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美学思想探析

2011-08-15 00:44朱欣张静静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席勒判断力康德

朱欣,张静静

(安徽大学 哲学系,安徽 合肥 230039)

席勒美学思想探析

朱欣,张静静

(安徽大学 哲学系,安徽 合肥 230039)

席勒的美学思想的产生有其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在他的美学思想中,始终贯穿着将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审美与自由联系起来思考这一思想线索,这些思想在理论层面上是席勒审美教育思想的理性基础。

席勒;自由;审美

席勒的美学思想的产生有其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在他的美学思想中,始终贯穿着将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审美与自由联系起来思考这一思想线索。席勒的美学思想不仅局限于思辨,更具有现实性,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第一次提出美育概念,并对美育功能进行探讨,认为审美可以带来感性与理性的和谐,从而实现审美的自由王国。虽说席勒过于夸大美育作用的观点失之片面,但在大力提倡美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认识和突出美育的作用,以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问题现实地摆在面前,因此讨论席勒的美学与美育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席勒美学思想的产生

诚如歌德所言,贯穿席勒所有作品的是自由这一思想,作为诗人、戏剧家的席勒生性热爱自由,追求自由。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的产生除了他天性中对自由之热爱以外,有其外在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席勒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和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

1、社会历史背景

18世纪下半叶,英国正在进行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给英国带来了经济的大发展,而德国经济上仍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封建国家。封建土地制度、封建行会制度仍然盛行,发展缓慢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德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得十分保守、软弱。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普遍精神却在德国思想界蔓延,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继承英法哲学中的人本主义精神,通过不断抬高“人”的地位去贬抑“神”的地位,直到最后用“人”否定了“神”,完成了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对封建神学的批判。当邻近的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以实际斗争争取自由解放时,德国的思想巨人们推崇的自由却是一种“德国式的自由”,这种“德国式的自由”是由德国资产阶级的保守性与软弱性决定的,它的特有形式就在于脱离物质基础,从抽象的人出发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康德如此,席勒亦如此。康德的自由仅指一种与经验无关的先天的道德自由,席勒的自由则仅是感性和理性的自由和谐。但法国大革命仍给德国知识界带来了希望,一开始,他们对法国大革命表示理解和支持,期待革命会带来人性的解放和自由的实现。席勒开始也向往法国大革命,但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却使他改变了对革命的态度。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流血事件频频,革命运动却不得不用这种反自由的暴力手段来实现,这种尴尬的现实使席勒重新思考一切,究竟人类的自由以怎样的方式才能达到?席勒开始关注历史,关注哲学,他在痛苦地用另一种方式来探讨一个关系到德国前途的重要问题,这就是德国能否彻底地实现人权及民权的自由要求及资产阶级的个人的一般解放,而不致归结于雅各宾主义。席勒在康德美学的影响下,从全新的角度思考人的自由问题。

2、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

席勒美学思想的产生与走向同康德的直接影响是分不开的。在《判断力批判》问世后的五、六年中,席勒的美学思想也在 《论美》、《秀美与尊严》、《审美教育书简》、《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等一系列著作中阐发出来。席勒本人曾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是一个康德主义者,不过席勒对康德思想的继承主要在人本精神方面。在席勒的著作中,《纯粹理性

批判》的痕迹是十分淡漠的,而实践理性的精神——人的自由,以人的存在为目的,而不是以人为手段——却几乎无处不在。康德以判断力作为沟通认识与道德、感性与理性之间的桥梁。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考察了人的认识何以可能,实现了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表现了对人的主体性的重视。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对人的道德意志进行深入探讨,认为人的意志应彻底摆脱经验、感性欲望的干扰,完全服从人们心中那种先天的道德律令。《纯粹理性批判》作为认识论,《实践理性批判》作为伦理学,一为对自然的认识,用先天的形式去整理经验中获得的杂多印象,以获得对现象的认识;一为自由的行动,涉及的是自在之物,对这种纯粹先验道德原则的尊崇是康德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但这种先验道德永远不可能在人的经验范围内即现象界为人所把握,认识只能达到现象界,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无法跨越的鸿沟。这两者之间如何沟通,从经验认识如何过渡到道德自由,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试图解决的就是这一难题。这一过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美的分析到崇高的分析直至“美是道德的象征”,是此过程的具体展开,康德美学思想呈现出自然—审美—自由的模式。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序言中,道出了对判断力进行分析的动机。“现在,在自然概念的领域,作为感觉界和自由概念的领域,作为超感觉界之间虽然固定存在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以致从前者到后者即以理性的理论运用为媒介不可能有过渡,好像是那样分开的两个世界,前者对后者绝不能施加影响但后者却应该对前者具有影响,这就是说,自由概念应该把它的规律所赋予的目的在感性世界里实现出来……”。[1]13人的认识只能限制在现象界,不可能认识超感觉界的自在之物,但人的自由要在感性世界中表现出来,从可能性的自由变为现实性的自由,这样的自由才不会是虚无飘渺的存在。自然到自由的过渡如何实现,康德找到了一个既区别于认识又区别于实践理性的独特结构——判断力。人的心灵具有三种能力认识机能、愉快及不愉快的情感和欲求机能。悟性是与认识机能相联系的,理性是与欲求机能相联系的,而愉快及不愉快的情感则是与判断力机能相联系的。正如愉快的情绪介于认识和欲求机能之间一样,判断力介于悟性和理性之间。可见,判断力自身是一个复杂的复合结构,它可与悟性相关,也可与理性相关,形成情感——悟性、情感——理性的不同结构,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才可能在认识与道德之间充当桥梁作用。美所引起的不涉及功利的快感也就越来越成为与道德情感联系密切的情感,判断力就在感性的理性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不管在情感——悟性的结构中,还是在情感——理性的结构中,对情感的重视是康德美学思想中一贯坚持的。康德力图以审美判断作为自然—审美—道德的中介环节,正是康德这一思想影响了席勒美学思考的倾向,注重于对审美的功能进行探讨,将美与道德紧密联系起来。

二、席勒美学的基本思想

席勒同意康德“美不依赖于概念”的观点,而且在道德哲学方而与康德殊途同归,席勒的美学思想将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起来。康德对美学的研究是出于纯理论的兴趣,是为了弥合前两大批判之间的鸿沟,恰如阿斯穆斯所说,康德对美学问题与兴趣,不是基于对艺术和它的社会功能的直接兴趣,这个兴趣甚至不是基于对美学理论本身的兴趣,但是席勒对美学的兴趣更多地却是出于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思。席勒作为一个伟大的戏剧家、诗人,对于现实中的一切具有超乎常人的敏感,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时发生的暴力流血事件使席勒深深地思考人类究竟怎样才能达到自由,怎样才能避免为了自由而采取不自由的手段这个困境。也正是从这时起,他对康德美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试图用一种温和的方式来引导人们走向自由。在康德美学影响下,他写下一系列著作,如《论美书简》、《秀美与尊严》、《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他的美学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在《审美教育书简》这一著作之中。在这些著作中,席勒时刻思考着美与自由的关系,思考着如何达到人性的完整,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在席勒美学的基本思想中,与审美教育思想联系较密切的是“美是现象中的自由”的命题。

1、美是现象中的自由

席勒认同康德在美的分析中的一条原理“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地令人愉快的”,[1]13这是美区别于认识的根本特征。正因为美是不凭借概念的,才把美从理论理性中划分出来,康德同样严格地将美从实践理性中分出,给美划定一个独立的范围。但席勒将美与实践理性密切联系起来,认为在理论理性那是肯定找不到美的,因为美是绝对不依赖于概念的,他将美划入实践理性是因为他发现美与实践理性有着共同的形式——自由,实践理性的本质特征在于实践理性的形式仅仅意味着不是由外部而是通过自己本身来规定的,是自律的规定。自律的规定也即自由,但两者的自由又是有所不同的,实践理性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而美只是现象中的自由,是一种类似的自由。康德严格地将美从认识、道德中区分出来,给审美判断力划定一个既非感性又非理性而只涉及情感的独特区域,对这种剥离一切外在因素的纯粹的美进行分析有利于认识审美的真正机制,但这种美在现实中是少之又少,康德只找到诸如无标题音乐、阿拉伯花纹之类数量很少的纯粹美。而席勒将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起来,找到两者共同的特点——自由,这种美论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影响在于它区别于以往对美的本质进行本体论、认识论的解释,而从人本学的角度予以探讨。而美与道德的这种紧密联系很容易让人误解美等同于道德。因此席勒进一步解释了美与道德的区别,美与实践理性相联系,但是仅仅在形式方面而不是在质料方面,美必须在感性世界中表现出来。在席勒心目中,美的行为甚至高于道德的行为,席勒力图以“自由”统一地说明伦理领域与审美领域的共同本质,人与美的共同本质。美并非是一种与人无关的客观存在,席勒将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思考,这成为席勒审美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理性把自由的形式借给对象,对象这种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而只是“现象中的自由”。席勒的“美是现象中的自由”与康德的“美是道德的象征”既联系又区别。康德将美与善联系起来是通过象征的类比方式。席勒的“美是现象中的自由”,将美与道德在客观感性现象领域联系起来,克服康德的道德自由的彼岸性,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不再局限于一种主观的类比。黑格尔对席勒这一倾向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席勒的大功劳就在于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主观性和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这些界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并且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

2、人性和谐的理想

人性和谐的理想在席勒早期思想中就已见端倪,在他早期的一篇论文《论人的动物性和精神性的联系》中,就注重将人的感性与理性联系。席勒所憧憬的理想是追求一个类似古希腊社会的美好世界,古希腊人的完美人性体现在自然和道德、物质和精神、感性和理性令人惊讶地融合在一起,“在感性中他总是看到精神的表现,而对他人的精神感觉来说,把粗野的动物性同理性分开简直是不可能的,正如他把每一个思想马上形象化为形体和力图体现最崇高的精神,他要求人的本能的每一个行动都表现道德的规定”,[2]110席勒所追求的是完整和谐的人性,他将古希腊社会加以美化作为悬在自己心目中美好理想社会的样本。席勒承认人性的完整性,人的感性、理性应当和谐地起作用。在《秀美与尊严》中,席勒更是将人的分析与美的分析紧密结合起来,更加鲜明地表现出席勒美学思想的人道主义特点。人如何才能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呢?席勒通过秀美和尊严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美的分析,逐渐逼近这一主题。席勒对人本身存在的美进行分析,认为人有结构的美和秀美。结构的美是由自然按照必然性法则创造的美,仅仅出于自然之手,是人的形体之美,而秀美是一种从主体本身中迸发出来的美。当人仅仅以形体展现在直观面前时,“他只不过是空间中的一个物体,只不过是诸现象中的一种现象。他在观念世界的高位在感觉世界中化为乌有,而且如果他必须在这里保持优势地位,那么他只能把这归功于他的自然基础。”[2]112这样的美仅仅存在于感性世界之中,是感性事物的一种属性,并没有显示人的优越性,但人除了形体的美以外,除了感性规定以外,更有理性规定,而这是人类区别于其它生物的根据。人的感性规定被决定于人的理性规定,形体的美也就与人的理性概念相关,“人的美是间接地来源于他的人性概念的,因为他的整个感性本性是以这种概念为根据的”,[2]113这里的人性概念即指理性规定,理性决定感性,这说明席勒仍不能摆脱理性主义的影响,有时将人性仅视为理性。美的事物引起感性的愉悦,同时又可使理性愉悦,美与感性、理性都密切相关,一为直接,一为间接。因此,“美可以看作是两个世界的公民,出生使它属于一个世界,收养使它属于另一个世界美在感性自然中得到存在,而在理性世界中获得公民权”。[2]114正因为美的事物具有这样的特性,判断美的审美趣味同样可成为精神与感性之间的中介,使感性与理性协调统一。在秀美中,感性与理性和谐,义务与爱好一致,这时,“他的感性本性加入纯粹的精神本性之中,不是为了把感性本性作为负担丢掉,或作为粗俗的外衣从自己身上脱去,而是为了使感性本性与他的最高自我紧密配合起来。”[2]133席勒认为人应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康德的道德哲学体系中感性与理性分离,义务与爱好对立,“康德从纯粹理性的殿堂里搬来了异样而又那么熟悉的道德法则,使它以自己的全部神圣性展现在有损人的尊严的时代面前,却很少过问有无眼睛忍受不了它的光辉”。[2]135人的道德理性应当与感性本性取得和谐,康德的道德主义很容易将人引向禁欲主义,“直到人的道德思考方式从作为两种原则联合作用的他的全部人性中产生出来并成为他的本性以后,他的道德思考方式才是有保障的,因为只要道德精神还在使用强力,自然本能就不得不也用威力与它对抗。仅仅被打倒了敌手可能重新起来反抗,而和解的敌手才真正被征服了”[2]134,这里可见席勒偏离了康德哲学,将感性与理性和谐的人视作高于纯粹的道德的人。

这些思想在理论层面上是席勒审美教育思想的理性基础,当他将目光投向现实时,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又使他对美的分析越来越与现实联系起来,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思辨的美学开始向现实社会和政治方向倾斜,从而成为席勒美学思想的鲜明特色。

[1]康德.判断力批判[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席勒.秀美与尊严[M].张玉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B83-02

A

1009-9530(2011)05-0070-03

2011-07-20

朱欣(1975-),女,安徽宿松人,安徽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淮南师范学院政法系讲师。

猜你喜欢
席勒判断力康德
文学巨匠歌德论挚友席勒
古典的浪漫——服装设计中席勒的美学思想
克里姆特&席勒:挑战一切『有所掩饰』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康德《判断力批判》中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判断力之关联
艺术百家
学习书法是培养判断力的有效途径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对康德空间观的误解及诘难的澄清与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