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探讨

2011-11-02 07:58张志松尹国兴
关键词:成瘾者淮北师范大学

张志松,尹国兴

(淮北师范大学 a.人事处;b.附属中学,安徽 淮北 23500)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探讨

张志松a,尹国兴b

(淮北师范大学 a.人事处;b.附属中学,安徽 淮北 23500)

研究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61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孤独感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和孤独感相关显著,特质孤独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

大学生;网络成瘾;孤独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截至到2010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2亿人,较2009年增长18.6%[1]。网络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在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的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有研究表明,过多的使用网络会导致大学生社交圈缩小、抑郁和孤独感增加。网络成瘾倾向者比非网络成瘾倾向者更容易形成孤独感[2]。但目前关于网络成瘾与孤独感之间的因果关系尚存在争论。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和孤独感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内在关系,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对象

本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庆师范学院、黄山学院、滁州学院、淮北师范大学等8所普通高校中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高校的团委或学工处帮助,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共回收 780份,其中有效问卷618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79.23%。其中男生314人(50.8%),女生304人(49.2%);文史类学生345人(55.83%),理工类学生273人(44.17%);来自城镇的学生276人 (44.7%),来自农村的学生342人(55.3%);大一学生141人(22.82%),大二学生176人(28.48%),大三学生149人(24.1%),大四学生152人(24.6%)。

2.工具

(1)中文网络成瘾量表

采用台湾陈淑惠编制、白羽和樊富珉修订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3]。该量表由网络成瘾核心症状及网络成瘾相关问题两部分组成:网络成瘾核心症状分为强迫性上网、网络成瘾戒断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三个因子;网络成瘾相关问题分为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两个因子。该问卷被广泛用于多项网络成瘾的研究中,被证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陈淑惠教授两次在台湾大学的实测结果的再测信度为0.83,各分量表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9与0.89之间。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在本研究中,各分量表之间一致性系数在0.65-0.76之间,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

(2)UCLA孤独量表

采用Russell等人编制的 UCLA孤独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第三版。它含有11个“孤独”正序条目与9个“非孤独”反序条目。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两个月重测信度为0.73,已用于数百个有关孤独的研究项目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4]。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为便于研究,本研究根据测查所得到的数据将孤独感划分为三种类型:总分≤36分为不孤独;37~46分为较孤独;总分≥47分为非常孤独。

(3)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并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

1.大学生网络成瘾基本情况

根据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的测量结果,把 618名大学生分成 IAD①IAD是“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缩写,即“互联网成瘾症”的简称组和非IAD组。IAD组共计87人,占被试总数的14.08%。其中具有轻度网络成瘾倾向者(即总分介于57.76至69.23分之间)共有75人,占被试总数的12.14%;具有网络成瘾倾向高危险群 (即总分在69.23分以上) 12人,占被试总数的1.94%;非 IAD组共531人,占被试总数的85.92%。

2.618名大学生孤独感分布

在总体分布上,不孤独的大学生比例(321,51.94%)和孤独(包括比较孤独和非常孤独)的大学生比例(297,48.06%)基本持平,没有显著差异。在非常孤独这一维度上,男生和女生比例持平;来自农村学生比例(31,8.86%)要显著高于城镇学生比例(15,5.60%);理工类学生比例(30,6.74%)要显著高于文史类学生比例 (16,9.25%)。见表1。

表1 618名大学生孤独感分布情况

3.IAD组与非IAD组在孤独感分布上的比较

统计显示,IAD组和与非IAD组在UCLA量表得分上差异显著,在孤独感的三种类型上IAD组得分都要显著高于非IAD组。见表2。

表2 IAD组与非IAD组在孤独感分布上的比较

4.大学生的孤独感和网络成瘾之间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孤独感在总体上与网络成瘾5个子量表及总量表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具体到未成瘾组,除了人际与健康因子与孤独感呈现相关外,其它因子均无显著性相关;而成瘾组的孤独感则与网络成瘾量表的所有因子呈现显著性相关。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的相关分析(n=618)

三、分析与讨论

根据前面的统计分析,IAD组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孤独感的得分要显著高于非IAD组,而且对于网络成瘾组而言孤独感量表得分与网络成瘾5个子量表得分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这说明随着孤独感的增强,网络成瘾的程度也会随之增加。孤独感可能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

心理学上将孤独分为特质性孤独和境遇性孤独,前者指个体孤独是由于某一气质特点造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后者指个体孤独的产生是由于境遇性情绪引起的,具有暂时性和偶然性。Russell所编制的UCLA孤独量表,经Spieberger等人研究后认为主要是特质孤独量表[4],所以在UCLA上得分越高的人其特质孤独的表现也就越显著。

在判断人格因素和状况表现的因果关系时,心理学研究早有定论:人格形成在先,状态表现在后。因此,网络成瘾特别是严重网络成瘾的形成,特殊人格因素——孤独人格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由孤独感与网络成瘾者的高度相关,我们可以用个体的特质孤独程度来预测其网络成瘾产生的可能性[6]。

大学生处于一个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他们有与人交往的强烈愿望,但这一时期容易体验到孤独感。大部分大学生可以正常与人交往,与他人交流的需要能够满足,但少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如性格内向自卑或缺乏交流技巧等,使他们难以与人正常相处,与他人缺乏足够的交流、沟通,社会支持较少,在现实中体验到的强烈的孤独感无法消除,导致他们寻求其它途径,而网络提供了非常便捷和有效的虚拟沟通途径,因此大学生非常容易被网络所吸引。但过度利用网络来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又会减少与现实接触的机会,导致个人的交往范围越变越小,最终又加重孤独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网络成瘾者把上网与这个虚拟世界交流当作应对现实生活矛盾的主要方式,这体现了个体在应对挫折和防御方式上的不成熟。事实上,越是依赖于幻想,就越难以获得现实成功的体验。网络成瘾者靠自己的力量常常难以自救,需寻求家庭、亲友及老师的支持,如无效果可到心理门诊等专业机构进行认知治疗、行为治疗或系统的家庭治疗等[7][8]。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相比,其孤独感差异显著;网络成瘾与孤独感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特质孤独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孤独感可以有效预测其网络成瘾的倾向。

[1]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2010-08-25.http:∥www.cnnic.net.cn/.

[2]秦华,饶培伦,钟昊沁.网络游戏成瘾的形成因素探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55-156,160.

[3]白羽,樊富眠.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工具的修订与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99-10.

[4]汪向东.UCLA孤独量表 (UCLA Loneliness Scale).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84-287.

[5]刘连龙,胡明利.网络成瘾与其孤独感关系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39(1):126-129

[6]王滨.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6):1425-1427.

[7]刘加艳.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特点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286-287.

[8]江楠楠,顾海根.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3):695-697.

G449

A

2095-0683(2011)03-0166-03 — —

2011-03-08

2009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大学生网络成隐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209SQRS070); 2010年淮北师范大学教研项目“网络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Y10224)

张志松(1976-),男,安徽舒城人,淮北师范大学人事处讲师,硕士;尹国兴(1978-),女,内蒙古赤峰人,淮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责任编校 刘正花

猜你喜欢
成瘾者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淮北枳》
淮北 去产能的黑色面孔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时间知觉机制研究
网络成瘾者在不同情绪面孔刺激下的持续注意任务事件相关电位与治疗转归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