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魁夷:旅行的意义*

2011-08-15 00:54欧小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东山风景散文

欧小林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东山魁夷:旅行的意义*

欧小林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东山魁夷是日本著名的风景画家和散文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旅行,其足迹遍布日本以及欧亚各国,通过旅行他创作了大量的风景画和散文作品。旅行在东山魁夷的创作以及思想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东山魁夷;旅行;风景;散文

东山魁夷(1908-1999),是日本当代著名的风景画家和散文家。其作品风格清新、优美,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代表绘画作品有《残照》(1947)、《路》(1950)、《窗》(1971)、《山峡朝雾》(1983)、《沼》(1993)等。作为风景画家闻名的东山魁夷在文学上的造诣也非常深,创作了大批优美散文。如《我遍历的山河》(1957)、《和风景的对话》(1967)、《黄山白云》(1979)、《中国之旅》(1984)等。东山魁夷的挚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对其散文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散文集《和风景的对话》序文中,川端康成这样写道:“这是一本优美动人的书。读着它,自然的启示,人类的福音,像清泉一般流过心间。这是风景画家东山魁夷半生的回忆,心灵的遍历,艺术的自白。他试图借此追索和探求美的精神,究明美的本源。他的以个别推及一般的心愿,通过明静,温和,绵密的论述得以实现。他用散文诗般文字弹奏着美妙的乐章。”

东山魁夷年轻时就经常旅行,画了许多风物写生画。不仅日本内地,还去过欧洲、中国、朝鲜,旅行是其生活的重要部分。画风景画时,选取自然界的山野为对象,多半是从旅行中获取题材。“我每当背着画具乘上火车离开东京,总有一种解放感,怀抱着某种期望,心中处于无思无虑的状态”,“旅行给我契机,使我的精神处于纯粹而活跃的状态。以此种心态所面对的自然,对于我来说是充溢着生命感觉的对象”(《风景巡礼》)。“解放感”、“期望”、“契机”、“纯粹而活跃”,由此可见旅行不仅给东山魁夷提供创作素材,在精神层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旅行的意义,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现风景,与风景对话

“以往,我不知道有过多少次旅行,今后,我还是要继续旅行下去。”(《放眼风景》)。作为风景画家,可以说旅行已经成为东山魁夷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旅行发现新的风景,在风景中净化自己,并与风景对话。

如果说一般人的眼中,名胜古迹才是真正的风景,那东山魁夷眼中的风景则深深地烙上了他独特的眼光。名画作《路》(1950)是东山魁夷的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赢得了极高的评价和荣誉。画面布局简单明了,一条灰色的小路在眼前笔直地延伸,路两旁是低矮的青山。在两旁绿色的衬托下,灰色的小路更加突出,让人不由地对前面的路,对未来充满希望。《路》创作于战争结束后的贫困年代,构图非常简单,风景也极其平常,随处可见,但是“这幅作品却表现了我的满心的情思,它所象征的世界,似乎是和许多人的心相通的。人们看到这幅画,都会想到自己走过的道路而感叹不已。”(《一片树叶》)。

画作《树根》(1955)描绘的是巨大的树根向四面八方伸展,纵横交错,充满力量感。让欣赏画作的人能够感觉到树根在拼命从大地吸取养分来支撑画面上并没有出现的参天枝干,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在东山魁夷的画作中,像《路》《树根》这样的画作还有很多很多,东山魁夷更多关注的是这种平凡的风景。这些风景并不是人迹罕至的景致,而是富有生活情趣的自然风物。正是这样的平凡的风景给东山魁夷留下深刻印象。“我从茅野到诹访的途中,忽然被路上的风景吸引了。于是,我便乘兴画了几幅简单的速写。这些极为平凡的风景中含有什么呢?几天过去了,没想到这情景深深在我心中扎了根,化作宁静的影像,时时诱发着我的思绪,时时呼唤着我的心灵”(《在河畔》)。于东山魁夷而言,像茅野到诹访的途中的平凡风景才是真正的“难忘的风景”。而这些平凡的风景也更多地被东山魁夷创作成风景画作和散文作品。

当遇到这些风景,东山魁夷会与风景对话。

当东山魁夷坐在寂静的山谷里,侧耳倾听河流缓缓流过田野注入诹访湖时,他感到风景在和他说话,告诉他故乡的姿影,让身在异乡的游子回忆起美好的故乡,在漫游的旅途中,眼前的风景和内心深处的故乡交织在一起。“这河流的风景作为我心灵的故乡的象征,不正在向我静静地切切絮语吗?”(《在河畔》)。

当东山魁夷观察到庭院里一片树叶缓缓坠落的时候,他感悟到“一叶坠地,绝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盎然生机”。作为人,就如同树叶一样,“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耗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一片树叶》)

历经战争和父母亲、弟弟相继去世的东山魁夷在与风景的对话中感悟到“不存在什么常住之世,常住之地,常住之家。我发现,只有流转和无常才是生之明证”;“我并非靠自己的意志而生,也不是靠自己的意志而死”;“竭尽全力而诚实地生活是尊贵的,只有这个是我生存的唯一要意”;“我的生命被造就出来,同野草一样,同路旁的小石子一样,一旦出生,我便想在这样的命运中奋力生活”。(《放眼风景》)

东山魁夷旅行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今后的事我不清楚,但我还会不断地旅行写生,并从中寻求我可能有的新的发展前程,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风景巡礼》)。通过旅行,东山魁夷不断发现新的风景,创作新的作品,旅行的方向决定着他的绘画的方向。而与风景的对话则让东山魁夷感悟人生的真谛——无常。

二、反思现代社会,寻找日本传统美

当经济快速发展,现代文明给日本带来了高楼大厦的时候,东山魁夷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谁能说东京是美丽的城市呢?许多道路都不能体现都市的面貌,建筑样式混乱,广告泛滥,噪音,脏污,腐臭等恶劣现象举不胜举。我想描绘东京,但我对于这样的东京却爱不起来。我也不认为它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东京》)正是因为现代社会吞噬了日本的传统美,东山魁夷只能通过旅行去寻找正在尚存的日本传统美。在《我遍历的山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东山魁夷的足迹遍布了日本从南到北各个角落。有山川,有草地,有日出,有月夜,有古塔,有寺庵,有春夏秋冬,有传统祭祀……在东山魁夷心中,只有通过旅行,亲近自然,才能不断感受逐渐被现代文明的高楼大厦所驱逐的日本传统美。“作为一名画家,一位风景画家,他自觉服从命运的安排,阐明了自己对日本美的认识。”(川端康成语)。东山魁夷把美看成是生命中的感动,而对于美的载体之一——自然的被破坏,他更是痛心疾首。日本的高速发展导致日本自然的急剧荒废,“人类不爱护自然,同时就意味着人类不爱护人类”。(《风景中散步》)。

当东山魁夷融入自然,享受日本传统美时,他的绘画和散文则变得更加婉转,优美。在《京洛四季》系列散文中,东山魁夷用极其优美的语言,用日本传统乐器三味线般的语调缓缓地描述了京都令人痴迷的美景。“赏花小路旁的红格子窗上,挂着染有一连串白色圆纹的京都舞的红灯笼。我喜欢那灯笼的精巧。那红色之所以也同样逗人喜爱,或许是因为色调沉静,并以那暗淡的房屋为背景的缘故吧。夜,每逢掌灯的时候,显得更美了。”(《舞伎》)。“冬季自北山而来,洛南地方响晴的日子,绵远的北山群青笼翠,时而又被太阳照亮,简直就像沉浸在清碧的水里,历历可见。”(《冬季的北山杉林》)。东山魁夷以爱怜的心情描绘他所看到的日本最传统的美景,足见其对日本传统美的热爱。

旅行让东山魁夷反思现代社会,更加珍惜日本的传统美。在散文《听泉》中,东山魁夷把人类比喻为鸟群,鸟群急速地振动翅膀想要飞得更快,但是“这样连续飞翔下去,到头来,鸟群本身就会泯灭的,但愿鸟儿尽早懂得这个道理”。通过这样一个比喻,东山魁夷对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放慢脚步,珍惜日本的传统美。

三、寻找自我,孕育自我

东山魁夷逃离城市喧嚣,不断开启旅行,“发现风景”和“反思现代社会”,更是在旅行中寻找自我。“我遍历的自然,也是当时我自身的反映;同时这自然反映到我的心里,由此而孕育我自己。”(《追忆之港》)。不难看出,东山魁夷是在自然中寻找自我,孕育自我。东山魁夷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旅途中,“实际上,我就是在旅行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追忆之港》)。

在旅行中,东山魁夷不断思考人生,思考自我。他认为“无常就是人生的真实,人只有深深感悟这一点,才能产生活下去的力量。才能决定生存的态度。”(《我的座右铭》)。之所以有这种“无常观”,是与他的父亲、母亲、弟弟相继离他而去密不可分的。亲人一个个离去,东山魁夷“依然包裹在死的切实感受中,但是我又想一个从坟场里苏醒过来的人”,虽然有痛苦,但是他却觉得“一无所有的我,又重新获得了新生”(《路》)。对于死亡能够如此淡然,是因为东山魁夷已经参透人生的真谛,并升华了人生信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有完全燃烧自己,最后化为灰烬的人,才能葆有长久的生命。”(《不死》)。

“过去和现在,我都一直记住恒久的自然使得我的疲惫的心灵获得复苏和新生。”(《山国》)。在旅途中东山魁夷寻找自我、孕育自我、形成自我,看透人生,因此才能创作出许许多多优美而又深刻的风景画和散文。

“我想开始新的旅程。今后,我所走向的是老耄的世界。在这严酷、剧烈的世上,我将要老去。然而,老并不全是可哀的。因为比起年轻时代来,我会越发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旅程》)。东山魁夷是一位执着的旅行者,风霜雨雪生老病死都不能阻挡他旅行的脚步。可以说他是将旅行、绘画、散文当做了人生的全部,而旅行又是绘画和散文创作的基础。在旅行中,东山魁夷不断发现风景,与风景对话;反思现代社会,寻找日本传统美;并最终形成独特的自我。

[1]东山魁夷著,陈德文译.东山魁夷散文精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

[2]东山魁夷著,唐月梅译.与风景对话[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

[3]东山魁夷著,唐月梅译.探索日本之美[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

[4]孙东民.东山魁夷与中国[N].人民日报,2002-12-06.

J03

A

1006-5342(2011)08-0059-02

2011-06-08

猜你喜欢
东山风景散文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东山果事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何来胜《李白忆东山(其一)》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