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敬北
(宿迁学院 外语系,江苏 宿迁 223800)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视野下的外语教学
耿敬北
(宿迁学院 外语系,江苏 宿迁 223800)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外语教学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是对传统课程理论的批判和重构,它为拓宽外语教学思路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为背景,提出外语教学的平等开放性、整体生态性、自组织性、人本主义、开放性评价体系原则,试图探索新的外语教学途径。
后现代主义是对以泰勒原理为课程典范的现代主义理论进行的批判和重构。代表人物是多尔、卡普拉以及斯拉特瑞。多尔的转变性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流动、变化的,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变革性,据此他提出了4R课程标准: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卡普拉整体性生态课程观反对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他认为人类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科学只有与人类精神相结合,才能促进社会发展,他主张用生态学的世界观看待世界和设计课程[1]。斯拉特瑞通俗化后现代课程观否定“元叙述”,反对以单一的标准去裁定所有的差异,进而统一所有的话语。应承认差异,正确对待变化;否定“二元论”,强调“整体理解消除二元论”,以沟通各课理论之间的联系;博采众家之长,从“整体理解”出发,综合各家各派的思想观点构建课程理论[2]。
以上后现代主义课程代表人物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可概括为:课程设计应该遵循平等开放性、整体生态性、自组织性、以人为本、开放性评价体系原则,而这些原则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1 平等开放
传统的外语教学中的“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等模式,没有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而是强调了老师的权威性。无论在老师眼里还是学生的心中,老师都自觉不自觉的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学生所正在体验的一切。教师同意帮助学生理解所给建议的意义,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每个人所获得的心照不宣的理解[3]。开放性要求外语教学不拘泥于某个既定不变的教学目的,教学计划,可以因学生语言学习敏感度,教材难度,学习进度的差异灵活调整,应该是一种发展的不断变化的非线性过程。
2 整体生态性
卡普拉和斯拉特瑞都主张课程设计的整体生态性,构建从忽略生活世界到回归生活世界的新课程生态观。回归生活世界本质上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4]。语言是人类在与自然和社会交流过程中生成的,因此,课堂与社会、自然应紧密相联,外语教室的设计必须与自然、社会相协调,尽量为学生创造一种像习得母语那样,没有干扰的的语言环境。这样的语言教学才是生态的充满生命同时又具有实践性的。后现代主义下的外语教学应该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拘无束的学习外语,从而从根本上克服外语课堂上普遍存在的恐惧、焦虑、枯燥、厌倦等不良情绪。
3 自组织性
自组织就是利用干扰、问题等使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系统便通过自行组织和自我协调而形成新的平衡,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秩序。多尔提出,作为一种启示,将此运用于课程领域,则“要求课程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疑问性和启发性,并且需要达成一种促进探索的课堂氛围”[5]。当外语教学具有足够的丰富性、开放性以便接纳多重观点、问题和解释时,干扰才能够引起自组织。外语课堂氛围应该具有如下情形:感知干扰的语言气氛或框架足够宽松,没有要求迅速“成功”的压力;接受异样性,能够研究异样性的细节;学生的语言输入、输出时间充分,足以让新框架形成。在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外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给外语课堂提供刚好足够的富有挑战性的有争议的、‘混乱的’管理,以鼓励自组织的进行。这样的作用对教师、对课程而言,都是截然不同于我们用泰勒基本模式所发展出来的作用”[6]。
4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罗杰斯(Rogers)等将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入到了教育领域,提出了颇有影响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其中,对我们的外语教学有特殊指导价值的教育理念主要有:主张外语课堂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和个人需要;主张包括认识和情感在内的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强调学习要具有个人意义,将教师视为促进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7]。外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性质,外语学习的过程,是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人文精神的丰富和个性生命的完善的过程,也是个体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体和谐发展的过程。可见,外语课程的价值追求不能仅仅是系统化的语言知识、语言运用的技能和技巧,它更应该关注人的生命内涵与生命意义。“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外语教学,可采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尊重与交流相结合、科学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5 开放性评价体系
一般的评价都是为了分出一个等级,而这是违背后现代主义课程非线型课程理论的。在后现代课程中,评价已经不是为了区分学生等级,而是为了了解个人学习的情况的一种手段。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各种课堂和学习的情况,通过大家的讨论,作一番总结[3]。因此,外语学习评价是总结外语学习有效方法,是手段而非目标。我们应该注重外语学习评价的多元与差异: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参与评价者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要尽可能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潜能、学业成就,以提供教学和课程改进的信息。外语课程评价是个体体验与合作的过程,因而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参与评价[8]。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对外语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教材选取方面,要求外语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灵活选取多种教材并配合使用,而不是只停留在一种教材反复教授上;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不应拘泥于一种教学法,尽管这种教学方法很新颖独特,我们必须要针对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网络、远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并非必然被用到,传统的手段在特定的情况下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在师生关系上,平等互信的关系能够消除情感上的障碍,让师生都能够发挥最大的潜力来学习和教学;在外语开发主体方面,要打破传统的单一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国家、地方、学校、班级甚至学生都将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堂教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更多鼓励学生进行建立在互助合作,取长补短基础上的自主学习;在外语教学的评价方面,我们应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并进行综合评价,参与评价者也应包括学生在内。
后现代主义思想无疑是对传统课程理论的巨大挑战,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在外语教学还不够完善需要进行改革的今天,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无疑给当今的外语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启发。但在超越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该吸取传统教法中的优秀成分,以达最佳的效果。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和设想,但该理论本身仍然需要不断完善。本文研究只是从理论角度对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下外语教学的探讨和构想,而对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涉及较少,这也是以后相关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1]杨春华.谈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观[J]. 语文学刊, 2009(3).
[2]谢登斌.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J].广西高教研究, 2001(5).
[3]【美】小威廉姆•E•多尔. 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宋乃庆,等.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5]Doll,W.E.(1993). 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Teachers College Press, p.164.
[6]Schon, Donald.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p.296.
[7]杨 振.人本观:让英语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4(8).
[8]邹海燕. 基于后现代主义视域重构高等教育课程观[J]. 中国高教研究, 2009(5)
Key words: postmodern; curriculum theor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bstract: The postmodern curriculum theory is critical and refactoring to traditional curriculum theory. Meanwhile, it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to broade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ways. Based on the postmodern curriculum theory, this paper hold tha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equality and openness, ecology, self-organizing, humanism as well as opening evaluation system, trying to explore a new approach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modern Curriculum Theory
GENG Jing-bei
(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Suqian College , Suqian Jiangsu 223800, China)
G420
A
1673–2804(2010)02-0050-02
201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