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晨晖
(南华大学 教务处,湖南 衡阳 421001)
境外高教管理模式对我国高教管理的启示*
罗晨晖
(南华大学 教务处,湖南 衡阳 421001)
我国即将迎来新一轮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在高等教育逐步走向普及化的背景下,探索我国高教管理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文章概述了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教管理模式的特点,并分析了我国高教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高教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高教普及化;创新;问题;策略
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传播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而日益便捷。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世纪。要实现民族振兴、文明进步、社会和谐,其根本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1]我国高等学校自1999年开始的连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目前已经达到24.2%,根据《纲要》的规划,到2020年时将达到40%左右。这充分说明,未来10年,我国将步入高等教育新一轮的大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将有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为下一阶段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国著名的当代教育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在1973年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2]。马氏理论的本质在于指出了高等教育由于规模扩张所引起的教育制度本身与环境的变化,即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在教育规模、本质、功能、课程和形态的不同特征。因此,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探索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所带来的高教管理模式创新问题,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悠久,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西方高教管理模式运行方式独特,特点鲜明,对现阶段我国高教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英国高校管理特征主要是学校自主独立、突出人才创新、注重学科建设、加强评估和政策引导。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高等教育拥有完备的管理体制,其主要特征是政府充分发挥引导和调接、监督作用,学校拥有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形式多样,市场完善,鼓励竞争[2]。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得到国际公认,其高教管理模式主要特点是管理科学、职责明确、决策民主,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主导作用,注重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德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确立了完善的高教管理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监管[4]。日本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0年时已经达到了49.1%,其主要特色是突出私立院校的发展,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发挥宏观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2]。
香港作为区域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性国际城市和世界金融中心,其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极高,因此其高教管理模式具有博采众家之长的特点。香港高教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与咨询两个系统的密切配合与协调,尤其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在高教管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政府实行“积极不干预”政策。其特征主要有高校具有独立自主的办学权,政府通过法规和行政权力对大学进行监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
高校办学自主权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6]。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大,生源结构、经费投入、办学机构、大学功能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等教育呈现出在多目标下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复杂的内外环境影响因素使高校办学自主权没有完全落实到位[7]。尽管我国颁布实施《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校办学自主,但实际上高校内部行政趋势明显,高校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行政化倾向。高校内部管理机构的负责人都享有明显的行政职级,行政权力泛化,而学术权力却被淡化。此外,高校办学也缺乏相应的社会评价监督机制,现行的本科办学教育质量评估等评价机制在行政化模式的运作下形同虚设。
我国高校管理模式深受中国社会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体现管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特点。在我国公办高校中,传统的做法是将工作人员划分为行政管理岗位和教学岗位,在行政化倾向明显的情况下,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越来越多,有的高校甚至出现了行政管理岗位人员总数达到一线教师人数的情况,以某地方本科院为例,处级行政干部总人数竟然超过了百人。管理机构臃肿,人员庞大,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既导致了高校创新能力不足,又影响到了高校的学术科研、学科建设的发展。高校被视为知识创新、科技研发的基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支撑,人浮于事的管理模式急需变革。
我国在1999年开始关注现代大学制度[8]。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在于大学实现办学自主权,实行独立自主办学。现代大学制度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以宏观管理为主,发挥市场调节功能,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另一方面是实现教授治学,专家治学,民主管理。我国要创建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已经有若干所大学建立了董事会,试行了法人制度,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在现阶段的高校管理体制下,高校内部管理仍然是党委领导下的集权管理方式,由此也滋生了高校内部的行政腐败问题,既影响到高校的学术科研也影响到人才培养和高校自身的发展。
我国关于高等教育立法的法规较少,距离完善的高等教育法规体系尚远。我国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严重依赖于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长期以来没有构建完善的高校自主办学的法律法规体系。尽管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建立法人制度,但是对于具体的法人地位、形式和性质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大学法人的性质尚不清晰,从而难以真正落实。此外,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大学组织管理体制,实际实行的管理体制是以政府行政管理和干预为主,高校内部行政化管理倾向明显。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多元化、完善的办学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主要障碍在于:举办者与管理者合一,政府直接管理;大学法人地位不明确;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因此,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变直接管理为宏观的间接管理。如我国高校新办专业必须由主管教育的行政部门予以审批,因此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受到严重的削弱。(2)改革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体制有其优点,但是客观上也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地位不明确,而且党委、行政的职责范围不明确,大学内部学术权力缺失。(3)加强社会的监督和评价。
构建高校创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职能。教学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既具有技术创新又懂得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既能促进社会发展又能提升高校自身的品牌和知名度。因此,创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整合优化教学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利于满足广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持,推进社会和谐建设和又快又好的发展。
高校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英人才,同时自身也汇聚了一大批社会的精英人才。高校的独立自主既体现在高校依法独立自主办学,同时也体现在高校完善的学术制度和专家治学方面。在我国现行的高校管理体制下,高校的行政权力突出而学术权力缺失,其结果必然是既滋生学术腐败,也影响到高校的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要实现高校的独立自主,就必须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给予高校办学自主权充分的法律保障,同时转变政府直接办学管理模式,真正实现高校内部民主决策,科学管理,专家治学。
[1]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 -03/01/content_19492625_7.htm
[2]王祖林.美英法日四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践途径比较及启示[J].石油教育,2009,(6):52 ~54.
[3]贺小华.国外高教管理模式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173~174.
[4]李志宏.英德法各国是如何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45 ~46.
[5]施小平.试论香港高等教育管理模式[J].高教论坛,2006,(4):159 ~161.
[6]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tqzggx/659585.htm
[7]http://edu.people.com.cn/GB/11132240.html
[8] http://www.bjmu.edu.cn/art/2006/5/22/art_528_1751.html
G649.21
A
1006-5342(2011)08-0172-02
201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