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异化理论的形成

2011-08-15 00:46尹堂艳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费尔巴哈黑格尔异化

尹堂艳

(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异化理论的形成

尹堂艳

(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最早为黑格尔所阐述,黑格尔的“精神异化”理论及其逻辑架构为青年马克思所吸收和遵循。但是当马克思真实地接触现实之后,深刻地体会到通过自我意识的异化扬弃并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便逐渐接受了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异化”思想,开始自觉地以一种全新的唯物主义哲学逻辑来考察现实。但是,马克思在人本主义异化观的基础上,并没有彻底否定异化,而是辩证肯定。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考察时,受到了赫斯“金钱异化”观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劳动异化”理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当然,这种建立在人本主义基础上的批判难以使人们摆脱异化状态。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开始从现实实践活动出发,将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创造了唯物史观。至此,其异化理论也完成了由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异化;唯物史观;马克思;黑格尔;费尔巴哈;赫斯

一、黑格尔的“精神异化”对马克思的影响

异化一词作为一种哲学概念的运用始于黑格尔对“绝对精神”外化的描述。青年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也正是来源于黑格尔哲学,并带有明显的黑格尔色彩。在著名的《精神现象学》一书中,黑格尔对绝对精神和人类活动领域的异化都进行了分析。黑格尔认为,异化及其异化的扬弃运动贯穿于绝对精神的整个发展过程的始终。“实体作为主体是纯粹的简单的否定性,唯其如此,它是单一的东西的分裂为二的过程或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过程,而这种过程则又是这种漠不相干的区别及其对立面的否定。所以唯有这种正在重建其自身的同一性或在他物中的自身反映,才是绝对真理。”[1]12-13黑格尔所说的这种自身分裂为二,建立起自身的对立面和区别,从而又否定这种对立面和区别回到自身的同一性的运动,就是他所说的绝对精神的异化及其异化的扬弃运动。精神(实体)只有通过否定自身,才能产生出对立面和他物。当绝对精神否定自身、超出自身时也就是新的阶段、新的范畴的出现和产生时。可见,通过异化这个中介,精神才能由存在的东西变为否定的东西,同时又从否定的东西变为存在的东西,经过这样不断的反复,精神也才能呈现为一个包含有发展阶梯和前后序列相继的王国,才能表现为一个发展着的活的整体。

在人类活动领域,黑格尔主要对劳动异化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人作为有生命的自我意识,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必须通过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产品消灭和否定掉欲望的对象。所以,劳动是自我意识获得生存和证明自身的确定性的前提条件。在劳动中,自我意识经过“目的-行动-产品”这一对象化过程,创造了与自己的目的和愿望相反的东西,它所创造的结果成为了一个异化的东西。黑格尔指出,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作为自为存在的意识不是孤立存在的,他要通过另一个意识,即奴隶的意识而达到自己的存在。奴隶主和奴隶是在劳动产品中发生联系的,奴隶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了产品,但是却不能占有产品,享受产品,而奴隶主不劳动却能占有产品,享受产品。由此可以看出,作为自我意识起点的欲望指向的是另一个人的欲望,另一个自我。欲望的本质在于一种否定性,因此,自我意识的实现在于否定并扬弃对方的欲望,在使别人屈从和承认自我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获得它的满足”[1]137,因此,自我价值的全部实现只有通过别人的承认,“这里出现了一个个人与一个个人相对立的局面”[1]141,为了获得这种承认,双方必须通过殊死的搏斗来赢得最终的承认。黑格尔指出: “自我意识只有当它异化其自身时,也才是一种什么东西,才有实在性;通过它的自身异化,它就使自己成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它的这个普遍性即是它的效准和现实性。”[2]因此,个人只有异化自身,才能使自己变得符合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从而也才能获得其在这个社会中的现实存在。黑格尔认为,当个人异化了自身后,不仅自己获得了现实存在,而且同时也就创造了现实世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黑格尔的异化理论实质上是“精神异化”。无论是在精神领域还是人类活动领域,它们都是在意识内通过异化、扬弃异化,到达下一个、更高一级的发展环节。“开始观念为了实现自己,自我丧失了主导地位而'沉沦'于自然物质过程,后来在人类社会的逐步发展中扬弃和超越对象性(物化)向主体性回复,最后在人的自我意识中完成理性复归。”[3]22这样,绝对观念就通过否定之否定,超越了对象化的必然性进入了“自由王国”。黑格尔用绝对精神打倒了现实存在,客观存在不过是绝对精神的对象化和外化。并且,黑格尔从未否定异化,而把异化看成是一种积极的因素,是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灵魂或推动者”。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遵循黑格尔的逻辑构架,充分肯定了自我意识通过异化而实现自身。当向往新世界的他第一次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时,便运用黑格尔的异化理论对封建专制统治进行批判,论证、呼吁人的自由、独立和解放。他说:“国家应该是政治和法的理性的实现。”[4]14“当一个国家离开了国家的观念时,世界历史就要决定其是否还值得继续保存的问题。”[4]184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异化”和赫斯“金钱异化”的扬弃

1.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异化”的扬弃

从1842年开始,马克思真实地接触现实,深刻地体会到通过自我意识的异化扬弃并不能实现自身。同时,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异化”思想对马克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费尔巴哈改造了黑格尔的异化思想。他认为,异化不是自我意识的异化,其过程也不是在“思维中超越自身”,而是“现实的人”的异化,是一个现实的客观运动过程。他把异化运用到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中, “人的类本质是人类共同的感性活动和人与人的真实直接交往关系,但是在宗教中它却采取了异化的颠倒的抽象(中介)形式,人的类本质颠倒地表现为人之上的上帝,而'基督是外化的上帝和外化的人'的媒介”[5]193-194。上帝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把自己的本质、形象分离出来,投射到上帝身上,创造了宗教,而宗教产生后,又反过来控制、支配人自身,成为统治自己的异己力量,人反而向自己的创造物屈膝下跪,顶礼膜拜。因此,在费尔巴哈这里,异化被视为主体无法实现自身的自我丧失过程,具有了彻底的否定性,这与黑格尔对异化的肯定恰恰相反。

费尔巴哈把整个世界复归于人类主体的观点深深触动了马克思。马克思在社会生活和斗争中意识到,只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才可能是走向真理的唯一道路。于是,马克思开始自觉地以一种全新的唯物主义哲学逻辑来考察现实。他在对黑格尔的批判中写道:“真实的相互关系弄颠倒了。在这里,最简单的东西被描绘成最复杂的东西,而最复杂的东西又被描绘成最简单的东西。应当成为出发点的东西变成了神秘的结果,而应当成为合理结果的东西却又成了神秘的出发点。”[6]294于是,他将被黑格尔颠倒的关系重新倒置了过来, “……实则正应当从现实的主体出发,并把它的客体化作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神秘的实体成了现实的主体,而实在的主体则成了某种其他的东西,成了神秘的实体的一个环节。”[6]273“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宗教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7]因而,劳动就是对自己的否定,就是消灭自身,这显然与费尔巴哈对异化的彻底否定态度相一致。

然而,马克思意识到对人的自我异化持彻底否定的态度根本无法实现人自身的解放。人们要摆脱异化状态,向自身复归,通过费尔巴哈彻底否定性的异化逻辑显然不能实现;相反,这是黑格尔否定之否定辩证法逻辑的应有之义。“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对象性剥离(Entgegenstndlichung,一般译为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而这首先又只有通过异化的形式才有可能。”[8]因此,马克思从对异化的彻底否定转向了辩证的肯定,这种转变来自于他对现实的深刻认识。他发现黑格尔把握了劳动的本质(尽管以思辨的形式),并且黑格尔的异化辩证法反映着近代劳动的基本结构。于是,马克思的哲学思考方式完成了从自我意识的观念主体辩证法向以人的抽象本质为核心的人本主义主体辩证法的转变。

在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之后,马克思所说的“人”不再是费尔巴哈眼中自然意义上的人,而是结合了家庭、财产和“市民社会”等具体的社会关系的人, “'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6]270。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此时马克思所说的人是“应该”的人,这在本质上还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异化史观。在为无产阶级寻求革命根据的内在驱动下,马克思站在“应该”成为的人的立场上,对黑格尔所维护的专制国家和社会政治异化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生活在专制国家中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即在政治共同体中人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在市民社会中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别人看作工具,同时也把自己降低为工具,成为了外力的玩偶。那么,要摆脱这种异化就必须推翻这种专制制度,但是,“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资产阶级完成的政治解放,在更深的层面造成了人与人自身的分裂和异化,“一方面人变成了市民社会利己的、独立的个人;另一方面人变成了公民、变成法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这种异化状态是要被消灭的,他将由资产阶级的否定者——无产阶级去完成。

2.马克思对赫斯“金钱异化”的扬弃

马克思深入社会经济领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实地考察,受到了哲学家赫斯的影响。赫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象出发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这种人们社会生活交往中的'共同活动'”,并“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共同协作与交往直接看作人的社会本质,交往就是个人实现、发挥自己力量和本质的形式,也就是生产力的实现形式”[5]121-122。继而,他认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竞争和对利润的追逐使得人与人彼此分离和对立起来,在这种利己主义的生存法则下人的类本质发生了异化。因此,孤立了的人与人的交往只能通过货币的形式才能实现。正是货币使得人们远离类生活,金钱的统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了极端。它获得了如此彻底的表现,以致它本身就是“人的价值”及其尺度。此外,金钱也是“一般本质或国家本质”,立法者作为国家的代表,从金钱那里获得无上权力,金钱成了颠倒一切的力量。

这种人与自己创化物关系的颠倒现象,使马克思认识到 “经济生活中的异化是人的社会政治异化的基础”[3]53。他写道:“在经济生活中,金钱是一种在人类主体之外的物,但它又是人类主体本质外在化的表现。金钱明明是人创造的东西,可是现在它却以'一切事物的普遍价值'的身份剥夺了主体自身和整个世界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异化了的主体又不得不跪倒在这个人造物面前。”[4]448毫无疑问,赫斯是引导马克思从哲学话语置换到经济学话语的关键人物。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止思考,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说:“货币的本质首先并不在于财产通过它转让,而在于人的产品赖以相互补充的中介活动或中介运动,人的、社会的行动异化了并成为在人之外的物质东西的属性,成为货币的属性。”[9]对这个物质的东西——异己的媒介的崇拜“成为自我的目的”,“这个媒介是私有财产的丧失了自身的、异化的本质,是在自身之外的、外化的私有财产,在人的生产与人的生产之间起外化的中介作用,是人的外化的类活动”[10]18-19。由此,马克思在赫斯金钱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这种经济异化的本质。

三、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形成

赫斯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作是人的类本质,将交往置于生产之上,然而他忘记了这种“交往”不过是生产的结果,而且只是资产阶级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定的历史结果。马克思指出:“交换关系的前提是劳动成为直接谋生的劳动。”[10]28马克思从对金钱异化的具体批判中走了出来,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私有财产、贪欲、劳动、货币等都看作异化的表现形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并认为这些社会现象都根源于劳动的异化。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他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然而,在当时的劳动条件下,人的这种本质走向了它的反面。他重点分析了工人劳动异化的四个方面。第一,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产品本来是工人劳动主体的对象化,工人应该在对象化过程中实现自己并占有产品。但是,工人不仅不能占有劳动产品,反而成了自己劳动产品的奴隶。第二,工人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工人之所以受自己劳动产品的支配,主因在于这种劳动活动本身已经异化。工人的劳动不是主动的,而是受动的;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第三,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人只有通过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才能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而现在,劳动仅仅是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了。第四,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必然的结果是人与人相异化。

至此,马克思全面阐述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在黑格尔、费尔巴哈和赫斯的理论基础上实现了超越。但是,正如上文所说,马克思是以人本异化理论为其主导理论逻辑的,因为此时他尚不能从资本主义社会历史的实际状况中得出他所需要的革命依据,即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和否定性的结论。因此,他尚没有尝试从社会的经济现实去观察人的发展,而是以抽象的“人”(实际上是“市民社会中的个人”)为引起批判的逻辑起点。说到底,历史的真谛是某种先验的人性和“应该”实现的理想本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只是因为它违反了人性,而不是社会历史运动的客观必然性。劳动异化理论只是抓住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中的一种颠倒的现象,抓住的是“异化”这个结果。他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私有制,并没有进一步揭示这一社会现象的历史原因和必然性,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客观历史合理性。

四、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其异化理论的完善

马克思按照人本异化理论逻辑不断地批判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异化现象,揭露这种社会形态存在的各种不合理东西。但是,在深入研究经济现象的过程中,他越来越不自觉地背离了自己那种从先验逻辑出发的思路,而开始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出发了。

1845年春天,马克思开始了他的哲学革命。他深入社会,从现实出发对私有制社会结构以及矛盾根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马克思认识到,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被奴役的状态,并不是工业造成的,而是工业的资本主义形式,这种状态的消除必须依赖工业本身。这是一种从现实实践活动出发的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结合,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也不再是抽象的主体。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评费尔巴哈,指出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实践活动,此时的主体已经不再是抽象的主体,而是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实践主体了。人的本质当然也不是费尔巴哈所谓的自然性和“宗教感情”,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去理解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具体的、历史的,不仅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本质,而且同一时代中处于不同关系的人们也有着不同的本质。此后,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研究不再从抽象的人的本质出发,而是从人的现实存在即他们的物质生产条件出发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分析。马克思还意识到,不仅仅要解释世界,还要改变世界。从实践出发,不会走向黑格尔式的对现存状态的肯定,而是走向对这种不合理的生存状态的改变。1845年之后,马克思对“异化”的使用更多的是指一种历史现象,一种“经验的事实”,而这种现象和事实必定受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因此,必须与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关系背景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异化现象,从而才能寻找到正确的途径摆脱这种状态。

那么,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异化状态该怎么扬弃呢?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它是任何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10]120共产主义扬弃异化劳动但不否定劳动的对象化,因为对象世界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而人只有“以全面的方式”重新占有对象世界才能走向自己本质的复归。“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而“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说来是必然的环节”[10]131。对异化的扬弃必须通过共产主义的实现才能完成。然而,此时的共产主义,不再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哲学逻辑的推论和伦理批判,而是一种现实的历史客观趋势的反映。共产主义者也不需进行任何道德说教,对私有制的否定并不是因为它是反人的,而是在现实历史基础上的客观变革要求。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必然的交往形式,这种交往形式在生产力被创造出来而私有制成为阻碍这种生产力的桎梏以前是不可能被摒弃的,是直接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所不可缺少的。”[11]共产主义革命是一种客观的要求,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今天已经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这个阶段,生产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在现存关系下只能带来灾难。这就必然走向全面发展的新的生产方式,即共产主义。

至此,马克思的异化观完成了从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

[3]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MEGA I-2,S.2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MEGA I-2,S.404f.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A81

A

1008-6382(2011)05-0029-05

10.3969/j.issn.1008-6382.2011.05.006

2011-08-23

尹堂艳(1986-),女,甘肃武都人,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 玫 西)

猜你喜欢
费尔巴哈黑格尔异化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