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市云阳县委书记 李洪义
以人为本打造宜居幸福之城
□中共重庆市云阳县委书记 李洪义
宜居幸福之城,在于“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更在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水的特性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以及对称发展带给人心灵底层的愉悦和感动。云阳汲历史人文之精华,借磐石之刚毅、平湖之柔美,锤炼了刚柔并济的城市性格,形成了山水相依、人城相融、林城相拥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重庆市环境保护模范县”和“重庆市级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演绎了峡江新城社会和谐、宜居幸福的新传奇。
云阳把历史人文、地域特色、自然遗存与城市个性有机结合起来,让千年人文底蕴深藏于城市山水之间。从太空俯瞰云阳,长江与澎溪河交汇,磐石城左右舒展,登云梯横跨江畔,勾勒出三个巨大的“人”字型城市脉络,实现城市发展人文化和个性化。
传承历史文化。投资7000多万元,按照“原材料、原结构、原风貌”的“三原”原则,溯江而上30公里整体搬迁了“巴蜀胜景、文藻胜地”张飞庙。总投资2000余万元,按照“异地搬迁、原样复建”的原则,将云阳三峡工程淹没区内原文昌宫、夏黄氏节孝牌坊、龙脊石题刻等11处文物集中搬迁,建成占地面积24.15亩的“云阳三峡文物园”,并保存着地下考古发掘出的各级各类文物1000余件,展现了长江三峡文化发展脉络。以纪念革命烈士彭咏梧、江竹筠为主题,建成了占地面积40余亩的民德广场,其中绿地面积22.5亩,绿地率达55%,既体现了广场的主题和意境,又满足了市民休闲活动的需要。
提炼时代精神。为弘扬“以人为本、勇于攀登”的城市精神,总投资近1亿元,建成了长1388米、宽30米,海拔落差270米,梯道达1975级 “世界最长的城市人字梯”,形成了“层叠分区、云梯万步”的壮美景观。以“爱国奉献、团结拼搏”的移民精神为主题,借国家地质灾害治理契机,将城市建设与长江库岸综合整治有机结合,用近1000万方城市建设弃土对冲沟进行回填,新造地1500亩,建设了长3.6公里、面积达800多亩三峡库区最大的滨江公园。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本土廉政文化元素,投资近700万元,以浮雕、亭榭、橱窗、石刻、树木、道路、水库等为平台,以清莲广场、清风亭、历代廉吏浮雕墙等重要景点为载体,打造占地90亩、三峡库区首个廉政文化主题公园。
坚持“将城市当景区建设”的理念,努力把县城打造成为4A级旅游景区。放眼云阳新城,草木绿韵赏心悦目,夜幕灯光交相辉映,黄奇帆市长给予“长江明珠、中国‘戛纳’”的高度赞誉。
绿化诗意家园。坚持“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环上绿化成带”,采取“规划定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拆违建绿、沿路造绿”等多种途径增绿、增氧、增色。投资近2亿元打造了长6公里、面积3.7平方公里的城市 “绿肺”——龙脊岭公园,栽植乔木200余种10万余株,花卉60余种。延伸“两江四岸”景观林带,沿175米至205米的水际线建设城周“绿脉”4000余亩。建成规模以上公园10个、广场8个,精心打造精品节点、小游园城区“绿心”30个。实现了全城市民 “5分钟到节点游园、10分钟进公园广场”的目标。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创建率达70%和73%。城区绿地率达到42.2%,绿化覆盖率达42.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广场面积分别为17.72平方米和 1.5平方米。
美化灯饰夜景。按照“美化城市夜景,改善城市环境”的要求,遵循“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级实施、社会参与”的原则,以城市山脊线、水际线和城市轮廓线灯饰景观为重点,分期分批实施城区夜景灯饰建设和改造,突出打造滨江大道、磐石城和标志性建筑灯饰景观。改造夜景灯饰20项,新装路灯1000多杆,改造路灯500余杆。城区主次干道路灯装灯率达到100%,背街小巷路灯装灯率在99%以上,公园广场“无灯区”全面消除。在依山顺势、以多层建筑加坡屋顶为主的特色建筑群映衬下,“一片区一特色,一街道一风景,一道路一景色”的城市夜景基本形成。
云阳从提升城市品质入手,着力为冰冷的建筑注入人性温情。打造大气优美的居住空间、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实用高效的公共服务,让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居民发自内心地感到愉悦和满足。
提升市民居住品质。巧打“移民牌”,创新云阳镇、云安镇、双江镇“三镇”异地组合迁建模式,将移民迁建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在搬迁建设中,将“三原”标准和单位组合、移民组团、联户自建等打捆组合,实现了移民安置销号与居住品质提升双赢。将危旧房改造与居住环境整治组合实施,拆除两江广场危旧房96户1.6万平方米,并对周边环境进行配套综合整治,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奠定了基础。建设方式上,强力推行组团式或小区式开发,建成了一批质量可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并具有山地特色、现代风格的高品质住宅小区。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21万人。201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到4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将达到30万。
增强城市配套能力。巧打“库区牌”,先后建成了连接长江两岸的云阳长江大桥、横纵小江的双江大桥、彭溪河大桥,以及云江大道、望江大道、滨江大道和数十条城市主次干道,构成了“三横数纵”的城市道路体系。县城建成区道路长55.7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7.38平方米。完成7条主干道“白改黑”、4条主干道人行道改造,建成二类公厕43座、城区停车站台和停车港湾34个。投资近1亿元实现了雨污水分流,完善了城区道路盲道、梯道、人行天桥、护栏、防撞栏及标识、标线、标牌。借力每年3000万元的远郊区县社会事业专项资金,总投资近2亿元、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功能于一体的市民文化活动中心进入装修布展阶段。建成万人体育场1座、各类医院23个,启动了县体育馆建设、县中医院搬迁和县人民医院上档升级。通过引进企业投资,先后建设了重百购物广场、外国语实验学校和五星级酒店等一批城市配套设施。
云阳从创新城市运行管理理念入手,站在最终提供城市公共产品的角度,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力促城市和谐发展。在和谐中管理,在管理中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
坚持“城市客厅”理念,培育主人翁意识。始终以“客厅理念”经营管理城市,要求每位市民把城市当作自家的客厅来呵护。拍摄了《城市保姆》、《守护绿色》、《宜居家园》等方言剧在电视台滚动播放。开展“新城是我家,美化靠大家”、“我与‘五创’同行”等行动,举行“万人签名”、“小手牵大手,共建美好家园”、“文明礼仪进机关、进校园”、“市民素质教育进社区”等主题活动。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开设“市民素质讲坛”和“发展论坛”。县“四大家”领导带头清理“牛皮癣”,激发市民参与热情,形成了“人人都是城市主人,个个都是管理主体”的良好氛围。
树立“柔性执法”理念,提供保姆式服务。始终以“人性化执法”和“柔性执法”为核心,促进市政执法上档升级。邀请市级业务部门的专家对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进行封闭式培训,形成了“分管领导是内行、负责同志是专家、经办人员是精英”的良好局面。要求执法人员坚持做到恰当称呼在先,出示证件在先,指出违法事实在先,讲清处罚依据在先;态度要和气,用语要文明,说理要耐心,处罚要适度;危害情况不明确不处罚、教育引导不到位不处罚、法律依据不充分不处罚、法律程序不完备不处罚;执法坚持“统一着装、统一持证上岗、统一文明服务用语、统一主动式服务”的“四先、四要、四不、四统一”执法规定动作。开展前三次教育,最后一次处罚“3+1处罚”模式和“当一次摊主、做一回小贩、当一天店铺老板”换位体验活动。既维护了良好的城市秩序,又建立了健康、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友善与关怀、和谐与欢乐,正成为云阳人彰显绿色幸福生活的新名片。
责任编辑: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