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
——基于湖北省高校教工党支部的调查分析

2011-08-15 00:49吕保华
关键词:教工组织生活高校教师

吕保华

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
——基于湖北省高校教工党支部的调查分析

吕保华

增强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效性,是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构成部分。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而部分高校教工党支部未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在作用发挥方面出现了“失效”现象。对湖北省十几所高校的教师进行调查,了解了当前高校教工的思想政治状况和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现状,从而提出了增强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有效对策。

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

增强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效性,是党的性质的要求,是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新的形势和变化对高校教工党支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党建工作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高校教工党支部在作用的发挥方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失效”的现象。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校教工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效性不强(主要体现为组织生活以学习文件为主,组织活动缺乏活力,活动形式缺乏创新)。笔者采用实证调研的方法,对当前湖北省高校教工支部的组织生活状况及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发放问卷、电话访谈等多种形式,梳理出目前党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创新措施。

一、调研概述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及襄樊学院等十几所在鄂高校的教师。对于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我们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并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调查,而对于襄樊学院、十堰职业学院等高校,则采用Email及在网络教师群中传递问卷的方式进行。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64份,回收率91.11%;有效问卷160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7.56%。参与调查的教师中,40岁以下的占52.5%,41-50岁的教师则占47.5%;中共党员占77.5%,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占22.5%;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教师占42.5%。具有中级职称的占45%。鉴于问卷信息量有限,除问卷调查外,笔者还通过访谈和小型座谈会等形式与高校教师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调查,我们对湖北省高校教工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状况以及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高校教师愿意参与组织生活,但对组织生活的形式要求较高

调查显示,湖北省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师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65%的高校平均每两周开展一次教师的组织生活集体政治学习活动,另有15%的高校是平均每月开展一次集体政治学习活动。有70%的教师表示很愿意参加或者愿意参加学校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但有47.5%的教师表示虽愿意参加学校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但认为其方式单一,兴趣不大。问及高校教师喜欢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参观考察”、“自学”和“结合教师自身工作进行专题研究”,这显示了高校教师对于组织生活的自主性和较高的要求。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形式有所突破,但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对于学校基层党支部作用发挥情况,有41%和26%的教师认为“个别处于涣散状态”和“大多处于涣散状态”,只有19%的教师认为 “很好地发挥了作用”。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形式已不再单纯以集体政治学习为主,外出参观学习、结合教师自身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与兄弟单位联合开展组织生活、组织有关比赛和知识竞赛等,都成为组织生活的创新形式。其中,与兄弟单位联合开展组织生活受到很多党组织欢迎。伴随信息时代的发展,利用论坛、博客等网络形式开展组织生活和思政教育也在基层党组织中推广。

(三)高校教师价值取向多元化,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内容须倡导主流文化

高校教师高学历化、专业细分化等特点促使该群体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大多数教师比较关注个人发展。调查表明,有65%的教师对目前的工作岗位及待遇表示不满意。在谈到“作为高校的教职工,您在工作中更注重什么”时,有50%的教师选择了“为人师表的师德精神”,有45%的教师选择了“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在谈到最关心的问题时,“工资调整方案”则遥遥领先于“学校的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成为教师们最关心的问题。而大多数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调查发现,虽然79.5%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呈现出注重理论与业务知识相结合,可以调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可以使组织生活更有成效,但组织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如不能深入教师内心,不能和解决教师具体困难和个人发展问题相结合,其工作成效难免“隔靴搔痒”。

(四)高校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形式创新有所突破,但内容创新明显不足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68%的被调查者认为,组织生活的形式是要走向社会,为组织生活提供多样化平台。而现有的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创新主要是形式上的创新,即利用所在地的革命纪念地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或者和兄弟单位联合开展组织生活等。至于组织生活的内容创新,有52%的被调查者要求内容与时俱进,紧握时代脉搏。有24%的被调查者要求与业务知识和科研相结合。但目前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在这些方面明显不足,有的是思政教育和业务培训两张皮,还有的把组织生活会直接开成了业务学习会。

二、高校教工党支部特征分析

相对于其他基层党组织,高校教工党支部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首先,高校教工支部成员的构成特点对组织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处于社会发展的前沿,知识信息高度聚集。高校教工支部的党员大都是高学历人才,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交流、学习的范围广泛。随着当前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国际交流得到不断加强,知识分子能更及时、广泛地了解新的知识和思想。因此他们对支部活动品味和要求更高,不再满足支部简单的读文件、看报纸的传统活动方式。其次,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得教工支部在处理组织生活和业务工作之间关系时倍感压力。教工支部的成员大多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及管理任务,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科研和管理上,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支部的工作,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一些教工支部不能处理好组织生活和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一味地迁就教学和科研,个别教学任务重、教学科研效果好的党员干脆就不参加组织生活。最后,高校教工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相对于其他工作而言,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他们更加关心自己的业务发展和提高,而对组织生活缺乏热情。

三、增强高校教师党组织生活实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指导,给予党组织生活充分的制度保障

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上级党委,要指导基层党支部加强组织生活的制度建设和宣传,使广大党员都能充分了解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从而增强参加组织生活的主动性。从笔者调研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党员都认为组织生活两周一次比较合适,民主生活会半年一次比较合适,要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当然,阶段性的集中学习活动则要根据实际情况另作安排。各基层党支部对组织生活要严格会议制度,认真做好会议记载,对表现优异的党员应给予表扬,对消极对待组织生活、迟到早退的同志应严肃批评教育,不能借口教学科研任务重而过于迁就,否则不仅个别党员同志纪律松懈,整个党支部也会缺乏战斗力。对安排的组织生活内容,尤其是重要的任务、理论学习等,应认直检查落实,也可以口头、书面形式考核。同时,上级党委要给予基层党支部充分的经费支持和时间保证。教学科研固然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但不能因此大量占用组织生活时间。若长此以往,会使组织生活丧失严肃性从而不被党员同志重视。

(二)提倡创新,丰富党组织生活活动载体

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党的组织生活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党的基层组织要以创新融合继承,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活动,才能使党的组织生活富有生气和吸引力,也才能调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要在继承传统组织生活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组织生活的方式和活动载体。在对湖北省高校基层党组织进行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以下几种组织活动形式比较受党员教师欢迎。

一是深入实务部门调研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是高校教师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高校教师本身是理论知识的传播者,空洞的理论说教自然不能满足其政治学习的要求,而深入企业、实务基层部门,一方面能使党员在社会服务和实践中增强党性修养,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可以发挥其理论和智力优势,通过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有力地推进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充分体现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是结合专业进行专题研讨。这种专题研讨不同于各类学科的专题研讨会,而是一种开放式的社会热点研讨。以当前的社会热点为主题,可以在支部内也可以吸纳其他支部的同志参与讨论,其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主题报告、先进人物事迹介绍、热点时评等。这种组织生活形式,可以扩大党员对组织生活的参与度,提高党员的满意度。

三是共建联合组织活动。这是一种以“结对子”的形式进行支部共建活动、联合过组织生活的模式,可以促进活动双方相互了解,交流情况,达到资源互补、改善学习、增强活力的效果。

(三)突出党员主体性,充实党组织生活内涵

组织生活是党员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组织生活的重要成员,党员不仅是受教育的客体,更是教育的主体。在党的组织生活中,就是要突出党员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许多高校的基层支部在开展组织活动时,基本上都是党支部书记占主导地位,党员只是“配角”。为此,必须变这种传统的单一模式为党员积极自主参与的活动模式。要让党员事先参与,对组织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建设性意见,使组织生活计划成为每个党员的自觉行动。结合项目管理的思路,由普通党员参与设计党组织生活,进行自主策划、组织和主持,让党员真正成为组织生活的“主角”。

内容是组织生活的核心部分,没有内容,组织生活就会失去灵魂。内容不新,组织生活就会丧失生命力。有些基层党支部在组织生活中满足于形式的创新,对内容的创新重视不够,学习内容不能与当前的社会热点相结合。这种“新瓶装老酒”的组织活动难见成效。只有充实党组织生活内涵,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社会热点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组织生活的教育功能。

[1]李莉,彭世文.高校党组织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者[N].光明日报,2007-09-10.

[2]钟会兵.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建的难点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

[3]杨晓苏,等.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质量有效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4]朱超群.上海部分高校师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D261

A

1673-1999(2011)22-0016-02

吕保华(1979-),男,河南南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党建与高等教育。

2011-09-0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年党建课题研究课题。

猜你喜欢
教工组织生活高校教师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健康体检数据分析肥胖及相关疾病——以中央民族大学退休教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