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强
(滨州学院 教育科学系,山东 滨州 256603)
公共治理视野下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
张立强
(滨州学院 教育科学系,山东 滨州 256603)
公共治理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应以建设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为方向,实现教师观念转变和角色归位,充分认同和接纳班级成员间的多层次网络,从而糅合网络中蕴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行为方式及衍生的物质载体,进而满足大学生归属感和爱的需要,提高其自我价值实现的认知和技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建设和谐并充满活力的班集体。
公共治理;班级文化;高校
在当前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背景下,民主、自由理念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信奉和依赖的价值诉求,建立在统一性的认同基础上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神文明建设需求,只有充分发挥多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形成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优秀的班级文化。现代公共治理理论强调多中心为主体的民主治理,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并以善治作为终极追求目标,与当前处于去行政化进程的高校中的班级文化建设具有价值追求上的内在一致性,公共治理理论为现代班级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式。现代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迫切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以公共治理理论为指导,包容班级文化建设中多元主体形成民主参与式网络,实现和谐互动,向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转变。
班级文化是指在高校自然班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在班级事务中持续的社会化互动,从而结成的显性或潜在的网络关系中蕴含的为班级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行为方式及衍生的物质载体。因为其赖于民主参与而产生和存续,并彰显现代民主人本价值,又被称为现代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的建构者是负责班级教学和管理的
教师及班级全体成员。现代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中教师和学生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二者存在着分工的差异而无高低之分。教师在班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决定着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主流。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通过与教师的互动、班级内部成员不同层次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互动,在价值观、行为准则、行为方式等方面形成共识,从而构成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班级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通过不同层次的网络关系传播、传承、凝结。同时班级文化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于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是教师影响班级群体网络的有效中介,通过引导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科学、高效地深化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提高学校和班级制度的绩效,实现班集体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约束
社会生活中最终走出来的是威权社会需要的顺民,还是适于公民社会的公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文化及其性质。[1]而目前部分高校的班级管理仍采取威权主义的模式,班级文化很大意义上仅被作为工具性的需要用制度管理的强制方式予以建构,教师和学校取代了学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班级成员间互动形成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处于潜在状态得不到足够的关注、规范和认可,班级文化难以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成为学生信念的内核。随着学生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学生与管理者之间逐渐形成了对抗性的或者冷漠的关系,学生的意识游离于班级文化之外,这不仅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影响了班级、校园的和谐稳定发展。
另有部分高校则忽视了班级文化的建设,学校和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出现缺位,班级文化建设处于自发状态。班级成员间互动形成的文化缺乏科学的引领、指导和规范,导致班级文化成了社会文化的翻版,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健康的班风的形成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要求学校和教师以民主的思维去认同和接纳班级成员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规范、教育、引导班级文化的发展,从而达到充分调动班级成员积极性、主动性的目的,让班级成员的文化状态由潜在走向显性、由自发走向自觉、由被动适应走向主动建构,形成民主参与型的班级文化,从而有效地规避越位和缺位产生的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能有效地凝聚班级合力,提高集体行动效率,加强班级成员交流,实现班级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实现互利互助
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更加重视和包容多样性,即班级多层次关系网络的建设和利用,认可班级成员的民主权利,使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合理观念和思想在新的平台上得到充分体现与接纳,让班级潜在的网络由隐性走向前台,通过师生间不同形式的对话、理解、合作和妥协,形成符合班级成员个性需要的集体行动模式,并作为行动的样板在班级的集体行动中加以推行。通过班级成员主动建构形成的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使班级成员对班级集体事务的认同度和支持度大大提高,从而减少了班级集体行动的阻力,规避了集体行动的困境,提高了集体行动效率,加强班级成员交流,也有利于班级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实现互利互助。
(三)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是满足班级成员归属和爱的需要,促进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中国学者徐琴美指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即乐于参与学校活动。大学校园里的班级,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很大的地域化和思想上的差异,而且家庭背景、性格习惯、思想观念等都有很大不同。要想尽快培养学生们的归属感,就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和班级凝聚力与向心力。[2]而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取决于班级成员对班级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参与,内在的价值诉求在于建设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
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的涵义不仅仅局限于包容班级成员个性的班级事务管理的科学合作模式,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班级文化的凝结形式成为班级成员感情的寄托,持续地满足班级成员归属和爱的需要,增加班级成员归属感和爱的体验,对班级成员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进行激励与认可,对错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在道德的层面予以制止和批评,让班级成员学会实现自我价值的科学途径,体认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情境。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的人文关怀将班级文化上升到了精神文化层次,可以弥补现代大学规模化发展带来的人文关怀盲区,充分实现大学生的互利互助,夯实大学生应对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后盾,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降低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几率,提高学生自助和助人的能力。
(四)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有助于积聚和提升大学生责任意识、制度意识、有序参与意识、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大学生的现代市民意识,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了文化基础
当代大学生责任伦理状况总体上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还存在着责任缺失问题,社会公德责任感、民族责任感、政治责任感、经济责任感、文化责任感、职业责任感、学习责任感都比较淡漠的情况普遍存在。社会现象的默化,家庭导向的局限,学校教育不完善,和大学生自身素质欠缺,是他们责任感缺失的主要原因。[3]
而弥补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最重要途径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社会、家庭和学校利用自身的资源架构符合现代大学生成长需要的合理平台,通过多种途径让大学生去认知和体验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在学校层面上,大学生最先体认的组织就是班集体。班集体在大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大学生最先认知和体验责任的平台。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建设要求班级的每一位成员认知和履行自身的责任,体验在持续的集体行动中与对方理性的合作与妥协,学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技能与合理方式,自觉地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集体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实现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统一。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下的班集体是一个闭合循环的系统,成员间的普遍互惠行为能够有效地限制机会主义行为,提高班级成员之间的信任水平。稠密的班级参与网络,将增加游戏理论中所说的关系的重复和联系,从而也将增加班级成员间信任水平,促使个体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理性参与意识、,弘扬志愿服务理念,而这些又恰恰是社会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市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的建设为大学生顺利走向社会奠定了文化基础。
(一)学校和教师应利用科学的管理机制提高班级管理的民主化程度,承认班级文化的多样性,规范和引导班级关系网络——非正式群体文化建设,认可和接纳学生中的意见领袖,提高班级文化的代表性、责任性和现实性,使班级文化群的合理诉求在班级公共事务的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建设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只有分工差异而无地位高低。教师与学生需要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文化平台上进行民主、平等的竞争,必要时相互妥协、相互包容,二者应始终保持和而不同的张力。教师作为制度和知识的权威以引导班级文化多样性发展为主导,学生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在学校与教师的指导和规范下主动建构特色班级文化,履行班级责任,提高自身文明素养。教师不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全部权威,在新型班级文化建设中客观上存在着多中心的权威,代表着部分个体利益的意见领袖应该得到认可和接纳,班级文化才能是完整和以人为本的。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决定了学生才是建构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以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发展为主,学校要主动地为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和资助,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和动力支持。
(二)教师角色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德育与班级理念糅合于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控制和把握班级文化的主流方向,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资源,为学生群体提供必要的指导,将班级文化建设的权利归还学生
1.教师角色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德育与班级理念糅合于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控制和把握班级文化的主流方向。
教师角色应从具体学生事务的管理中解放出来,将具体的文化活动设计与组织委托于能胜任的学生,集中精力着眼于班集体文化建设方案的长远设计,通过对学生活动开展的观察分析学生个性与特点,根据文化建设的规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全面设计符合班级文化发展的宏观方案和基本原则。同时采取物质和精神奖励的方式促进主流文化的发展,发挥主流文化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根据商定的规则对非正式群体文化进行合理的吸收和规范,正确看待其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合理性,将其作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校和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班级文化活动能力的支撑,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组织资源、物质与精神文化资源。
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人文资源,对班集体中的学生通过典型示范和集体培训等形式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技能培训。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学生骨干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根据时代要求对其进行适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教育和文化技能培训,使其能够在建构班级主流价值观中始终发挥基础性作用;同时通过班会等集体活动形式对全体同学加强班级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建设班级文化由自发走向自觉,提高文化建设的责任意识。此外教师还应该通过班会等形式大力加强学生对国家法律与高校纪律、规定的学习,增加高校班级文化的公民意识文化。让学生首先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高校班级文化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校规意识,守住人生的底线,也让这些意识成为班级文化的底线。[4]
3.根据班级成员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经由全体班级成员共同协商设立科学的特色的班级文化考核指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系学生组织对各班班级文化状况进行考核,选树典型,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
在当前高校民主化、特色化、人本化办学理念的指引下,班级文化作为大学文化最基本的单位应该首先向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转变。只有在民主科学的文化生成机制的保障下,充分理解并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才能生发出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特色的优秀班级文化,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化的整体性发展,建构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
[1]潘光文.公民社会视野中的班级文化及其建设策略[J].教育探索,2010(5):17-20.
[2]高莹.班级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归属感的培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3):48-50.
[3]赵阿华,宋湘绮.对当代大学生责任伦理问题的解读[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9-51.
[4]徐玉莲.高校班级文化面临的现实困难与主要问题的解决[J].学理论,2010(14):226-227.
G647
A
2095-0683(2011)03-0169-03 — —
2011-01-12
张立强(1982-),男,山东滨州人,滨州学院教育科学系助教,硕士。
责任编校 刘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