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创造性

2011-08-15 00:42蒋丽娜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词义创造性

蒋丽娜

(辽宁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翻译的创造性

蒋丽娜

(辽宁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探究了基于语言转换和民族文化差异基础上的翻译创造性问题,认为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和复制,也不能凭借译者的主观想象,而是在忠实原作基础上的一项艰苦的语言艺术的再创作。没有创造性,就没有原作内容、风格、意境的再现。

翻译;创造性;语言转换;文化差异

翻译的创造性,也就是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即译者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从多种表达方法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表现方式去再现原作的内容及风格、神态和意境。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文化领域的活动。各个民族在其各自不同的历史、地理、宗教、习俗等环境里创造出来的文化各有差异,甚至差异很大。把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语言文字翻译出来,供不同文化族群交流与传播,是翻译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也是翻译创造性之所在。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者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

一、翻译创造性在语言转换中的体现

1.词义的选择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一些词属于几个词类或具有几个意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词多类、一词多义、一词多译、词义交织等现象。其实英语单词都有一个或几个最根本的意义,这个“根义”是该词的灵魂。从英语思维讲,它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的意义是固定不变的;然而在英汉翻译中,由于汉语表达习惯与英语不同,不能把这个根义的汉语意义固定不变地应用在不同语境的译文中,而需要结合不同上下文,按照汉语习惯,再创造出不同译法。因此,只有灵活掌握“词”在具体运用中的变化,才可能使译文最贴近原文。例如liberal一词,请看例句:

例1With liberal doses of penicillin,he slowly improved.(由于大量服用青霉素,他的病情慢慢好转。)

例2They used force in a liberal way.(他们随便使用武力。)

例3People enjoyed a liberal supply of food there.(人们在那里享有充分的食物供应。)

例4It is a liberal translation of the article.(这是这篇文章的意译本。)

例5The man is liberal of money.(这个人花钱很大方。)

例6He was taught by hisfather to be liberal of his help.(父亲教导他要乐于助人。)

例7He is a man liberal in his views.(他是一个开明的人。)

例8That university is renowned for liberal education.(那所大学以多元化教育著称。)

Liberal一词的根义为“不受限制的”,在上述各句中liberal根据不同的语境,转换为不同的词义,适应了语境的需要。但是,各句中的词义均以其根义为中心,并没有偏离其根义。

2.词义的引申

在翻译过程中,词义的对应和语法结构的对应是使英汉两种语言对应的关键因素。这两种对应又都要服从于两种语言的最终对应——语义对应。翻译的实践证明,仅仅停留在两种语言语法结构上的对应是不能成为翻译的。然而,在翻译中,要做到两种语言词义的对应并不容易。在复杂的翻译过程中,至少有一道必要的加工手续,这就是要在译文中对原文个别词或词组给予语义上必要的“再创造”。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上是否要对应,一般来说无足轻重,而词义的对应正确与否却直接影响着句义的对应。

英译时常常不可以将词典中的意思照搬下来,不然就会产生歧义。至于一个英语词或结构在一定的语境中究竟应该怎样对应,往往需要译者在根据这个词的词典释义的基础上,再结合这个词实际所处的语境来敲定。敲定词义的过程就是词义的引申。

例 9The company’s top executives are all refugees from the country’s bureaucratic and underfinanced state research sector.(该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来自该国的国家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不仅充满官僚主义气息,而且研究经费不足,他们很难在那里呆下去。)

从这句译文中看到,为使译文流畅,必须要考虑到翻译行文的逻辑与原文的精神实质并行不悖。译文中“不仅…而且…”结构的使用,以及将refugees一词译成“他们很难(在那里)待下去”这样一种句式,就体现了译者“再创造”的努力。

例 10The EEC’s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is a dinosaur which is adding $13.50 a week to the food bill of the average British family.(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农业共同政策早已不合时宜,它要使英国家庭平均每周在食品开销上多支出13.50英镑。)dinosaur原意为“恐龙”,在这句译文中引申为“不合时宜的东西”。

二、翻译创造性在文化差异中的体现

1.词汇的不对应性

词汇的不对应性是指源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句或对应词汇。英语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在汉语里找不到最后的确定对应词来表达。比如 mascon(mass concentration)(表示月球表层下高密度的)物质聚积;再如overkill,指(核弹超过军事目的的)过度杀伤力(系西方渲染核武器威力的用语,现又用来表示宣传活动等方面不必要的过度行为)。Tow zone禁止停车区(停下的车立刻被警察拖走,所需费用由车主认领时支付)。Talk-Off Center发泄中心(让人们出气消恨的地方,但顾客得付钱)。再如American Dream美国梦(指美国所标榜的立国精神、人人自由和机会均等的理想)。同样,中国传统文化中随处可见诸如天干地支、阴阳八卦、农历节气之类的词汇。由于英语语言、英语词汇或英语文化中根本没有这类可对应或对等的词汇,如果我们要将这些词汇翻译成英语,只好采用音译或释义的方法来进行。比如,将“阴”译为 yin、“阳”译为 yang。又如,汉语中的“乌纱”(wusha)、“衙门”(yamen)在英语中只好写成汉语拼音,再加上注释,此外别无他法[2]。

在翻译一些具有独特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语时,也只能采用释义或添加注释之类的方法,来深入诠释该词的语用含义,才有可能使读者了解源语独特的文化现象。如:中国最著名的酒“茅台”,就可译为Mou Tai。这对西方人来说,只是字母的组合,不产生任何联想。中国人看到“茅台”商标,会联想起酒的发源地,再联想到好酒。如何使西方人也产生类似的联想呢?是否可译为Mou Tai——Chinese Bacchus(中国酒神)。Bacchus是希腊神话中酒神的名字,它易使西方人联想起美酒。这样,“茅台”一词所起到的示意性作用——好酒,就由商标的注释Chinese Bacchus担任了。西方人看到它时的反应,与中国人看到“茅台”时的反应就基本一致,这就能消除文化背景带来的隔阂[3]181。

2.词义的矛盾性

翻译中还会遇到一个现象,就是词义的矛盾性。这个矛盾性是指,不同语言中的同义词,其表层指称意义相同,但词义深层所承载的文化含义却不尽相同或者相反。这类词语数量不是很多,但在翻译实践中如果不给予重视的话,翻译出来的文字就可能风马牛不相及。如中国人对“保守的”一词的理解是,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不求改进、维持原状,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更具有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贬义;英语中与汉语“保守的”一词相应的是conservative,这个词有“保守的,守旧的”意思,还有“传统的,传统标准的;稳当的,谨慎的;稳健派的”意思,像英国的“保守党”,加拿大的“进步保守党”,就说明conservative在英语中的褒义性,因为在西方的任何政党都不会用贬义词作为政党的正式名称。又如,从字面理解,汉语中“个人主义”的英语对应词应该是individualism,可实际上,这两个词的含义却有很大反差。在西方文化背景中理解individualism这个词,应该是“主张个人正直和经济上的独立,强调个人主动性、行为与兴趣的理论,以及由这种理论所指导的实践活动。”从这个角度理解,它可以被视为汉语“拼搏进取”的同义语,积极的褒义性非常明显。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理解“个人主义”,则是指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甚至是无原则、无组织、无纪律地信奉个人主义至上,消极的贬义性非常强烈。

3.词义在不同文化中的联想差异

词义在不同文化中的联想差异是指语言符号唤起的联想或是所给予的暗示,或是其内涵、外延使读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联想。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各个民族都有一个思维方式的共性,就是触景生情,借物喻义。但是,由于不同族群所处的文化氛围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差异,使各个族群对同一事物,就可能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情感反应或不同的语义联想。

比如,凤凰(phoenix)一词,汉语表述为Chinese phoenix,加这个限定词Chinese是为了与西方的phoenix相区别。凤凰在西方文化中是一种不死鸟(immortal bird),五百年一个轮回,生生相息,轮回不死。中国文化中,凤凰则是百鸟之王(Queen of all birds),是华贵的象征。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将凤凰细化为雌雄之分:雌为凤(feng),雄为凰(huang)。再如 ,龙(dragon),在英语中是邪恶的象征,而在中国则是华夏的图腾,是一种奔腾向上的力量象征。

同样,不同颜色在不同文化中含义也不尽相同。红色在中国有中国红之说,是汉语中褒义色彩最强的颜色词,象征着喜庆与欢乐。此类的“红”,基本不可直译为red。例如:满堂红(success in every field),开门红 (get off to a good start),红豆(love pea),红人(a favorite with sb.in power),红利 (extra dividend),红运 (good luck),红娘(matchmaker),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在英语中,Red(大写R)一词,却常常被当作“共产主义者”或“共产党员”的同义词,含有较深的贬义。英语的red的引申义表示“残忍”“灾难”“狂热”等,英译时无法对应,例如,catch sb.redhanded(当场抓获),red tape(官僚作风)等。汉语以黄色喻色情,而英语用blue,英语用blue films喻色情影视[4]88-89。

三、结 语

总之,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使我们在翻译实践中,时常遇到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或者提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注重用中西文化相结合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此类问题,任何脱离相关文化背景甚至主观臆断的翻译,都是不可取的。翻译实践中,各民族间的社会制度、自然环境、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语言表达习惯等元素,都是译者必须要综合考量的重要因素。从翻译角度看,不但要忠实原作,还要求我们把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在译文中体现出来,以使读者在心中引发类似的心理联想。因此说,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活动,更是两种文化的沟通活动[4]。

[1] 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9-13.

[2]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0-22.

[3]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 吴瑾瑾.实用英汉翻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0-47.

Creativity in Translation

JIAN G Lina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China)

The linguistic,cultural and esthetic motivations of creativity of translating are analyzed.Translation is considered not literal conversion but a craft consisting in creating extra messages on lexical and semantic levels in order to achieve a better acceptability of translation.Translation is a sophisticated creative activity.If there is no creativity,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target text is impossible.

translation;creativity;language conversion;cultural differences

H 315.9

A

1008-9225(2011)04-0085-03

2011-04-13

蒋丽娜(1967-),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立欣】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词义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徽州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担当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