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昌邑 刘筱筠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2;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
管窥《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
何昌邑 刘筱筠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2;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
《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对域外文学的介绍和述评功不可没,其圈内影响力和成就得到公认;但是由于缺失更开阔的视野和追随域外的文学批评路径,两刊在构建中国自己的外国文学评介体系和学术探索上缺失创新性的突破,在中国学术界的跨学科影响力有限。笔者就两刊的栏目设计、选题和编辑方针的不完善之处进行了简析。
《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栏目;选题
《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常常被认为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水平的集中体现,对域外文学的介绍和述评功不可没,对了解较新的外国文学动态颇有帮助,其圈内影响力和成就得到公认。
《外国文学评论》为季刊,1987年创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辑出版,在中国外国文学圈内常被认为是本领域的扛鼎刊物。《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在其“来稿须知”中表明:“《外国文学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以反映中国学者在外国文学研究方面最新学术成果为宗旨的国家级期刊。”(《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外国文学研究》为双月刊,1979年创刊,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外语学院编辑出版,于2005年第1期开始被AHCI(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收录。《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认为:“《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是大陆被AHCI收录的第一份中文核心学术期刊,它将成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者与国际学术界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成为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和扩大中国学术影响的阵地。《外国文学研究》不仅于2005年被AHCI收录,而且还被英国的ABELL(Annual Bibliography of English Language&Literature)以及美国的MLA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这两个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是我国唯一一份可以在国际权威学术数据库中被查阅引用的艺术与人文科学类学术期刊。”(《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这似乎在说自己在该领域是国内唯一能“与国际学术界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自豪中暗示自己在国内外国文学研究中的领先地位。
本文以《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上半年发表的文章为例,对其栏目设计、选题、编辑方针和其不完善之处作一简评。
《外国文学评论》为季刊,每季度中期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定价15元; 《外国文学研究》为双月刊,于双月下旬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定价18元。为了客观反映《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上半年的栏目编排,笔者先将其目录抄录如下:
《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互文性理论鉴照下的中国诗学用典问题/江弱水;
经典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以《堂吉诃德》为个案/陈众议;
革命、焦虑和哥特式表现——英国哥特式小说的社会政治情境/黄禄善;
“太阳神”的颂歌——格奥尔格的《颂歌》解读/杨宏芹;
论《我的亲戚,莫里纳上校》中的“男性气质”问题/陈琳;
斯宾塞《仙后》第一卷与英国中古文学传统/熊云甫;
从《樱桃园》看契诃夫戏剧的喜剧性本质/董晓;
论I.A.理查兹《美学基础》中的中庸思想/容新芳
【当代外国文学】
作为斗士的村上春树——村上文学中被东亚忽视的东亚视角/林少华;
大江健三郎文学的时空美学——论《同时代的游戏》/霍士富;
“准则英雄”与“他者”——海明威的早期创作与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种族政治/于冬云;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从此以后》中的创伤“救赎”/苏忱;
“恋父”与“弑父”:从庞德的意象派到威廉斯的客体派/武新玉;
世界是“我”的表象:解析贝克特《徒劳无益》中的写实主义/王雅华,刘丽霞;
《杰克·迈格斯》:重写帝国文学经典/彭青龙;
冲击尘世最后的边界——论卡夫卡的死亡想象/赵山奎;
卡夫卡小说中的另类空间/冯亚琳
【动态】
“蜂鸟”与“白热”:两部艾米莉·狄更生的文学传记/宁;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第一届年会综述/竹夕;
俄罗斯文学二十年:丘普里宁的“文学纪事”/张冰;
《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新订编排规范;
编后记
《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高龙巴》:想象与真实的平衡/郭宏安;
作为寓言的自传/杨国政;
《拼凑的裁缝》为何迂回曲折?/殷企平;
一部独特的女性成长小说——论《简.爱》对童话的模仿与颠覆/孙胜忠;
19世纪美国家庭小说与现代社会价值建构/卢敏;
催眠·骗局·隐喻—— 《山家奇遇》的未解之谜/于雷;
幻想的爱与实践的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期创作问题/张变革;
审讯室外的小说家/段枫;
库切与自由主义/王旭峰;
库切的自传观和自传写作/高文惠;
生态文明视阈中的泰戈尔/侯传文;
“风景之发现”观照下的《自传的回声》/邹兰芳;
流逝中的凝固——埃及作家基塔尼作品时空艺术研究/谢杨;
非裔美国文学中的地理空间及其文化表征/王玉括;
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暴力世界/朱小琳;
《普克山的帕克》中的帝国理想及“英国性”建构/李秀清;
另一种修辞:不动声色的内心决斗——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艺术/李佩仑;
神话·献祭·挽歌——试论波特创作的深层结构/周铭;
东西方问题的考量在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延伸与影响/汪介之;
“叙事”还是“叙述”?——一个不能再“权宜”下去的术语混乱/赵毅衡
【动态】
普希金抒情诗中的书房/宁;
厄普代克与英国文学/严蓓雯;
编后记
《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
[中外学者访谈]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An Interview with Joshua Scodel/Nie Zhenzhao;
[文学伦理学批评]
文学与伦理学: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的“自由空间”/龙云;
伦理权威与宗教救赎:论亨利·菲尔丁小说中的密友形象/杜娟;
菲利浦·拉金诗歌中的两性伦理思想/区鉷,吕爱晶;
从《海景》和《山羊》看爱德华·阿尔比的生态伦理观/张琳,郭继德;
[英国文学研究]
Disease and Desire:Disciplining Encoded Homoeroticism in Jane Ere and“The Yellow Paper”/Tanfer Emin Tunc;
变形的鱼王:艾略特《荒原》的身体叙述/刘立辉;
和谐人格与社会的理想进步方式:“公主”的“联合”主题/吴兆蕾;
《哈姆莱特》:上帝之国的重建/王鹏;
后殖民视角下的奥斯卡·王尔德/刘晋;
论《洼地》中的历史创伤书写/苏忱;
[美国文学研究]
Projections of Moby-Dick“After Theory”in the United States/Yang Jincai;
论安·瓦尔德曼的表演诗歌/罗良功;
《天堂》里的“战争”/李美芹;
做一个“好女孩 (人)”:戒律、话语及典仪/王丽明;
不可言而言之/曾传芳;
[比较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三十年/曹顺庆,王蕾;
胡适接受美国诗歌影响的基础工程/陆耀东;
从《路得记》看西方文化传统的非亲缘原则/邹广胜;
克罗德·罗阿与中国的文化对话/刘阳;
[书评与信息]
现代主义的延续与复兴/鲍秀文;
美国20世纪诗歌研究的借鉴/郭萍;
简评《怎样阅读莎士比亚戏剧》/徐明,汪洋;
2008年莎士比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鄢畅;
“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综述/黄念然;
交流展望:记2008年南京国际符号学研讨会;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举办庆祝杨仁敬教授从教50周年暨美国文学学术研讨会;
人间有情大爱无疆/何年;
“家园意识、种族政治与现当代英语文学的流变”全国学术研讨会将在浙江师大举行;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学术研讨会”将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密莱司:《马利亚娜》(封面);
投稿指南 (封三);
孙建教授简介 (封底)
《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
[中外学者访谈]
勒克莱齐奥的文学创作与思想追踪——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许钧;
[科幻小说研究]
Models,or,Learning from Science Fiction/Brian McHale;
莱辛的悖论: “一个冬天的意识”/王丽丽;
论《黑暗的左手》中的雌雄同体/叶冬;
[诗歌与诗学]
三种向度与易卜生的诗学观念——对易卜生诗歌的整体观察与辩证评价/邹建军;
论毕晓普诗歌中水意象的心理机制/徐蕾;
“出神”:约翰·多恩爱情玄学的诗性阐释/朱黎航;
[美国文学研究]
论梭罗自然观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程爱民;
薇拉·凯瑟作品中的生物共同体意识/孙宏;
解构批评的洞见与盲区——从希利斯·米勒的《小说和重复》谈起/肖锦龙;
[文学翻译研究]
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的互文关系研究──基于林语堂作品的描述性分析/姜秋霞,金萍,周静;
晚清语境中汉译鲁滨孙的文化改写与抵抗——鲁滨孙汉译系列研究之一/李今;
[综论]
What is Transatlantic Literary Studies?/Susan Manning;
试析莫泊桑的惊怵小说/郑克鲁;
“反向”的神学与文学研究——齐泽克“神学”的文学读解/杨慧林;
拜占庭的历史文化特色与文学成就/刘建军;
思之和合:论歌德思维模式的拓新/叶隽;
《威尼斯商人》的合约解读/杨虹;
《蝇王》:启蒙现代性方案的解构/李丹;
[书评与信息]
主脑凸显 开掘深广——评《“和”的正向与反向——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伦理思想研究》/黄曼君;
破土之作,其辉熠熠——评《英国小说人物史》/胡全生;
对非裔美国文学、历史与文化的反思——评《莫里森访谈录》/王玉括;
当代美国诗歌的纠偏式解读——评《不确定诗学:从兰波到凯奇》/张鑫;
第十四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将在武汉举行;
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第七届全国戏剧文学研讨会暨中外戏剧与莎士比亚研究论坛将在重庆举行;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学术研讨会”将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Books Received;
多雷: 《法国克吕尼的修道院》 (封面);
投稿指南 (封三);
任晓晋教授简介 (封底)
《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
[中外学者访谈]
Humanistic Concerns and the“Second Wave”of Ecocriticism: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Lawrence Buell/Sheng Anfeng;
[美国小说研究]
The Self vs.the World in Postmodern A-merican Fiction:An Epistemological Analysis/Chang Yaoxin;
精英聚集地与灵肉交易场/虞建华;
“小历史”中的“大历史”/薛玉凤;
《白鲸》中人与自然多维关系的伦理阐释/郭海平;
[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
同化·回归·杂糅/邹惠玲,丁文莉;
国内托妮·莫里森《秀拉》文学批评和接受的特点及成因研究/刘惠玲;
冲突与回归: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百种神秘感觉》/黄惠;
[英国文学研究]
环境与焦虑:生态视野中的罗斯金/殷企平,何畅;
论石黑一雄《长日留痕》中的象征/鲍秀文,张鑫;
《理想丈夫》中的政治伦理与家庭和谐/刘茂生;
《幕间》与伍尔夫对艺术接受的思考/吕洪灵;
《四个四重奏》:思维模式的深层转化/刘春芳;
绝望在光与影之间/陶丹玉
[比较文学研究]
乔伊斯与巴赫金/杨建;
塞林格与苏童:少年形象的书写与创造/周新民;
十字架下绽放的玫瑰花/张建宏;
[综论]
Orphans at the Beach:Revisiting Michael Noonan’s The December Boys/Margot Hillel;
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空间化诗歌/李小洁,王余;
美国当代黑人文学的新坐标—论爱德华P琼斯的小说创作/朱琳;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易卜生研究— “绿色易卜生”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周昕,王卓,李安;
[书评]
后殖民文化理论的“新生”——评石海军《后殖民:印英文学之间》/魏丽明;
一部二十世纪英语文学史新力作——评麦克黑尔与史蒂文森主编的《爱丁堡二十世纪英语文学指南》/徐江清;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学术研讨会”将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柳鸣九主编的《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出版;
Books Received;
皮纳克:《意大利湖畔》(封面);
投稿指南 (封三);
黄铁池教授简介 (封底)
(一)栏目编排及文章篇幅
《外国文学评论》为16开本,每期240页。从《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上半年的栏目编排来看,没有固定的栏目。2009年第1期的目录中有一个《当代外国文学》栏目,第2期没有专门的栏目。这表明该刊物不是以固定栏目来导向,而是根据来稿的内容编排。2009年第1期共发表17篇论文,第2期共发表20篇论文,两期目录排版很统一,汉语目录共两页,英文目录一页,但是第1期目录页眉上有出版日期 (2月18日出版),第2期页眉上没有出版日期,可见并不完全规范。《外国文学评论》的目录虽然没有明显的栏目划分,但是其中有空行排版的。《外国文学评论》编辑似乎想有所区别,但是又不愿划分栏目或者给出栏目标题。除了论文外,《外国文学评论》每期有一《动态》栏目,2009年第1期有3则,2009年第2期有2则,其中一则是关于英语文学年会的介绍,另外4则都是有关著名文学家或者文学史的。
《外国文学评论》的封面上没有任何附加信息 (如全国中文核心刊物等),封底为纯粹的版权页,封二是空白,封三一般也是空白,但是封三有时刊登“来搞须知”,封面和封底用皱纹纸单色印刷 (2009年为浅黄色),外观给人以厚重感。
《外国文学评论》很少发表短文,如2009年第1期的17篇文章中只有冯亚琳的文章是8页,其他都是10页以上,杨宏芹和陈琳的文章都是16页;第2期发表的20篇论文中,赵毅衡的不是文学评论,王玉括的论文是8页,邹兰芳和朱小琳的是9页,其他的都是10页以上,前三篇都是14页或者15页的长文。虽然在“投稿须知”中,《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要求“来搞篇幅 (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书目)一般以一万字以下为宜”,但是好像不易实现。
《外国文学研究》为正16开本,每期176页。从《外国文学研究》上半年的栏目编排来看,有栏目设定:其中既有固定栏目,也有临时栏目。2009年第1期的栏目为 [中外学者访谈],[文学伦理学批评],[英国文学研究],[美国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书评与信息];2009年第2期的栏目为 [中外学者访谈],[科幻小说研究],[诗歌与诗学],[美国文学研究],[文学翻译研究], [综论], [书评与信息];2009年第3期的栏目为 [中外学者访谈],[美国小说研究],[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英国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综论],[书评]。如果不包括 [书评与信息],第1期共发表20篇论文,第2期共发表19篇论文,第3期共发表21篇论文。
《外国文学研究》的汉语目录共两页,英文目录也是两页。目录排版的篇幅很统一,但是栏目并不很统一。其中只有 [中外学者访谈]3期皆有,内容分别是对美国芝加哥大学约书亚·司哥德尔教授,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先生和美国哈佛大学劳伦斯·布依尔教授的访谈录。其中勒克莱齐奥先生访谈录是汉语文本,另外两次访谈录是英文文本,不知为何不统一用原语文本。[英国文学研究]和 [比较文学研究]栏目第1期和第3期有,第2期没有;[美国文学研究]第1期和第2期都有,第3期变成 [美国小说研究]和[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两个栏目,不知道这两个栏目以何种标准来划分,为何不能归于[美国文学研究]。第1期和第2期有[书评与信息]栏目,第3期变成了[综论]和[书评]两个栏目,其中划分标准不明,如朱琳与徐江清的文章有明显的类别相似性。每一期都有“‘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学术研讨会’将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通知,有明显的广告功用。目录中的最后3条是对封面、封三和封底的介绍。
《外国文学研究》的封面和封底都是光面贴塑的彩色版,这3期封面的底色都不同,中间都是一幅名画的照片。封二是编委会的汉语名单。与《外国文学评论》不同,《外国文学研究》还有4页的扉页,扉页一是编委会的英文名单,扉页二是英语的版权页,扉页三是理事会理事名单,扉页四刊登一则信息或者启事。封三是“投稿指南”,封底是汉语版权页和一位理事的中英文简介,并且有该理事的彩色照片。
与《外国文学评论》相比,《外国文学研究》明显不同之处是刊登了英文文章。这3期共发表8篇英文文章,有4篇是外国作者的稿件。还有一明显的不同是《外国文学研究》很少有14页以上的文章,7—11页的文章居多,而第一期陆耀东的文章只有4页。
(二)选题、注释及编辑方针
《外国文学评论》采用“脚注”,文献是什么语言就照搬。
《外国文学研究》采用“尾注 (注解)”和“引用作品”;“尾注 (注解)”引用的文献是什么语言就照搬,但是其“引用作品”引用的文献是外语的就照搬;如果是中文的就先用英文的译文,然后在下面用括号标明其中文原文文献标题。这很奇怪,因为论文是中文,仅仅把参考文献目录翻译成英文没有什么意义,不过这部分映射出中文在编辑心中的从属地位。
《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的选题皆有名家名作评介倾向。如《外国文学评论》第1期中有评大江健三郎、海明威和贝克特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或者其作品的文章,其他的作家有卡夫卡、契科夫、庞德、斯宾塞、村上春树等名家。《外国文学研究》的三期中都有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森的文章,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还有艾略特、莱辛、戈尔丁、勒克莱齐奥,有关艾略特和莎士比亚的各有三篇,其他名人包括意识流大师伍尔夫和乔伊斯,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德国大诗人歌德,法国名家莫泊桑,以及曾获女王诗歌金质奖章、美国艺术和文学学术院洛安尼斯奖、德国FVS基金会莎士比亚奖和W.H.史密斯文学奖的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等。《外国文学研究》追求名人效应的心态可以在其开篇栏目 [中外学者访谈]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其封底的理事照片和简介也隐含该旨趣。同样,《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的作者中绝大多数都是教授和博士。《外国文学研究》注明了作者是否是博士生导师,而《外国文学评论》有时注明,有时未注明。如2009年第1期中江弱水教授就注明是博士生导师,而紧接着的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所长陈众议教授虽然是博士生导师,但是在作者介绍中未注明。
《外国文学评论》有“编后记”而《外国文学研究》没有。前者的“编后记”对编辑方针进行了说明,读者常获启迪。但是,《外国文学评论》由于其扛鼎地位,对有的读者的建议或者意见不太乐意接受,似乎接受有的意见就是否定自己。2009年第1期的首篇文章是江弱水先生的“互文性理论鉴照下的中国诗学用典问题”,然后在第2期的“编后记”中对一位读者认为“江弱水一文属于讨论中国文学的文章,只不过用了西方理论作参照,因此对此文在本刊发表是否妥当表示存疑”作了解释。该解释认为是否妥当在第1期的“编后记”中已经做了说明,现摘要如下:“江弱水一文的不同凡响就在于它起笔就把那些有关互文性概念的历史引述和比对踩在脚下,径直迈入中国诗学的领域,对我们自己文学传统中存在的与“互文”现象相仿的“用典”(“用事”)问题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江文则高人一筹地指出,中国古典文论中刘勰、钟嵘以降关于是否要用典、如何用典才能获取新意的讨论,其实早已超越了西方文论“文即织物”一类的互文理论命题。……编者认为江文的这一发现和认识,意义非同小可。它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过去的那种对于“用典”的一味贬抑——甚至也包括对于钱钟书先生对“用典”的批评——重新做—番掂量和思考,而且这—认识对于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来说,无疑也是一个积极的补充和推进。”以上说明想表明的是:“江文”水平非常高,因为它把“那些有关互文性概念的历史引述和比对踩在脚下”,“早已超越了西方文论“文即织物”一类的互文理论命题”,但是既然”早已超越”为何最后又说仅仅“是一个积极的补充和推进”。而且,编辑自己也强调“江文”“径直迈入中国诗学的领域”,讨论的是中国古典文论中刘勰、钟嵘等的“用典”问题,难道用点域外理论就把中国文学或者中国文学批评变成“外国文学评论”了吗?
《外国文学评论》对创新性似乎很重视,对借用或者抄袭直言批评: “有的文章,其实连议题都从国外学者那里搬来的,可就是不肯承认,更有甚者,有的还要掠人之美,硬说是自己的发现,以逞‘创新’之能。有些文章,看上去好像注释齐备,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那不过是采取了‘注头不注尾’的办法——对明显借来的论点给一个出处,而人家后面大段的论证、举例,则堂而皇之地当作了自己的研究所得。也许是近年来学术队伍更新换代的缘故,一些初涉文坛的作者对注释的目的不甚了解,以为文章只要注释满满,即表示所下功夫之深……”(《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这表明编辑赞成文章多有自己的观点,少重复他人论点。不过笔者对同一期的17篇论文 (共224页)的脚注进行了统计,共有566处脚注。其中只有19页没有脚注,多数文章是每页皆注,有的一页有8个脚注,看来这些文章也多少陷入了大量引用了他人观点的窠臼。
《外国文学研究》既用“夹注”,又用“注解”和“引用作品”,各篇文章引用的频率有差异,但是也很高。多数文章几乎每页都有某种注,其“注解”与《外国文学评论》的“脚注”不同之处在于有的“注解”很长,如《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徐蕾的文章第2个注解就有14行,字号还比正文小。
《外国文学研究》是中国高校学报中著名的外国文学研究刊物,但是在教育部于2004年启动的首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以及2006年启动的第二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中并没有得到提名,这也部分说明其学术影响力和创新性的局限。
外国文学研究当然需要引用原文文献,但是大量引用原文文献似乎是《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判断作者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实际上,这些刊物发表的长文多数是借用国外学者的研究路径,因为中国流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新批评”、 “结构主义”、 “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酷儿理论”等都是舶来品。笔者认为,如果江弱水之类的文章用纯粹的中国文论或者完全是自己的理论或观点来讨论外国文学文本,这可能才是真正创新的外国文学研究。
不容置疑,《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外语界是一流刊物,在推动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方面功不可没,对我国的外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走向也有较大影响。但是,由于缺失更开阔的视野和追随域外的文学批评路径,两刊在西方主流批评话语的惯性引导下,在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索上缺失创新性的重大突破,忽视了在学术研究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视角,在中国学术界的跨学科影响力有限。因此,《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的栏目设计、选题和编辑方针都有值得改进之处。特别是应该鼓励用原创理论进行外国文学评介,这样才可望办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期刊,引领中国的外国文学的研究方向,构建中国的外国文学评介体系。
;
A Review of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and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HE Chang-yi;LIU Xiao-ju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092,China;Y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and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have made some praiseworthy contributions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review of foreign literature,whose influence has been acknowledged in the circle of foreign literature in China.However,due to the lack of a broader vision and the adherence to the dominant Western literary criticism,they have made little original contribution to constructing China’s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system and have limited interdisciplinary influence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The paper analyzes two journals’weaknesses in Column design,topic choice and compilation.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foreign literary;column design;topic choice
I106
A
1671-7406(2011)11-0097-08
2011-08-30
何昌邑 (1954—),男,重庆人,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文学及翻译。
(责任编辑 徐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