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祖可、何正平其人及诗辨正

2011-08-15 00:49张福清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宋诗诗歌

张福清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潮州521041)

释祖可、何正平其人及诗辨正

张福清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潮州521041)

《全宋诗》是近年来古籍整理的一项重要成果,为宋代文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其间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将释祖可、何正平分列为两人,该文通过众多文献考察,证实“何正平”就是“可正平”,即释祖可;另辑二诗一联,为《全宋诗》释祖可和何正平名下所无。同时,探讨徐俯为什么喜爱祖可诗的原因。

全宋诗;释祖可;可正平;何正平;辑佚;辨正;诗歌

《全宋诗》“释祖可”小传云:“释祖可,字正平,俗名苏序,丹阳(今属江苏)人。庠弟。少以病癞,人目为癞可。自为僧,居庐山之下。工诗,诗入江西诗派(《江西诗社宗派图录》),有《东溪集》,已佚。《京口耆旧传》卷四、《嘉定镇江志》卷二○、《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1]14609-14610同书“何正平”小传云:“何正平,生平不详。因其诗素与释祖可诗相混,姑编于此,俟考。”[1]14615由于历来典籍浩如烟海,难免会出现将同一人传抄成几人,“释祖可”、“何正平”、“可正平”就属于一人分置为几人,我们将“俟考”情况分述于下。

释祖可,字正平,又称“可正平”。那么,“释祖可”与“何正平”是同一人吗?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文渊阁《四库全书》宋周紫芝撰《太仓稊米集》巻六十六《书何正平诗卷后》,称何正平为“可郎”、“可公”,其云:“读参寥子七字绝句,如小儿啖蔗;读正平五字诗,如大儿食藕。二物皆可人口,要当使知味者自评之耳。曩时人问可郎诗何如?仆尝应之曰:‘可公诗其苦腴相半,颇似韦应物,至其骨清而气秀,则又仿佛孟浩然辈,唐以来诗僧所未有也。若建安七子,南朝两谢等语,则徐公之论当自有深意,非他人所能解也。’”[2]585册P603而文津阁《四库全书》周紫芝文集中却题作《书可正平诗卷后》[3]381册P413,内容全同。从两部《四库全书》来看,应该是文渊阁《四库全书》抄写者误认为没有“可”姓而作“何”姓,就抄成了“何正平”。

能证明他们为同一人的还有,宋祝穆撰《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十有何正平《秋怀》诗:“霜禽惊呼山麓音,霜风急吹溪上林。羲和揽辔不可缓,夏后苦身惊寸阴。横河明明月皎皎,连山苍苍水深深。哀鸿万里绕云阵,游子不眠中夜心。”[2]925册P161此诗同见《全宋诗》释祖可诗集[1]14613。可见,宋祝穆误把“可正平”作“何正平”。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四十四“江西宗派”:“吕居仁以歌诗云,豫章始大出,而学者同作共和录其名‘江西宗派’,以其源流皆出豫章也。其次曰陈无已、潘邠老、谢无逸、洪龟父、饶徳操、何正平、徐师川、林子仁、洪玉父、汪信民、李希声、韩子苍、李商老、晁师川,正平曰:‘吾乃居行间乎?’韩子苍云:‘我自学古人。’夏均父又以在下列为耻。”[2]939册P355宋人谢维新也误将“可”姓作“何”姓。宋周紫芝撰《太仓稊米集》卷十八《林老借可正平诗编以诗还之》:“苏家人物自有种,法护且放僧弥贤。谁知癞可《东溪》句,参得涪翁双井禅。落叶飞云空自好,流风回雪不成妍。更须点检新编看,恐有隔林机杼篇。”[2]1141册P125宋韩淲撰《涧泉集》卷六《读东溪可正平诗》:“冰霜落涧岁云暮,寂寂远岫松风回。村深古寺作钟磬,车马路断樵者来。参差一抹起宿雁,清浅数枝横小梅。日昃翠寒云屋逈,竹炉煨火尽余杯。”[2]1180册P653等等,都表明“何正平”是“可正平”之误,释祖可、可正平、何正平应该是同一人。

可进一步证明释祖可、可正平、何正平是同一人的还有宋李刘撰《四六标准》。其卷一《上曾运使》“西江之派我未免为乡人”下笺释云:“《吕居仁集》:歌诗至豫章始,大出学者同作共和录其名曰江西宗派,以其源流皆出豫章也。其次曰陈无己、潘邠老、谢无逸、洪龟父、饶德操、何正平、徐师川、林子仁、洪玉父、汪信民、李希声、韩子苍、李商老、晁师川。何正平曰:‘吾乃居行间乎?’子苍云:‘我自学古人。’夏均父又以在下列为耻。”[2]1177册P31其中“何正平”即释祖可。同上卷十二《谢苏秘校丙》“子亦来见我乎应认江西之派”下笺释云:“《苕溪渔隐》:吕居仁近时以诗得名,自言传衣于江西,尝作宗派图。自豫章以降,列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饶节、僧祖可、徐俯、洪朋、林敏修、洪炎、汪革、李钅享、韩驹、李彭、晁冲之、江端本、杨符、谢迈、夏倪、林敏政、潘大观、何顗、王直方、僧善权、高荷合二十五人以为法嗣,谓其源流皆出于豫章也。豫章谓山谷,吕居仁集歌诗至豫章始,大出而学者同作共和录其名曰江西宗派,以其源流皆出豫章也。其次曰陈无已、潘邠老、谢无逸、洪龟父、饶徳操、何正平、徐师川、林子仁、洪玉父、汪信民、李希声、韩子苍、李商老、晁师川。正平曰:‘吾乃居行间乎?’韩子苍云:‘我自学古人。’夏均父又以在下列为耻。”[2]1177册P299此段中前作释祖可,后作“何正平”,释祖可和何正平即是同一人。此笺释乃明人孙云翼,可见明代人也将“可”姓误为“何”姓,所以称之“何正平”。宋赵彦卫撰《云麓漫抄》卷十四的记载亦是“释祖可,字正平”。

宋祝穆撰《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八有何正平律诗《秋千》:“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此诗作者“何正平”即“可正平”之误,但此诗又非可正平诗,而是诗僧惠洪之诗。因为“释祖可(正平)”是江西宗派中诗人,而诗僧惠洪又与江西宗派中诗人往来密切,故宋祝穆误为可正平之诗。《梅花衲》六十八引洪觉范(即惠洪)句“疑是蟾宫降谪仙”,乃惠洪《石门文字禅》卷十一《秋千》中句,全诗与《古今事文类聚》之《秋千》全同。只不过《梅花衲》所集此句后三字作“降谪仙”,颠倒了次序。《瀛奎律髓》卷二十七选有洪觉范此诗,其评云:“此诗虽俗,而俗人尤喜道之,又出于僧徒之口宜可弃者,而著题诗中所不可少也,故录之。”《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宋诗》卷五十六、陈焯编《宋元诗会》卷五十九选此诗,作者都是惠洪。另《千家诗》选洪觉范诗一首,即此《秋千》诗。并注云“《宋诗钞》作僧惠洪作”。其实,僧惠洪,即名慧洪,字觉范,又名德洪。足见《千家诗》编选者也误认为“洪觉范”与“僧惠洪”是两人。《全宋诗》又作“德洪”。

《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四何正平《汉高帝》:“杀翁分我一杯羮,龙种由来事杳冥。何用生儿作刘季,暮年无骨葬昭陵。”此诗非可正平所作,乃吕居仁《紫微诗话》所云:“晁伯禹载之诗”,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已作辨正[4]。

宋陈岩肖著《庚溪诗话》云:“郑毅夫獬诗云:‘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语意清绝。顷在澄江,见外叔祖朱少魏良臣书帙中录一诗云:‘坐见茅斋一叶秋,小山丛桂鸟声幽。不知叠嶂夜来雨,清晓石楠花乱流。’其下注云:‘司马才叔作。’近阅曾端伯改过所编诗选,乃载于可证平诗中,未知孰是。然能状霁后景物,语不凡也。”[2]1479册P63而《历代诗话续编》本《庚溪诗话》又作“何正平”[5]。此“可证平”、“何正平”就是“可正平”之误,即释祖可。《全宋诗》却把此诗归于“何正平”的名下,并有按语:“《丛书集成初编》据明弘治本《百川学海》作可正平。《宋诗纪事》卷九二列此诗于释祖可(字正平)名下。”[1]14615《全宋诗》“何正平”名下的诗应归于释祖可。《能改斋漫录》卷十七还说“释可正平尤工长短句”。

《全宋诗》从李龏《梅花衲》七十七辑得“何正平”一佚句“一枝春瘦雪初消”[1]14615,全诗已佚,南宋人李龏也误认“可正平”为“何正平”。明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四云:“杨梅,诸山多有之,而烟霞坞东墓岭十八涧皋亭山者,肉松核小,味尤甜美。宋时梵天寺有月廊数百间,庭前多杨梅卢橘。苏子瞻诗云:‘梦绕吴山却月廊,杨梅卢橘觉犹香。’客有言‘闽广荔枝,无物可对者,或对以西凉葡萄。’予以为未若,吴越杨梅也。何正平诗云:‘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一价千金。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子深。’则古人亦有举而方之者矣。”此中引何正平诗《全宋诗》、《全宋诗订补》皆无。但《全宋诗》从《全芳备祖》后集卷六辑有释祖可一佚句“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子深”[1]14614就是此诗的后一联,但不见全诗,应该补入。在此也可以证明何正平和释祖可是同一人。宋周孚撰《蠧斋铅刀编》卷十《题后山集后次可正平韵》:“嶷嶷陈夫子,高名天壤间。读书能妙斵,行己有深闲。句法窥唐杜,文章规汉班。九原埋玉树,遗简仰高山。(可正平诗)甚美元非恶,嗟公堕此间。真为四君次,可厌七年闲。汴泗空千载,晁(叔用)何(斯峰)仅一班。凄凉大阳履,埋没若河山。”[2]1154册P608此组诗既保留了可正平的原韵,也有作者的次韵,而原韵“嶷嶷陈夫子……”是《全宋诗》所缺收者,应该补入。宋潘自牧撰《记纂渊海》卷八十五“释部”有何正平“祭挽”:“欲向横堂一挥泪,翻思月落不离天。”[2]932册P576撰者言明“何正平”是本朝人,也是“可正平”之误。此联《全宋诗》未收录,应该补入。

以上同一文献中前后人名称呼不同,前者用名,后者用字,证明“僧祖可”、“何正平”、“可正平”就是同一人,僧祖可,字正平,为什么称作何正平?疑是形音十分相近而作如此称呼!或疑古人以为没有“可”作姓氏,于是在“可”字旁加人旁作“何”!或疑古人不知当时僧人之习惯称呼而误认“可正平”为“何正平”!正如周裕楷先生所云:“江西诗派诗僧祖可字正平,时人呼其为可正平。后人不知宋人称呼僧人的习惯,以为无姓‘可’者,故妄改为‘何’,其误正与‘高仲灵’相类。”他认为“《四库全书》类书、总集、诗话中作‘何正平’者,也都是‘可正平’之误。”[6]正印证了我的看法,只不过周先生未作任何考论。

从诸多文献来看,何正平、可正平、可证平、释祖可、可公等就是同一人,即苏庠之弟苏序,也就是后来出家的释祖可。《全宋诗》册22卷1288释祖可诗与何正平的诗应该合并,另外以上辑两首一联何(可)正平之诗应补入释祖可诗集,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因原作无标题,我们根据其内容,分别拟作标题于后,重录于下: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一价千金。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子深。(《杨梅》)

嶷嶷陈夫子,高名天壤间。读书能妙斵,行己有深闲。句法窥唐杜,文章规汉班。九原埋玉树,遗简仰高山。(《题后山集后》)

欲向横堂一挥泪,翻思月落不离天。

释祖可(正平),《全宋诗》录诗28首,加上何正平名下1首和以上辑佚2首,共有31首。张明华博士曾撰《“流风回雪”与“风雷为舌”——试论庐山僧人祖可与善权的诗》一文专门论及祖可的诗歌,他认为其学习模仿的对象是黄庭坚,但形成了自己的突出特色“平淡自然”。[7]43我们认为张氏论述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对其中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四中的一段话的评论却不十分准确,先有必要将葛立方的原话照录:

僧祖可,俗苏氏,伯固之子,养直之弟也。作诗多佳句,如《怀兰江》云:“怀人更作梦千里,归思欲迷云一滩”。《赠端师》云:“窗间一榻篆烟碧,门外四山秋叶红”等句,皆清新可喜。然读书不多,故变态少。观其品格,亦不过云烟、草树、山川、鸥鸟而已。而徐师川作其诗引,乃谓自建安七子、南朝二谢、唐杜甫、韦应物、柳宗元、本朝王荆公、苏、黄妙处,皆心得神解,无乃过乎?师川作《画虎行》,末章云:“忆昔余顽少小时,先生教诵荆公诗。即今老旧无新语,尚有庐山病可师。”不知何故爱其诗如是也。[8]

张氏认为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一是对祖可诗歌的肯定,二是批评其诗歌内容过于单薄,三是不满徐俯对祖可的高度赞誉,且发出“不知何故爱其诗如是也”的疑问。张氏认为徐俯的评价有意拔高了祖可诗,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徐俯是在给祖可诗集作序时说的这番话。给别人的书写序,多是受人之托,出现不实之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祖可诗歌的这种风格,跟徐俯本人的诗歌宗尚是一致的。曾季狸说:“东湖(徐俯)于近世诗人专喜癫可。”[9]297原因正在这里。因此,不管是出于艺术偏爱、或是出于同类相惜,还是出于提倡这种风格,他都有将祖可的诗歌成就大大拔高的理由。[7]43笔者并不敢苟同张氏分析,首先,葛立方对祖可诗歌内容单薄的批评“然读书不多,故变态少。观其品格,亦不过云烟、草树、山川、鸥鸟而已”。并不准确。据曾季狸引徐俯语,祖可初作诗,取前人诗得意者手写之,目为颠倒篇,自后其诗大进。[9]283说明其早年读书之多,读书是其创作和学习的主要源泉。刘克庄也称道:“祖可口煞读书,诗料多,无蔬笋气,僧中一角麟也。”[10]其次,徐俯的评价并没有有意拔高祖可的意思,他是如实而客观地评价祖可的诗歌,据《宋史》卷二○八《艺文志》载,“僧祖可诗十三卷”,可惜已佚,所以无法准确把握祖可诗歌的全貌。从现存徐俯本人的集中可以了解到他与祖可相互唱和、次韵的某些情形,它是我们了解祖可诗歌风貌的一把钥匙:

1.《次韵可师题于逢辰画山水二首》:江汉踰千里,阴晴自一川。故山黄叶下,梦境白鸥前。巫峡常云雨,香炉旧紫烟。布帆无恙在,连上钓鱼船。

席上浮三楚,毫端会百川。名今大年亚,意古惠崇前。竟日对秋色,无时散暝烟。知君不浪语,一眼认归船。[1]15934

2.《次可师韵》:五湖出画师手,一叶浮渔父家。风里芙蓉野色,雨中鸿雁汀沙。[1]15935

3.《再次韵题于生画豹二首》:耽酒丰城客子,醉画山崦人家。他日营丘伯仲,高名远出长沙。

彭蠡何限秋雁,此君胸次为家。醉里举群飞出,著行排立平沙。[1]15935

在《全宋诗》祖可集中,保存最多的是与绘画相关的诗作,如《李伯时作渊明归去来图王性之刻于琢玉坊病僧祖可见而赋诗》、《次吴伯江所藏文湖山水韵》、《书余逢时所作山水》、《咏秦处士作枯松》、《书性之所藏伯时木石屏》、《书秦处度所作松石》、《观壮舆所藏伯时马》等,其中《书余逢时所作山水》就是上述徐俯所次韵的对象(按:“于逢辰”、“余逢时”为同一人,其中必有一人书写有误)。祖可的前两首是六言,而徐俯的《次可师韵》、《再次韵于生画豹二首》和《次韵可师题于逢辰画山水二首》就是押相同的韵,可见祖可题画诗对徐俯诗歌创作影响之深!

徐俯专喜祖可诗的主要原因在于,祖可的气节与其相符。祖可不与世俗同流,保持着冰清玉洁的出世之心,反映在其诗歌中的特点亦即“太清”。“清风明月元无主,乞我烟萝茅数间”(《霜馀溪上》)、“候门稚子似无恙,三径巾车人绝怜”(《李伯时作渊明归去来图王性之刻于琢玉坊病僧祖可见而赋诗》)、“手开玉玺心希有,写出崔巍霜雪姿”(《求初老墨梅》)等等就应该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所以他现存不多的诗歌中随处可见“梅”、“竹”、“冰雪”等高洁的意象。陈善《扪虱新话》上集卷四“文章忌俗与太清”条云:“予尝与僧慧空论今之诗僧,如病可、瘦权辈,要皆能诗,然尝病其太清。予因诵东坡《陆道士墓志》,坡尝语陆云:‘子神清而骨寒,其清足以仙,其寒足以死。’此语虽似相法,其实与文字同一关捩。盖文字固不可犯俗,而亦不可太清,如人太清则近寒,要非富贵气象,此固文字所忌也。”此段有关释祖可和僧善权诗歌的言论,实际上指出了他们两人诗歌的特点“太清”,而非张氏所说的“平淡自然”,陈善也没有看到其诗歌中彰显的气节和品质。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徐俯处处模仿学习祖可(处世态度和高洁的人格)的地方。

我们知道,徐俯在宋南渡前后是一直保持着高尚的气节的诗人。靖康之乱,徽、钦二帝被掳北去,张邦昌在金人的扶持下称帝,别人争相逢迎,“师川独不拜庭下,持其用事之臣,大呼号恸,卒不自污,挂冠以去,故上有立节可嘉之语。”[11]186他还“买一婢子名之曰‘昌奴’,遇朝士即呼前驱使之”[11]186,公开表示对窃国奸贼的蔑视与愤怒。其后,高宗因其“文学行义,有闻于时”[12],特下诏书宣徐俯进入朝廷,后获得连续升迁,一直做到宰辅。他在朝也不改以前立节本色,敢于直言,先后弹劾薛昂、王安中等人攀附权幸,指出其轻开边衅以致祸国的责任。他还为蒙冤已久的元祐党人辨冤。师川主持正义,得到士林尊崇,是当时诗坛颇具影响力的诗人。

[1]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纪昀.文津阁四库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钱锺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280.

[5]陈岩肖.庚溪诗活[M]//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174.

[6]周裕锴.略谈唐宋僧人的法名与表字[J].佛学研究中心学报,2004(9):124.

[7]张明华.“流风回雪”与“风雷为舌”——试论庐山僧人祖可与善权的诗[J].五台山研究,2006(3).

[8]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53.

[9]曾季狸.艇斋诗话[A]//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刘克庄.江西诗派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329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13.

[11]王明清.挥尘录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2]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5:899.

Notes from Reading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Song Poems

Zhang Fu-q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 521041)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Song Poemsis an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collection of ancient books in recent years.It brings great convenience for the Song Dynasty literature.But there are also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book.Monk Zuke and He Zheng-ping are listed as two men.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much of the literature,in fact,"He Zheng-ping"is"Ke Zheng-ping,"they are the same person;Then two poems and a union are provided,which cannot be found under the namelist of Zuke and He Zheng-ping in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Song Poems.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Song Poems;Monk Zu ke;Ke Zheng-ping;He Zheng-ping;addendum;poetry

责任编辑温优华

I206.2<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6883(2011)01-0028-05

2010-05-31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宋代集句诗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YAJ751107

张福清(1968-),男,土家族,湖北省建始人,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宋诗诗歌
诗歌不除外
宋诗五首(书法)
宋诗新解
从黄庭坚的诗法诗作探析“宋诗以意胜”
宋诗新解
唐表宋里:论《红楼梦》诗词摘句中的宋诗学特质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