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英汉时间谚语的对比分析

2011-08-15 00:42王艳东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谚语英汉隐喻

王艳东

(沈阳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英汉时间谚语的对比分析

王艳东

(沈阳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

用概念隐喻作为理论框架对英汉时间谚语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英汉时间谚语都能被归入“金钱”“人”“实体”及“动体”这四个隐喻概念且呈系统性。英汉时间谚语的不同表达反映出英汉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同,因而体现出文化一致性。

概念隐喻;时间谚语;系统性;文化一致性;英汉比较

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时间的表达都是隐喻性的。时间谚语是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属于规约隐喻。在诸多的隐喻理论中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规约隐喻的阐述最为细腻且深刻[1]。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下,分析英汉时间谚语所体现出的英汉两种语言背景下人们对时间理解的异同。

一、研究材料的选取

在语言的各种时间表达形式中,时间谚语流传最为广泛,最能体现人们对时间的理解。而且,时间谚语结构清晰、表达形象生动、寓意明显、对比鲜明、韵律优美。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时间谚语和概念隐喻的结合研究将为时间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研究的英语时间谚语出自金纯编著的《英语谚语应用词典》[2],并选取以time开头的结构形式的谚语,共有40个。汉语的时间谚语主要来自于姚铁军和姜心编著的《谚语词典》[3]及上疆村民编著的《宋词三百首》[4],共有35个。比较研究的这些英汉谚语并未穷尽,但足够本文分析及获得结论。

二、概念隐喻理论回顾

Lakoff和Johnson 1980年合著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开启了一个从认知领域研究隐喻的新时代。概念隐喻理论的要点有映射、系统性及文化一致性。下面以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一场旅行)举例说明。人生的旅途有长有短,有坦途有坎坷,有开心有阴郁,有圆满也有遗憾。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人生的时候把旅途的这些特点映射到人生上,人们通过旅途来理解人生,映射的方向具有单一性。概念隐喻的另一个理论要点是系统性。例如:除了有“Life is a journey”这样的表达 ,还有Life is a container(人生是一个容器),Life is a gambling game(人生是一场赌博),等等。这是系统性的一个方面。而系统性的另一方面是指在一个隐喻概念下有多个表达 ,如:①Anger is a dangerous animal[5](愤怒是危险的动物)。②The one who has a ferocious temper can not be a good doctor(脾气暴躁之人无法成为好的医生)。③That awakened my deeply hidden emotions(那唤醒了我深埋的情感)。④My anger is insatiable(我的愤怒不可遏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特点通过语言反映出来。Lakoff发现人的思维系统本质上是隐喻性的,因此隐喻概念与文化具有一致性。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时间的理解既有不同之处,也不乏相同或相似之处。这是因为人类的思维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生活经验,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具有相同的基本生活经验。

三、英汉时间谚语隐喻概念分析

本研究所选取的40个英语时间谚语和35个汉语时间谚语都可以被划分为以下4组隐喻概念:“时间是金钱”“时间是人”“时间是实体”以及“时间是运动的物体”。并且英汉时间谚语表达都呈系统性。以下是研究发现的例证。

1.时间是金钱(Time is money)

在这个隐喻概念下,在英语时间谚语中还有如下表达:

例 1One hourtodayisworth two tomorrow.

今天的一小时抵明天的两小时。

例2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

一日之际在于晨。

例3To choose time is to save time.

选择时间就是节省时间。

例4Time spent in vice or folly is doubly lost.

消磨于恶习或愚行的时间是加倍的损失。

从这些表达中能够看出,在英语文化中“时间是金钱”是一种很典型的时间认知。人们用“花费”“使用”“浪费”“节约”这样的词语来谈论时间。很多人认为中国人不将时间比喻成金钱。但是我们从时间谚语中却能找出许多“时间是金钱”的例子,说明在汉语中“时间是金钱”也是很典型的时间认知体现。例如:①有钱难买少年时。②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③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④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但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惜金爱钱的人常常被认为是不体面的甚至是邪恶的。所以和英语相比,汉语的时间谚语更倾向于将时间表现为稀有的、珍贵的、有价值的东西。例如:①早起三晨当一日。②不贵尺璧而宝寸阴。③时间胜过宝石。

2.时间是人

在英语的时间谚语中,在“时间是人”这个隐喻概念下还可以被细化。

(1)时间是医生。如:

例5Time is a great healer.时间是最好的医生。

例6Time cures all things.时间能治愈一切。

例7Time dresses the greatest wounds.时间能愈合最大的创伤。

(2)时间是改变者。如:

例8Time undermines us.

光阴暗中催人老。

例9Time works wonders.

时间能创造奇迹。

例10Time works great changes.

时间可以产生巨大的变化。

(3)时间是测试者。如:

例11Time tries friends as fire tries gold.

时间考验朋友,烈火考验黄金。

例12Time tries all.

时间检验一切。

例13Time consecrates:What is gray with age become religion.

时间考验一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就为人所信仰。

(4)时间是揭示事物本质者。如:例14Time will tell.

时间能说明一切。

例15Time reveals all things.

万事日久自明。

例16Time brings the truth to light.

时间使真相大白。

我们来观察一下“时间是人”的汉语时间谚语:①百岁光阴如过客。②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④记得年少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⑤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⑥时事造英雄。

汉语中大多数“时间是人”的时间谚语都体现出时间是个普通的人,并劝诫人们不要让时间白白流逝。只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体现出时间是个测试者,“时事造英雄”体现出时间是个改变者。从此看出英语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时间的把握较汉语文化背景下更为主动积极。

3.时间是实体

例17Time is a file that wears and makes no noise.光阴如锉,细磨无声。

这个谚语是英语中“时间是实体”的最典型的例子,在汉语的时间谚语中却有着丰富而多彩的“时间是实体”的例子。

(1)时间是花。如:①昨日花开满树红,今朝花落一场空。②花有重开日,人老何曾再少年。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时间是月亮。如:①人生几见月当头。②月过十五光明少。

(3)时间是草。如:①人生一世,草生一秋。②人生一世,草长一春。

从这一组的英语时间谚语能够看出其务实性,而从汉语的时间谚语中总能体会到优美而深远的意境。这主要是因为英汉修辞和联想的不同。英语中时间被喻为“工具”或是多被拟人化为“医生”“改变者”“揭示事物本质者”,等等。所以英语中有“kill time”“ beguile time”“fool away one’s time”这样的表达。汉语中人们更多的是用自然物作喻,这源于古人在仕途失意时多寄情于山水。因此,在汉语文化中人们常用“白驹过隙”“物换星移”“海枯石烂”来理解时间。

4.时间是运动的物体

例18Old age comes on apace.

老来日子快。

例19Time flies.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例20Time has wings.

光阴去如飞。

“时间是运动的物体”的汉语时间谚语还有:①一生身是寄,百岁去如飞。②时间好似东流水,只能流去不能回。③河水源泉千年来,青春一去不再来。④水流东海不回头,误了青春枉发愁。

从这一组英汉时间谚语的对照中,不难发现汉语中“时间是运动的物体”的表达集中的意象是时间是流水,比英语时间谚语更形象生动。但在这四种大的隐喻概念下,英汉时间谚语隐喻所选择的源域的侧重有所不同,在英语中时间多被喻为人,而在汉语中时间多被喻为花、草及月亮等。其原因将在文化一致性的分析中详细阐述。

四、文化一致性

人类的认知活动来自于日常的生活经验。有学者曾说人类共有一种非文化的知识,即这些知识不用相互学习,人人知晓。语言不仅能反映出文化的特性也能反映出非文化的共性。因此英汉文化中人们对于时间有相同或非常相近的理解。如英语谚语中的Time flies.汉语中有完全对应的谚语——光阴似箭,岁月如梭。Everything has its time and that time must be watched(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又如,Time is money,汉语中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与之完全对应。Time works wonders(实事造英雄)。Tomorrow never comes.汉语中虽然没有对应的谚语,但是我们有对时间相同的理解,《明日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英汉时间谚语隐喻的不同之处源于英汉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时间的理解不同,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对时间的感觉

在东方文化中,如中国和印度,人们认为时间是一个圆。四季更替,月圆月缺,循环往复。在中国,这种对于时间的感觉也受到佛教的影响。在佛教中时间失去意义,人死后还会有来生,不断地轮回。因此,我们有时间谚语:①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②雁来雁去换春秋。③冬去春又来,年华似流水。

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强调的是时间的直线运动。如:

例21Time flies.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例22Time has wings.

光阴去如飞。

2.时间取向

人们通常认为历史悠久的国家,如中国、印度都倾向于过去时间取向。如果想要预知未来就必须了解历史。应该尊重传统,崇敬祖先,尊重长辈或通过工作时间的长短来评价一个员工,等等。在汉语的时间谚语中有一个例子: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在英语文化中,信仰基督教的人认为人生来即是戴罪之身,回到过去便是走向罪恶,人们只有一路向前,才能有好的结果。在英语谚语中有:There is a time for all things(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但其他的有关时间的表达可以作为一个佐证,如:

例23Any dog has its day.

每个人都有其辉煌之时。

例24Tomorrow is a new day.

明日是崭新的一天。

3.对时间流逝的态度

英语文化中人们对时间常常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在意过去的时间,要把握住当前的时间,抓住可用的机会。如以下两个谚语:

例25Take time while time is,for time will away.

时来必须抓紧,以免时去无声。

例26Everything has its time and that time must be watched.

万物皆有时,时来不可失。

中国人对时间的流逝多有消极的态度,对过去伤感,怀念过去的时光。这一点在汉语谚语中有诸多体现:①昨日花开满树红,今朝花落一场空。②月过十五光明少,人过三十不少年。③花有重开日,人老何曾再少年。④时间好比东流水,只有流去无流回。

五、小 结

概念隐喻理论有其缺陷,但对英汉时间谚语的对比研究很有帮助,借助这一理论框架,英汉时间谚语在英语的日常学习中又重获了生命力。这一研究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了解概念隐喻理论,增强学习兴趣,加强时间观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1] 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6-40.

[2] 金纯.英语谚语应用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2:35-60.

[3] 姚铁军,姜心.谚语词典[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7-176.

[4] 上疆村民.宋词三百首:新注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23-42.

[5] 林书武.“愤怒”的概念隐喻:英语、汉语语料[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2):9-12.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ime Proverbs——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

WAN G Yand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41,China)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English and Chinese time proverbs is made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time proverbs are systematic and culturally coherent.This enriches people′s understandings of time and helps with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nceptual metaphor;time proverbs;systematicity;cultural coherence;comparing English and Chinese

G 04

A

1008-9225(2011)04-0092-04

2011-03-09

王艳东(1978-),女,辽宁东港市人,沈阳大学讲师。

【责任编辑:刘晓鸥】

猜你喜欢
谚语英汉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说说谚语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谚语趣画(一)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