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

2011-08-15 00:45王振华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舆论领导干部

王振华

提高领导干部媒体素养,作为新形势下出现的新课题,是一个有很强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现阶段,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也逐渐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门必修课。

一、如何认识媒体

媒体是载体,是平台,所有能为信息传播提供平台的,都可以称作媒体。如何看待媒体?在考虑事情、处理工作、解决问题时,应该把媒体放在一个什么位置?在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身上还是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的。有的轻视媒体。一些干部认为媒体报道是“玩虚的”,具体工作才是“来实的”,习惯于“多做少说、只做不说”。有的怕媒体。一些干部谈“媒”色变,把媒体当作“敌人”,当作“威胁”,当作“破坏者”,在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把封堵新闻作为“约法三章”,“防火防盗防记者”。有的骗媒体。一些干部遇到问题心存侥幸,总想大事化小、蒙混过关,甚至编造虚假消息掩盖真相、误导舆论,欺骗媒体、欺骗公众。这些认识误区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对当前形势变化认识不清,对媒体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认识不清,对媒体和政府部门的关系认识不清。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给媒体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一是媒体作用在变。“大一统”的社会管理方式逐步调整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而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一定意义上是依靠媒体来实现的。过去有事看文件,现在是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上网;过去工作靠开会,现在是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媒体。特别是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的转型期和矛盾的凸显期,人们对改革的预期目标普遍提高,共享改革成果的要求和愿望更加强烈,迫切需要兼顾各方利益;同时一些社会问题进一步突出,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难度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发挥着“辅政亲民”的特殊作用。“辅政”,就是通过宣传报道,动员各方力量了解、理解和支持政府的方针政策、工作措施,提高执行力;“亲民”,就是通过新闻发布等信息沟通、交流互动功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密切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可见,“统一思想、凝聚智慧、积蓄力量、激发活力,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是新时期媒体被赋予的重要功能。

二是媒体格局在变。按照媒体发展形态看,报纸是“第一媒体”,广播是“第二媒体”,电视是“第三媒体”,互联网是“第四媒体”,手机等移动网络是“第五媒体”。媒体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到新兴,速度越来越快。一种媒体从出现到普及,报纸用了200多年,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而网络却只用了5年。据统计,目前,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达到2.33亿人。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报等新兴媒体逐渐形成共生关系,不同类型媒体的界限日益淡化,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相互转发稿件的现象十分普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融共生的大新闻、宽传播格局。

三是传播主体在变。有人说,现在“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确,网络和手机给每个人都装了一个“麦克风”,无论是谁都可以通过微博、短信等向全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过去传统媒体是“一言堂”,现在是各说各的,一些非主流意见在网上也有自己的“圈子”,跟帖者也是“一呼百应”。一直以来主流媒体一统舆论的局面有所弱化,许多涉及社会利益、舆论热点的问题,在网上形成了众声喧哗的舆论场。据统计,腾讯QQ群组数达1个亿,新浪微博用户总数突破7000万,关注度最高的用户拥有粉丝超过500万。这些网上群组跨地域、跨年龄、跨阶层,呈裂变式传播,联动性很强,网上观点影响舆论的走向,网络热点很可能成为社会公众议论的焦点。

四是传播过程在变。一些热点事件的形成耐人寻味,发展演变过程基本相同,都是媒体报道——网上转载——网民议论,事件升级——媒体再报道——网上再热议——事件处置,引导跟进——舆论平息。这种过程的螺旋式发展,说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互动在加强,媒体与公众的互动也在加强。

五是传播形式在变。当今时代,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并存,既有传统媒体公开开放的信息,也有仅仅在互联网博客圈、即时通讯工具群组、社交网络流传的信息。图、文、声、光、影等传播形式更加多样,直观性、通俗性、大众化日益增强。近两年,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并不断更新换代,全国范围内3G技术普及,移动终端性能提高,用手机甚至相机等拍摄设备可以迅速采集信息、传送信息,随时随地采访、随时随地发布成为可能,使信息传播的突然性大大增加。

这些变化形成了当前媒体的突出特点。

一是传播越来越快。一般情况下,2小时左右网上会出现文字或视频;6小时左右就可能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左右网上跟帖就会达到高潮。

二是覆盖越来越广。经常是一地出事,举国发声,全方位覆盖,全天候传播。

三是影响越来越大。有些事件是个人编发,公众阅听,大众评论,集体交流。所以“小事炒大”、“大事炒炸”的情况时有发生。前不久,公安部和清华大学舆情研究所联合进行的一项课题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网上跟帖3000—1万条时,形成燃点;跟帖1万—5万条时,形成热点;跟帖5万—20万条时,形成焦点;跟帖20万条以上,形成炸点。

四是作用越来越强。新闻舆论的力量,有时让人难以估量。利用得当,就是导向示范;把握不好,就是恶性炒作。媒体行为可以诱发大区域、多层次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共振”,扩展区域,扩大振幅,很容易使分散问题汇集成焦点问题,局部问题放大为全局问题,一般问题演变为政治问题,个人的偏激言论扩展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进而被汇聚和放大,演变成为牵动全局、影响稳定、难以控制的新闻群体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以有人说,“新闻辅政、载舟覆舟”。

五是管理越来越难。因为媒体传播的源头难控、速度难控、形式难控、趋势难控,所以媒体管理难度在不断加大。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问题更多,在技术上,电脑技术和网络设施的发展不断降低网站的门槛,个人电脑可以是发布服务器,开设互动栏目会更简单、更容易、更随意。从体制上,以往传统媒体的信息生产、加工、订制、发送都在宣传系统内完成,宣传部门可以全程掌控;而现在互联网除了具有媒体属性,同时还是产业、通讯工具、交易平台,宣传部管内容,工信部和移动、电信公司管技术,公安部管安全,出现“九龙治水”现象,管理分散,缺乏统筹协调。

可以说,新闻媒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处不在,新闻舆论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影响深远。新闻媒体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我们党理政治国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回顾近年来的重大社会事件,不少是媒体事件,从中折射出一些党政干部对媒体缺乏全面认识,在与媒体打交道方面表现出本领危机和知识恐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2010年1月4日,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讲:“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这是对总书记要求的诠释,是对“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的具体化。

二、如何用好媒体

善待、善用、善管媒体,是新课题,也是“老传统”。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掌握了一整套运用媒体、宣传鼓动、凝聚力量的本领。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恽代英主编的《中国青年》,周恩来领导的《新华日报》等,实际上都是我们党建设、管理、运用媒体的典范。毛泽东同志亲自为《人民日报》撰稿;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秋接受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访问;新时期,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深入网站,亲切会见新媒体记者,上网与网民交流,都在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如何用好媒体。当前,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处理好政府部门与媒体的关系,在互动中寻求共赢。“轻视媒体”也好,“怕媒体”、“骗媒体”也罢,都是因为没有摆正政府部门与媒体的关系。当前,地方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正在打破传统的上下级隶属关系,走向新型媒体关系、公共关系的建构。政府部门与媒体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个是“博弈中的制衡”。媒体是监督方,政府是接受监督方。政府通过媒体的批评,了解社情民意,作出改进,政府的进步得到媒体的宣传。一个是“互动中的双赢”。政府提供新闻源,媒体编写稿件向社会发布,受众了解新闻后形成舆论。二者是舆论形成链条上的两个重要环节,不是对立的敌我双方,而是在互动中取得双赢的合作伙伴。

二是抢占先机,循序渐进,积极引导社会热点。媒体舆论很像一首乐章,能不能“唱响主旋律”,关键在第一时间发声。在利用媒体引导社会热点时,引导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声,十分关键。要宜“早”不宜“迟”、宜“先”不宜“后”、宜“快”不宜“慢”,要主动出击、主动引导。只有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第一时间作出客观评论,第一时间抢到话语权,才能消除各种谣言和杂音噪音的干扰。如上海“楼脆脆事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小区”的7号楼倒塌之后,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第一时间阐明了新闻指导原则,宣传部门第一时间向全市媒体下达了原则性报道意见,市区两级政府迅速启动“公共信息发布应急预案”,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初步情况。第二个阶段:几天后,民间陆续出现“开发商资质太低”等种种猜测,面对媒体追踪事件进展、网友对项目和开发商的“人肉搜索”,宣传部门连续12天发布新闻,向媒体发邮件200多个,既给媒体提供信息,又将政府声音及时传达出去。第三个阶段:事故发生后,越来越多的媒体将关注焦点放在倒楼内幕挖掘上,针对这种紧急状态,宣传部门积极引导舆论方向,搁置其他杂乱议题,澄清不实传闻,使舆论逐步朝着有助于事故解决的方向发展。以东方网为阵地,利用主流网站抢占新闻第一落点,巧妙利用互联网辟谣,大大挤压流言、谣言的空间,做强主流声音,掌握话语的主动权。客观地说,“楼脆脆事件”的媒体引导,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上海的负面影响,较好地树立了上海有勇气、敢担当的良好形象。有些社会热点涉及到政府组织或公务人员时,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这就更需要在话语权面前增强竞争意识,把握时机,先声夺人,不给小道消息和谣言提供传播空间。如长春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在媒体开设了专栏专题,广泛开展市民大讨论,请老百姓为“治堵”支招;大力宣传政府通过采取错峰上下班、设置单行线、修建高架桥、加大路网改造、夜间道路施工等措施,想法设法“治堵”;深入报道公交、公安、建委、规划等部门为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拥堵所采取的措施方法,有效地引导了这一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使热点没有持续升温升级,并最终赢得了理解和支持。

三是有序公开、有效管理,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突发事件是媒体和政府经常遇到的考验。重大突发事件的爆发最能刺激人们的好奇心,常常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媒体捕捉的新闻素材和报道线索。在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中,通过正确、有效的新闻发布与信息传播往往能够扭转危机,摆脱被动。如果在危机处理中表现不当,则会使突发事件进一步恶化,造成新一轮危机。1977年北美大停电事件发生后,大部分媒体失效,“信息真空”出现。纽约市政府迅速以广播为载体,及时公布信息,纽约人在黑暗中不间断地获得信息,得到精神抚慰,顺利渡过难关。这个成功案例的经验是建立应急系统的联动机制,掌握传播主动权,持续发布信息,及时进行舆论纠偏。同样是美国,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灾害中,政府发言迟缓,信息渠道不畅,虽然在媒体的一路指责下做了一些补救的工作,但让人看到的是一个无能、无为、无视老百姓利益的政府。政府形象的好坏靠“做”,但是“说”的部分也相当重要。如果存在信息真空,任由人们在疑惑中盲目行事,会导致严重的后果。面对突发事件,可以分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首先是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发布信息。切忌封锁消息、隐瞒事实;要把握好先机,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并及时披露相关最新信息,先声夺人,不能失语。其次是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要不断传递信息。要向媒体展示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效果,展示处置危机的具体行动,阶段性地通报信息,随时引导和纠正媒体报道可能出现的偏差,赢得公众的谅解和信任。再次是突发事件结束后要有效管理信息。要利用媒体总结经验教训,主动谈问题,对媒体不了解的情况做必要的解释,重建声誉,重塑形象。只有自身声誉和公众形象重新建立起来,危机处理才谈得上成功。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或许还可以用行政手段对其“封闭”,在较长时间里“秘而不宣”,或者采取“慢三拍”的方法。但是,在互联网十分发达的今天,对影响范围大的突发事件进行“严密封闭”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情,没有一件事情是能“捂”住的。谣言止于公开,信任来自透明。当今社会,对于突发事件,靠“捂”,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来处理,动作迟缓,延误时机;或者避重就轻,瞒报缓报,就会陷于被动应付的局面。要坚持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步安排、与舆论引导同步推进,密切关注舆情动向,有针对性地发布消息,满足媒体信息需求,保障群众知情权,积极主动地引导和影响舆论。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特别要注意锁定四个“第一时间”:即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记者到达后的第一时间,媒体报道前的第一时间,舆论形成前的第一时间。把握好这几个时间节点,就能够抢占舆论制高点,使工作更主动。

四是创造条件,积极回应,让舆论监督“坏事变好事”。舆论监督,就是新闻媒体通过真实地报道事实、提供信息,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对监督对象进行监督。长期以来,我们一些干部认为舆论监督就是揭丑、批评、抹黑,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是找茬、整事、添乱,时刻注意防范,一旦出了问题,又想方设法找人说情,千方百计“灭火”,动尽了脑筋,费尽了心思。对负面的问题更关注一些,这是人的第一反应。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说我们的不好就是负面报道吗?不是。判定报道的正面、负面问题,应该从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方面来考虑。”当前,媒体都在进行新一轮的改版扩版,都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应该认识到,有领导的、积极的、负责任的舆论监督是正面报道的一部分。比如,教育乱收费、强行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从发现问题到公布于众,再到党委政府出台政策措施、着力研究解决,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助力推动。近年来,新闻媒体在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受阻、挨打、遭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有时新闻记者甚至连人身安全也得不到有效保障。如2008年初,辽宁省西丰县公安局4名警察进京到《法制日报》社“拘传”记者朱文娜,引起社会舆论强烈反应。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支持和保护新闻媒体进行采访活动,为采访报道尽可能地提供便利,不封锁消息,不隐瞒事实,不以行贿、说情等手段进行干预,积极维护好新闻媒体的采访权、报道权、监督权,保护好新闻记者的人身安全,为舆论监督创造良好条件。对待新闻媒体的批评建议,要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情况不实或有偏差的,要客观平和地向社会各界说明情况,争取理解支持。对媒体反映的问题,经核查后情况属实、确实属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调查处理,及时向媒体通报情况,给社会和公众一个交待,形成媒体监督与推进自身工作的“同向效应”,使新闻舆论监督成为改进工作的有利契机。当然,一些批评性报道播发后,多多少少会对负责具体工作的领导干部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一味指责媒体,敌视记者,很可能会对自身形象造成更大的损害。最好的办法是静下心来查找问题,努力改进工作,与媒体合作,必要时可与媒体协调,通过媒体挽回影响。经验表明,即使是一些非常糟糕的负面情况,如果处置得当,完全可能将坏事变成好事。比如,山西的“黑砖窑事件”发生后,面对媒体的口诛笔伐,山西省政府领导站在一线,勇于向媒体承认政府的失察错误,及时果断地查处有关问题并及时向媒体通报,向外界展示了一个开明、开放、敢于负责任的政府形象,社会反响良好。

三、如何面对媒体

用好媒体、有效引导舆论,就应该研究好如何面对媒体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应从四个方面下功夫,才能够逐步学会适应媒体、面对媒体。

一是强化学习观念,掌握传播规律,做好知识和信息储备。很多领导干部面对媒体时,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第一是重事件处置、轻舆论引导,不愿说、不敢说;第二是在被迫公布真相时又不会说、说不好。“不愿说、不敢说”,只能“拒、拖、堵”;“不会说、说不好”,往往带来二次伤害,引发次生灾害的严重后果。认真分析一下,部分领导干部不愿与媒体打交道,“怕”媒体,其实是怕什么呢?是怕错,怕说错话。为什么会怕呢?主要是基本功不够,知识储备和信息储备不足。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媒体时代对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自觉养成读报、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的习惯,并从中正确认识新闻媒体的运作规律和传播规律,注意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准确把握民声民情民意,以此来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使工作安排、决策部署、目标任务、措施办法更加符合基层实际,贴近基层群众,更有利于组织和动员群众推动工作落实。对于负有较大责任的领导干部,要增强新闻敏感性,建立个人综合知识储备库,一旦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将冷信息转化为热信息。要学会从媒体角度思考问题,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主张、想传递的信息,用媒体需要的语言、角度、方式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引导舆论,统一思想,推动工作,而且有利于推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更好地维护党委政府的形象。

二是强化媒体观念,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做好感情储备。建立良好的媒体公共关系,应该成为领导干部处理各种复杂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要熟悉媒体,选择适合自己并具有一定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媒体作为交流对象,主动培养与媒体间的感情。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协调媒体宣传。其次,要通过活动,建立伙伴关系。定期或者适时举办新闻发布会、背景吹风会,组织集体采访,安排专访,接受电话采访,提供书面采访,在互联网发布等,与媒体建立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建立良性的媒体关系,是把握舆论主动权、争取有利的舆论环境的基本保证。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和记者打交道。尊重和善待记者,主动认识和理解记者的工作,充分信任记者的职业操守和专业水准,用尊重、坦诚、爱护和宽容来赢得记者的理解和支持。记者不是学生,没有必要像讲课一样长篇大论;记者不是部下,不能以作指示的口吻讲话;记者不是敌人,虽然有时记者会提一些尖刻的问题,但这多数是因为职业的需要。记者是挑战者,领导干部和记者之间是共存共荣关系,领导干部希望记者传播信念和消息,而记者希望领导干部说出惊人的消息,甚至期望说出本不想说的话。记者是合作者,领导干部和记者都是要把新闻传播出去,要本着合作的态度,淡化官员意识,抓住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的有利契机,多与记者沟通交流,交换意见看法,了解情况,把握动态,以开放的胸怀、开明的姿态面对记者,面向社会公众,既要认真地做,也要积极地说;既要做好,也要说好。根据以往的实践,领导干部如果能够把握新闻报道的特点与规律,将有助于减少与记者的矛盾与冲突,并会吸引记者的关注力,激发记者报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是强化公关观念,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做好技巧储备。领导干部的媒体形象,是领导干部公众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要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首先要在平时加强自身修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需要长期的精心培育和日积月累;其次,在接受采访时,尽量做到语言恰如其分,举止大方适度,观念与时俱进,态度诚恳感人。接受采访是领导干部向公众传递信息,沟通情况,展示观点,树立形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做好随时接受媒体采访的思想准备,主动与媒体进行沟通,就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表明态度,作出回应。领导干部在面对采访时,要在方法和技巧方面做好储备。首先是做好充分准备。要对媒体采访的新闻背景、目的意图、重点内容、受众对象以及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和信息公开的底线等问题,深思熟虑,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同时,对记者可能会提出的尖锐性、刺激性的问题也要做好应对预案,以免出现紧张尴尬的局面。其次是掌握说话的技巧。在接受采访时,要注意说话的态度、方式和效果。要主动地说,就是要明确一点,与其别人说不如自己说,与其被动说不如主动说,一定时候说不如第一时间说,尽快说不如抢先说,外行说不如内行说,大家说不如专人说,分别说不如统一说。要规范地说,就是要指定专人、按照规定程序和统一口径去说,不能众说纷纭、各说一套,更不能信口开河,对充满变数的问题随意发表评论。要务实地说,就是通过摆事实、举数据说话,做到通俗易懂、简洁凝炼。同时,要注意表述的严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不能闪烁其词,含混不清。尽力提供记者所需要的背景资料,利用事实来抓住记者的注意力,以事实为基础答复记者。要个性地说,就是在接受采访时可以适度地展现个人魅力和风采,可以多用艺术语言和讲故事的方式,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有趣,给紧张严肃的气氛注入一些轻松愉快的元素。再次是保持良好的心态。要保持平等、谦逊、积极的心态,表现出自信、真诚和自然。尽量不使用“无可奉告”之类的语言,不当众拒绝某位记者的提问,不公开表达自己的偏见。不要企图控制记者,而是要控制自己的言行。要清楚自己面对的是社会公众,将自己置身于访谈语境之中。领导干部本身具有独特的判断力和分析问题的深度,加上诚恳与亲和的表达,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后是注重采访礼仪。要注意着装,举止得体,重视开场白和结束语,尽量采用双向互动的沟通方式。要注意面部表情,不能总是板着脸,给人以生冷僵硬的感觉,要随着所讲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在适当时机报以真诚的微笑,能够体现出真诚和自信。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要态度诚恳、反应迅速、思路清晰、表达准确,充分展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的务实、干事、负责、亲民的良好形象。

四是强化建设观念,完善新闻研判、应急、管理机制,做好平台储备。要保证有效引导舆论的长期效果,就要本着重在建设的原则,从完善机制入手,建设三个平台。第一是舆情监测分析平台。这个平台的标准是:能预测、善分析、助决策、当参谋。各部门、各单位都应有专门力量,开展舆情跟踪,关注舆情发展,及时对网上舆情热点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定期召开舆情研判例会,对网络舆论反映出的民情民意进行细致分析,分析舆论走势,提出对策建议,同时总结自身工作不足,及时回应舆论关切,做到“水没来、先修坝”。第二是新闻发布平台。这个平台的标准是:能说话、会说话、说真话、说对话。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机制是避免媒体炒作、消除谣言、引导舆论、树立政府形象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建立高效的新闻发布机制,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要主要领导直接推动,各部门通力协作,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确保新闻发布工作规范有序。其次要及时回答民众所关注的问题,遵循新闻宣传规律,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确保新闻发布工作务实、透明、高效。再次要加强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配置新闻发布会必需的各项硬件设施,体现新闻发布的亲和力和权威性。近年来,长春市委宣传部围绕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研究制定了党委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举办了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举行了部分党委政府新闻发言人媒体见面会,开展了一些党委政府的新闻发布工作,实际工作中的效果非常好,下一步还要进一步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完善这一工作机制。第三是舆论引导平台。这个平台的标准是:能删除谣言,能引领众言;能疏通民意,能炒热重点;能跟进事实,能自圆其说。在逐步健全完善舆情研判机制、应急响应机制、新闻发布机制的基础上,还要探索舆论引导和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及时传达各种正面信息,主动引导舆论;另一方面向宣传部门汇报,及时删除、封堵各种歪曲事实、煽动矛盾、阻碍问题解决的有害信息。

认识媒体、用好媒体、面对媒体,在认识层面上破除认识误区,在操作层面上掌握工作技巧,才能提高个人媒体素养。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媒体素养。正确面对媒体、有效引导舆论,决不仅仅是宣传部门的事,而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战争年代,要求我们的干部懂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武装斗争规律;在和平建设年代和改革发展时期,各级干部必须抓住机会,努力培养媒体素养、尽快提高媒体素养,做一名适应时代需要的领导干部。必须提高在新形势下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高面对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这是新时期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猜你喜欢
舆论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2016重要领导变更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