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德育实施途径及其启示

2011-08-15 00:48:34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课程

张 盈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311231)

德育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因其引导性与规范性等的诸多功能,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尤其高校德育,更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尽管由于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状况等的差异,美国高校德育与我国高校德育存在较大不同,但同作为各国最基本的教育内容之一,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在高校德育方面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 美国对高校德育的重视

美国历来重视教育尤其是德育,将之看作是保卫民主、传递美国文化和美国价值观、发展经济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甚至看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把不可或缺的钥匙。“美国人总是把自己最为急迫的问题归咎于公共教育,这几乎是一个不可更改的规则”[1]。

上世纪80年代起,鉴于对美国60、70年代年轻人道德失落的忧虑,美国甚至把教育改革提高到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教育问题几乎成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从每一个总统候选人,到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领导人,都非常热衷于教育问题”[2]。老布什竞选总统时,一直宣称誓作“教育总统”,强调学校不能仅仅发展学生智力,智力加品德才是教育的目的;克林顿则一再强调,要恢复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培养人才开始,高等学校必须进行品格教育,必须把美国青年培养成好公民。

美国特别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把学校当作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必须成为抵抗堕落的堡垒”[3]。美国高校把道德教育放在经济学和经营管理教学中的最重要的位置。虽然因教育体制的地方分权制,美国各校间的课程各不相同,但各校的德育课程在具有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统一性。例如,美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历史课程,每个大学生必须修一门美国历史课,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德育的主课程,如果学生的历史地理课不合格,拿不到学分,就不予以毕业。

2 美国高校德育实施途径的多样性与渗透性

美国高校德育十分讲究途径的多样化和渗透性,通过课堂教学、学科渗透、各类活动、心理咨询、大众传煤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2.1 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灌输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则和国家倡导的价值观,是美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美国高校虽然不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也没有采用“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普遍开设相关课程,且形成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开设通识课程。如公民学、美国宪法、欧洲政治思想、民主问题、时事等必修课。这类课程在许多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占总学时的15%~20%[4]。此外,还有大量社会政治方面的专题选修课,如西方文化危机与文明、男女平等理论与妇女运动等,以达到培养“良好公民”目的;第二层次是开设渗透性课程。它将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整合起来,将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如哥伦比亚大学规定,任何专业的本科学生,须先学好文化基础课,到三年级才开始学习专业课。西方思想史、美国现代文明、政治、哲学、经济学等课程,都是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对每一个主修专业,要求学生任何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这三个角度去探究。第三层次是开设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的宗旨是用一种方式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直接与人类休戚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如哈佛大学目前的核心课程包括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和艺术、科学、道德推理等七个部分。

2.2 课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美国高校德育的又一途径。美国高校的课外活动,既包括各种校园活动,又包括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2.2.1 校园活动

美国高校十分重视通过校园生活渗透德育意识,并已形成了系统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组织社团活动。此类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起到交流学术思想的作用。第二,开展文体活动。美国高校通过允许并支持组建多种学生文体活动协会和各类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合作、自立、自信、开朗的人格品质和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一些学校还非常重视仪式性活动,包括校庆、国庆、入学和毕业仪式性活动、讲演会、电影会等,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精神。第三,开办学术活动。在学生中倡导学校追求的目标和价值,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思维。

2.2.2 社会实践活动

美国的教育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极深,确保所有高等学校学生对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现象具有分析批判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进行决策解决问题的技能,是美国高校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美国高校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贯穿于大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社会实践方式主要有:(1)参与学校管理与服务。据统计,约有4/5的院校允许学生代表至少参加一个管理机构的工作,其中14%的校董事会有学生代表,41%的院校允许学生担任教师聘任委员会委员[5]。(2)参与公民体验活动。学生到裁判所、警卫局、法律事务所等机关,亲自体验现代公民的责任。(3)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参加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反对种族歧视、倡导男女平等、环境保护、选举和竞选等活动;(4)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主要是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和勤工助学等。

2.3 学生咨询指导中心

学生咨询指导中心在美国高校非常普遍,主要分为新生指导、学习指导、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其中,尤以心理咨询在美国高校教育中发展最为迅猛,几乎所有美国的大学都设有心理医生、心理咨询等方面需求的机构。工作人员的队伍配置亦相当高,大都是卫生保健、精神治疗、心理咨询与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并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而且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对个人的品德要求高。美国的心理咨询机构不仅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还十分注重开展各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如交朋友小组、敏感性训练小组、心理治疗法等。这些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助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健全人格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美国高校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

2.4 公民宗教教育

作为世界上宗教派别最多的国家,美国拥有众多的宗教信徒。宗教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个人精神信仰和社会道德的源泉,它对人们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美国的公立大学在形式上与教会分离,教学计划也不包括宗教课程,但它们通常都会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互助活动、慈善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强化他们对宗教的理解、内化。此外,各高等院校可以教授宗教课程,有的大学还设有教士和牧师办公室,随时接待学生;私立学校几乎都与宗教有联系,普遍开设有宗教课程。

2.5 大众传播和社会公共环境的熏陶

一方面,美国高校除了利用电影、电视来宣传其统治阶级的思想和主张外,近年来还不断推广通过校刊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做法。许多高校建立了相应的教育中心,为学生专门办报纸,每年有不少学校订阅《教室内新闻》周刊;另一方面,利用公共环境对青年学生进行无形的道德教育。

美国的公共环境是无所不在的“泛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极为重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社会政治教育环境、场所的建设,如美国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堂、林肯纪念堂等规模宏大的场所。这些场馆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宣扬着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高校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教育资源。广大青年学生正是在这种自然的生活过程中,接受了无形的道德教育。显然,这种渗透把理性的道德精神遍布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把抽象的理论寓于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极大地减少了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对他们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产生了一种无形的,但又足够深度的影响。

3 美国高校德育实施途径的有益启示

3.1 注重隐性渗透教育,努力增强德育实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这不仅是高校德育形式上的要求,也应该成为指导思想上的要求。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德育采取的是显性教育方法,即:以公开、显性、直接为特征,强调系统的教育、理论的灌输,注重统一性和规范性的教育。这种教育因其教育过程重“外适”(道德对教育对象的外在要求)、轻“内适”(教育对象自身对道德的内在需求),容易给学生一种“强迫灌输”的感觉,使他们产生一种自然的逆反心理,从而制约他们对有关道德要求的理解和内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的实际效果。因此,要提高高校德育的成效,需要在淡化显性教育方法的同时注重渗透性教育方式,把直接灌输与间接渗透结合起来,寓道德教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载体之中。将道德教育寓于学科教学、活动、大众媒介、校园文化、网络、管理之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从而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最佳效应。

3.2 加强道德信仰教育,保持德育民族特色

美国建国二百多年以来,历经几十届政府的变更,但社会大局始终稳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功的信仰教育。借鉴美国的信仰教育,应加强对我国大学生进行具有民族与时代特色的道德信仰教育,加大中国特色的儒家文化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稳定人心,保持校园的稳定,同时也利于保持与传承民族文化特色。

信仰是人生的力量源泉,具有巨大的动力,它能使人焕发出强大的驱动力,对个人的人生定位和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我国高校教育应在思政课程中充实和增加有关道德信仰的原理和案例分析的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应用性;应开设道德信仰教育类公选课或专题讲座;可借鉴美国高校信仰教育的方式,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加强感动、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感动中接受教育,感动中心灵觉醒,让生命燃烧,陶冶人的性情,升华人格。

3.3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德育实效领域

我国高校德育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学生的所有问题都当成是思想问题,只注重道德知识、道德原则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心理负荷、情感误区等心理问题和心理特点的分析和研究,导致德育工作脱离高校学生的实际。而近些年来的调查资料均显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在20% ~30%左右,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已明显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健康、成才[6]。可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此,高校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研究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时,要与心理咨询老师携手合作,组织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为大学生提供及时、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同时,还应构建起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

3.4 借助社会公共资源,优化良好德育环境

德育环境既包括校园微观环境,也包括社会宏观环境。经过长期的探索,美国的政府、学校、家庭和各种社会机构已经结成了一个互相协调、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形成了对广大社会成员包括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建立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综合道德体制,在高校树立“全员德育”的意识,真正建立和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在全社会树立“大德育”的意识,调动一切因素和手段,形成政府、学校、家庭、大众传媒、社会团体齐抓共管的局面;不断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的建设,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3.5 建构大实践教学模式,夯实德育成效载体

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道德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和载体,也是各种德育途径最终的落脚点。美国高校德育成功的根本就在于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同时,德育实践的具体操作层面涉及面广、复杂,且难以操作,因此,必须要在“总分结合”、“点面结合”、“条块结合”的基础上建构大实践的教学模式[7]。“总分结合”即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也就是从“理论讲述—实践论证—理论提升”的总分结合过程;“点面结合”是指实践主体(主要指学生)与各学校职能部门之间的结合,即学生德育实践不是某一个部门单独的职责,而是学校所有职能部门共同的职责所在,组织学生实践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条块结合”是各职能部门之间连横合纵,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只有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责,共同参与大实践教学,并将大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德育载体作用,其德育成效也才能真正体现。

[1] [美]戴维·斯泰格沃德.六十年代与现代美国的终结[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 [美]安那利斯·安德森.展望九十年代的美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3]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刘沧山.中外高校思想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 胡杨,徐建军,邸可达.美国高校生社会实践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德育,2007,(10).

[6] 王雅春.试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结合[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

[7] 阎占定,张瑞敏,杨金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课程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