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俊雄
(福建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福建福州350007)
引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与实施的纵横思考
严俊雄
(福建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福建福州35000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对我国今后十年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全面规划和努力方向,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明确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优化高校结构,办出特色。通过对高校现状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具体对策: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层次是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前提保证;切实增强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是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和核心;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是引领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政策保障;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现现代学校治理,是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体制保障。
《教育规划纲要》;引领;实施
2010年5月5日,《教育规划纲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该规划纲要针对教育的历史、现状、未来,全面总结、分析了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明确规划了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全国中长期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实施该纲要,单靠教育部门本身是无法落实的,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积极的社会力量以及学校自身来共同努力,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有实质性突破。笔者以《教育规划纲要》为蓝本进行学习与思考,并就如何有效引领解读和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目标与任务,提出若干纵横思考。
《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化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1]师德建设是老话题,也是老问题,却是学校教育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形成学校核心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素质结构和个人成长迫切需要加强和建设的一项长远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面对《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当前,必须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升师德层次。师德建设与师德层次问题,直接影响国民素质水平和社会风气的优劣,是衡量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尺度,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
首先,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师德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必须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武装广大教师的头脑,积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引导广大教师深刻认识道德的本质与内涵,充分把握道德品质、道德规范、道德评价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牢固树立高尚的道德观,依法从教,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引领广大教师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真正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意识,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素质,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讲师德、育新人、树新风、促教学的良好氛围。
其次,用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师德建设。当前,面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和面临的压力,应该尽快改变和完善“实质上的制度缺失”现象。实质上的制度缺失是指,虽然有了相关的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制度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在引领和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教育规划纲要》指导,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高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总结分析师德建设过程所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建立规范、完善的师德考评制度与实施办法,并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培养、资格准入、职务聘任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有机结合,努力形成长效机制。在师德建设与制度的推行过程中,要客观有效地建立激励与惩戒机制。特别是针对师生反映突出的教书不育人的个别教师,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必须运用有效的机制加以约束和规范。必须明确教书育人过程师德师风的具体要求,明确教师岗位职责和标准,建立师德考核的一系列细化标准。通过量化考核对每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实行师德师风评价一票否决制,对于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应暂缓上岗。通过教师的继续教育等学习培训,提升师德师风层次和教师的综合素质,真正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再次,切实保障广大教师的基本利益,促进师德建设的健康发展。师德师风建设既是教师个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既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又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师德师风的建设,一是必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二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投身教学和科研之中;三要把握好师德师风的实施载体,那就是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科学研究等全过程体现教师的综合师德。现实中,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面临着诸如住房问题、子女入学问题、工资待遇、工作环境、条件限制等种种问题和困难。如果这些问题和困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或缓解,要求教师达到全身心投入教学与科研工作,那是不现实的。要解决教师的这些困难和问题,单靠高校自身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才能逐步予以落实和解决。《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1]该规定有助于切实保障广大教师的基本利益,促进师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理念是前进的动力,大学的教育理念就是大学的灵魂。大学必须有鲜明的、符合现代大学办学规律的基本教育理念。关于大学的教育目的理念,蔡元培先生在任北大校长时,就曾经提出大学以“养成硕学闳材,培养健全之人格”的教育目的。他所主张的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教育要培养人的智慧,发扬人性,完善人。其目的是人,不是人力[2]。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必须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纵观我国的教育现状,应试教育始终占主导地位,高考的指挥棒挥动着千军万马,虽然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创新意识培养、自主招生也都在倡导或试行,但不仅是中小学,而且在大学课堂里,照样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占主导,教师枯燥的授课,学生被动的学习,教材内容单一陈旧,教学质量的检验与评估评价体系欠缺,社会检验体系缺失。再之,受社会现象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冲击,部分教师未能把更多精力投放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之上,形成师资力量的隐性流失。教师职前的门槛过低,职后的培训与提高也明显不足。这些现象和问题,势必直接影响或制约教学质量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提升和强化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而教师的教育理念源于大学的办学理念乃至大学校长的理念。大学必须建立科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这样,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管理者、控制者。在学生自主承担学习的责任后,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调整为引领者、参与者、评价者。
创新教师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期望广大教师在积极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善于学习研究,不断拓展知识面和信息渠道,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充分运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视听效应,不断拓展教学空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民主探讨、科学实验、互相交流的机会和氛围,努力培养学生“质疑、探究、求解、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根据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教育思想,只有切切实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育人意识;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提供学生广阔的学习机会和空间,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和经济社会建设有用之才。这样,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有的放矢,富有成效。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完善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1]
教育要创新,教育质量要提高,必须有相应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例如: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需要经费保障;学校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图书资料的配套、教材建设、对外交流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保障。因此,地方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尽快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的政策目标。
引领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学校管理的自主权。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机构要不断加大高校的办学、管理自主权,减少运用行政手段解决高校的发展和建设问题,改变直接管理大学的单一管理方式,更多地提供规划、信息服务,保障环境,有效推动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理顺政府和大学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3]。
创建良好的校园周边安定稳定的环境,是学校办学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也是地方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学校,尤其是地处新大学城的高校或新建的高校,由于地处郊区,容易出现诸如征地赔偿、农民工安置、周边摆摊设点、社会治安、水电保障、生活供给、食品卫生、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学校的办学秩序,甚至引发校园乃至社会的稳定问题。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相关部门都应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履行监督监管职责,为高校办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因社会问题或因素,影响高校的办学秩序。
地方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帮助解决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工资待遇问题、子女入学问题,重视和关怀广大教师,切实提供政策与资金的保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引领与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中的应有作用,这样,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创新,才有物质、环境、政策的保障。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1]
建立现代大学,必然会孕育产生大学的治理结构。大学的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与核心,是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重大决策的结构和过程[4]。以大学办学自主权问题为核心的大学制度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当前高等学校的领导机构、管理格局、办学自主、内外制约等种种因素,长期困扰着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如高校的教代会,按照《高等教育法》规定是“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在现实中,教代会能真正有效监督高校党委或行政的决策吗?高校的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也基本上由行政机构所替代,更多行使的只是形式上的表决。此外,高校的管理部门由于长期习惯机关化的工作模式,更多周而复始地按部就班,再加上不少高校根本没有制定合理有效的大学治理章程,办事效率可想而知。
大学章程是大学得以存在和运作的最为重要的规则,也是大学自主地位的体现;大学章程不仅是促进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与创新的重要载体,更是明确高等学校与政府管理部门及社会的关系,健全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办学与管理行为,落实学校法人地位与办学自主权的重要保障[4]。大学章程也是大学宪章的美称,是大学治理法制化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精神制度化的重要载体。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大学章程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有“职业化”的教育家校长。“校长职业化,就是要以校长为业,其核心,就是要让大学校长从自身科研的重负中解脱出来,从官僚体系的科层中解放出来,让那些有终身办学志向的人不受任何名利干扰诱惑,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5]
大学的治理不仅仅是行政事务管理,或满足于一般性运转,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并始终贯穿校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价值追求,引领学校的现代教学和科学研究,培育高素质、高层次的教师队伍,以生为本,培养创新型人才,探索各自学校的培养模式。校长职业化强调以校长为业,要的是能全身心投入大学的管理,同时他也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以至于校长能够制定和实现自己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有利于形成一所学校的办学风格和特色,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教育家。
解读与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培养创新的杰出人才和经济社会急需的人才,回答“钱学森之问”,不仅需要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力量的有力支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确保必要的办学经费,更重要的是要唤醒大学自身的使命感。大学要积极探索大学的定位、大学的教育功能、大学的培养模式、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大学的民主管理等一系列现代大学制度,尽快实现现代大学治理,尽快实行大学校长职业化的教育家治校办学。这样,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才会有质的变化和飞跃,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经济社会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7-29.
[2]杜静,吕振合.蔡元培、梅贻琦大学教育理念与我国的高等教育[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
[3]林光彬.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9-11-18.
[4]湛中乐.现代大学治理与大学章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5]朱庆葆.教育家办学与校长职业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1,(11).
Reflections on Implementation of Outline of China’s National Plan for Medium and 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YAN Jun-xiong
(Fujian Teachers Training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Fuzhou350007,China)
Outline of China’s National Plan for Medium and 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National Education Plan)offer an overall plan and direction for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next decade.Centering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comprehensively,the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universities and develop the educational advantages.After researching and analyzing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universities,the author proposed that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Education Plan,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should be the premise;enhancing the teaching concept and ability should be the key;local government an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should be the policy safeguards;and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and governance should be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National Education Plan;Guide;Implement
G640
A
1008—4444(2011)06—0137—04
2011-09-11
严俊雄(1959—),男,福建莆田人,福建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宋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