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多芬奏鸣曲力度方面的处理*

2011-08-15 00:54史真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强音触键奏鸣曲

史真真,左 峰

(咸宁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力度方面的处理*

史真真,左 峰

(咸宁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贝多芬的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力度的变化,他的作品也因此而表现得更加充满对比、将内心的情感爆发得更加热烈,我们只有认真处理好贝多芬奏鸣曲力度方面的各种变化,才能将奏鸣曲演奏的更加有内涵。

贝多芬;力度;强弱对比

一、贝多芬生平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与人交谈十分不便。但命运的考验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我将和我的命运抗争!”“我是为人类酿造美酒的巴克斯神,不管是谁,真正理解了我的音乐就能从别人带给他们的悲惨中解脱出来。”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挥家。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的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力度的变化,他的作品也因此而表现的更加充满对比、将内心的情感爆发得更加热烈,我们只有认真处理好贝多芬奏鸣曲力度方面的各种变化,才能将奏鸣曲演奏的更加有内涵。

二、力度的多变与处理

贝多芬的奏鸣曲力度变化幅度通常较大,经常用强音,充满戏剧性的冲突、对比和张力,这些是他常用的表现方法。他亲自写上各种记号,与其说是作曲家出于细心,不如说是出于音乐内容之必须。假如我们从头到尾用同样的力度去演奏莫扎特的某一些奏鸣曲,也许还能听得过去,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演奏贝多芬的作品根本不行。这些力度变化和谱上的音符一样,是整个作品不可分割的部分。在贝多芬奏鸣曲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强调他的内在张力和外在强烈的戏剧性冲突与对比,准确把握了贝多芬奏鸣曲的这一特点,贝多芬作品中的神韵就会显现出来。

贝多芬的奏鸣曲中有许多力度提示符号,譬如:ppp pp p mf sf ff fff等,大多数的奏鸣曲正是由于这些力度上的起伏,才使得曲子的感情有了更生动的表达,以下是常见到的力度变化方法:不通过渐强而突然出现一个强音,如:Op.26降A大调奏鸣曲第四乐章第84小节,在连续的p后,乐句尾部的强音和弦要清楚表现;渐强之后突然变弱,如:Op.13“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第4~5小节,第5小节的第一个音降E要突然进来才能达到紧张的状态;强音出现在弱拍或后半拍,如:Op.13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第208小节,降E虽然是208小节的第四拍,但是它所在的乐句是整个乐章的最体现贝多芬大胆抗争风格的部分,因此要用ff来体现等等。虽然这些听起来都比较生硬逆耳,然而这却是贝多芬的特色之一。因此对待贝多芬的乐曲,不仅要对每个乐句的连贯掌握到完美,还要对乐曲内容的表达,即对音符、休止符、速度、力度等的控制要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才能充分融合进贝多芬的奏鸣曲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中去。下面举出几个例子:

1.“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里,有几个用同一材料写成的乐句,因为力度不同而突出了各自的不同性质。引子部分第5小节,p要突然进来,后面的ff和p的交替出现要注意音量的对比,逐渐推进,逐渐占领主题的高度,以达到紧张的状态。第9小节sfp—特强后弱的表现要有分寸感,这首奏鸣曲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发展部的第一句,同样用这种材料写成,谱上写有渐强,并且此处的快板极其激烈且煽动性强。正是这种个性,这个奏鸣曲给人以非常辉煌的交响曲般印象。呈示部和再现部结束处(自121小节起和自285小节起)是强,用以表现信心和力量来面对不断掀起的风暴。

2.第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第一句,没有渐强,最后的A音却是强音,这一句常被人不自觉地弹成渐强,这个乐章充满着火热的情绪,因此不管在那个调上出现它都应该弹得十分醒目。第九奏鸣曲第三乐章的第一句,相反地是由渐强到突弱(因为它是cresc.后的一种转折),如果忽略了这里的突弱,那么这个乐章欢快活泼、如游戏般的灵巧就得不到很好的展现了。“月光”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是一首性格非常活泼的谐谑曲,演奏时要近乎“激烈”。它的第一句也是弱到突强,因此此处sf的闯入要很响亮,不要有预示的(cresc.),闪电雷鸣般的主要主题是奋进的,动态顶点的这两个具有炸裂性的和弦要使劲强奏才会具有很大的推动力量及即兴风格形态。只有到了第三句以后(从第7小节起)音乐才进入渐强并且要明显表现出来。

3.在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Op.57中有一些连续进行具有歌唱性的八度,需要获得极弱的演奏效果,此时可以通过放慢触键速度来改变弹奏声音的音量和音色。在放慢触键速度时,一方面要注意保持动作的均匀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要保证手臂始终是以柔和的动作形态来带动整个触键动作。而手掌和手指的各个关节则应具有相当的紧张度,以便确保触键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尤其是手指第一关节和第三关节在触键时要能够非常稳定的立在键上,即使指尖离键盘还有一段距离,手掌在空中也应当处于完全准备好的状态下,而不能是非常放松的手型,这样,当触键时,手掌像一个缓缓降落的集装箱,而手臂则像控制着起落的吊车,帮助手掌能平稳的着陆。这种触键方式在很多如歌的、抒情的、轻柔的、极微弱的乐段、乐句或单个和弦上都能应用,在一些“突弱”的地方,只要改变了触键的速度,就能立刻取得惊人的对比结果。这些变化和强、弱音要表达到什么程度,是每个演奏者自己都值得考虑的问题。它们不是简单的记号,后面隐藏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在学琴过程中,有一部分人偏重技术的训练,还有一部分人更重视其思想内涵的表现,而在进行钢琴演奏时应将技术与思想内容融会贯通,认真处理。两者的统一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的目标,也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音乐的艺术内涵与表演技巧的最终目的。

三、奏鸣曲力度的把握

在演奏技术上,贝多芬大大地发挥了当时钢琴所能发出的极限音量,在贝多芬的奏鸣曲中,每个音符的力度都是随着内心的感情起伏而表现出来的。演奏者的指尖与琴键接触的一刹那,是综合了作曲家与演奏者全部的灵魂、感情、理念、心灵之间的信息传递。因此,我们在弹奏贝多芬的奏鸣曲前,应对贝多芬在作曲时的思想、背景以及所处时代的文化现象作全面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把贝多芬记录在谱面上的用心灵与热血凝成的旋律和标记,充满灵性地再现出来。通过十指尖端千变万化的触键与肢体的配合、力量的控制,将自己的心态尽可能地去接近贝多芬创作时的心态,只有冷静地、准确地、完整地做到这一基本要求,才能体会到贝多芬的内心情感,我们才能领悟到作品的真谛,并且用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

[1]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2]于祥义主编.西方音乐通史[M].(修订版).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3][奥]卡尔·车尔尼.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正确演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付占文.欧洲钢琴艺术史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波]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附问题解答)[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J62

A

1006-5342(2011)04-0119-02

2011-02-20

猜你喜欢
强音触键奏鸣曲
桃棚红谷荡强音
手机上的奏鸣曲
前辈栉风沐雨奏会计强音 吾辈继往开来谱时代新曲
春天的奏鸣曲
创新实干促发展 开放崛起奏强音
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触键技巧探究
饥饿奏鸣曲
试论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
“名”师“嘉”音聚甘陕,“长江钢琴”奏强音
浅谈钢琴演奏中歌唱性触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