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内陆外向型经济发展思路:融合理论与现实

2011-08-15 00:53周靖祥
关键词:内陆地区沿海地区内陆

李 平,周靖祥

(1.云南大学,昆明 650091;2.湘潭大学,湖南湘潭 411105)

重庆内陆外向型经济发展思路:融合理论与现实

李 平1,周靖祥2

(1.云南大学,昆明 650091;2.湘潭大学,湖南湘潭 411105)

立足于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明晰内陆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在总结东部发展道路及经验基础上,结合内陆经济特点,提出重庆内陆外向型经济发展具体的思路。

内陆开放;重庆经验;外向型经济

一、引言

2010年10月13日,商务部与重庆市签署《共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合作备忘录》构设了部市共建的大背景。根据梯度发展理论以及经济发展的后发效应,国际经济技术升级和转移、国内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以及对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为重庆内陆外向型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机遇。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浪潮中,重庆对外开放的步伐始终缓慢。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直辖以来”重庆的对外开放发展道路及历程可以总结出“积极的前期准备,厚重的后发优势”:①http://202.202.12.9:82/index/index/showdoc.asp? filename=200909230358&blockcode=dqdt,重庆市信息中心:《建国60年重庆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成就》,2009-09-23。真正的对外开放开始于2007年,“314”总体部署为重庆的发展明确定位,重庆改革开放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庆通过优惠政策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取得较大成效。从1992年开始,重庆的FDI突破1亿美元。随着经济的发展,FDI逐年增长。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出现了小幅波动,1999年后FDI逐年上升,2007年重庆外商直接投资额达10.85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FDI年均增速达11.5%。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重庆利用外资快速增长,2009年更是达到历史最高点,并且利用外资的增幅全国第一。由于地处西部内陆,重庆的发展劣势主要是开放度太低,外资来源主要是亚洲,而欧洲、北美等地的外商投资额较少,利用外资发展不平衡格局明显,主城9区和长寿化工园区的占比高达90%以上。站在新的发展历史起点上“跨越”已经初步呈现,将开创新的发展格局和展开新势头。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从非均衡发展战略逐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转变(张波和李敬,2009)。在新时期和新发展阶段,国家更加强调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物流成本过高、市场体系不完善、高端人才缺乏、低水平竞争等是阻碍中西部内陆地区推进开放型经济的主要障碍(丁瑶,2008)。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必须大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充分借鉴先进发达地区发展经验,结合内陆地区自身实际,创新发展模式,发挥后发优势,用超常规手段和速度来实现超常规发展。张波和李敬(2009)的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综合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促进作用,对开放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他们认为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应适时调整完善,从而促进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于永达和荣飞(2009)对地方经济发展模式、集聚优势导向政策的实施、集聚优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集聚优势的可行性等问题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过分依靠自身资源禀赋或机械地发挥生产比较优势不利于国家的经济赶超,而集聚优势战略则是经济赶超道路上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学术界的研究为“重庆”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能够提供启发和指导。近年来,当重庆致力于构建内陆开放型城市之际,全球产业转移的浪潮带来了机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庆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路径。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利用好对外开放“发动机”,并发挥重庆的内陆经济特色发展模式。重庆经济发展不仅靠机遇与规划,更需要寻求发展动力;内陆开放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动力。本文将从多个层面回答重庆如何在新时期贯彻“立足西部,放眼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

二、开放经济视角理解内陆地区发展的紧迫性

学术界已从理论上阐释了外向型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斯密的分工与专业化促进经济增长和“剩余产品说”,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分工、分工和贸易促进增长理论,马克思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理论,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论,罗伯特逊的“外贸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r Growth),熊贤良的“外贸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条件”理论等,这些理论阐述了外向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配置的效率,能够获得动态的比较利益。外向型经济研究涉及诸多领域、内涵丰富,比如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经济合作,陈立泰和杨小玲(2008)从宏观层面探讨过重庆市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无论是学界还是政界,“内陆地区”概念的提出是相对沿海地区而言。包括如下省区: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8个省区。内陆地区其实也是国家“七五”计划中所界定的中部及西部地区;内陆地区总面积80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80%以上。

从国家层面理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什么需要强化和重申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呢?为理解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对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进行分析,此过程中还需要与沿海地区进行比较。

第一,地理位置。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影响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便利性,影响地区同国外交流的方便性。良好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我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沿海地区地处我国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有漫长的海岸线,凭借优良港口和现代化的海上运输工具,方便进行经济技术交流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先天优势。内陆地区处于我国的中部和西部。中部地区多数省区基本上无直接对外交流的口岸,但是,中部地区起着东西交流的桥梁作用。西部地区无出海口,但是西部地区有漫长的陆上边境线,这是西部地区发展同国外交流的重要条件。与西部地区接壤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一些经济、技术上比较落后的地区,与之发展国际贸易,西部地区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

第二,自然资源。具体而言包括:水资源、可利用土地资源、耕地和气候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其中,水、土资源是工农业不可缺少的条件,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将要占用大量的水土资源。我国水土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如,按降雨量分布看,由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能资源内陆地区开发潜力大,沿海地区的开发潜力小。土地资源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但沿海地区的土地质量好。能源矿产资源是工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条件,同样,我国能源、矿产资源在地域分布上也具有不平衡性。目前,我国的一次能源以煤炭和石油为主,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内陆地区,矿产资源除少数几种东部占优势外,其余大部分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陆地区。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内陆地区具有“后发优势”,有助于实现追赶目标。

第三,资本要素。包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包括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质量,物质资本则包括资产积累和资本形成。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劳动力在数量上都不表现为“短缺”,但是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素质明显地高于内陆地区,其表现为沿海地区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及科学技术人才的比重高于内陆地区。物质资本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和积累率,前者反映地区经济基础状况,后者反映地区资本形成。在资本总量上,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不相上下,但是,由于内陆地区地域宽广,工业布点比较分散,内陆地区的资本难以产生聚集效应。在资本形成能力上,内陆地区明显劣于沿海地区,表现为我国各地区的实质积累率从东到西递减。①http://202.202.12.9/DRCNet.Mirror.Documents.Web/docview.aspx?docid=-30344&leafid=1&chnid=1002&searchquerystring=内陆%20开放%20经济&SearchItem=subject(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李泊溪、侯永志:《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推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1993-04-03。

“改革开放”带来中国外向型经济的成长,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加快了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经济的外向化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外向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向型经济历经30年的发展,使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世界最高水平,2008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仍高达58.3%,远远高于绝大多数国家的水平。在经过30年高速发展,中西部内陆地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与沿海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在经济全球化加深、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实施过程中,以及国内区域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中西部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内陆开放经济发展。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过程中,“资本市场泡沫”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危害受到普遍关注。而事实上,“外向型经济泡沫”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开始呈现出来,并释放出信号,但是,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所谓“外向型经济泡沫”,指片面强调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而忽视内需的建设,导致国民经济过分依赖出口形成的畸形经济发展模式。外向型经济的脆弱程度超出了经验预期,对外需求的过度依赖显然放大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冲击。金融危机所起到的警示作用是过分强调外向型经济将会带来诸多弊端,但是,经济转型并非是要完全放弃外向型经济,转型只是从过分依赖外需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向内外需并重、全面融和发展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转变。

从特殊的历史原因,加之中西部地区特殊地理位置的制约和长期形成的社会文化的影响,经济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但是,有利的条件是在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科研能力、市场潜力和产业转移等方面,内陆拥有较好的条件。因此,内陆发展外向型经济势必应该加强政府引导、强化区域经济发展意识、突出产业链招商,同时要加快优势企业“走出去”和内外贸易一体化建设。为警惕患上和“外向型经济依赖症”,并寻求克服其危害的重要手段,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研究和思考”的当务之急。对内陆地区而言,是复制“东部模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发展道路,这受制于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取决于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实现的思路,内路地区能够为目标实现的成功发展模式,将再造中国奇迹,丰富中国经验或者中国模式的深刻内容。重庆作为西部开放经济高地建设重镇,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策略模式值得研究。

三、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历程总结及模式探讨

(一)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总体认识

中国的对外开放30年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外资、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沿海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也逐步增强。实际上经历艰难的探索,这一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对外开放思想的孕育—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对外开放由政策性开放向制度性开放转变—“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体制方面演变包括了:开放的对外贸易体制的建立—新贸易体制的建立—关税制度改革—出口退税制度改革;对外开放的区域推进为: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20世纪90年代后对外开放的新战略。取得成就可以简单概括为“贸易大国的崛起”:对外贸易国际地位的提升,商品贸易强劲增长,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对外开放作为1978年以来中国最伟大的事件,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实现了逐层推进和区域的联动。

中国外向型经济的特征是:①政府主导型经济;②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发挥全国各地产业优势,共同推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③以“三来一补”为起点,实现从贸易为主转为与国际经济的经济和技术合作;④扩大对外开放与发展外向型经济齐头并进;⑤ 以重点出口产业群体作为产业外向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形成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协作体系。既然东部沿海省(市)和开放城市已逐渐走上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相对成熟道路,很有必要了解发达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历程。

站在新的起点上,需要重新认识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及作出发展轨迹的判断。国内学者刘志彪(2009)指出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结构调整需要警惕依附型经济产生,重视实施内外需均衡战略。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中国东部经济有可能出现“依附经济”特征的发展趋势。防止这种可能出现的“依附经济”的对策,是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方式发展自身的高端需求,培育中国的高端需求市场,利用本国的高端市场需求来拉动企业的高端升级;要加快培育中国的跨国、跨地区的采购和销售集团,通过构建本土的销售网络来摆脱对国际大买家的依赖。政策的调整不能简单地定位于从外需转向内需的策略,因为这样会使中国已经形成的外向化发展格局发生严重的倒退,使中国的企业和产业遭受严重损失,并使中国再次与世界发展主流隔离。

(二)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效应:正负效应并存

1.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积极经济影响——正效应。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极大地促进对外贸易额的增长,为中西部内陆经济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2.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与不足——负效应。(1)外贸依存度过高。2007年,中国外贸依存度超过64%,与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外贸依存度明显偏高,沿海地区更是达到83%的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使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国际市场,沿海地区利益在更大程度上与国际市场捆绑在一起,外部动荡对沿海地区经济安全的影响明显,增加了沿海地区经济的脆弱性。(2)高比重加工贸易产生一系列影响。加工贸易在沿海地区出口贸易方式中占了相当的比重,2000年之后一直占贸易出口总额的54%以上,是沿海地区出口贸易方式的主要组成。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品的层次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技术溢出效应弱小;贸易福利低,产业链条短,产业关联不明显,技术效应低,容易产生贸易的平“贫困化增长”。(3)经济圈的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沿海地区各个省市一味以追求经济发展,大力吸引外资为目的,忽视区域协调与合作。沿海地区三大经济圈之间,经济圈内部产业同构现象非常严重。且主要集中于能源业与加工制造业。沿海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并未使其形成有规模性的产业集群,产业同构现象明显。企业和地方政府一味追求经济效应,进行恶性竞争,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4)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严重。从制造业区域布局看,沿海地区是我国制造业集中分布地带。沿海地区外商着重投资的产业——制造业带来了大量的资源消耗和浪费。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9个工业中大部分行业都集中于沿海地区,基本上占出口贸易额的80%以上。这些产业绝大部分是污染密集产业或者高度污染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对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典型模式

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国际机遇: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准备了难得的国际环境;国内机遇:“十年动乱”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1.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1979年4月,邓小平的一番话“……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出现;12月10日,国务院又正式批准成立厦门经济特区;1988年4月13日,海南成立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2.“经济技术开发区”快速涌现。从1988年至2002年,全国共设立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27个,中部地区10个,西部地区1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吸收外商投资集中的热点地区,在扩大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起到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的作用,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3.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其原因是上海在对外开放方面所拥有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才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历史积淀的与国际交往的联系和经验等。

4.江浙沪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引领江苏发展,从以乡镇工业发展为主体的苏南模式到以开放为主要特征的新苏南模式,走过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再国际化的发展路径;温州模式引领浙江发展,以“走出去”为特征,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然后通过“走出去”形成国际化;浦东模式促上海发展,高起点、赶超型和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建立起高度规范、高度开放的市场体系,协调改革、开放、发展等各个层面。

5.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工贸易是广东外向型经济的“内核”,外向型经济的形成与扩大以加工贸易起步,早期以港澳地区投资的中小企业为主;后期逐渐以跨国公司为主,大企业、跨国公司在广东设立生产基地,甚至设立洲际研发中心。承接了美国和日本向中国的梯度转移;以加工贸易打造“世界制造业基地”。

四、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架构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如何进一步推动内陆发展外向型经济已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内陆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应加强政府引导、强化区域经济发展意识、突出产业链招商,同时要加快优势企业“走出去”和内外贸易一体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吸取东部教训,学习东部经验;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警惕依附型经济产生,重视实施内外需均衡战略。在嵌入全球和全国价值链的过程中,内陆经济有可能出现“依附经济”特征的发展趋势。防止这种可能出现的“依附经济”的对策,立足于成长的本土市场需求空间,极力开发和构思培养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内陆地区如何实现较快经济发展,需要确立跨越式发展目标,并付诸实践,走“区外循环”之路,未来内陆外向型经济发展路径选择需要体现“内陆经济外向化”,建立在“大分工”产业关系之上,建立在全球产业分工基础之上,发挥区内比较优势,建立“大进大出”的内陆和外国经济循环体系。内陆外向型、开放型经济发展可供选择的模式有(三个依靠+一个综合):

(1)依靠现代通讯体系建成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不通成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基本制约因素,现代通讯网络建成将弥平“数字鸿沟”。“信息技术电子化、传输手段网络化”为特点的包括互联网、电话网、广播网、电视网等新型高速信息网络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内陆地区信息闭塞状况,从而使得“跨越式发展”率先在信息传递领域变为现实。

(2)依靠高速交通网络建成实践跨越式发展。海陆空三维立体高速交通运输网络的建成,成为劳动力流动、物流的基础网络,催生生产方式变革和生活方式变革。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空中民航所组成的三大高速交通网络,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三维一体,构成全国“普惠式”的交通条件,极大改善内陆地区运输环境,将为加快形成内陆地区“大进大出”经济体系以及“大区域经济”格局具备交通运输条件。

(3)依靠局部经济“增长极”形成带动跨越式发展。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题材的新型区域经济格局及“增长极”逐渐形成,以中心城市为点,交通干线为路,形成网络布局,将会快速实现城市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呈现点、线、带、面发展态势,带动内陆地区跨越式发展。内陆地区新生“五大局部增长极”是:以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为地域的西南地区,其中重庆、成都已经显示出中心城市特点;以西安为代表的关中地区;以乌鲁木齐为代表的远西北地区,乌鲁木齐市已经显示出地区中心城市的优势特点;以武汉为代表的华中地区;以沈阳为代表的东北地区。

(4)其他发展模式:实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四个密切结合”战略,全面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内陆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具体包括:①实施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密切结合战略;②实施扩大内需与扩大开放密切结合战略;③实施发挥优势与扩大开放密切结合战略;④实施中西部内陆地区开发与扩大开放密切结合战略。

五、重庆内陆开放型开放经济发展思路

构设契合重庆“市情”的内陆外向型经济发展思路,一个重要前提是:政府和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增强开放意识,深入理解“开放”的深刻内涵。主要的意识导向是:立足于西部,放眼全国,迈向世界,走出低水平陷阱实现“跨越式”发展。基本立足点:抓住现阶段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拓展外向型经济范围和地区。基本思想:开放优先,立足于内陆地区由内需主导型向外需辅助型过渡。

(一)强化区域经济发展意识,加强与区域内外的经贸合作关系

经济发展区域化趋势不可回避。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重庆拓展外向型经济必须建立大区域合作框架,加强与区域内、区域间以及国际间的经贸合作。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的共识,通过政府首脑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互助互信、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搭建区域内外平台;根据区域内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构建商贸经济区,落实域内的经贸合作战略措施,汇集优势资源,实现西部地区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产业集群,提高重庆在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当然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的关键是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利用外资方面的政策优势,促进外向型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利用外资是重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环节。政府要根据现阶段外资流动的新变化,结合重庆的实际,通过完善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以及管理手段和办法,抓住外资“西进”的大好时机,引导利用外资从规模向质量转变、从优惠政策向优化环境转变。具体措施有:吸引境外资金与吸引国内资金并重,拓展招商引资渠道;优化招商引资结构,坚持产业链招商和优势产业招商相结合;充分发挥重庆本地优势产业配套作用,形成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

(三)加快内外贸易一体化进程,推动外向型经济与国际接轨

内外贸易的一体化程度,决定着内陆城市外向型经济的长远发展。重庆要通过企业的相对集中化和集团化,构造内外贸一体化的流通组织形式,打造一批实力雄厚、国际竞争力强的流通企业,逐步形成以综合商社(综合贸易公司)、工业型跨国公司和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集团为内外贸一体化的经营主体商贸格局;借鉴国内(发达)地区外贸发展的成功经验,建立内外贸统一的统计、检测、分析、监控及预警体系,合理保护当地产业和市场,维护经济安全,促进内外市场的一体化。

(四)形成迎合国际分工和外向型转型的配套政策

抓住国际分工格局的演变新机遇,相机选择迎合国际分工动态演进培育政策,国际分工的格局划分两个阶段:垂直型分工阶段与产业链分工阶段。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下,经济融入并参与收益分配。为实现此目标,重庆适时的配套政策宜为:第一,经济政策。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矫正要素价格长期扭曲的局面,实现按照市场来配置资源,引导资源流向效益高的行业和企业;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以便加快技术进步。第二,产业整合政策。快速形成突出产业链招商,做强优势产业的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经济技术合作政策,加快优势企业“走出去”步伐,深化财政、金融和外资体制改革,制定一系列利于促进国内外贸易同步发展的优惠政策,实现区域内外和国际贸易政策一体化。

[1]丁瑶.内陆地区推进开放型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改革,2008(6).

[2]张波,李敬.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与调整:重庆证据[J].改革,2009(12).

[3]于永达,荣飞.经济赶超条件下集聚优势的政策与效果[J].改革,2009(12).

[4]陈立泰,杨小玲.重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思考——基于京、津、沪、渝四直辖市的比较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5).

[5]宋迎昌.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分析[J].地理学报,1996(3).

[6]刘志彪.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N].新华日报,2009-12-08.

[7]戴桂林,刘鑫.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升级路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8).

[8]闰浩.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比较与评价[J].上海经济研究,2002(5).

[9]上海社会科学院“三特”课题组.上海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6).

[10]朱根宝,陆国钧.“苏南模式”在实践中发展[J].江南论坛,2003(11).

[11]叶子荣,郑浩生,古建桥.我国西部内陆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策略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2]张玉杰.中西部地区如何实践跨越式发展[N].学习时报,2009-12-15.

[13]金柏松.向内需主导型过渡——适时调整我国“开放式”加“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J].国民经济管理,2005(4).

[14]叶子荣,郑浩生,古建桥.我国西部内陆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策略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5]吴敬琏.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J].管理世界,2006(8).

[16]夏合群.西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发展阶段划分与特征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

[17]王开良,梁昆.重庆市引进外资政策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Consider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Inland Export-oriented Economy:Fusion Theory and Reality

LI Ping1,ZHOU Jing-xiang2
(1.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2.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11105,China)

Based on the export-oriented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l,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understanding of inland export-oriented economy.Based on the summar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and experience of the East and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model with inl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finally takes Chongqing as example and combines developing“municipal situation”to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pening up of inland;Chongqing experience;export-oriented economy

F127

A

1674-8425(2011)07-0042-07

2010-12-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预警系统设计及平衡增长路径选择”(10CJL036)。

李平(1983—),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等。

(责任编辑 范义臣)

猜你喜欢
内陆地区沿海地区内陆
论民国沿海地区渔业发展困境及其应对路径
解读:70年,重庆从内陆变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内陆移民(外二首)
中部内陆地区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及信贷风险管控
内陆地区:创新链视角下的科技成果转化
100吨吸内陆渔政船
论山东省内陆地区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威海沿海地区雾的气候特征及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内陆国家级新区发展政策建议——基于内陆与沿海新区的对比
误区:非沿海地区人人需要补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