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寒春,陈君
(1.内江师范学院 政法与历史学院,四川 内江641112;2.内江市第三中学,四川 内江641112)
胡塞尔现象学的发展脉络及思想意蕴
刘寒春1,陈君2
(1.内江师范学院 政法与历史学院,四川 内江641112;2.内江市第三中学,四川 内江641112)
胡塞尔;现象学;心理主义;悬搁;还原;生活世界
胡塞尔是现象学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胡塞尔通过批判心理主义,萌发了现象学的思想,逐步提出了现象学的还原、悬搁、意向性理论、本质直观、先验还原、生活世界等内蕴丰富的现象学方法和原则,这些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胡塞尔是现象学和现象学运动的第一‘代表’”[1](489),“现象学是现代西方主要哲学思潮之一,胡塞尔是本思潮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者。”[1](487)现象学由胡塞尔创立,它最重要的贡献是揭示出了一种新的哲学思考方法的可能和一个看待哲学问题的更原初的视野,我们可以将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研究。
数学家出身的胡塞尔,早在其哲学研究开始前就已将数学的严格性视为一切科学之楷模。胡塞尔转向哲学正是通过数学途径,他反复强调“基础”、“严格性”、“自明性”、“还原”等,都显示出早年所受数学教育。胡塞尔不满意于传统哲学的“不严格性”,希望为西方哲学奠定一个严格的坚实的基础。此后,布伦塔诺在这方面对胡塞尔更是产生了重要影响。胡塞尔在一生的哲学探索中都坚持“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的信念:他不信哲学中的大话和空话,要求把哲学史上的“大纸票”兑换成有效的“小零钱”;他拒绝形而上学的思辨,主张在“看”、在“直观”中把握到实事本身。“我力图引导,而不是说教。我只是想展示和描述我所看到的东西。我所要求的只是根据我的最好的见解——主要是根据我的,同时也根据别人的——说话的权利,我是作为一个度过十分严肃的哲学生活的人而发言的。”[2](120)
1891年,胡塞尔发表了《算术哲学:心理和逻辑研究》,此时他的兴趣集中于数学和逻辑的基础问题,他主要探讨了数学、逻辑与心理学的关系,胡塞尔受到了流行的心理主义思潮的影响,试图用心理规律来解释数学和逻辑规律。不久后他发现这将导致怀疑论和相对主义,于是起而批判心理主义,认为数学和逻辑规律不能归结为心理规律,而是一种自在地存在的规律,意识只是发现它们,而不是创造它们,这时他倾向于柏拉图的理念论。胡塞尔在“前现象学时期开始于用关于数学思维活动的描述心理学来解释数学的尝试,由于部分的失败,使他提出一种摆脱心理学的纯粹逻辑的客观主义纲领。”[2](122)
1900至1901年,胡塞尔发表了两卷本的《逻辑研究》,对逻辑研究中的心理主义(主要是19世纪德国和英国的心理学与逻辑学)、包括他自己的一些过去的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清理,胡塞尔现象学的提出就是建立在对各种物理和心理的经验论的批评的基础上的。在《逻辑研究》中,胡塞尔用“意向性”这个居于主体和(感觉经验)对象之间的更本源的思路来理解“意义”的纯构成,并以此为基点,论述了“本质直观”和“本质现象学”的思想和方法,这本书标志着现象学运动的开始。
(一)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胡塞尔对19世纪末盛行的心理主义哲学思潮展开了批判,心理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是把逻辑当作一种思维艺术,把逻辑规律归结为经验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认为真理是相对于这些规律而言的,因而只有相对真理,没有绝对真理。
胡塞尔认为心理主义的根本错误是混淆了自然规律和逻辑规律。自然规律是关于现实事件之间的联系的规律,而逻辑规律是关于观念之间的联系的规律。现实事件处于现实的时空世界,是随时间地点而变化的;观念不处于现实的时空世界,不随时间地点而变化;自然规律是从重复发生的事件之中通过归纳得出的,而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充其量也只有盖然的真理性;逻辑规律具有必然性,不是从归纳个别事件得出的。胡塞尔由此认为,自然规律是经验的概括,而逻辑规律是先天的原理。心理主义企图从只具有偶然的真理性的关于心理过程的经验概括中推导出具有必然的真理性的逻辑规律,这显然是错误的。胡塞尔认为心理主义犯这种错误的原因是把心理活动本身和心理活动所涉及的内容混淆起来了。
(二)意向性理论
胡塞尔用“描述心理学”来表示他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理论,他用noesis表示意识活动,用noema表示意识内容。Noesis作为意向活动的一般规定性,具有“给予意义”的特性,它作为意向作用本身,作为发生着的“我思”,是自我的关注和指向,给予意识活动以意义;noema是意向活动的对应内容,包含于意识活动之中,两者是一个意向活动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意识对象和内容是意向活动的构造。“意向性”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对象在内的一切现象。胡塞尔不关心认识对象是否存在,而是关心认识对象是否是事物自身的显示,它们对意识显示的内容是否纯粹,“纯粹”指不掺入个人意见的明证性,“不纯粹”的意识内容属于个人心理范围,不能成为知识的对象。但现实的认识活动总是一种个人的心理行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意识内容总是掺合在一起的。为了达到纯粹的意识,必须运用“悬搁法”(epoche),把属于个人心理的因素一一排除在意识之外,排除不了的剩余就是纯粹意识,纯粹意识没有实际内容,只是意识的基本结构——意向性。意向性的纯粹性表现为:即使意识与外部实在没有发生关系,意识也因“指向”某物的活动而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自主性,“意向某物”是意识的基本结构。胡塞尔通过对意向活动的分析来确定意识对象,即通过意识的显现过程来说明现象,因此,意向性的理论主要是对意向活动的分析。理想的意向活动是意义活动,与之相应的意识材料是概念,概念是意义活动所建立的。概念不是从个别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而是意义这一意向活动的产物,概念所指示的本质与知觉到的事物无关。对事物的认识开始于指向本质的意义活动,而不是开始于指向个别事物的知觉。
(三)现象学还原法
现象学还原(Reduktion)意味着自然主义的终止,即将一切关于某种东西“已经在那儿了”的存在预设“悬搁起来”。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命题,如果包含对于某种超出了自身给予范围的的断定,这种超越的东西就要被过滤掉或“放入括弧中”,以使之失效。还原是“悬搁”一切存在的事实的途径,以达到一个绝对的、纯粹的、自明的意识领域,通过还原,我们所达到的就是那些自身显现的纯现象。纯现象只涉及意识的行为、这行为本身构成的对象,以及这行为构成其对象的方式(行为与其对象的关联)。纯现象中含有意向性构成的生发机制,任何现象都不是现成地被给予的,而是被构成着的,即必含有一个生发和维持住被显现者的意向活动的机制,这个机制就是:意识或意向行为不断地激活实项的内容,从而投射出或构成着那超出实项内容的内在的被给予者,也就是意向对象或被显现的东西。
(四)本质直观
胡塞尔建立的本质直观方法主要是用于发现自在地存在的数学和逻辑的本质。数学和逻辑的规律是通过人的认识发现的,因此,在认识论问题被澄清之前,数学和逻辑规律的确定性没有完全建立。基于这一认识,胡塞尔的兴趣转向了认识论问题,现象学方法被发展成为一种研究认识论的方法,这时胡塞尔逐步走向康德式先验主观唯心主义,一切意识的对象被认为都出于意识活动的作用。胡塞尔认为,“自明性”是由意识活动构成的,不存在完全自在的逻辑和数学规律,它们都是意识活动的产物,这里的意识活动不是经验的人的心理的意识活动,而是先验主体的意识活动。
“本质还原”是指把具体事实还原为一般本质,即把现实中存在的事物还原为意向的本质,它是用来发现本质、本质的规律和结构的方法。本质还原的基本原则是:“面向实事本身”,这里“实事”是指“直接的给予”或“纯粹现象”。本质还原要求一种部分的中止判断。本质还原的研究范围是认识的对象领域中的本质,而不研究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在存在方式上的关系问题,它描述意识行为和对象的本质一般性,它要求把有关认识的对象存在的信念放入括弧内存而不论,这是一种部分的中止判断。
(一)先验还原
1913年胡塞尔发表了《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此书标志着他完成了“从描述现象学”到“先验现象学”的过渡,现象学获得了“先验还原”和“先验现象学”的定义。先验还原是为了解决形而上学的问题,即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有关存在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定性的问题,形而上学是有关最终和最高问题的科学,他涉及到意识和存在者、主体和对象的关系。胡塞尔认为,世界(这里指意识的意向的对象总和)的本源是先验的主体,世界是由先验的主体构成的,先验还原将有关世界是自在地、客观地存在的观点还原为世界是相对于先验的主体而存在的观点;先验还原首先肯定意识活动、意向性结构、作为意识活动执行者的自我的自明性,然后说明意识活动如何构成意识活动的对象。但是,现象学运动中的哥廷根学派和慕尼黑学派中的大多数人不愿接受胡塞尔的先验唯心论,而宁愿采取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所持的实在论立场。他们认为《逻辑研究》才是真正的现象学著作,《逻辑研究》中所使用的本质直觉方法是真正的现象学方法,用其所建立的“本质科学”才是真正的现象学。
(二)悬搁法(epoche)
现象学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不以任何假设为前提而到达必真的真理,悬搁(中止判断)是达到这一点的手段,悬搁是现象学方法的首要因素。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中胡塞尔明确说道:“我们现在可以让普遍的悬置概念在我们明确、新颖的意义上取代笛卡儿普遍怀疑设想。……我们的目的是要去发现一个新的科学领域,这个领域应通过加括弧方法得到,它因此只应是一种被明确限制的领域。这种限制可用一句话来表示。我们使属于自然态度本质的总设定失去作用,我们将该设定的一切存在性方面都置入括号:因此将这整个自然世界置入括号中”。[1](43)“现象学悬置只是由于此洞见才配有此专名;这种悬置充分自觉实行将表明自己是为了使‘纯粹’意识以及接着使整个现象学区域可被我们理解所必不可少的方法。”[1](46)而这一切都以悬搁为基本条件,通过悬搁就可以达到一个无先定假设与倾向的出发点,防止转移论题,也防止在反省问题过程中重新运用间接知识、循环论证,胡塞尔常用“加括弧”表示悬搁。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时,我们可以把试题的某一部分放在括弧里,先解其它的部分,然后再来解它们,这并不影响对整道题的解答,而且往往必须这样做,在反省哲学问题时也必须使用这种方法。现象学的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都要运用悬搁,不过前者只要求部分悬搁,后者则要求普遍的、彻底的悬搁。
“悬搁”是对未经考察而相信事实存在的“自然态度”的不信任。我们关于事物存在的信念是受我们的生理和心理结构及其它自然属性决定的,为了达到绝对确实的基础,必须暂时悬搁对于存在事实的信念。这并不是否认事物的存在,只是在研究意识的起源时,把它们放进“括弧”里,不让它们起作用。当意识中关于具体对象的经验的、想象的和思维的内容都被排除之后,只剩下纯粹自我,自我就是意识之流,对自我意识流动状态的体验就是它的自明性。现象学只对世界和世界中的东西在行为与对象的相互关系中作为现象显现的方式感兴趣,它研究的是意识行为的相互关系和作为意义对象。“现象学不只要发展一种获得符合新型事物的新型知识的方法,还要赋予该方法的意义和有效性以最完善的明晰性,从而可以使其面对任何一种严肃的质疑。”[1](100)
(三)现象学构造
胡塞尔认为,先验自我的构造从本质上是一种综合活动,有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种综合。被动的综合是自我意识对给予的材料的综合;主动的综合是自我意识在显现过程中构造的现象,是在流动中形成的思想形象。纯粹意识是一种时间状态,纯粹自我的意识流是时间意识,在这种流动过程中,现在的状态环绕着一个边缘域(horizon),其中既有对过去的保存,又有向未来的伸展。时间意识的“沉淀”构造出关于事物的意识,“沉淀”即意识专注于经历的一个状态,使边缘域以此为轴心凝聚,成为流动状态之外的相对静止的、有确定意义范围的意向事物。现象学构造是从不确定的、有前提的事实到确定的、无前提的“现象”的显现过程。
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1936年)一书中,胡塞尔对自己的唯理智主义倾向做了自我批评,把现象归结为“生活世界”,而不是自我的创造物,他形成了“生活世界的现象学”和“交互主体性现象学”,对“生活世界”的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在此书中胡塞尔又发展了一种称为“目的论的历史的解释方法”的新的现象学方法。
(一)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方法
胡塞尔认识到,哲学研究要真正做到无前提,需要悬搁的不仅有自然态度认可的客观存在,还应包括在历史中形成的理论、概念,其结果是回到一个前科学时期,不受任何理论、传统、习惯的影响,直接面对“生活经验”。经过“历史的还原”,我们最终达到的是一个“生活世界”,现象学应该以生活世界为研究的起点,以生活世界为主题的现象学并不是经验的,它仍然是先验的,它超越了特殊的现有世界,面向无限可能的生活世界。
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方法研究生活世界的本质的结构和规律,它通过历史回溯或阐释的方法来揭示不变的历史先在性,是一种解释学的方法,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在生活世界中展现出来的历史的目的、人生的意义和人类的根本任务。对生活世界的研究是达到现象学先验还原的一条途径。后期胡塞尔用“解释”(Explikation)和“阐释”(Auslegung)逐步取代了描述,描述方法更多地掺入了解释学的方法。
(二)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指在自然态度中的世界,它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性的世界。”“非课题性”与“自然态度”有关,它是指我们在自然态度中指向地面对现实世界,将现实世界的存在看作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不言自明的前提,不将它看作问题,不把它当作课题来探讨。“生活世界”是一个始终在先被给予的、始终在先存在着的有效世界,但这种有效不是出于某个意图、某个课题,不是根据某个普遍的目的,每个目的都以生活世界为前提。第二,“生活世界”是一个奠基性的世界。“生活世界”的态度要先于“客观科学的态度”和“哲学的反思态度”,并构成后两种态度的基础。“生活世界是永远事先给予的,永远事先存在的世界。人们确认它的存在,并不因为某种意图、某个主题,也并不因为某种普遍的目标。一切目标以它为前提,即使那在科学的真理中所被认知的普遍的目标也以它为前提,并且已经和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再以它为前提,它们以自己的方式设定它的存在,并立足在它的存在上。科学的世界对于作为其前提的人和生活世界来说是一个无限开放的目标构成物的区域。”[3](1087)第三,“生活世界”是一个主观、相对的世界。它是始终在不断相对运动中为我的存在之物的总体。“生活世界”随个体自我主观视域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每个人的“生活世界”是各不相同的,因而“生活世界”的真理是相对于每个个体而言的真理。第四,“生活世界”是一个直观的世界,它是可直观到的事物的总体,“直观”意味着日常的、伸手可及的、非抽象的。正因为它是一个直观地被经验之物的世界,因而随经验主体的不同而具有相对性:它可以是相对于一个个体的人而言的世界,也可以是相对于一个集体的人而言的世界。总之,“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性的、奠基性的、直观的、主观的世界”。
(三)交互主体性
“交互主体性”是指先验自我在构造出先验的事物和由这些事物所组成的自然视域之后,如何再构造出他人以及由他人所组成的社会视域的问题。“交互主体性”是指一种在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着的共同性(或共通性),这种交互主体的共同性使得一个“客观的”世界先验地成为可能。“交互主体性”可分为“纯粹—心灵的交互主体性”和“先验的交互主体性”。先验的交互主体性是具体、独立的绝对存在基础,所有超越之物都从这个基础中获得其存在意义。“纯粹—心灵的交互主体性”与人类的“生活世界”有关,它属于“心理学的现象学”(本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它与“先验的交互主体性”的关系是“心理学”对象与“先验哲学”对象之间的关系。“交互主体性”涉及到“我”与“你”或“我”与“他”的关系,同时它也涉及到“我”与“我们”的关系。“交互主体性”问题的提出,首先并不意味着要去论证对所有主体而言的客观性的同一,而是意味着先验现象学从“单个的主体”向“复数的主体”,从“唯我论的自我学”向“交互主体性现象学”扩展的意图。交互主体性理论的提出,可以使先验现象学摆脱“唯我论”或“自我论”的假象。
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形成和展开是一个非常复杂、曲折的心路历程,由于胡塞尔对人的意识的活动层次,作了详细的省察,对思维心理学作了较多研究,在证实哲学命题的技术方面有许多突破、创新,这些对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特别是存在主义、解释学、结构主义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1] (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Ⅰ)[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M].王炳文,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 胡塞尔.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A].张庆熊,译.倪梁康选编.胡塞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The Development Train and Ideological Implication of Husserl’s Phenomenology
LIU Han-chun1,CHEN Jun2
(1.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nd History,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eijiang Sichuan 641112,China;2.Neijiang Third Middle School,Neijiang Sichuan 641112,China)
Husserl;phenomenology;psychological doctrine;epoche;reduction;the life world
Husserl is the founder and main representative of phenomenology.The development of Husserl’s phenomenologyical thought had experienced a winding exploring process.Through criticizing the psychological doctrine Husserl sprouted his thought of phenomenology and gradually put forward abundant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and principle that were phenomenologyical reduction、epoche、the theory of intentionality、essential intuition、transcendental reduction and the life world,etc..These ideas have had great impa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B143
A
1673-2804(2011)06-0005-04
201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