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在艺术设计色彩教学中的应用

2011-08-15 00:46吴春风
黄山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色彩课程

吴春风

(黄山学院 艺术系,安徽 黄山 245041)

多元文化在艺术设计色彩教学中的应用

吴春风

(黄山学院 艺术系,安徽 黄山 245041)

色彩教学是设计专业的先导和基础,在教学内容中应强化多元文化与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深化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拓展学科知识广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真正实现学科领域里色彩应用能力的提高。

多元文化 设计色彩教学 人才培养

一、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提出更多要求

多元文化(pluralistic culture)或文化的多元化这个带有较强西方色彩的词语,准确地揭示了21世纪世界发生的许多变化:信息爆炸、读图时代、便捷的网上贸易……不同种族、民族的文化因为媒介的便利,不断融合,世界愈来愈像“地球村”。作为拥有人口最多的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民族的与外来的文化都对经济产生影响。改变旧时低端的“中国制造”,展现实力创造的“中国创造”,要求加强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艺术设计教育作为创造产业链的重要部分应该担负起这一历史责任。

当前中国的艺术教育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考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抓住市场,又要考虑长远发展。培养的人才也需兼备两个方面的素养与能力:科学素养与审美素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艺术设计人员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绘图员,而应该是技术、艺术与思想紧密一体的实施者。这也就要求艺术设计院校4年的教学培养,既要有系统严谨的教学体系,又要在课程的设置方面,考虑所培养人才发展的潜力,合理设置安排教学科目。

二、设计色彩学的教学目标及任务确立依托多元社会背景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是严密系统的科学体系,一环紧扣一环。其中,色彩学知识是所有视觉艺术学科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由此引申出了设计色彩课程。马克思曾经说过,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对于色彩的审美培养,绝不仅仅是物理学意义上关于色彩原理规律的认识与了解。这其中包含有关民族心理、社会文化、人的生活经验等等内容以及历史传统的沉积,应该说色彩审美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色彩教学就意味着对不同文化的汲取与重视。

当前,各艺术院校对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不一,各院校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一般多根据专业要求开设,这种现象就造成了各院校的基础教学内容既功利浅薄又杂乱无章,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其实,解决这种局面的途径,就是通过基础课程加强对多元文化的关注。这样做不但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也会拓展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记忆。具体实施于教学中可归结两点:第一、认识性的任务。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掌握有关各种色彩的物理与心理人文现象;第二、应用能力。让学生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色彩表情,更好地运用色彩规律。

三、多元文化在设计色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罗丹在《艺术论》中曾说“色彩的总体要标明一种意义,没有这种意义就一无美处。”真正要理解、认识色彩,必然需要建立完备的通道,熟悉色彩下含的各种意义。想要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色彩运用的实践能力,把色彩规律的认识与积累,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色彩修养与能力;想要实现色彩教学目标与任务,就应该把基础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将色彩教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多元文化相融会,在基础教学中积淀充裕的人文知识。所以,色彩基础教学应该是一个涵盖多元文化的开放体系,课程开设的内容应该既包含色彩基础原理、科学规律又容纳与色彩相关的历史人文信息。

(一)提高多元化、立体的色彩文化素养,建立完整的色彩理论知识体系

“多元文化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构并不是要废弃原有的课程,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解构重组。”[1]多元是当前设计观念和方法急速发展下,由西方的物理光学建立起的色彩观,以科学与逻辑著称,而中国当下的设计,在色彩方面既有西方的流行趋势借鉴,也有传统色彩、民间色彩的渗透。如何将多元化的色彩设计与教学相衔接,自然要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因此,理论教学的重点在于完整、多元的色彩理论体系。把对传统与现代、国际与地区、务实与创意的色彩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于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科学严谨的西方色彩学原理,加强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西方的色彩学课程是建立在光学基础上的,以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基础课程教学为始创。其中伊顿、康定斯基、克利这三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教师,各自从不同的视度探索出科学的色彩研究与教学。他们以包豪斯为中心建立了严格的理论体系。强调基础课应该基于理性并发掘主观感觉,其中伊顿的“形色统协”把形状与色彩的统一和谐联系在一起;康定斯基最早提出色调的定义,并且把色彩与温度、形式、音乐等心理感受放在一起;克利则更着重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设计许多实验让学生掌握线条和色调,调动学生对色彩的主观感受。他们的多方面尝试都非常有意义,建立的色彩基础教学被很多国家参考引用,特别是日本将“色彩与形式”课程归纳整理为程式化、系统化的色彩构成。英国弗兰克·惠特福德曾评价说:“包豪斯的初步课程之所以能够超乎群伦,是因为它的理论教学量大质高,是因为它运用了严格的理性思考,对视觉体验以及艺术创造性的本质进行着检验。”[2]106-111如今在我国大部分设计院校的色彩课程也有沿用。因此,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建立有关色彩的物理、生理及心理知识,掌握色彩原理的源流知识,系统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掌握传统色彩观念,为实现“中国创造”积累经验。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可以让人识别出各地域之间的文化习俗,是一种历史演变的文化特质,有时也成为了民族的精神骄傲,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之花。[3]78色彩在中国人的历史中举足轻重。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色彩的使用就有着严格的规定。传统色彩观念不仅深受阴阳观念、儒、道家的哲理渗透,还有着严格的阶级差别,形成了以“五色”为主的局面,呈现出“错采镂金”与“芙蓉出水”之美。在民间也形成了“生生”色彩观,对色彩的运用以颂扬人性美好,祝愿生活为首要。可见,传统的色彩既具有装饰功能,又能传达优雅、美好意境。

把传统色彩纳入当前的色彩研究系统,改变全盘“拿来”主义,对中国传统色彩观的理解与学习即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在理解中领悟属于中国的色彩,让色彩应用既符合国际流行趋势,同时更能够彰显中国本民族的特色,体现出真正的原创精神,从而实现色彩领域的“中国创造”。

第三,包容的后现代社会更加提倡个性多样的色彩观念。

后现代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在文化与艺术等诸多领域,这些变化表明了人类审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崇尚感性上的快乐主义、反理性主义,在艺术创作中复古、标榜个性、商业化成为后现代潮流的特征。在设计作品色彩的运用上亦如此:譬如上海老区石库门的改建。质朴的旧砖灰与黑、白、艳丽的大红、中绿、且夹杂大量冷静的金属颜色。色彩的混搭应用,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国际潮流。成功的色彩应用不仅改变了旧城建筑的破落感,而且保留了老房子固有的生活气息,让老屋重新焕发了生机。鲜艳的色彩可以提升人们的视觉冲击,增加亮点,保证对旧建筑的视觉新鲜感。旧屋色彩的部分保留,保证了人们对美好过去的记忆、保障了视觉的连贯性,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地方色彩的心理需求,充满了温情和人文关怀。再如,现在许多文化衫的设计,可以看见更多这种混搭色彩的运用。如对70、80年代海军衫的改造,蓝白相间的条纹被保留的同时,各种视觉冲击很强劲的纯色卡通形象也一起体现,纯色以张扬个性的面孔出现,感性与童贞、怀旧都在色彩的混搭中找到了归属,满足了当代年轻人对于理想、快乐的追逐。诸如此类混搭多元的色彩应用范例可以说不胜枚举,在当代“设计色彩以它无法替代的形式特征,感染着审美主体的审美知觉和审美感受,使它具有无与伦比的美感价值,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4]143

(二)多元文化的应用、实施可以丰富色彩实践教学训练,有效保障教学

多元文化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接受信息时更加主动积极。在教学实践中,多选择那些让学生主动发掘、那些具有人文气息、地域气息的色彩收集与整理训练科目,提升对色彩敏锐的发掘能力。另外,在色彩的设计应用训练环节,针对性地检查学生对色彩的实际掌控能力。还应该强化对人文色彩应用的考核,让学生既关注传统观念的色彩训练,也注意寻求张扬个性、体现时代性的色彩内容。因此,多设计实施有趣味、有内涵的教学训练课题就是对色彩教学的有效保障。

总之,色彩作为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应该与时代同步,反映人们的生活形态。正如张波所说“多元文化主义艺术教育思想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历史观,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综合多元方法论……向学生传递艺术多元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文化多样性。”[5]真正要想提高色彩基础教学,完善色彩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对色彩背后文化的认识与理解,透彻地把握色彩的文化内涵与心理属性。在教学中将多元文化加以应用,把中西方的传统色彩、当代社会的个性色彩、国际流行趋向有效地进行组合,把地域的、民族的与人类的通感相互融合,只有这样,给予学生的色彩知识才能够更全面、完善,才能保证教学的内容与社会、市场相契合、不背离,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未来的设计创作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1]王素华,李荔.多元文化教育下的我国课程改革[J].教学与管理,2009,(7).

[2]弗兰克·惠特福德,著,林鹤,译.包豪斯[M].北京:三联书店,2001.

[3]宋建明.色彩设计在法国[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4]王志明.色彩美学[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

[5]张波.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艺术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1).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culture in Color Teaching of Art Design

Wu Chunfeng
(Art Department,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Color serves as the forerunner and the base in design field,and color teaching should focus more on multi-culture and knowledge so as to not only strengthen teaching effects and help the students expand the range of their discipline knowledge,but also help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aesthetic accomplishment and enhance the students'ability of color application in their field of study.

multi-culture;color design teaching;talent cultivation

G642

A

1672-447X(2011)02-0132-003

2010-09-30

黄山学院重点教学研究项目“设计色彩教学研究”成果(hsujy0709)

吴春风(1977-),安徽涡阳县人,黄山学院艺术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油画。

曲晓红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色彩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星.云.海》
《花月夜》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