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

2011-08-15 00:49于晓言
关键词:语序二语母语

于晓言

论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

于晓言

中国英语学习者是在掌握了汉语之后才开始学习英文,母语负迁移对他们的英语学习造成了很大障碍。联系汉语和英语的差异,从语音、词汇、句法方面,分析了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英语教学;母语迁移;负迁移;语言差异

二语习得理论将语言迁移分为两种: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母语和目的语的某些特征相似或完全一致的时侯,就会出现正迁移;当母语和目的语的某些特征不同时,学习者将母语的一些规则用于目的语的学习中,就会产生负迁移。这两种迁移现象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既体现在对二语输入的理解过程中,又体现在二语输出的产生过程中,尤其直观地体现在学习者的写作中,并涉及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和文化等。现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层面分析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因此两种语言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大多数的中国英语学习者都是在掌握了汉语之后才开始学习英文,作为母语的汉语在他们的英语实践中所产生的负迁移通常要大于正迁移,因此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形成了障碍。

汉语在英语中的负迁移现象通常表现在下列层面:

一、语音层面

语音迁移现象在语言迁移中比较普遍,两种语言的语音差别越大,母语迁移的程度就越高,对二语学习者的障碍就越大。汉语和英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它们在发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两种语言在音位的数量及组合方式上都有所不同。

(1)汉语没有唇齿音。在发带有唇齿音的英语单词时,中国学生感到比较困难,经常把辅音/v/发成/w/音。例如,把vest读成west.

(2)汉语没有/θ/音。 很多学生把英语中的/θ/音发成/s/音。例如把thing读成sing。

(3)汉语中没有英语中的辅音连缀。汉语的声母之间总存在韵母,所以中国学生在读英语时,习惯在辅音连缀之间加一个元音。

(4)英语单词多以辅音结尾,汉字多以韵母和少数情况下的鼻辅音n/ng结尾。中国英语学习者总是习惯在英语的辅音后面加上一个元音。比如经常把light读成 lighter, 把 sit读成 sitter, 把 think读成thinker,等等。

语音的负迁移往往十分顽固。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尽管非常努力,在讲英语时仍然难以摆脱母语发音对其产生的影响,很难达到本族语的水平。

二、词汇层面

成年人在学习二语时已拥有一套与母语紧密相关的概念语义系统,这套母语词汇的概念语义系统在二语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体现在词汇层面的负迁移通常涉及词性误用、词义混淆、词的错误搭配、介词的误用等。

(一)词性误用

中文的科技文献中存在很多动词用做名词、形容词用做动词的现象。汉语词尾没有表示词性的词缀标记,所以在形式上难以区别词性。同一个汉语词可以具有不同的句法功能,体现出不同的词性。中国学生常常把汉语词汇的这一特点迁移到英语学习中,词性误判和词性误用的错误不断出现,尤其在形容词的使用上。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在汉语中可以充当谓语,用来说明主语的性质、状态等。例如“天空蔚蓝蔚蓝的”,“这个孩子真可爱。”。受其影响,中国学生经常把英语中形容词误作动词。例如把“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a serious problem which is worth discussing at the meeting tomorrow”(环境污染是一个有必要在明天的会上进行讨论的严重问题),说成“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a serious problem which worth discussing atthe meeting tomorrow”。他们还会说出这样的句子:“When you back home, please careful”(你回家的时候要小心)。显然,说话人受到了汉语“一词多性”现象的影响,把形容词误用为动词。该句正确的说法是“When you go back home,please be careful”。

(二)词义混淆

Ringbom在研究二语习得词汇学习时发现,片面的词义对等迁移导致了词汇学习中的主要错误。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词汇时,往往是根据原有的概念语义把二语中的新词汇和母语中的旧有词汇等同起来,从而忽视了两种语言之间的概念差异和语义界限差异。比如中国学生会造出这样的句子:“We can have a cup of tea in the rest room”(我们可以在休息室里喝杯茶),该句体现了母语迁移对特定概念语义所产生的影响,按照母语的概念加工逻辑,说话人把“休息室”分解成“休息+室”,然后根据语义对等的原则进行解译。殊不知英文里的“rest room”多用以指“洗手间”,正确的英文词是“lounge”(客厅,休息室)或“sittingroom”(起居室)。

另外,两种语言中有些名词的词义表面上相似而实质上不同也会产生负迁移。比如“爱人”不等于英语中的“lover”。汉语中的“爱人”指配偶,而英语里的“lover”却用以指情人。

对词的蕴涵意义把握不准也能造成负迁移。汉语里经常用“黑马”一词,很多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black horse”。可是,英语里的“black horse”是“害群之马”的意思。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有些名词的内涵或外延不一致,对同样的事物却是用大小不同或层次不同的概念来形成词义。比如汉语中的“牛”,在英语中至少用三个词表达:“cow”(母牛)、“bull”(公牛)和“calf”(小牛)。有些中国学生想表达“小牛”这一概念时,经常首先想到的是“little cow”或“small cow”,而不用“calf”。

英语的词汇较为丰富,一词多性、一词多义的现象也较为普遍。中国学习者在处理和运用英语时,很容易因母语的影响犯各种各样的词汇错误。这些错误大多数是由汉英两种语言中词的概念意义、内涵意义和搭配不同所致,使用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辨析词性,找准词义,斟酌使用。母语词汇的干扰表现得比较普遍而突出,还涉及到词的搭配和介词误用等。

(三)词的错误搭配

因为对英语词的用法缺乏正确理解,有些学生容易把中文单词与其对应的英文单词从字面上简单地等同起来。事实上,同样的中文字在英语里却要用不同的单词来表示。如汉语的“重”,与其相对应的英语单词是“heavy”,“重盒子”可以说“a heavy box”。 但根据所修饰的不同名词,“heavy”的意义也不同,如“heavy rain”(大雨),“a heavy smoker”(大烟鬼),“heavy traffic”(繁忙的交通)等等。有些学生习惯按照汉语的字面意思去搭配, 于是就出现了 “big rain”,“busy traffic”等错误的表达方式。

在英语学习中,中国学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词组的习惯搭配。由于对一些搭配习惯用法了解不够,学生还会写出诸如“expensive price”(昂贵的价格),“eat medicine”(吃药)和“notice your body”(注意身体)一类的中式英语。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将汉语的 “看”与英语的“look”从字面意义上对应起来,比如把“watch TV”(看电视)说成“look at TV”,把“read a book”(看书)说成“look(see)a book”。

三、句法层面

句法层面上的负迁移更为普遍,尤其是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这是因为汉英的句法结构差异很大。汉语为意合语言,无词形变化,重内在涵义,不受形式的约束,句法结构弹性较大。英语则是注重形式的语言,有词形变化,句法结构比较严格。由于二者在句法结构方面的差异,体现在语序、表达结构和关系从句等方面的负迁移非常普遍。

(一)语序/词序

英语语序大多为SVO(主语+谓语+宾语),而汉语的语序一般取决于句子的意义,所以主语与动词的语序比较灵活。实际上,即使它们的基本语序相同,语言输出的灵活性和严格性也有很大的差异,而灵活性和严格性本身便具有可迁移性。英语的语序是很严格的,对母语语序比较灵活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最易犯语序错误。常见的语序错误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疑问句

大福哼唧着哥儿,忍着辘辘饥肠,遛遛达达来到建材城的附近。他看见一个留着板寸的三十多岁左右的男人正和路边的个体装修工谈开窗子的事。那男人条件太苛刻,出价又低,几个装修工都嘬着牙花子犹豫,接不接他的活。大福看他面皮白嫩,穿着干净,像是个公司的职员。不是肥羊也能刮下几两肉来,就凑过去。

汉英两种语言的陈述句都以SVO为正常语序,所以汉语的陈述简单句在英语中的负迁移就少,而在疑问句中的负迁移现象就比较严重。汉语一般疑问句的构成就是在陈述句的句尾加一个问号,有时加上一个“吗”字,语序没有变化,而英语一般疑问句的构成是将主谓语倒装,经常需要加上助动词。所以,中国学生习惯把英语中的一般疑问句 “Are you going to school”(你去学校吗)说成“You’re going to school?”,把“Have you received my letter of May 1st? ”(你收到我五月一日的信了吗)说成 “You have received my letter of May 1st?”, 把特殊疑问句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你有几本书)说成“You have how many books?”

2.否定句

否定句中的常见错误出现在这类句型中:“I think that it is not a good habit to talk with others with your mouth full of food”(我觉得嘴里吃着东西跟别人讲话不是个好习惯),正确的表达为 “I don’t think that it is a good habit to talk with others with your mouth full of food”。 “I think you are not correct”(我认为你不对),正确的表达为“I don’t think you are correct”。

3.壮语

汉英两种语言中的状语和定语等修饰成分的位置差异较大。汉语中的某些副词尤其是像“总是”“经常”“通常”等表示频率的副词的位置比较固定,总是位于动词之前。受此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会把“She is often the first to come to school”(她经常是第一个到校)说成“She often is the first to come to school”。

英语中表示程度、地点和时间的状语经常放在句末,可是受汉语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会把 “I like flowers very much”(我非常喜欢花儿)说成“I very like flowers”,把“I study English in the university”(我在大学里学英语)说成“I in the university study English”,把“We play on the ground in the afternoon”(我们下午在操场上玩)说成 “We in the afternoon play on the ground”。

4.定语

汉语为左枝修饰,将名词的定语前置,而英语属于右枝修饰,将定语后置。受汉语定语前置的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会把“I have something new to tell you”(我有新消息要告诉你)说成“I have new something to tell you”,把“I still miss my friends in China”(我仍然想念在中国的朋友们)说成 “I still miss in China my friends”。

此外,与汉语不同,英语中经常使用大量的定语从句。对英语初学者而言,这是个很大的困难。例如,由于两种语言中定语位置的差异,学习者会费好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这样一个简单的英语句子“I don’t know the girl who is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building(我不认识站在楼前的女孩)。

(二)被动结构

在汉语的被动句中,动词词尾不发生变化,而在英语的被动结构中,随着动作发出者的后移,动词的词尾需要发生形式变化。此外,在英语的被动句中,助动词be是最基本的要素,但汉语则不同。这两个差异是中国学生在英语被动句学习中常犯错误的主要原因。 如学生会把 “This product can’t be made in that part of the world”(这种产品不可能产于世界的那个地方)说成“This product can't make in that part of the world”,这说明说话者在输出英语的被动形式时,完全或部分地遵循了汉语被动结构的构建原则。

(三)主从句的连接结构

在从属结构中,汉语往往使用 “由于……因此”“如果……那么”“虽然……但是”“除非……否则”“因为……所以”等成对的连接词来表示主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但是,在这类结构中,英语并不允许成对地使用这些连接词,要求两个连词只能保留一个。使用这些英语结构时,中国学生经常把汉语的这些特点迁移到英语的从句中,造成此类结构中连接词的应用错误。例如中国学生时常会造出这样的句子:“Because he was ill,so he didn’t come to class”(由于他病了,所以没来上课),“Although he worked very hard,he failed in the final exam”(虽然他学习很努力,但是期末考试仍未及格)。

(四)零主语现象

零主语现象也是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一个重要差别。汉语注重主题,英语注重主语。一般来说,主语是句子的中心,除了极个别情况,比如祈使句,每个英语句子都需要一个显性主语。相反,汉语句子中的主语如果是代词,并能通过语法线索和语用线索找到所指之物,那么作主语的这个代词可以省略。英语是一种主语显着的语言,强调句中的主谓关系;而汉语则是一种主题显着的语言,注重的是整个语篇。下面的句子就明显存在此种差异带来的母 语 负 迁 移 : “If have no time,you can not do the work well”(如果没有时间,你做不好这项工作)。正确的句子是 “If you have no time,you can not do the work well”。

在词汇方面,汉英两种语言中相应的词所包含的词义范围不同,很多词的搭配习惯也不同。在句法上,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不尽相同,表达一个相同意思所使用的表现手段也不尽相同。这些差别造成了母语的负迁移,给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了影响。

四、结语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很大,因此母语迁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更普遍、更是不可避免。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文化等各个层面上母语负迁移的存在。应该有意识地对比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语言形式和文化背景,“以两种语言的相同而同之,以相异而异之,使外语语言规律在认知上得到强化”,尽量促进正迁移,克服负迁移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快更有效地学习掌握英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蔡基刚.英汉写作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

[2]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3]郭铭华.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4]李媛媛,赵阳.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5]唐承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6]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曾葡初.英语教学环境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9]Halliday M A K,Martin J R.Writing Science:Literacy and Discursive Power[M].London:the Falmer Press,1993.

[10]Ringbom H.The Role of the First Language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87.

G642.0

A

1673-1999(2011)23-0191-03

于晓言(1954-),女,辽宁大连人,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

2011-09-26

猜你喜欢
语序二语母语
母语
母语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汉韩“在”字句的语序类型及习得研究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