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中心”说之辩

2011-08-15 00:49吴金林
关键词:德里达本原中心主义

吴金林

德里达“中心”说之辩

吴金林

介绍了德里达派与“自由游戏”论者的争议,分析了所谓“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中心”的涵义。认为德里达没有把握“逻各斯”的实质和理据,把赫拉克利特所说的具有一般意义的上位抽象真理解释为具体的、现实存在的实体,是抱着机械流变的思想来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

解构主义;中心;“自由游戏”论;逻各斯;逻各斯中心主义

德里达是20世纪下半期法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被誉为解构主义之父,是解构主义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提出的“解构”一词,被许多哲学研究、文学批评、语言学和社会历史学研究者所引用。德里达攻击西方传统哲学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和“逻各斯”,否定中心,强调结构外的“他者”。但是,“自由游戏”论者将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归结为虚无主义,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中心,而德里达及其拥护者却发出了“解构理论真的完全抹杀了中心,走向了非中心”的质疑,并要与“自由游戏”论彻底决裂。这到底是解构还是诡辩?

一、德里达派与“自由游戏”论者之争

德里达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他认为逻各斯中心主义所孜孜以求的深藏于事物和世界背后的先天的、一成不变的“逻各斯”、统一性或中心,根本就不存在。德里达在《结构,符号和人文科学话语中的差异运动》中强调指出:“这种中心的功能曾经不仅规定、协调、组织结构——事实上你无法设想一种无组织的结构——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证结构的组织规则能限定我们可以称作是结构的差异运动之类的东西”,“即使今天那种认为一个结构无任何中心的观念本身是不可思议的。”[1]德里达把中心和逻各斯中心主义是明显区别开来了的。其追随者们也认为,德里达所反对的是以逻各斯为中心的观点而不是否认中心,他们力图与“自由游戏”论彻底决裂,划清界限。“自由游戏”论者认为解构理论否定中心、否定意义、否定人类一切严肃的认识实践活动,是一种虚无主义理论;解构理论完全否定逻各斯中心主义,否定中心,走向了无中心。但德里达派驳斥道:此类论者把德里达的解构理论理解为其完全否定逻各斯中心主义,否定中心,是无中心论,他们把两者视为等同。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一种主观意识,是一种思想系统,是可以解构的。德里达要解构的不是客观存在的中心,而是主观意识的一种思想方法和思维模式。

“自由游戏”论者还认为解构理论完全否定意义,走向意义的虚无。“德里达的意义观是在批判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意义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者一直认为,符号的意义基于它内在的概念、所指之上,是后者的表现形式,是单一的确定的。”但德里达他在《书写学》、《延异》等论著中反复指出:没有保持在同一中的他者,就没有差异的运行,就没有意义产生;每一个所谓的在场的因素,每一个显现于在场的场景中的因素,都与那不是它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所指概念从来不是呈现在它自身、不是它本身,不是在某种指向自我的充分的在场中。每一个概念,本质地和规律性地被铭刻在一种指向他者、指向其他概念的链条或系统中,借助差异的系统性的运行表现出来[1]。

其实,德里达看似很有见解的陈词要把逻各斯中心主义和中心区别开来,要彻底摧毁“逻各斯中心主义”,可他从根本上并没有彻底领悟什么是“逻各斯”,什么是“逻各斯中心主义”,也没有把握形而上学的实质。包括德里达在内的所有同类者只是在做一种字眼上的诡辩游戏,并没有领会传统西方哲学的根基所在。德里达的悖论在于:他把“逻各斯”看成是具体的、现实存在的、固化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同时他又和克拉底鲁一样根本否认了运动变化中的相对静止性,违背了赫拉克利特“万物皆流”和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逻各斯”思想。

二、德里达“中心”说之剖析

赫拉克利特提出:“‘逻各斯’是一种以太的物体,是创生世界的种子。”即“逻各斯”是本原[2]。所谓本原,就是万物由它而生,它是组成万物的最初元素。是种子,就具有客观性。它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要遵循于它,它是事物的共同性,从而具有普遍性。尽管万事万物有无数的不定因素引起变化,但本原并没有变,变的只是形式。事物从本原开始,最后又归宿于这一本原,可见本原自身不会产生也不会消亡,它始终贯穿于过去、现在、将来,永远存在。赫拉克利特认为“逻各斯”具有以上属性,事物是永恒变化的。“逻各斯”是永远存在,永远不灭的,万事万物的生灭不过是它的变形和外在具体表现。然而,作为本原也并不是不运动,如果它本身不运动,那又怎么会有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呢?逻各斯是自然、人事之“理”,追求的是隐藏于事物背后的底蕴,可以用“流变论”来浓缩其辩证的思想:逻各斯是变的过程,变的规律,变的根源,同时也指导、驾奴、主宰所有的一切。

世界万物产生于 “一”,“一”产生一切,“一切皆流”,在变化中再归于“万物常住”,即“住”于万物之本“逻各斯”,世界的一切也在这变与不变、动与静中认识和把握。所以不管怎么定义,“逻各斯”是不以物质来衡量的,它是宇宙运行的法则,它是逻辑哲学理性意识范畴的概念,它不是简单的参照物,也不是事物得以构成的必然要素,它是上位的,凌驾于万事万物之上,它是其运行的法则和规律。赫拉克利特把万事万物的始基以火这一实物来表象。他说:“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3]火是具体、实在的物质,火的本质就是燃烧。诚然,在燃烧的过程中它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可以说燃烧是在运动和变易。赫拉克利特把火作为体现自然规律的火和本原的火,赋予了火哲学的蕴涵:火是具体和抽象的,是物质相对静态和绝对运动的同一体。赫氏提到“永恒的火”,作为火,只要它燃烧,就在不停地运动,一旦停止运动就不是火了。火的本质是不停的运动,永久的燃烧。他将火的这种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将宇宙说成是永恒的活火,是“逻各斯”的表征意向。抽象理念的“逻各斯”是宇宙运行的法则,它是上位的,是逻辑哲学的理性意识,它不是简单的参照物,也不是事物得以构成的必然要素,它凌驾于万事万物之上,它是其运行的法则和规律,并在这法则和规律下统揽着无限的运动和变化。德里达没有把握到“逻各斯”的实质和理据,他只是抱着机械流变的思想来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强加给逻各斯中心主义固有的、强权的中心。

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以“逻各斯”为根基的,它是统筹于万事万物变化的宇宙运行规律下的相对中心和静态经纬,它实际是在“逻各斯”这一开放系统下建立起来的把握和认识事物的理性立足点。德里达并没有准确把握“逻各斯”的本意,偏狭的理解逻各斯中心主义,把其中的“中心”二字诠释为固定的、先验的和在场的“霸权”中心。不管是“逻各斯”还是“逻各斯中心主义”都是理念上的认知理性,不是实际的存在物,德里达犯的错误就是把赫拉克利特所说的具有一般意义的上位抽象真理解释为具体的、现实存在的实体,显然它们是不属于同一范畴的。

“逻各斯中心主义”被德里达用来指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传统——存在论哲学,我们可以把其看作是基础主义或中心主义,也就是认为有一种固定的意义秩序,思想、真理、理性、逻辑或词作为基础都是自身存在的,而且始终存在,或者说始终在场[4]。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基础不单是基础,也是中心和本原。逻各斯中心主义并没有把某一实体看作中心,而是一种思维范式,强调的是同一结构范畴中的相对中心,以其为参照系数的中心,是认识事物的基本出发点。此中心完全能融入到德里达的差异运动中去,在动态中去把握某一截面的静态,认识事物。德里达通过对西方传统哲学思想中的中心概念的分析,强调结构外的“他者”,他也消解和否定了中心。

三、结语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攻击和否定 “逻各斯中心主义”、“逻各斯”和“中心”,妄图摧毁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石,并臆想在无限延异中构建结构外不停延宕的“他者”。他出于打破旧的思维方式的目的,想彻底地消解确定性、客观性,同时倡导不确定性、非客观性,但其理论的偏颇和这种感性的思维理念,是无法把握、动摇和颠覆理性的西方传统哲学根基的。因此,德里达消解不了“逻各斯中心主义”和“逻各斯”,也流变不了“中心”,这只能是一种字眼上的诡辩游戏。

[1]肖锦龙.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思想性质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余德华.论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的“逻各斯”[J].浙江学刊,2000(1).

[3]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B502

A

1673-1999(2011)23-0035-02

吴金林(1981-),女,重庆江北人,硕士,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涪陵408100)外国语学院助教。

2011-09-26

猜你喜欢
德里达本原中心主义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论我国实体中心主义的非法证据排除模式
习近平外交思想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回应与超越探析
近十年来国内德里达研究的三条路径
本原Heronian三角形的一个注记
回归教育本原的生物学教学
『闭卷』询问让人大监督回归本原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
被“延异”的语言*——德里达对索绪尔的批判再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