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歌 袁青山
(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近年来在专家学者及有识之士不懈的呼吁声中,大学生人文修养缺失、语文素质滑坡的现象已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尤其是自2006年11月教育部在湖南常德召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以来,各高校逐步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必修或选修课开设,随之而来的是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热浪”涌起。面对数以千计的教材,作为高校语文教育园地的亲身耕耘者,对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及应用,谈一己之见。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媒体之本,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据统计,目前国内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公开出版的已达1400余种[1],仅在西安嘉汇汉唐书城上架的已超过上百种。浏览这些教材会发现这样的趋势:
1.编排体例多样
从教材内容结构看,有的将文学史、文选和写作揉为一体,有的是文选加写作,大多数是纯文选文本。作为主流的纯文选教材也无外乎三种编排体例:或按文体划分,或按时代排序,或按主题归类。按文体编写的,以文章体裁为纲,打破时代界限,罗列古今中外(主要是古代)的名家名作;按时代编写的,以历史朝代为序,不计体例形式,历数各朝各代的典范文章;按主题编写的,预设主题,横贯古今中外,淡化文体界限,选取精萃。[2]三种编排体例各有长短:按时代编写的不能顾及文体的集中统一,按文体编写的难免时代混乱,按主题编写的逻辑界定很难分明,常常存在类别难以穷尽、单元交叉杂糅的问题。因此,采取哪种编写体例并不能成为评价教材优劣的主要标准。
2.选文篇目趋同
以文选为主的教材由于编者们抱定选取名家名篇的同一选文标准,导致选文篇目上大同小异。因为虽然文学经典浩如烟海,但既要考虑选文思想性,还要适宜于教学,选来选去,就集中在少数精品篇目上。这是编者的共识,也是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规律。所以苛求选文的大同重复是没有道理的。
3.文本模式相近
教材文本在编写模式上基本都包含了“作者与题解”、“选文”、“注释”、“内容简析”和“思考与练习”等几个方面(项目多少稍有差异),这势必又加剧了大学语文教材的部分相似甚至大体一致的情形。
综上可见:在编写体例相近、选文内容大同重复的情况下,片面地强调教材创新不啻于一句空话。教材要出新、要实用,要与别的教材同中有异,体现特色,就只能在某一方面特别是实施教学的细微之处有所突破和强化。因为“作者与题解”、“选文”、“注释”等项目基本都是客观材料的表述,所不同的应该只是信息量多少、表述方式和语言风格的区别。这样可供出新出彩的也只有“内容简析”或“思考与练习”了,我们称之为“细部的精彩”。
2004年笔者曾主编“陕西省21世纪高职高专教育系列规划教材”——《大学语文》[3],本着“精当、好教、易学、有效”的原则,我们确立了教材的基本框架:按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分块组编,形成了“文学经典研读”、“文章范例体悟”、“文学名作鉴赏”和“文化论著阅览”四个模块。每个模块有若干单元,每个按照“单元导读指要”、“课文学习提示”、“选文”、“注释”、“思考与练习”和“探究与实践”的体例格式编写。这样的结构形式在同类教材中有新意有特色,符合教学实际,故此书获得了“2007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这部教材的练习包括两个层次,每一篇课文后设有“思考与练习”,每一单元后还设有“探究与实践”,前者紧扣课文,多从内容理解、思想性、艺术性及语言文字基础方面拟题,这是大学语文教材的通例;后者则多是综合性、研究性、拓展性练习,较高层次,应该是我们教材所独有。现就“探究与实践”题目设计思路,谈谈对教材编写特色的理解和体会。
1.扩展知识视野,深化教学效果
面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有两个特点:一是课时有限(许多高校作为选修课,课时很少),二是理工科学生形象思维有局限。这就决定了作为公共课(或选修课)的大学语文的教学不能像对中文专业学生那样,在充足课时保障的前提下,教师尽量多地占有材料,广泛涉猎,引经据典,讲深讲透;只能选择合适的宽度和厚度,思路清晰,简明扼要地讲授。要想扩大课堂知识容量,拓展学生视野,深化教学效果,必须另寻渠道,我们希望“探究与实践”能予以丰厚。
宋代散文名篇《前赤壁赋》被许多教材选入,一般的教学定位是:苏轼遭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面对生命中的坎坷与挫折,他乐观旷达,随遇而安。这样的解读是不能让学生全面理解此间苏轼的心境的,甚至影响对苏轼文章内容和个性的深刻理解。被贬黄州是苏轼的人生重创,其实他也像常人一样消沉、悲观,写于黄州的许多诗文都是这种基调[4],可是两个课时势必不允许教师大量引用资料予以解释和印证。我们便设计了这样的题目:“阅读《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和《送沈逵赴广南》,全面、深层地理解苏轼的个性特点。”这两篇诗词情调哀伤、悲凉,充分表现了作者孤独、消沉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在课后与《前赤壁赋》对比阅读,就能全面准确地把握“苏子”与“客”的对话内容,进一步理解苏轼的坦荡豪放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挫折与失望的泥沼中回味、咀嚼痛苦,从而化解苦痛,战胜苦痛,乐观地面对生命[5]。
唐宋诗词教学对意境的理解体悟非常重要,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我们在练习中将王国维《人间词话》关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理论引入:“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然后从教材所选诗词中各举数例,让学生分析对比,感悟这两种境界的妙处。
这样的练习设计无疑扩展了知识视野,又深化了教学效果。
2.激发探究灵感,活跃个性思维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评价从来就是见仁见智,正所谓“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只是引领者,课堂只是引导学习的窗口,重要的是打开学生的心灵,活跃个性思维,启动他们的审美活动。
《蒹葭》是《诗经》中的“秦风”,结合地域特点,课堂教学已使学生领悟到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朦胧,具有空灵的神韵。如何缩短这几千年前的时空距离,更进一步开启学生的个性思维,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对话几千年的无名诗人?我们在“探究与实践”中从当代台湾女作家琼瑶依《蒹葭》写成的《在水一方》的主题歌入手设计题目:“琼瑶《在水一方》的主题歌是根据《蒹葭》改编而成,对比这两首诗歌,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这样的题目设计,答案当然不是唯一的,但不论学生持有何种观点,都需要注入个性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感悟力、理解力和表现能力都自然得到一定的提高。
对于一些历史上有重大影响而又观点分歧的篇目,我们设计题目辑录了历代这一主题的有关诗文材料,既让学生广泛涉猎,了解前人的观点,又使学生思考,摆出自己的看法。如在讨论《垓下之围》中项羽的成败得失时拟了这样的题目:“项羽的故事是古今吟咏的对象,有的肯定赞扬,有的否定批评。阅读下面一组关于项羽的诗歌,说说你对项羽最终结局的看法。”这里提供了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乌江亭》、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和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材料。在讨论《长恨歌》的主题时拟题道:“马嵬坡和《长恨歌》的故事在唐以后就成为不老的话题,阅读李商隐《马嵬》(其二)、袁枚《马嵬》和洪昇《长生殿·闻铃》,看看前人对此事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这些诗文角度不同,观点各异,让学生自己思考、评判。
这些题目的设定,给课堂注入了活力,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放飞心灵去遨游、去感受、去思考,培养了批判意识,摈弃了人云亦云,有助于个性灵光的释放。
3.陶冶人文精神,启迪感悟人生
大学语文教学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思考人的命运,从文本提供的不同的人生遭遇中获得生命的启迪,从而领悟生命的真谛,完善健康的人格。
“文章憎命达”应该是一个真理,留在中国文学上的大家名篇多与不幸、苦难、失意相关联,而那些一帆风顺甚至飞黄腾达的文人似乎隐去了他们的身影。从司马迁的忍辱含垢、发愤著述“成一家之言”,到苏轼宦海沉浮却能泰然处之,从李清照国破家亡、四处流落到辛弃疾的忧愤于怀、报国无门,可以说坎坷和不幸是文学家丰厚的财富。为了让学生深层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厄运、苦难、不幸对生命的意义,我们在“唐宋文学”单元拟了这样的题目:“中国文人自古就有安邦定国平天下的宏愿,但壮志难酬的结局却屡见不鲜,结合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的生平及诗作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中国文人的悲剧常常又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许多不幸是由于那个社会对人才的压抑与摧残造成的,为了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在学习了袁宏道《徐文长传》后设计了这样的题目:“徐渭才华盖世,却屡试不中,最后竟佯狂而亡。这绝不是个案:杜甫困守长安十年,科场无名;归有光‘八上春宫不第’;蒲松龄七十多岁才补了个‘贡生’……结合这些材料,谈谈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才的压抑和摧残。”
这些题目的设定已大大超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范围,引起学生思想和心灵上的震动,触发他们对社会和人生命运的思考,也使他们获得面对苦难和战胜苦难的心理素质。
[1] 魏饴.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5-6
[2] 李美歌.抓教材建设,注人文精神,构建大学语文教学新理念[J].语文学刊,2008(9):158-159
[3] 袁青山,等.大学语文[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4] [5]李美歌,等.试论苏轼黄州诗文的情感定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卷):4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