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长 江
(衡水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先生如达”透视之问题
——善阁读《诗》记(七)
袁 长 江
(衡水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诗经·大雅·生民》中的达应是羍,指的是羊。从“先生如达”一语中可以透视出周人是羌氏一支,最早也是以羊为图腾的氏族。
《诗经·大雅·生民》;“先生如达”;羊氏族;图腾
《诗经·大雅·生民》描述后稷降生时用了“先生如达”一语,颇使人产生联想。
“先生”,或解为“首生”,或解为“始生”,均无大碍,关键是在“达”字上有诸多分歧。
《毛传》:“达,生也。姜嫄之子先生者也[1]。”把“达”解为“生”,使人有些费解。
《郑笺》说:“达,羊子也。……生如达之生,言易也[1]。”使人略有所悟。
孔颖达作《疏》时,弥合毛、郑异说,云:“达,生者,言其生易如达羊之生。但《传》文略耳,非训‘达’为‘生’也[1]。”也许孔氏怕人们不相信,又申之曰:“以人之产子,先生者多难,此后稷是姜嫄之子最先生者,应难,而今易,故言先生以美之。”虽然这种解释似通非通,而有些人还是接受了这种说法。如把“达”训为“调达”“滑利”“顺利”等。
孔颖达在解说“羊子”之说时又说:“《说文》云:‘达,小羊也。从羊大声。’薛琮答韦昭曰:‘羊子初生达,小名羔,未成羊曰羜,大曰羊,长幼之异名。’以羊子初生之易,故以比后稷生之易也。”朱熹《诗集传》也云:“达,小羊也。羊子易生,无留难也。”
今本《说文》:“羍,小羊也。从羊大声,读若达[2]。”似与孔颖达所引不同,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与孔氏也略有出入。
接着段玉裁对诗句提出质疑:
按《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毛曰:“达,生也,姜嫄之子先生者也。”此不可通。当是经文作“羍”,《传》云:“羍,达也。先生,姜嫄之子先生者也。达(当是“羍”),他达切,即‘滑达’字。凡生子始生较难,后稷为姜嫄始生子,乃如达出之易。故曰“先生如羍”[3]。
段玉裁的推断不无道理,他认为诗句本作“先生如羍”,《毛传》原为“羍,达也。”而“达(当是羍)”的反切为“他达”,即“滑达”的合音字。并且进一步说“寻《笺》不云达读为羍,则知《毛诗》本作羍,毛以达训羍,谓羍为达之假借也”。这可能是后人解为“调达”“滑”“滑利”“顺利”等的根据,而吴闿生《诗义会通》更注明“如读为而”。
解“达”为“羊子”者,多认为“达”是“羍”的借字。如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认为“《笺》盖以达为羍之假借,故曰羊子”。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达,假借为羍”。这与段玉裁的说法正相反。当然也有作他解的,如陈子展《诗经直解》便认为“盖以达为重沓之沓借字,《说文》“沓字段注,达生即沓生,谓始生而如再生、三生之易”。引用了段玉裁对“沓”字的解释,实际上也是说明始生之易。
段玉裁之所以认为《毛传》把“羍”训为“达”,因为“达”有通、畅通之义,用以解释后稷降生之易正合适,而对《郑笺》“羊子”之说,认为对后稷有些不敬,故不取。其云:
对于段玉裁“云如羊子之生,媟矣”的看法,人们多不予关注,而只以“羊子”解其“生之易”,对于其深层蕴藉,却无人问津。
孙作云先生在研究《诗经》与周代社会时,曾想探索出周人以什么为图腾,并推断可能是熊[4]。周蒙先生认为周人之图腾与“鸟”有关,“商之始祖卵生,鸟为图腾,自不待言。而周之始祖生时,亦为卵形羊胎,经鸟孵育后始得生之,当然亦可称为卵生而和鸟(当是玄鸟即凤凰)有关了”[5]。笔者也曾试图寻求周人的图腾,在拙作《先秦两汉诗经研究论稿》中曾说:
商人的诗里有他们的图腾,而周人的诗里却没有明确提起。《生民》里的“牛羊腓字之”、“鸟覆翼之”的牛羊和鸟都算不上图腾。《緜》诗中有“緜緜瓜瓞,民之初生。”瓜瓞到有点像图腾,但还没有其它材料证明是周民族的图腾,而在中华民族的其他部族中却有以瓜或瓠为图腾的[6]。
段玉裁“兽类之生无不易者,何独取乎羊”的话使笔者想到,周人的图腾可能是羊。
世界上以羊为图腾的民族很多,也许与羊在原始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有关。《说文》“美”字下曰:“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2]。”我国的羌族就是以羊为图腾的部族。《说文》:“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种也。西南僰人僬侥从人,盖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唯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于海。’有以也[2]。”段玉裁考证之后认为《说文》原文应是“羌,西戎,羊种也,从羊儿,羊亦声”[3]。实指羌是以羊为图腾的部族的后代。《史记·匈奴列传》:“直上郡以西,接月支、氐、羌。”司马贞《索隐》:“《续汉书》云:‘羌,三苗姜姓之别。’”《后汉书·西羌传》也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姜嫄正是羌族之姜姓,所以有人称其为“羌族的女酋长”“周人、羌人都要尊崇姜嫄为‘老祖母’”“‘姜’字是女人头上戴着羊头或羊角,从‘女’不过表示当初羌人还处在母系氏族时期而已”[7]。姜嫄是以羊为图腾的羌人似无疑问,这也解答了段玉裁的疑惑,“兽类之生无不易者”,而为何“独取乎羊”。
既然姜嫄是以羊为图腾的羌人,那么,其生的“羊子”后稷理应也是以羊为图腾的羌部族的一个成员,后来才在有邰发展壮大成为周部族。《世说新语·言语》说:“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
从《生民》这首带有原始神话性质的诗歌中还可以发现,羊氏族的后人早就畜养牛羊。据有人考证,羊是原始人类最早驯养的野生动物之一,不但取其奶、肉、皮毛,还用之于祭祀。后稷生后被弃,引来的却是“牛羊腓字之”,是羊祖先用乳汁哺乳“羊子”后稷。这也说明羌人早就以牛羊乳汁为食,这是畜牧业发展的结果。
然而,从后稷时代开始,这支以羊为图腾的部族开始由畜牧转向农耕。笔者在《“胡臭亶时”昭示之问题》中论证后稷首创用谷物祭祀时,曾说过:
姜嫄是周部族在原始氏族社会的最后一个老祖母,而弃(后稷)是周部族进入原始父系氏族社会的第一位男性祖先。正是弃的时代,周部族开始走上原始社会的农业时代。《生民》所描绘的正是这个时代。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出的已经炭化了的一小罐谷子,可以证明这个时代周人的主要食粮是谷子(也就是稷)[8]。
用谷物祭祀祖先,当然是希望农业生产得到保护,但也并没有放弃用牛羊(特别是羊)来祭祀。在《生民》诗中叙述完怎样准备祭祀用的谷物之后,又说:“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另外,《周颂》中的“维羊维牛”,(《我将》)“自羊徂牛”,(《丝衣》)都是指用牛羊来祭祀。这当然与希望六畜兴旺有关,同时也因为周是一个以羊为图腾的氏族。
除此之外,周人的独门乐器“雅”也可说明。《周礼·笙师》有“笙师掌教吹竽、笙、埙、龠、箫、篪、篴、管,舂牍、应、雅”。郑玄用郑司农(众)的话解释说:
雅状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围,长五尺六寸,以羊韦輓之,有两组,疏画[1]。
“雅”就是蒙以羊皮的特制大鼓,何以成为周人隆重场合必用的打击乐器,这又与以羊为部族的图腾有很大关系。正因为如此,“雅”才成为演奏《雅》诗的伴奏乐器。
周人对羊的重视,从《周礼》中也可发现。在《夏官司马》中有“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还专设“羊人”一职,其职责是“掌羊牲,凡祭祀饰羔。祭祀,割羊牲,登其首。凡祈珥,共其羊牲,宾客共其法羊。凡沈辜侯禳衅,积,共其羊牲。若牧人无牲,则受布于司马,使其贾买牲而共之”。可见对祭祀用羊的重视。这一切表明,周部族也是一个以羊为图腾的氏族,是羌族的一个分支。从《生民》这首原始神话诗中的“先生如达”(应依段玉裁的推断为“先生如羍”)可以透视出来。但段氏把“羍”解为“达”,使其失去了原始神话的性质。从原始宗教的角度看,羊氏族的人生“羊子”这是理所当然的,不是“媟矣”,相反,正是吉祥的象征。《说文》:“羊,祥也。”甲骨文的“羊鸟”就是“祥鸟”。这说明图腾正演变成为吉祥物。而只是一种吉祥物了。
周部族是较早进入农业社会的氏族,图腾崇拜早已被祖先神信仰所替代,但是曾经做为氏族图腾的“羊”还残存在人们的心目中,不过这不再是图腾,
[1] 中华书局编辑部.十三经注疏[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许慎.说文解字[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63.
[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影印本.上海:上海书店,1992.
[4]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6:34.
[5] 周蒙.《诗经》民俗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17.
[6] 袁长江.先秦两汉诗经研究论稿[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200.
[7] 萧兵.从“羊人为美”到“羊大则美”[J].北方论丛,1980(2):41-45.
[8] 袁长江.“胡臭亶时”昭示之问题[J].衡水学院学报,2010(5):43-44.
Abstract:Da (达) in The Book of Songs-DaYa-Sheng Min should be Da (羍),which refers to sheep. From Chinese phrase Xian Sheng Ru Da one can be informed that the Chou people belong to one of the ancient Qiangzu branches which, in its earliest stage, take sheep as totem.
Key words:The Book of Songs-DaYa-Sheng Min; Xian Sheng Ru Da; Yang race; totem
(责任编校:耿春红英文校对:杨 敏)
Problems Reflected in Xian Sheng Ru Da——Memoir of Reading The Book of Songs in Study(Ⅶ)
YUAN Chang-jia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I207.22
A
1673-2065(2011)02-0041-03
2008-12-13
袁长江(1943-),男,河北武邑人,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