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郭嵩焘的税收思想

2011-08-15 00:42李甜田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商贾郭嵩焘税收

李甜田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浅析郭嵩焘的税收思想

李甜田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通过史料分析郭嵩焘的税收思想,以研究近代中国转型时期思想变化轨迹及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不易。认为郭嵩焘在国内任职期间主要建议创设厘金制度及整顿一些省份的税收,而待其出使英法之后,细心研究西方税收相关制度,使他的税收思想有了很大进步,为中国经济近代化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郭嵩焘;税收思想;近代

郭嵩焘(1818—1891年)是洋务运动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一生与洋务事业密不可分。而他更特殊的身份则是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公使,这样,便将这位清廷官员推到了世界最前沿,直接接触到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而西方国家的经济更是深受郭嵩焘的关注,本文试图就他的税收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在国内任职期间对税收的认识

郭嵩焘之所以能够熟悉洋务并了解赋税,与他的仕途经历密不可分,也正是他有理财方面的才能,才被清政府任用来解决财政问题。所以,他在国内从政期间的一些亲身实践,使他对于晚清的税制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1.建议征收厘金

厘金最早产生于咸丰三年(1853年)的江苏,它原是清廷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征收的一种临时性的商品货易税。当曾国藩的湘军被困于长沙时,经费匮乏,为解燃眉之急,郭嵩焘提议在湖南征收厘金。但是这一建议受到了一些士大夫的阻挠。郭嵩焘辩解道:“国家无事之时,常赋所入,足资国用,……夫酒榷茶榷,其类繁,或有税或无税,或重或轻,其弊为甚,故不如厘金,视百货屯聚之处,笼而取之,为公而实。今天下之利一出于商贾,取之以厘计,至约也。所取于商贾者,为厘以二、三计;商贾所加取于民,率四、五计。是仍取之于民也,于商贾何害?然使竟取之民,则足以致乱,取之商贾,而民安焉。”[1]83可知,他认为在急需军饷之时,对商人征收厘金较之以前的酒榷、茶税更为公平、实际,而且厘金实则间接征收自百姓,于商贾是无害的,且不至于激化阶级矛盾。但是,厘金的实行虽为朝廷开辟了税源,一段时期后却弊端丛生。对于此,郭嵩焘仍旧坚持,“筹饷之法,以厘税为上策,惟其用人不用法也……儒生不考古,不知今,哆口张目,为商贾谀,以护惜其锱铢之利,而不知两楚厘税之为法,利安天下,保全农民,救时之急务,抑亦衰世之仁政也。”[1]475-476正如郭嵩焘所言,国家处理财政事务,以养民为本,可是贪官污吏的存在使得事倍功半,而应对之策,唯有选拔有才干、清廉的官员充任财税人员。这是他理财的一个主要观点,之后的张之洞在署理两江总督时也曾仿行此法。

2.在他省整顿税收

郭嵩焘因善于理财而受清廷青睐,于咸丰九年(1859年)奉诏前往山东沿海清查税务。此行中,他清查了大量有关官吏索取陋规的现象。当他在烟台考察时,就发现了官商网利的情形。由于烟台港无行户,当闽港货船到港时,“必投所相知者,乃揽以为客,为之代觅售主。买卖两边,各得行用二分。所谓私充行户,包揽把持者。官商网利情形,略具于此。”[1]254当他查询至海阳县时,黄县令告诉郭嵩焘:“大约每船但经卸货,皆由此陋规。皆县官所得,亦与征税略相等也。海阳所外委另所陋规,不在此数。”[1]263-264由此可见,清朝的税收陋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因此,郭嵩焘的山东查税之行,查出了晚清地方上的许多税收陋规问题,本想上奏,可惜被对他心存怨恨的僧格林沁所弹劾,使得他此行前功尽弃。

同治元年闰八月,郭嵩焘到达上海就任苏松粮道,“以江苏赋额过重,详请减漕,并条陈运漕利病。”[2]并最终使朝廷减赋。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他又被授予两淮盐运使之职,在任上两个月期间,大力整顿盐务,为国家增添了不少军饷。六月二十九日,朝廷命郭嵩焘署理广东巡抚,他首先考察了广东省具体办厘务的情形,分析了与他省办厘务的不同之处,并向朝廷建议,禁革多余之私卡,对于应添设厘卡之处,经查明也应添设,同时也应严查中饱之弊。通过郭嵩焘的整顿,广东省的厘金收入又增加了不少。只可惜由于在任期间与左宗棠发生矛盾,遭其四次弹劾,被迫于同治五年(1866年)五月辞去了署理广东巡抚一职。这样,他在国内的政治生涯也就结束了。

纵观郭嵩焘在国内任职期间的理财实践,他是办厘金的主要提倡者和支持者。从政治角度来看,作为封建政府的官员,奉命为朝廷筹集饷银,满怀抱负的他自当尽心尽力,为清廷开拓利源,出谋划策。从经济层面来看,晚清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商品经济相比农业的发展还是较繁荣的。因此,郭嵩焘便想从行商中抽取厘金,认为这对商人是无害的。同时,通过他切身办理税务,发现了很多官员中饱私囊的贪污行径,严重影响到政府的税收收入。为此,他严加整顿,任用贤才,增强法纪,确实使得税收有所改观,但是由于时代、阶级所限,他并没有意识到弊政的根源在于制度的落后。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税收权取决于皇帝,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专断性,且基本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这对晚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郭嵩焘的这些改革之举,也只是作为一位忠君爱国的封建官僚对一些传统弊政的修修补补,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清王朝的财政问题的。

二、出使英法期间对西方税制方面的认识和反思

由于他在国内曾办理过税务事宜,又对时事有敏锐的观察力,因此,郭嵩焘在出使期间,对西方国家的税制等财经问题格外关注,使其对西方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

1.了解西方税制

其次,研究西方税制。光绪三年(1877年)二月廿七日,日本前户部尚书井上馨来拜访郭嵩焘时,谈论到日本与西方各国经制相同,“西洋各国皆然,经制所入,皆地税也,英国课税惟茶、烟、酒三事,余则听商人营运,无税则,而岁计各家所入,每金洋一磅纳佩宜三。”[3]178从而得出,西方国家制定税收政策的出发点是为鼓励、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因而对其所征之税并不高。除此之外,他还令人翻译《英兰得类非纽税局全书》,熟悉英国国内税则。税则款项罗列详细、分明,这与中国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是完全不同的。郭嵩焘出使英法期间,还特意将留学生有关介绍西方的日记摘录下来,其中记载了李寿田《笔记》,有法国赋税的介绍。郭嵩焘从中认识到“法国关税分为三等。日用之物,民生所不能缺者,其税薄;粉饰铺排,及非衣食应有之需,其税厚。物之与国人争利者,其抽税与国内时价等,欲以绝其来也(如烟及脚毡之属)。”[3]525又得出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关税,它按实际需求及其商业盈利来制定,以保护国内经济的发展,这也是重商主义的一个表现。

郭嵩焘通过与外国人的商谈及亲自参观税务局,收集查阅资料,对西方国家的税制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最重要的是他认识到,西方国家各项税款的征收对国家和人民都是有利的。他早在使英途中就有了初步认识。当与人论及荷兰与英国统治差异时,了解到“英国不然,地租课税取之其地,即于其地用之。即印度、澳大利亚岁入至逾万万,亦只备用地方而已。”[3]77在他写的《使西纪程》中更指出:“吾谓西洋赋敛繁重,十倍中国,惟务通商贾之利,盈利埔头,使其人民有居积之资,交易数万里,损益盈虚,皆与国家同其利病,是以其气常固。”[4]光绪四年(1878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郭嵩焘在访问巴黎期间,注意到巴黎市民捐税十分繁重,而且杂税任意增加,不过“皆地方工程之用也”。[3]711即使在归国途中经过英属殖民地时,他也发现“征税亦繁……,条理细密而无出入,人亦安之,则以凡事务取便民。”[3]788可见,在郭嵩焘看来,西方国家的税收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其深层的原因则是西方国家以工商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政府不论是在制定税收政策还是在税收的支配方面,其核心都是为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进而达到富国的目的,同时也协调了与人民的利益关系。

2.主张裁撤厘金

虽然郭嵩焘曾经是厘金制度的坚决捍卫者,但他的思想能够应时而变。同治五年,他对厘金制就有所担忧,在《请饬蒋益澧整顿广东地方风气片》中指出:“即以厘捐论,稍加清理,谣言远播,而顺德、新会、阳春、阳江、鹤山、香山等县,私捐私抽,多或数万……愚直如臣,亦不敢深究。地方风气,百姓惶惑愈甚,官吏整饬愈难。”[5]郭嵩焘通过对西方赋税制度的研究,将之与中国的税制进行了比较,发现“法久而弊生”的厘捐制度必须予以废止。他在1877年给李鸿章写的一封长信中正式提出了废厘主张,同时说明了原因:“嵩焘于厘捐筹饷知之甚明,行之甚力……然凡为筹捐,以筹饷也,原非国家经制。军务告竣十余年,迄今不议停止,则非事矣。切法久则弊生,各省本无急需,相与视为闲款,不慎措意,是以办理日久,收数日微,骤有军务,筹画饷糈,踵事循章,习为故常,将更无可施力,尤两敝之道也。”[6]194由此可知,已经有名无实了的厘金制已没有实施的必要。同时,郭嵩焘提出废厘还有另一个原因,他认为:“前岁因滇案,议停租界厘捐,是专为洋人免厘,何异驱鱼而致之渊,驱雀而纳之丛?不独有失民商之心,其伤国体实甚。意谓宜及时停免各省厘捐,租界免厘一节自应删除,并与立约:因事筹饷不在此例。”[6]194这一见解可谓深刻,郭嵩焘希望免除本国商人的厘捐,以与西洋争利权,从而维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益。可见,在这位士大夫的思想中,爱国与向西方学习始终是并行不悖的。

三、结 语

综上所述,郭嵩焘在出使英法之前的国内任职期间,对于税务相关方面的认识,是基于一个为清廷效力的封建官僚的见识。而当郭嵩焘真正走出国门,在对西方各项先进文明考察之后,思想更加激进,虽有肤浅、谬误之处,然实已超越了时人。可惜,郭嵩焘不能为当时的思想界所接纳,成为晚清时期一位颇受争议和责难的士大夫。汪容祖先生曾经说过:“这个弄潮儿的挫折,很可说明那个挫折的时代。”[7]可是他的思想预示着中国追寻文明与进步的脚步已不可停止,中国终究会走向近代化。郭嵩焘的先知先觉启发了继起的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从而对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一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2]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二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94.

[3]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三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4] 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M]∥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1984:52.

[5] 郭嵩焘.郭嵩焘奏稿[M].长沙:岳麓书社,1983:338.

[6] 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M].杨坚,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84.

[7] 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M].北京:中华书局,2006:355.

On Guo Songtao′s Thought of Taxation

L I Tianti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Through historical data,Guo Songtao′s thought of taxation is analyzed,to study the trajectory of thought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modern China and the difficulty on China′s march toward modernization.Guo Songtao proposed the likin taxation system and rectified the taxation of some provinces when he held a post in China.When he was sent on a diplomatic mission to Britain and France,his thought of taxation had made a great progress through careful research on the western taxation related system,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and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ic modernization thought.

Guo Songtao;thought of taxation;modernization

K 252

A

1008-9225(2011)04-0021-03

2011-03-13

李甜田(1987-),女,山西沁水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立欣】

猜你喜欢
商贾郭嵩焘税收
商贾测子
郭嵩焘政教思想的内在理路
唐英年:商贾世家 从政报国
定识人间有此人
省思与超越——新世纪以来郭嵩焘研究回顾与展望
税收(二)
论古代丝绸之路行旅商贾的新闻传播
税收(四)
税收(三)
税收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