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生
(信阳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马克思的历史进步尺度思想对“和谐发展”的启示
李春生
(信阳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结合就是“和谐发展”。马克思的历史进步尺度思想对“和谐发展”有多方面的启示: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会促进人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是人的发展程度的标识;“共同富裕”是生产力与人“和谐发展”的归宿;主体创新能力是科学发展的可持续力。唯有实现“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力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两个社会进步尺度的有机的内在统一。
马克思;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历史进步尺度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这一建设目标的前提。和谐与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根本上说,不是和谐孕育发展,而是发展创造和谐。如果说发展是动态的,那么由发展所创造的和谐也必然是动态的。追求静态的所谓和谐或者说离开发展谈和谐,只能是空洞的抽象。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发展。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结合就是“和谐发展”。马克思的历史进步尺度思想对“和谐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空前变革。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社会不断分化,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利益关系多元化,人与人的关系复杂化;个人逐步走出传统的天地,成为行动主体和权益主体。个人要求自由,社会需要秩序,二者之间的矛盾促使社会组织模式和秩序规范体系向现代转型。同时,自然的自在平衡被打破,人类对自然的盘剥导致了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失衡,付出了生存环境的代价,不仅对社会的运行质量形成负面效应,而且恶化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原生性的和谐社会秩序已不复存在,旧的和谐模式被打破了,这一切都促使人类努力寻找新的现代和谐。
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在反思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发展观。不过,在不同国家,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现代化过程中造成的社会不和谐的程度、持续的时间和影响的范围是有区别的。中国是在19世纪下半叶被世界第三次现代化浪潮卷入现代化进程的,属于现代化的后发国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才真正起步。2001—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的一个具体阶段。这个阶段上的现代化建设遇到的难题可以说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没有的。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正是我国向现代化社会全面推进的加速转型时期。我国现代化的后发性和时间条件决定了我国社会转型兼具双重使命,既要从前现代化性向现代化性转变,又要由旧式现代性向新型现代化性转变。二是在社会结构转型的同时伴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面对的特殊难题。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全面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使我国现代化进程更加复杂。三是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 000美元,并正在向更高的目标迅速发展。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发展速度是超常的,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变革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社会分化加速,利益关系失衡,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自然平衡被破坏,各种不协调、不平衡、不公平、不和谐的方面严重影响了并且正在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面对发展的实际,党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部人类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人类不断摆脱愚昧落后,从自发的片面发展走向自觉的全面发展的历史。今天的中国需要解决的已经不是“要不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历史已经给出了一个大写的真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当代中国,发展已经深入人心。新阶段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现实问题的尽头就是新的理论破土而出的历史地平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域。30多年的中国渐进式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遇到许多新情况,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妥善解决,就会影响到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大局,就会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不能回避矛盾,更不能遮蔽问题,要深刻分析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引发深层次矛盾的原因,并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切实理顺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国的发展需要转变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我国社会经济要实现新的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入环境支持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节约清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社会效益上来;就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切实调整社会利益矛盾,努力提高人的素质,大力推进社会全面进步,把经济社会发展引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总的看法、哲学思考和根本观点,它揭示了发展的内涵、实质、基础、途径、目标、方法、规律和图景,本质上是一种发展哲学,是关于发展的战略思考和哲学思维。发展应当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应当是统筹兼顾这一部分人的发展与另一部分人的发展、这一区域的发展与另一区域的发展、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的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迫切需要把关于发展的认识提升到哲学的重要地位,从哲学思维的角度给予解读和解答。只有把发展这一当今的时代主题和当代世界的重大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思考和回答,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如果说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是从发展角度求和谐,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关系、社会交往、社会结构等方面反映和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进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和理论形成的直接思想基础,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建构的有机统一本质上是一种“和谐发展观”。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原则、整体发展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国的发展才能从过去比较注重GDP数字的增长到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从沿海开放到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从一部分人先富到共同富裕,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从而实现人民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目标。
在马克思看来,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有两个:一个是生产力尺度,另一个就是人的发展尺度。生产力尺度是一种客观的尺度,它标识人类认识、利用、支配、改造自然和维护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能力。人的发展尺度是一种综合的尺度,它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四个方面的关系之中,包括人利用、改造自然及维护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能力;社会的公正合理程度及社会对人的发展提供平等机会的程度;人与人之间在平等、互助、友好基础上的发展程度;人的丰富个性的发展程度等等。其核心内容则是人的个性的发展程度。前一种尺度使马克思区别于一般的人道主义和乌托邦空想;后一种尺度使马克思与经济决定论区别开来。两种尺度的统一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体现了马克思科学主义视野和人文主义关怀的有机融合。
马克思的历史进步尺度思想对于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对于实现“和谐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
1.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会促进人的发展
一定水平的生产力是人和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和原始基础。一定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是人和社会生存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人就无法生存,社会就无法存在。同时,生产力的发展规定、制约着人和社会的发展程度。马克思指出,人们在“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这些现有的物质基础和生产力状况预先规定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1]92他进一步指出,要消灭私有制社会的“异化”现象,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1]86生产力最终必然会促进人的发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最终决定着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意识、社会形态的变迁。因此,它也决定着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的发展变化。
2.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是人的发展程度的标识
生产力是标识人认识、利用、改造自然能力的范畴,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程度。“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2]“事实上,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那么,财富岂不正是在普遍交换中造成的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吗?财富岂不正是人对自然力——既是通常所谓的‘自然’力,又是人本身的自然力——统治的充分发展吗?财富岂不正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吗?”[3]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
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本身就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对此无须多言。就人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而言,社会制度为人的发展提供公平、公正、合理的发展条件,良好的社会风气,会增强个人对社会的认同,激发出人们的创造潜能,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而言,平等互助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减少内耗,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人的个性发展而言,人的独立、自主程度,人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会大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生产力本身就是人的各种潜能的发挥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可见,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总方向、总过程来看,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讲,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一致的,两种尺度是统一的。
3.“共同富裕”是生产力与人“和谐发展”的归宿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不断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实践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促使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趋向统一的历史。通过物质生产活动,人们不断提高利用、改造自然,以及保持自然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也标志着人的能力的提高;通过人们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促使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逐渐改善;通过人的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促使人的个性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实践是促使两种发展统一起来的桥梁。在共产主义社会,两种发展将达到真正的统一,这时的社会能够“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4]
毋庸讳言,在共产主义制度建立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人们在实践中将经常面临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不一致的困扰。当人们面临两种发展冲突的时候应该如何进行选择呢?马克思指出三种情况的选择方案:一是悲观主义的观点,他们面对生产力和人的发展的冲突束手无策而只能“痛哭流涕”;二是浪漫主义的观点,他们“为了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主张为了所谓人而牺牲现代生产力,退回到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时代;三是唯生产力的观点,“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主张为了生产力的发展而放弃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的改造。[1]774马克思认为,以上三种选择方案都是错误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1]774通过工人阶级的社会革命,消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实现工人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就能够既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两种发展达到统一。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5]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就突出了发展观的两种价值取向:一是为了人而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这两种价值取向归根到底就是:发展是手段,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实质上就是共同富裕需要达到的要求。共同富裕本身就是以人为本,而共同富裕其着眼点和归宿点都是人民群众。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6]共同富裕是一个持久的发展过程,它不仅包括同一时间内不同地域的同代人之间代内共同富裕,而且也包括从时间延续上来看的子孙后代的各代人之间的代际共同富裕。可见,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进步的客观条件即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的需求,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4.主体创新能力是科学发展的可持续力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有物质财富的富有,能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要有能够提高自己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竞争发展能力的人文富裕。科学发展观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从人们的经济收入来衡量人们贫穷或富有的传统发展观不同,它强调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人文含义就是提高全体人民的能力为主旨,而人的能力就是生产力,就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在社会发展领域体现在人对自身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要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首先消除人文贫困,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个体的主体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建设,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竭的推动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既不是单方面、片面地讲经济发展,也不是片面地抽象地讲人的发展,而是强调以人为本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在统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没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的引导和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就会变成没有价值内涵,没有发展质量的单纯经济畸形增长。唯有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结合——和谐发展,才真正实现生产力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两个社会进步基本尺度的有机的内在统一。
马克思关于历史发展进步尺度的深邃思想,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重要的哲学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必须坚持发展不动摇,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原则——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其他各方面的体制改革。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6.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2.
[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7.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5.
(责任编辑:江 河)
Inspiration from Marx’s Thoughts on Historical Progress Scale to“Harmonious Development”
LI Chun-sheng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 464000,China)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with social harmony is“harmonious development”.Marx’s thoughts on historical progress scale are very illuminating: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in the final analysis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the developmental degree of productivity is the signal of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human beings;“common prosperity”is the end-result of productivity and human beings’harmonious development;the innovation abilities of the subjects are the sustainable strength.Only“harmonious development can bring about intrinsic unific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and the free development in an all-around way of human beings.
Marx;Scientific development;Harmonious development;Historical progress scale
A811
A
1009-2854(2011)09-0032-05
2011-08-08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B607)
李春生(1965—),男,河南平舆人,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