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

2011-08-15 00:52张国强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职业化专业化队伍

张国强

(菏泽学院计算机系,山东菏泽 274000)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

张国强

(菏泽学院计算机系,山东菏泽 274000)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当代社会分工精细化的产物。建立和完善职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我们必须正视其理论的相关性:社会分工体系与辅导员职业化的关系、辅导员职业化的内外部条件和标准、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等。这些理论上的相关性,都需要我们对之做一学理的廓清。

辅导员;职业化;社会分工;专业化;专家化

一、社会分工体系中的辅导员职业化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社会分工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分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社会内部的分工以及个人被相应地限制在特殊职业范围内,这是专业化形成的社会因素,也是专业化形成的首要动因。正如一个世纪以前,社会学家涂尔干指出的那样:“在高等社会里,我们的职责不在于扩大我们的活动范围,而在于使它们不断集中,使他们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划定我们的范围,选择一项确定的工作,全心全力地投入进去。”[1](p359)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需求根本地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从职业社会学来看,20世纪社会变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职业进入了专业(profession)的行列。社会分工要求一切职业都逐渐走向专业化,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职业“专业化”浪潮的推动下,辅导员职业亦不能例外。分工就是把社会活动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若干领域,然后把社会成员分配到不同的领域中去,从而开展既复杂多样又内在统一的社会活动。现代社会,人类活动方式的日益复杂和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职业越来越分化。现代高等教育中,大学内部各种从业人员的分工愈加细致,各项工作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社会分工的大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已被纳入社会分工的体系之中。

在这种社会大分工的前提下,高等学校内部分工也朝着明晰化方向发展。随着教师专业化日益增强,专业教师和政治辅导员在大学中各自分担着不同的责任,扮演不同的角色。为适应这种潮流,高校也相应地建立了两个学生培养的体系,一是以专业教师为主体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培养体系,专业教师主要负责教学和科研,他们被纳入了大学的知识传授体系,主要负责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播撒科学文化知识;二是以专兼职思想教育队伍为主体的人格培养体系,政治辅导员是核心和骨干,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政治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人格培养与完善任务。由此看来,辅导员应从专业教师队伍中分离出来,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据此,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于外部力量的作用,即国家为满足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而在高校设立辅导员,另一方面也有来自高等教育分工细化的内部动因。

二、辅导员职业化标准的评判界定

在社会分工浪潮的推动下,高校辅导员走向职业化已是大势所趋。衡量一门职业是否成为了专门性职业较为客观的依据是这门职业的发展是否具备了专业的特征,由于专业性质的不同及专业所达程度的差异,对各种专业提出的特征会有所不同。根据当前对职业特征的研究成果,一个职业要被认可为职业化的过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

1、拥有专业的科学知识体系。从专业化的角度来说,并非任何人都能成为专业人员,专业技能的背后是科学的理论知识体系,这也是专业与一般性职业的不同之处。专业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是一种职业能够被认可为专业的理论依据和技能保障。作为一门专业,必须建构起自己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具体的专业活动提供思想指导,为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进入此专业提供学理依据,为专业人员的发展提供理论保障。高校辅导员要求应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知识背景,并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辅导员工作是一个多门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又自成专业体系的一个社会职业岗位。辅导员上岗必须经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掌握专业知识,具备专业技能,对大学生遇到的事情理解深入,对困扰学生的问题认识透彻,并能够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拥有专业法规标准和培训机制。为了使专业人员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维护职业声誉,专业组织还必须制定相关的法规标准来约束专业人员的行为规范。“在现代体系中,专家知识的深奥,依从于长期的训练和专业化的结合。”[2](p33)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专业人员学习掌握获得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更是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专业人员置于信息、知识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中,因此完善的教育和培训机制对于专业人员不断更新发展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专业活动十分重要而且必要。

3、从业年限的终身化。高校辅导员职业终身化意味着从事辅导员工作不再是以往那种流动性大、短期的、过渡性的权宜之计,而是要将它作为一项可以终身为之奋斗、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事业来做,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不再是碌碌无为,而应该是大有作为。随着辅导员职业化日渐为各级部门所重视,有些高校也推出了自己的措施,比如规定辅导员工作不设置年龄限制,为辅导员解除了转岗的后顾之忧。辅导员职业化一方面要依靠政策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其内心有一种对本职业的热爱,从而使其愿意将此工作作为一项终身事业而奋斗,保证其合理的物质待遇,使他们拥有事业发展的平台,拥有不可替代的职业地位,拥有较高的职业声望。

4、辅导员队伍社会化。所谓社会化,主要是指高校辅导员身份和来源的社会化。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意味着辅导员不再是高校中的一个工作岗位,而是一种社会职业,进而意味着这支队伍要形成一种行业生存方式,即辅导员队伍中要具有共同的身份感、价值观、共同的话语系统、社会边界、同业协会、专业社团在行业管理方面起主要协调作用。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并不仅限于大学校园,而是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流动,即辅导员除了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工作外,还可以从事辅导岗位培训或其他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的工作,实现职业性辅导员的再生产。辅导员队伍的多样化和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流动,形成了辅导员队伍的立体性流动格局,使辅导员队伍的壮大成为这一职业成熟的显著标志之一。

辅导员的专业化标准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导向,它倡导的理念引导着从业人员职业发展和整个行业发展,辅导员专业化标准的制定为该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两个维度

在社会分工的推动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向纵横两个维度展开。作为横向发展的个体职业化和队伍职业化,表征着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规模;而作为纵向发展的专业化和专家化,则表征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程度。

1.横向发展:个体职业化和队伍职业化

高校辅导员个体职业化应得益于这样一个前提:辅导员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并达到职业的基本要求,具备了基本职业知识和基本职业能力。在此前提下,辅导员个体在自己日常工作中,要运用职业化标准来开展工作,“努力形成社会学家所说的对待组织和个人在组织中的角色的一种‘工作透视’……一个人形成的这种透视赋予了个人的工作和职业的意义。正是这种主体的内在学习伴随着个人外在的工作生命,影响着个人在组织中的未来行为”[3](p104-105),从而有利于不断提高个体的职业化水平。从社会分工来看,高校辅导员工作成为一种具有普遍原理和专业技术要求的专门化职业,从而应有相应的职业化组织和职业标准等制度保证。同时,辅导员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地位。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从业者作为高校教职员工的一部分,在社会上享有其所拥有的相应地位,但作为职业化的辅导员工作队伍,还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地位。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就是要使每个辅导员都能感受到辅导员工作是一种重要、光荣而又极具发展前途的职业,真心喜欢辅导员工作,认真对待辅导员工作,立志献身辅导员工作。辅导员队伍职业化首先要求这一行业具有完善的准入制度,从业人员要获得相应的资格认证,这是队伍职业化的一个前提。从辅导员队伍的来源上,具有健全的设计辅导员职业发展阶梯和切实可行的辅导员晋级条件、标准和程序,从初级、中级到高级岗位,让辅导员沿着一定的发展通道,不断地从较低级别岗位提升到更高级别岗位。在学科支撑上,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和学科建设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专业建设和学科支撑使得辅导员队伍成为思想理论课教师的重要来源,也使一部分思想理论水平较高的辅导员发展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思想理论课教师。从工作队伍的就业条件和途径来看,从事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的队伍应具有规范的从业标准。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辅导员个体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辅导员专业化的根本方面;辅导员个体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从根本上影响着辅导员个体专业化的进程和水平。因此,辅导员个体专业化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辅导员专业化不可分割、密切联系的两个组成部分,我们需要整体把握辅导员个体专业化发展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两个方面,但更应注重的是辅导员个体专业化的发展问题。

2.纵向发展:辅导员的专业化和专家化

关于辅导员职业化的程度即专业化和专家化发展,《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提到:“关于辅导员选聘标准除了政治强、纪律严、作风正,还强调‘业务精’”,要求“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辅导员的配备应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是一种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对于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着重要意义;而辅导员的专家化则是这一职业发展的更高追求。

(1)专业化是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专门化和科学化

专业化是指经过专业培训的专门人员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并从中不断得到提高的过程,它是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走向专家化的一个阶段。“‘专业化’使辅导员向‘专家型’发展,把辅导员培养成为学生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家。”[4]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专业化的学科建设。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的学科建设,要求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依托重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相关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设立有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举办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班,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可以分期分批攻读与辅导员工作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同时,在理论体系研究上,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为主线带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使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有关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能应用于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为辅导员向专业化发展提供学术、学科支撑。

专业化的岗位培训。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应当着重体现发展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就是将辅导员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纳入辅导员队伍整体发展规划,通过相应层次的培训,使之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激发职业发展潜能,提高职业能力,提升队伍的整体素养。针对性原则就是强调培训内容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紧密联系新的形势和任务,联系辅导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系统性原则就是注重面上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在开展全员培训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分类培训,鼓励和培养有兴趣、有能力的辅导员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专家型学生工作者。实现培训资源有效整合,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创新辅导员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模式。

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是辅导员职业化的深度拓展,这体现在个体对职业的兴趣以及社会外界对该职业的支持。支持辅导员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工作基础、兴趣爱好,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提供条件保障,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他们成为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向专家化、学者型发展。同时,力争在有关辅导员工作的每个领域,都形成一支知识、专业、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化学术团队。辅导员要向专家学者型发展,必须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一方面辅导员要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或人文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另一方面,辅导员要结合自身工作积极申报思想政治教育或党建研究课题,承担与学生工作有关的科研工作,并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较强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获取专业知识是专业化建设的核心,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复合型的工作,需要以多种学科为基础,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也包括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相关的一系列人文学科知识。同时,增强职业精神这个专业化建设的基础。职业精神促使辅导员工作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只有通过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才能更好地感染和带动学生。此外,掌握实践技能这个专业化建设的关键。辅导员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任务、目标、要求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学生人生导航服务结合起来,落实到学生成才成长成人发展的各个方面。

(2)专家化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更高追求

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形成过程中,专业化指向一个职业群体,而专家化则指向该群体中注重理论提升的个别人。辅导员专家化是指“高校通过培养与吸引,建设与管理,使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辅导员,成为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副高以上职称的专职辅导员”。[5]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是高等院校的必然要求,辅导员专家化发展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职业化”要求辅导员逐步向“专家型”发展,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家。要成为专家,不仅需要掌握学生工作的相关理论,还要综合运用这些理论,在实践中探索适用于学生特点的工作技术和方法。对专职辅导员专家化概念的认识和理解的关键点在于:专职辅导员专家化首先表现出高校的一种自觉意识,其次表现为推进专职辅导员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能动过程,最后才表现为专职辅导员成为专家的状态。辅导员工作需要有灵活的技巧,而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并掌握了诸多技术技巧的人就是专家。专职辅导员专家化不会一蹴而就,也非高不可及,而是有一定时间长度的发展过程;专职辅导员所要成为的“专家”,具有专一性,是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而非其他学科的专家;专职辅导员成为专家后,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开放环境的要求,努力克服消极影响,充分发挥积极因素,使学生从对环境的盲目依赖转向对环境的自觉选择。这就必然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不仅要实现队伍的职业化发展,还要有个别的专家化水平。”[5]基于此,高校在探索建立辅导员职业化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辅导员专家化。

辅导员职业化虽是社会分工的大势所趋,但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在全国各高校尚处于起步阶段,对辅导员职业化的岗位管理等相关措施也处在摸索之中。新形势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更是高校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这需要我们无论在学理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要进行深入的探索。

[1][法]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0.

[2][英]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3][美]E·H·施恩,著,仇海清,译.职业的有效管理[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4]范润宽.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途径[J].高校管理,2005,(1):25-27.

[5]翁礼成,高岳仑.关于高校推进专职辅导员专家化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7,(2):145-147.

The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of the Specialization of College Instructors

ZHANG Guo-qiang
(Dept.of Computer Science,Heze University,Heze Shandong 274015,China)

The specialization of College instructors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in contemporary society.In order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college instructors,we must face up to its theoretical relevanc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of college instructors,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and standards for professionalization of college instructors,two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development and so on.We need do a academic expurgation on the theoretical relevanc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college instructors;social division of labor;specialization;expertization

G 645

A

1673-2103(2011)04-0116-04

2011-05-24

张国强(1979-),男,山东成武人,菏泽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李瑞记)

猜你喜欢
职业化专业化队伍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