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南
非洲是中国国际交往和对外经贸合作的战略要地,在中国当代外交政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同非洲地区经历了六十余年的磨合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尤其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非关系在政治领域交往密切,在经贸领域成果显著。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非关系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国同非洲地区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欧美等西方国家不断提出“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等论调,严重影响了中非关系的发展。中国对非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未能实现同步的发展,其硬实力发展较快,软实力发展相对滞后。软实力因素发展的滞后性不仅制约了硬实力的提升,同时影响了中非关系的正常发展。因此,探讨软实力与中非关系的内在逻辑,分析中国对非洲软实力的现状,提出中国对非洲软实力的对策建议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世界权力的变革》和《软权力》等文章中明确地提出了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被称为“实力的第二张面孔”,[1]它是“一个国家造就一种情势、使其它国家效仿该国发展倾向并界定其利益的能力,这种实力往往来自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国际机制的规则和制度等资源”。[2]在一个日益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全球实力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地理、人口等传统资源的作用性在不断下降,文化、制度、传媒等软性因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当今国际社会,实力正在变得更少的转化性和强制性,更趋于无形化。软实力反映了国际政治的新现实,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逐步突显。
软实力从属性层面可以划分为吸引力、规范力和影响力三个方面,从内容层面可以划分为发展模式、国际机制、外交能力、国家形象、文化等方面。[3]软实力与同化性行为相关,是通过吸引、规范、认同等软性方式对他国政治行为产生影响。软实力不仅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家与其他地区国家关系的重要工具。软实力建设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向世界宣传中国建构和谐世界的意图,同时,也能够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前景和战略目标的疑虑,有利于推动中非关系的发展。
中非关系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软实力的作用。中非关系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着西方的媒体、学者和政界人士的质疑和指责,其认为中国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即掠夺非洲的资源、以廉价的商品占领非洲市场、向非洲国家推销中国的发展模式、破坏非洲的环境保护和劳工权益保障。中国在苏丹、津巴布韦等地区的维和行动也遭到了西方国家更多的指责,其通过“关注人权”等外交辞令指责中国在该地区对人权的漠视,并认为中国应该为达尔富尔的人道主义危机负责。西方国家的“新殖民主义”的论调严重损害了中国在非洲地区乃至在国际社会的国家形象,影响了中非关系的正常发展,制约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和平发展。在非洲地区内部,非洲政府和主要媒体的主流声音是正面的、积极的,客观真实地分析和评价中非关系的发展状况,“但在多党民主和言论、新闻自由的大环境下,非洲部分媒体、博客网站及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工会领导人因受西方媒体误导,或因局部和小集团利益驱使,也开始随着西方的步调起舞,非洲本土对中非关系的担忧和批评也开始上升。”[4]西方国家对中非关系的指责和批评与非洲内部对中非关系发展的不满应该引起中国的重视和警惕,因此,加强中国对非洲软实力建设,推动中非关系向前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对非洲软实力的内涵主要包括文化、发展模式、国际机制、国家形象和国际传媒、外交政策五方面内容。软实力中的文化因素是指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使他国认同一国的文化,从而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同化力。发展模式是带有明显特征的发展战略、理念和制度等。一国成功的发展模式能够创造一种优势,为其他国家所效仿。国际机制是软实力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机制是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某一领域在认识上趋于一致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国际机制建设对于融入国际社会,规范国家与地区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国家形象与软实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国的综合性评价,国家形象不仅依赖国家的实力状况,同时依赖于国际社会对一国的分析和评价。国际传媒是国家形象建构中的重要途径。国家传媒实力可以将国家的文化、发展模式等方面加以传播,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一国在国际传媒中的优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将本国的信息传递给国际社会,能够产生良性的全球性影响。外交政策是指一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控制议程的能力,能够规范、促进国家与地区关系的发展。
在中非关系的发展进程中,欧美等西方国家极力散播非洲版“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等言论,离散中国同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削弱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在中非关系发展的内部因素中,非洲内部对中国的质疑声音也开始出现,同时,部分中国企业在非洲的不合理行为也对中非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软实力建设有助于减弱或者消除外部负面言论的影响,能够推动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更加密切的合作与发展。软实力与中非关系之间的互动是分析中国对非洲软实力的理论依据,是提出中国对非洲软实力建设对策建议的基础。
发展中国家是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加强和巩固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中国外交战略的立足点。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陆,加强中非关系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工作之一。软实力是国家实现对外关系的重要资源,是中非关系正常化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文化方面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着独特的中国文明,这为中国软实力塑造了深厚的内涵。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非洲友人学习和钻研,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中国政府在优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积极重视文化资源的传播。2004年中国在韩国建立了第一所孔子学院,截至2009年底,中国已经在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学堂,其中在非洲15个国家设立了21所孔子学院,4个国家设立了4个孔子学堂。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设立增强了非洲国家对中国语言文化的认知和学习。中国同非洲国家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经与37个非洲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在地区民间文化交流中,中国共派出了14个省(市)的艺术团赴非洲30多个国家进行演出和展览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文化交流。
中国的文化在非洲“虽然富有吸引力,但推广手段单一,现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则难以抵御美国等西方流行文化,甚至印度文化和韩国文化的影响。”[4]中国的传统文化门槛高,尤其是书画类文化对于初学者的要求较高,中国的唐诗宋词等文学类文化对于非洲民众的初学者来说艰深难懂,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推行面临着重大的困境,成为制约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瓶颈。中国在非洲的孔子学院、孔子学堂的建设速度较快,但其文化传播质量仍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中国文化在非洲的传播手段较为单一,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推广,民间组织的介入较少。由此看来,中国对非洲软实力在文化方面的建设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二)经济模式方面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连续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积累和发展,2009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了4.92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于世界第三位。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是指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解决了中国发展道路中的主要经济难题,保持了经济连续、快速的增长。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质上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治理模式。“中国模式是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转变演进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5]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由落后变为先进的成功经验对于渴望脱贫和发展的非洲国家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软实力的实质内容。
中国的经济模式在发展和形成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中国模式是一种正在生成、正在构建、尚不成熟的社会发展模式,所以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并不足为奇。”[6](P155)中非关系中经济模式的软实力首先在于中国自身面临的问题。中国的产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条的低端,中国的经济结构仍然不够协调,经济发展模式较为粗放,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中国全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悬殊问题等。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模式的发展,同时,中国的经济模式仍然存在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不平衡、创新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软实力作用的发挥。
(三)制度建设方面
中非关系中的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加强。在全球层面,中国重视通过联合国及其国际机构与非洲的磋商和合作,推动国际社会对非洲地区的关注和支持,为非洲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创造条件。中国主张增加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及其各个机构的代表,积极塑造国际机制为非洲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在双边层面上,2000年10月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关系从政策调适发展为成熟发展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进入中非关系机制化全面发展阶段。[7]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下,中国同非洲在基础设施建设、传染病防治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同时,中国积极向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南非共同市场等组织派遣了代表,加强了中国同非洲地区的联系,推动了中非关系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中非关系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尤其在双边机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但中非关系发展中的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中非之间在价值观念、国际社会中的利益取向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严重阻碍着制度建设的进程。其次,传统中的“中非友好”观念在中非关系中逐步弱化,非洲国家对现实利益的追求更加直接,不利于中非关系制度化的建设。再次,中非关系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中非关系制度中的原则和内容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实践检验,同时中非关系中的规则、规范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以积极推动中非关系向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四)国家形象与国际传媒方面
中国在非洲地区塑造国家形象有着传统的优势。在对外经济援助方面,自1978年以来,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逐年增加。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了推动中非关系的八项政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对非经济援助。2009年中国与非洲22个国家签署了33个对外援助项目,较2006年的援助规模增加了一倍。在对非洲地区军事维和方面,中国积极推动和支持联合国、地区组织和非洲国家协调非洲冲突的努力,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参与在非洲的7个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1273人。同时,中国还积极向非洲地区派驻医疗队、农业专家等,帮助非洲实现自身的发展。中国在非洲的大量行动塑造了中国在非洲地区国家形象的坚实内核,有助于中非关系软实力的发展。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媒实力是密不可分的。中非关系的传媒力量在对内方面有利于相互了解对方,形成互信与合作;在对外方面,传媒力量是消除中非关系外部不和谐声音的重要途径。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非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西方国家对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发展有着更多的担心和疑虑,国际社会不断出现“中国威胁论”的论调,这严重影响了非洲国家对中国的判断,以致影响中非关系的正常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际传媒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力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掌握着舆论的主导权,通过其舆论的主导权不断地提出“新殖民主义”等论调,指责中国在非洲的行为,使得中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的传媒力量在自身的实力方面、塑造国家形象的主动性方面亟待进一步的提高。
(五)外交政策方面
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对非洲的外交政策一直保持着一致性和连续性,中国对非洲国家实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外交政策。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国家,对非洲国家提出发展关系的五项原则和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这成为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在同非洲国家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尊重非洲国家的主权,不干涉非洲国家的内政,支持非洲国家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进入21世纪后,中非关系开始向着机制化方面转变。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签署,中非正积极建设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对非外交的内涵。
在中非关系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对非洲的外交政策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中国对本国在非洲的企业的规范性较弱。中国的部分企业忽视了非洲地区的利益,影响了当地的就业状况,从而引起非洲民众的抱怨,导致了排华现象的产生。“一些中国企业在非洲的不当行为给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造成了严重的损害。”[8]其次,中国对非洲的公共外交较弱。中国对非洲的外交行为主要来源于政府行为,公共外交较少。中非关系中公共外交更能够发挥基础性作用,塑造民众之间的互信,促进中非关系的更好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中非关系的发展既是经济关系等硬实力的发展,又是制度、文化、传媒等软实力因素的成长与积累,因此,中国对非洲软实力建设是推动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对非洲软实力建设应该注重内外结合的原则,内部要注重实质内容的发展,外部要注重宣传与形象。中国对非洲软实力建设要以增强文化和经济模式的吸引力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和外交政策的规范力和以完善国家形象和国际传媒的影响力为途径,推进中非关系的发展。
(一)增强文化和经济模式的吸引力
中国对非洲软实力建设首先要发挥吸引力的基础性作用,即从文化和经济模式两个方面扩大吸引力。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是软实力作用发挥的前提条件,通过吸引力塑造其它国家的行为方式从而达到软实力的效用。在文化方面,中国文化正在积极应对回归传统和现代化之间的巨大张力,中国软实力的讨论实质上可以转化为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9]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首先要完成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使得中国文化具有软实力价值。其次,中国应进一步建设有效的文化传播途径。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快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的数量和质量建设,在教会非洲人民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更应该让非洲人民了解中国的文化内涵。再次,扩大中非之间的交流。在中非政府之间交流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在商界、学术界、社团组织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首先,中国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发展模式,解决发展模式面临着的诸多问题,增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其次,中非之间应该加强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经验的交流,真正使非洲国家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加强发展模式的本土化和成功经验的学习。
(二)加强国际制度和外交政策的规范力
国际制度和外交政策是建设中国对非洲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首先,在全球层面,中国要积极帮助非洲国家融入国际社会,加强非洲在国际制度方面的建设。在中非关系层面,中非要在中非合作论坛的基础上深化和完善制度建设,使得中非关系的发展更加成熟和稳定。其次,中国要重视对非洲地区的外交理念。中国要从道义上确立对非洲外交目标,帮助非洲实现减贫发展,同时,中国应强调平等、互利、共赢等理念的运用。再次,进一步突出中非关系中公共外交的作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与日益多元化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单靠政府外交已不足以应对。”[4]中国对非洲地区外交政策的研究应发挥好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性,扩大中非人民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为中非关系中的软实力提供动力和源泉。
(三)扩大国际传媒与国家形象的影响力
国家形象与国际传媒是中国对非洲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国综合国力的综合性评价。国家形象的形成以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基础,同时依赖于国际社会对国家的分析和评论。国际社会对同一事实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评述,因此,国际传媒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不容忽视。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国家形象与国际传媒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首先,中国对非洲地区国家形象的建设要加强中国在非洲地区的积极作用,为中国正面形象塑造坚实的内核。其次,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国家形象的建设需要国际传媒的力量。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拥有广泛传播渠道的国家就拥有了更多的软实力,对如何解释问题有着更大的话语权。中国的传媒力量应该积极主动,掌握在非洲地区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主动权,而不是将主动权交由其他国家媒体去塑造。因此,中国应该积极打造自身的媒体实力,尤其是在非洲地区的媒体实力,同时,中国应该加强同非洲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创造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积极宣传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抵消“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等言论的负面影响。
硬实力与软实力是中非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非关系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对非洲硬实力方面发展较快,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对非洲软实力发展相对滞后,这不仅制约了中非关系中的硬实力的建设,也严重影响了中非关系的正常发展。在一个日益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中,软实力发挥的作用逐步突显,建设中国对非洲软实力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中国对非洲硬实力而言,软实力的建设更是一项漫长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同时,中国对非洲战略应该将硬实力发展与软实力的建设并重,形成两者之间的互动,推动中非关系的发展。
[1]PeterBachrach,Morton S.Baratz.Two Facesof Power[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56,No.4.
[2]Joseph S.Nye,Jr.soft power[J].Foreign Policy,No. 80,Twentieth Anniversary Autumn,1990.
[3]胡南.国家软实力的指标体系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贺文萍.推倒高墙:论中非关系中的软实力建设[J].西亚非洲,2009,(7).
[5]胡鞍钢.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5,(4).
[6]俞可平.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张永蓬.改革开放30年来中非关系发展的特点与成果[J].亚非纵横,2008,(6).
[8]刘渝梅.软实力与中非关系的发展[J].国际问题研究,2007,(3).
[9]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J].国际观察,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