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英
(河南大学外语部,河南开封475001)
文化翻译的顺应与选择
石 英
(河南大学外语部,河南开封475001)
顺应论;文化语境;翻译策略
Jef.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探讨了该理论对文化翻译的启示,指出,译者应动态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恰当选择翻译策略以避免翻译中文化信息传递的障碍,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的。
选择翻译策略,确定翻译评论标准是翻译研究中争论的焦点。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直译还是意译、异化还是归化、注重形式还是内容、忠诚还是背叛,译者在不断地作出选择,而这些选择最终决定着翻译策略与标准的确定。翻译既涉及语言也涉及文化。语言是思维信息的载体,而文化则是思维信息流通的规则。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部分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关系。翻译作为两种语言的转换,必然离不开文化的转换,因此,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的翻译。而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构成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语境。本文从语用顺应论的观点出发,提出文化翻译的过程实质上是译者顺应文化语境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译文语言的选择要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
1 顺应论简介
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Verschueren(杰夫.维索尔伦)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语用学新解》)一书中系统提出了“语言顺应理论”(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2 tion)。这一理论以“综观”为主导,较为全面地阐释了人类使用语言的各种现象,深入探究了人类语言交际和心理机制及其过程以及社会、文化作用,揭示出语言运用的实质。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外部原因。[1]选择与顺应是辩证的统一,选择是手段,顺应是目的和结果。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在语言使用中作出恰当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定的可供选择的范围。协商性是指语言的选择是根据高度灵活性的原则和策略作出而不是按严格的形式功能间的固定关系机械作出。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能从一定范围的可能性中作出灵活的、可协商的选择。语言的这三种特性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构成了语言运用的基本要素。[2]变异性和协商性是前提和基础,顺应性是目的,前者为语言的选择提供了可能性与方式,顺应则是在此基础上以恰当的方式,在可能的范围内做出符合交际需要的语言选择,从而使语言交际得以顺利进行。顺应性是语言使用的核心,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选择只有顺应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同时,语言顺应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或多维的,语言顺应语境,或语境顺应语言或两者同时顺应。语言顺应包括: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客体的顺应;动态顺应;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
2 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属于非语言语境的范畴。1923年Malinow ski(马林诺夫斯基)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它是指某一语言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随着语用学研究的发展与深入,文化语境的范围也被进一步拓宽。Samovarar(萨莫瓦)认为文化语境包括知识的贮存、经历、价值、行为、态度、宗教信仰、时间概念、空间关系、学科领略等诸多方面。[3]Claire Kram2 sch(克拉姆契)对这一概念作出进一步解释,认为部落经济、社会组织、家庭模式、繁殖习俗、季节循环、时间和空间概念都是文化语境的主要要素。[4]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存在共性但更多的是个性。文化的多样性使得想要在异质中寻求对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交叉、碰撞与冲突。对于外来文化,人们最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其表层结构,即所谓的“硬文化”部分,而对于深层结构、心理积淀的“软文化”部分,则难于理解和接受,因为这种“积淀”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了观念、价值标准与思维定势。因此,同一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产生的喻义是不同的,引起的情感反应也会因文化而异。
3 文化语境顺应对翻译的启示
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它受到文本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所牵涉的相关变量比单语交际更为复杂。根据顺应论的观点,翻译行为具有多种选择组合的性质,作出选择就是为了顺应多层次、多维度的翻译目的。翻译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向译文读者传递原文的所有可能的意义。文化与意义相互依存的关系明确了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因此,翻译很大程度上受着文化的制约,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翻译,翻译不可能脱离相关的文化语境而独立存在。在顺应论框架内,翻译其实是对原语的语境作出动态顺应的过程。作为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译者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和促进两者间交际的成功。因此,译者必须根据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对原作进行动态的顺应性的诠释与翻译。
首先,文化翻译必须顺应地理环境的差异。各民族生活的空间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影响着不同民族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由此产生出地理文化差异,而特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词语特定的意义。例如:英国是一个被海洋包围的岛国,其航海业曾一度辉煌,而汉民族则长期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其农耕文明享誉世界。这种地理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英语中形容花钱大手大脚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花钱如水),而汉语则说“挥金如土”;英国人喜爱西风,厌恶东风,因为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刮来的凛凛寒风,所以英语中“东风”象征着“寒冷”与“不快”,有习语为证“W hen the w ind is in the east,it’s good fo r nei2 ther man nor beast.”(东风一到 ,人畜难好),相反 ,英国人喜爱西风,因为它给英伦三岛送去了春的讯息。而在中国人心目中,情况则恰恰相反,“东风”意味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而西风则总使人联想到凄寒与萧瑟,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可视为汉语文化语境下对西风最好的注解。
再者,文化翻译必须顺应风俗习惯的差异。语言源于生活,而生活习俗与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语言的表达系统,因而它们也同样影响着不同文化间的翻译。以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为例,红色是汉民族最看重的颜色,它被视为“喜庆”、“吉利”的象征,过年要贴红对联,送礼要用红包,结婚要着红装,而英语中红色则没有这类意义。相反中国人所避讳的白色与黑色则更受英语国家青睐,分别以其“纯洁”,“庄重”的喻义成为婚礼上新娘与新郎着装的不二之选。再以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数词为例,六和八是汉语中倍受追捧的数字,六通“顺”,八通“发”,为了得到含有这两个数字的电话号或车牌号人们不惜一掷千金,在英语中这两个数字则平凡无奇,而中国人对之无动于衷的三、七、十三则对英语国家的人们却意义非凡,习语中有“a third w heel”(无足轻重)“in the seventh heaven”(极乐世界)的说法 ,而十三的意义与影响更毋庸多言。
最后,文化翻译必须顺应价值观的差异。地理环境与风俗习惯的不同使得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文化差异造就了人们价值观的不同。汉语世界的儒家价值体系提倡“克己复礼”,推崇人的价值通过“内省”与“自制”来表现,这种价值观促成了中国人内向、含蓄的性格。因此,汉语中充斥着大量诸如“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这类劝诫性的习语。相反,西方的价值体系崇尚自我,推崇个人价值,表现在语言上则是涌现大量展现个人力量、个人意志,鼓励个人进取的习语,例如:“You have to blow your ow n horn”(人应吹响自己的号角),“God help those,w 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等。总之,各民族丰富的文化促成了各民族语言表达的鲜明个性,这是其他语言所无法替代的,翻译中,必须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化的个性,不断做出恰当的选择以使译文顺应特定的文化语境,从而保证语言交际与文化交流顺利进行。
顺应论对翻译不仅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而且对翻译实践也极具指导价值。由于跨文化交际中差异的客观存在,绝对的全方位的顺应不可能在一次翻译活动得到全部实现。[5]所以译者必须从翻译的目的出发,有意识地选择翻译策略、翻译技巧,以顺应具体的文化语境、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从而作出灵活动态的顺应性翻译。在顺应论框架下,翻译过程可描述为:解读原语文本,选择意义→对所选择意义用目的语表述时,面临多种表达策略和技巧的选择→明确翻译目的,选择顺应的对象或层面→选择相应的策略技巧,实现相应的顺应。从这一描述可以看出,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是决定翻译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运用只有顺应文化语境,才能达到准确传递文化信息的目的。
1 文化语境顺应与直译
直译也称语义翻译,它是指根据原文的意义和语言结构直接吧原语的词句转换成目的语的词句。由于直译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了原语的语言风格、比喻形象与民族色彩,因此不仅能够传递原文的文化信息而且能丰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形式。直译最适合用于仅为某种语言所有并含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词或词组的翻译。通过直译,原文形象生动的比喻、巧妙的修辞与独特的民族特征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词对词的直译会导致原文文化信息的歪曲,引发译文读者错误联想从而产生歧义,影响原语文化的传递,所以译者在直译时必须顺应原语的文化语境,充分传达原语的文化蕴意,才能成功实现文化交流。“纸老虎”一词的英译可视为顺应文化语境的直译的成功典范。“纸老虎”一词是毛泽东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由于英文中没有直接与它对应的词,翻译时斯特朗曾想采取意译把它译为“稻草人”,但毛泽东认为译文不能传递出这一词语比喻人或物“貌似强大,而实则外强中干”的文化内涵,在他的坚持下,斯特朗将其直译为了日后世所周知的“纸老虎”。当代“一国两制”(one country,two system s)、“大锅饭”(big2pot system)、“半边天”(half the sky)等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的翻译也是如此,这些顺应了文化语境的汉语词汇的译文不仅准确传达出原文的含义,而且极大丰富与补充了英语词汇。很多英语表达的汉译也具相同功效。诸如“黑马”(dark horse)“硬件”(hard ware)“鳄鱼的眼泪”(crocodile’s tears)等表达也如土生土长的汉语词汇一般充斥汉语媒体,被人们自如使用。通过以上翻译实例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顺应了原语的文化语境,直译能有效保存原文的文化蕴意,保持原词的原汁原味,从而也顺应了意义内容与目的语读者的心理,从而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完美统一。
2 文化语境顺应与意译
意译也称间接翻译,它是指旨在传达原文意义的翻译。由于所处文化体系的不同与所属文化圈的隔膜,人们往往无法很好理解处于另一文化体系的语言。当直译会引起误解或造成死译时,则应不惜意改变原语语言形式和形象,采取意译以最大限度地顺应原文的文化语境,传递原语的意义与文化内涵。在意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应顺应原文的文化语境去理解、领会原语,而不是用自己母语的思维来类推原语的意义,这会导致啼笑皆非的错误。例如,“to lose one’s head”意为“仓皇失措”而不可想当然地译为“掉脑袋”;再如,“as cool as a cucumber”意为“极为冷静”而不可按字面译为“像黄瓜一样凉爽”。每种语言中都有大量具有强烈文化涵义的词语,直译无法表达它们的文化内涵,而增添太多注释又等于解释,因此,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顺应原文的文化语境,通过意译来弥补文化缺失提高读者的理解。下列含有习语的句子均采取了意译:
It is as easy as pie. 易如反掌。
Still water runs deep. 大智若愚。
She isalways finding quarrel in a straw.她总爱吹毛求疵。
Don’t sing you ow n p raises. 别自鸣得意了。
He is really the man in the moon.他真是一个远离尘世的人。
以最后一句为例,“the man in the moon.”一语中的“moon”(月亮)在英语文化中意指远离尘世的地方。这句话若直译为“他真是个月中人”必会令中文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因此意译实为避免误解的最佳选择。此外,在语言表达上译者还应尽可能的为译文选择恰当的语言结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这些选择是对译文语言进行动态顺应和结构顺应。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和选择的过程是语境和语言结构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6]以上英语习语的汉译就顺应了汉语的语言表达方式,大多采用了汉语读者所熟悉的语言形式—四字结构。汉语四字结构短小精干,朗朗上口,以其畅快淋漓的表现力与音韵优美的节奏感成为汉语语言的一大特色。四字结构在汉语语言文字中的特殊性与重要地位决定了译者无论从语义角度还是形式角度都不可忽视这一民族特色。以上译例中译者通过使用四字结构,使译入语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不仅更好的表现出原文的神韵,而且提高了文字的表现力,在顺应原语文化的同时也顺应了译入语的文化特色,同时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与吸引力。
3 文化语境顺应与注释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递。原语与目的语间的文化差异往往会造成“文化缺省”,即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7]翻译中如果译者不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补偿,留给译文读者的将是莫名其妙的意义真空和难以理解的语义疑团,对此,译者可以通过注释或增添解释性说明来补足原文的文化信息。注释必须是在了解原文的语用目的和修辞效果并顺应原文的文化内涵下作出的。例如:Peop le concluded that w hat he did was to open Pando ra’s Box.可译为“人们认为他所做的等于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开启祸源。”而“班门弄斧”,可译为“to show off one’s p roficiency w ith the axe befo re Lu Ban,the master carpenter in Chinese histo ry”从以上译例可以看出,如果不对译文读者所缺乏的文化信息加以弥补,读者就无法理解“潘多拉的盒子”与“鲁班”的文化内涵。所以翻译中使用注释实为顺应文化语境、弥补文化真空的有效策略,它是避免翻译中的不可译问题与原语文化流失问题的良策。
语用综观论使翻译研究走出了单纯语言符号转换的狭隘领域。翻译活动贯穿着社会、文化、认知等因素的互动选择机制。译语的选择过程是一个在不同意识下进行不断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优化译语的选择过程。译文语言的选择是动态顺应的过程,这种顺应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而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际双方的需要。翻译中,译者必须综观全文,洞悉原语文本和目的语预期读者文化语境的方方面面,积极克服不同文化语境的影响,弄清原文真实涵义,准确选择词义,恰当运用翻译方法与策略,才能使译文最大程度地体现原文的旨意与风格,从而达到化他国语言与文化之精妙为译入语读者所喜闻乐见且消化的了的知觉感受的翻译效果。
[1][7] 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Bei2 jing Fo 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561
[2] 钱冠连.语用学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
[3] 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 Samovar,LA.et a1.Communication Betw een Cultures[M].Belmont: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8,361
[5] Claire Kramsch.language and culture[M].Walton Stree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261
[6] 宋志平.翻译:顺应与选择 [J].中国翻译,2004,(2):221
[7] 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1997,(6)1
Translation:A Continuous Process of Choice Making for the Purpose of Adaptation
SH I Ying
(English Department,Henan University,Kaifeng Henan 475001,China)
theo ry of adap tation;cultural context;translation strategies
Verschueren p roposes a p ragmatic perspectiveon language use and assumes language use to be a continuousmaking of linguistic choices w 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salience fo r the purpose of adap tation.This paper exp lores the enlightenment that this theo ry has brought to translation and revealed that translato rs should dynamically adap t to various cultural contexts,com2 p lementarily and app rop riately use different strategies to fill up the cultural default and evade from the barriers of transmitting the cultural info rmation.Only in this way can they achieve the equivalent translation.
H31519
A
167322804(2011)042012320004
2010208210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翻译策略互补性研究”内容,2010FYY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