陕西等六省(市)20所高校的40000名大学生为调查样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0000份,回收问卷30774份,回收率为94135%,所有回收问卷均为有效问卷。),这一数据尚在攀升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显示,互联网信息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所接受信息的主体。有3917%的大学生的1/4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有2516%的人一半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有3/4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的大学生比例达到912%,而全部信息都来源于互联网的比例也有11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由此可见,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网络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影响日益增大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和研究范畴,改进方式方法,完善体系。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成为必然。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网民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
另据国外相关研究资料,网络上的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敌对势力的网络写手,通过散布虚假信息,恶意诋毁、攻击我们的主流文化、政治体制,不遗余力地为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计划鼓吹呐喊。美国有媒体直接宣称,互联网已经成为新殖民主义的主要武器。另据CNNIC统计,网络信息90%以上是英语信息,95%以上网络服务信息和80%以上网上信息是由美国提供的。在目前使用的IPv4网络环境下,美国三亿多人口却占用了全球5619%的IP地址,人均享有近8个IP地址,而拥有13亿人口的我国呢?截止到2008年6月,中国IPv4地址数量虽已达到1158亿个,但人均占有率却只占美国的1/1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世界互联网由网络顶端的13台DNS根服务器来决定,而当今世界这13台服务器中,除日本、英国、挪威各有一台外,其余10台全部在美国。网络的出现,模糊了地域性的国界概念,致使地球村(G loble Village)的概念愈发接近我们的生活现实,网民接收的信息来源广泛。国外敌对势力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霸权”优势,利用网络信息传播隐匿、无界的特点,大量雇用网络写手,通过“人权问题”、“民主问题”攻击我们的政治体制,企图模糊我国网民的价值观和政治方向。这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网络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显而易见,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一块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阵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必要。它警示思想政治工作者,这块阵地如果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占领,必然会被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所占领。但是,不少网民在享受网络新技术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新奇、便利的同时,却忽略了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辽宁某女因为全国哀悼日期间无法继续其网络游戏,公然在网络中发布视频辱骂和诅咒四川灾区人民。这种令人发指的道德缺失乃至人性泯灭的行为表现,折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今日之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大业未来的建设者,在互联网对其学习、生活影响如此巨大的今天,如果我们不未雨绸缪,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上升到关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素质高低的战略高度,必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与时俱进的发展需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但要具备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还必须具备足够的电脑知识、网络知识。由于网络进入我国才短短20余年时间,当前很多40岁以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并未迅速适应网络化的浪潮,其电脑操作能力及网络使用能力有限。作为当前各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这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与网络应用能力相对熟练的青年学生交流时,往往面临无共同话题、交流不畅等尴尬。某校学生小刘在网上与班主任交流时,兴冲冲地自荐当“板斧”,班主任一头雾水。原来小刘的意思是希望当校园BBS本班班级的“版副”,也即副版主。诸如此类的场景在各位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日渐增多。如果不与时俱进,积极适应网络氛围,思想政治工作者将愈来愈难以与网民交流沟通,也就谈不上展开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预见,随着网络愈来愈多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社会学意义上的“网络社会”将不可避免地形成。主动研究并构建完善的网络社会学相关理论体系,研究网络社会成员的思维特征、行为习惯、网络文化发展等课题,同样将是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与时俱进的发展需要。
2.世纪是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期,不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主动迎接信息化、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挑战,积极改进教育方式以适应技术革命的浪潮冲击,必然会被时代淘汰。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面临工作环境网络化的新形势下,如果不迅速跟上时代步伐,主动在网络空间这个虚拟而又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的社会结构中拓展阵地,也会失去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采用开设专门课程及专题报告会,与受教育者进行交谈,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开展相关社团活动,进行相关主题的社会实践教育等灌输式教育方式,受教育者往往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提供了更加先进的载体:它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加了教育的信息量;信息网络化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以及生动性和多样性,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在网络社会中,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传输者和接收者,每个人在接受信息时都是受教育者;在发布自身观点、信息时又都是施教者。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如何进行角色定位,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从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等等,都是全新的课题。
毕竟网络进入我国时间才20余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这个新生事物并不熟悉。对于40岁以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他们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有着丰富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但其中不少工作者无论从电脑操作能力、网络使用能力的技术层面上,还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新领域的接受上,都还有待提高,甚至不少部门、领导对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仍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迎难而上。同时还要看到,网络的出现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及早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主动迎接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种种冲击和挑战,主动深入网络这个新阵地,学习掌握必要的操作技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1]卢岚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J].学术论坛,2006,(10):178-181.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十年历程与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5,(7):2-6.
[4]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30.
[5]韦吉锋.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科学审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2):25.
[6]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
On Network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and its Modern Meanings
LI Y ong1, ZHANGJin-hua2
(The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of Anshun College,Anshun,Guizhou 561000)
G64
A
1671-9743(2011)01-0108-02
2010-11-20
李 勇(1970-)男,贵州安顺人,安顺学院特教系副教授,硕士,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