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欣
(东北财经大学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论李斯特工业化思想对中国的启示
卢 欣
(东北财经大学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阐述德国历史学派奠基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工业化强国思想,指出工业化成败与否事关国家兴衰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贸易政策选择和国内市场建设是工业化强国之路的重要方面.中国在实施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借鉴李斯特的理论,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李斯特;工业化;贸易政策;国内市场
自从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已经成为国家的强国之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在经济学史上,第一个对工业发展和工业化问题进行系统探讨的经济学家是德国历史学派奠基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李斯特生活在本土工业刚刚起步而又面临英国优势工业竞争的德国,他亲眼目睹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威力,看到了工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所具有的生命力和神奇力量,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与流行学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争,提出了一条适用于落后国家的"工业化"强国之路.然而,长久以来,他的学说一直被视为主流经济学的对立面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经济全球化风起云涌、中国工业化如火如荼的今天,重读李斯特理论具有重大的历史借鉴价值.
"国家兴衰不仅是工业化过程的一个主要结果,而且也由此成为人类历史中决定国家兴衰新的主题,工业化与所有国家兴衰紧密地维系在同一个主题下."[1]李斯特运用历史分析法,对欧美主要国家的兴衰史和一国经济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实证性考察,认识到一国工业化的绩效将决定其最终是处于仰人鼻息的依附地位还是繁荣富强的独立地位.他指出,输入国外工业品就等于使一国放弃增加人口并让他们获得工作的机会,处于对最先进的工业国家的依赖和束缚之下,国家会因此而衰亡并被瓜分.即使仍能保留独立地位,也绝不会别有发展,决不会达到富强地位,因为它所能进行的只是处于残缺状态下的农业."一旦发生战争,这样的国家就要失去向国外售出农产品、从而失去向国外购入工业品的一切手段,考虑到这一点时,这种仰人鼻息的情况,就更加可悲可叹.在这样的时候,一切经济考虑和经济制度就无从谈起."[2]255
因此,李斯特认为,只有发展本国工业力量,建成自由、人口稠密、各种事业欣欣向荣的城市,才能有巩固的内部组织,才能有自由和财富,才能争取独立自主.而且"国家建立了工业以后,一切精神力量、政府收入、国防事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以及国家独立自主的保证这些方面,都会作等比例的增长"[2]180.虽然各国的资源禀赋、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各异,但要求生存、要求进步却是天赋的本能.发展工业,使国家从弱小转变到强大,获得长期生存的保障,是一项政治任务.工业能否发展与强大事关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兴衰.所以,李斯特呼吁政治家要认识到工业对国家财富、文化和兴衰的重大意义,基于民族国家利益,尽快实现工业化.
李斯特系统地论证了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工业革命的巨大作用.他认为:"工业可以使无数的自然资源和天然力量转化为生产资本……使原来完全搁呆不动的天然力量有活跃的机会,使原来全无价值的自然资源成为宝贵的财富."[2]189首先,工业不仅能直接生产产品,而且是创造生产、消费和生产力的诱因.第二,工业是维持和推进农业生产力的巨大力量.只有建立本国自己的工业才能给农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农产品市场,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而使农业避免陷入残缺状态,提供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物质手段."只有在工业上获得发展的国家,才会看到完善的农业机械和工具,才会在高度的智力下经营农业.在工业的影响下农业有了提高,它本身就变成了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实业,一种技术,一种科学."[2]174第三,工业是大规模国内贸易和国外贸易的基础.假使国家没能使工业和农业这两个主要生产部门在它自己的领土上获得高度发展,它的国内和国外贸易也不能达到巨大规模.第四,工业使人们更爱惜时间.李斯特认为对时间重视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文化程度和劳动力价值的最佳标准.第五,工业会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态度,会产生竞胜情绪、自由意志和努力于身心发展的进取精神,唤起和利用各种智力和能力,推广科技的应用范围,并推动政治制度的不断改良和民主的扩散.所以,"工业是科学、文学、艺术、启蒙、自由、有益的制度,以及国力和独立之母"[2]66.工业化进程不仅能够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还有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李斯特援引丰富的、无可辩驳的英国工业化史实,证明了英国走的并非流行学派所推行的"贸易自由主义"工业化强国之路,而是得益于交替使用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商业政策."英国人与汉撒商人的自由贸易关系使英国农业脱离了未开化状态以后,他们所采用的以汉撒商人、比利时人和荷兰人为牺牲品的保护贸易政策,使英国获得了工业优势,然后借助于它的航海条例,使它进一步获得了商业优势."[2]104英国之所以鼓吹自由贸易,是为了便于本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占领国际市场,是其经济发展趋向国际化的反映.
首先,李斯特以国家主义经济学反驳了流行学派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世界主义经济学,说明贸易政策的制定是基于国家、民族的利益的.他认为,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持久和平的局势,并不存在,世界还是由一个个利益共同体——国家组成的,漠视国家的存在及其特殊利益,以自由贸易的一般原则来强加于各国的特殊实际,并没有指明各国为实现世界自由贸易的崇高理想所要遵循的正确道路.而且,流行学派也没有考虑到构成国际分工和贸易基础的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工业生产这种能力绝非是某些国家所特有的天赋才能,"有些国家在文化上同那占优势的国家比起来还差得很远,但是那个国家决没有从上帝手里取得垄断工业的永久权利,不过在时间上它比别的国家占先了一步而已"[2]113.
其次,他又以生产力理论反驳了流行学派的交换价值理论,说明财富的生产力要比财富本身重要得多;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而流行学派以单纯的价值理论为依据,认为各国最宜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向别国交换其他产品,能够实现各国交换价值最大化.这种观点虽然能够产生短期收益,但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长远利益而言,不建立自己的民族工业,短期收益就如同"特洛伊人的木马",换来的永远是工业强国的奴隶.因此,国家应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大力发展本国工业.
最后,李斯特提出了落后国家通过保护贸易政策实现工业化的强国之路.他认为,在国界没有消失、民族国家依然存在的情况下,自由竞争不可能使落后国家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国,保护制度才是使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唯一方法.虽然保护关税在初行时会使工业品价格提高,但是经过相当时期,国家建成了自己的充分发展的工业以后,这些商品由于在国内生产成本较低,价格是会低落到国外进口品价格以下的.因此,保护关税如果使价值有所牺牲的话,它却使生产力有了增长,足以抵偿损失而有余,由此使国家不断在物质财富的量上获得无限增进.
应当指出,李斯特所主张的是一种有区别、有节制、循序渐进的贸易保护政策.[3]保护措施、保护工业种类和保护程度都是依据本国国情,以完成向工业强国的转变为宗旨,以获得与工业强国分庭抗礼的能力、实现世界自由贸易为最终目标.所以,李斯特不仅不排斥自由贸易,反而充分肯定自由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一般要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落后国家要摆脱未开化状态并求得农业上的发展,应当实行自由贸易,输出农产品,输入工业产品;第二阶段,当一国"已具备一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必要条件和手段,可以把自己建成工业国家"时,就应利用政府干预手段,实行保护贸易,避免民族工业在强大的外国竞争下夭折,促使自己迅速向工业强国转变;第三阶段,当一国的制造业、农业、商业及整体经济实力获得高度发展,完成了向先进的工业强国转变之后,就应当逐步恢复自由贸易,不让本国企业继续躲在保护关税筑起的温室里,逐渐丧失竞争意识.因此,李斯特的贸易保护政策不等于贸易保护主义[4],只是由于他的理论是围绕着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向先进的工业强国转变这一论题展开的,才将考察的重点放在实行保护贸易的第二阶段上.因此,李斯特倡导的贸易保护只是一种手段,自由贸易才是其终极目标.
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适用于一国的国内市场在精神、文化、物质和政治力量上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之时.在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条件下,实行保护性贸易政策才会产生工业发展的长期利益.而德国在进行工业化之初,国内处于内部分割局面,缺乏坚强的中央政权,对内不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对外又无法达成统一御外的关税.李斯特基于这种情况提出"一国的国外市场尽管极为繁荣,但是它的国内市场对它的重要性却十倍于国外市场……向海外追求财富虽然重要,还有比这个更加重要十倍的是对国内市场的培养与保卫,只有在国内工业上有了高度发展的国家,才能在国外贸易上有重大发展"[2]162.同时还指出,即使流行学派也不否认这一点,任何大国努力的主要目标总是生产力在国内的结合,其次才是国际的结合.
为了培育发展民族工业的国内市场条件,李斯特认为,首先必须建立统一有序的国内市场,改变国内四分五裂、关卡林立的情形,破除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实行和促进国内自由贸易与竞争.第二,建立开明、公正、自由的政治制度,培育"司法公开、陪审制度、国会立法、公众监督行政、地方自治、言论自由、有益目的大结社自由"[2]123.第三,大力改进交通运输工具."再没有比改进交通运输工具方面的支出更加绝对地特别有利于后代的,这是因为这类事业,除了一般总是能使后代的生产力有所提高以外,随着时间的进展,还能够不但为所费的成本按照不断增长的比率滋生利息,而且产生红利."[2]252第四,建立专利保护制度,专利权的授予是对于发明创造的鼓励.由于希望获得这样的奖励,就激发了精神力量,使这种力量走向工业改进的方向.这种奖励制度使创造能力在社会上能获得荣誉,根绝了在落后国家为害那样大的坚持旧习惯、旧方式方法的偏见.这种制度为除了发明天才别无所有的那些人提供了所需要的物质手段.第五,发展科技和教育,因为工业与科技关系密切,"工业是科学与技术的成果,也是科学与技术的支持者和保护者"[2]178."科学与工业结合以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2]174,势必有力地推动工业的发展,而教育则是人们掌握科学知识并将之运用于工业实践的关键,且还是培养国家未来生产力的主要手段,所以,"一国的最大部分消耗,是应该用于后一代的教育,应该用于国家未来生产力的促进和培养的"[2]123.
李斯特的工业化强国之路为落后国家发展民族工业、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理论上的凭借与政策上的指导.在经济全球化风起云涌、中国工业化如火如荼的今天,特别有必要认真回顾和思考一下李斯特的理论和告诫,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强国之路.
从国际方面看,对外贸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应充分肯定对外贸易对一国工业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外贸易,引进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新制度;通过国际竞争,促进国内企业提高生产率,开拓国际市场,增加资本积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开放度越大,风险和冲击也越大.应听取李斯特的告诫,不盲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宣扬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必须考虑到开放经济中的国家利益.不将"比较优势"推向极端,而是将它作为"策略"加以运用,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各种瓶颈.在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中,以发展本国生产力为目标;在贸易政策的选择上,要相机抉择、灵活使用,不能脱离具体的国情抽象地谈论和教条地坚持;在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情况下,选择重要的工业部门加以适当的阶段性保护,为国内产业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将本国的幼稚产业扶植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天的工业化进程中,不仅要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还要抗击外国直接投资和知识资本的进攻,这与李斯特时代对本国工业的保护有很大不同,因此不仅要借鉴李斯特理论中的保护手段,还要寻找新的保护方法.
从国内方面看,培育和建设国内市场不仅是工业化的基础,而且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实现工业化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这就决定了外贸只能是我国进行工业化的"润滑油",而不是"发动机".我国国内经济行业门类齐全,东西部地区经济互补性较强,国内市场庞大(国内消费需求GDP增长的贡献率已高达50.8%),不易形成垄断,国内竞争特别是区际竞争可部分代替国际竞争的作用.这些都为我国实行大国经济战略提供了基础.但是,目前我国虽有较大的经济规模,还不能说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国内市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严重干扰,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很大程度上使我国作为大国经济特有的巨大国内市场容量的优势被削弱.因此,应加快消除各种人为的国内贸易壁垒,加强交通、通信建设,进行西部大开发,加强东西部经济合作,尽快形成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形成合理的地区分工格局,加强国内市场的竞争性,降低保护的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并谋求国际竞争优势.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注意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走上李斯特的农、工、商相结合的"正常的国民经济"轨道.此外,应加大教育投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制度建设,对知识产权实施保护,注重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鼓励创新.
总之,中国要走内外并举的大国工业化道路,于开放中求发展,充分利用好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1]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36.
[2]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3]王 扬.李斯特保护关税思想刍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132.
[4]彭 辉.李斯特贸易保护学说的现实意义[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3):14.
Inspiration of Liszt's ideology on industrialization to China
LU Xi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s,Dongbei Univ.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25,China)
This paper elaborated on the ideology of making nations powerful through industrialization put forward by Freidrich Liszt,founder of German historical school of economics,pointing out that the suc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concerns a nation's prosperity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and that trade policy and domestic market construction are two important aspectsof the road to a powerful nation through industrialization.China should borrow ideasfrom Liszt's ideology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making good use of 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 resources and markets.
Liszt;industrialization;trade policy;domestic market
1671-7041(2011)04-0006-04
F42
A*
2011-03-18
卢 欣(1974-),女,北京人,博士研究生,讲师;E-mail:lucyx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