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域下王阳明的个人发展

2011-08-15 00:49余飞雨
关键词:马利翁皮格龙场

余飞雨

心理学视域下王阳明的个人发展

余飞雨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集合于一身的代表人物,其立德,致良知;立言,破心中贼;立功,破山中贼。从心理学视角来看,王阳明的个人发展受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马斯洛效应、酝酿效应等影响,内外因交互作用,从而才成就了“立德、立言、立功皆居绝顶”的一代儒宗王阳明。

王阳明;皮格马利翁;马斯洛;心理学

一、天神送子,王云改名:外因—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人际期望效应”、“社会心理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塞浦路斯一位擅长牙雕的国王。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于是把全部的精力、热情和爱恋都倾注到了自己夜以继日所雕刻的一座美丽的少女塑像上,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整日深情注视,给她装扮并起名叫拉泰亚,每日向神祈祷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的爱心所打动,赐予塑像生命,于是塑像活了起来,皮格马利翁最终梦想成真,与拉泰亚结为夫妻。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故事说明,期待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会最终引领人走向成功。“皮格马利翁效应”于1968年被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在实验中发现并命名。当时他们做的实验名称为“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老师期望和小学生智力发展”。他们在一所学校从各班随机抽取20%的小学生作为实验组,对各班教师说这些小学生具有很大的学习发展潜力。结果8个月之后,他们通过测验发现,这些学生的智力比其他学生有更大提高,他们把提高的原因归结为教师对实验组学生的期待效应。教师因受到暗示,有意无意地给这些学生以更多的期待、赞许和辅导,学生则报以积极的反馈,教学相长。最终,这些学生的智力、成绩及社会行为向着教师期望的良好方向发展。

纵观王阳明的幼年经历,我们发现,王阳明受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影响颇深。我们下面对此据以分析:

首先是王阳明先祖的影响。王阳明的祖先常被追溯到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这种说法比较难考证。但可以考证的是,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对其有深远影响。明代初年,王纲由刘伯温推荐出任兵部郎中,后升为广东参议。1372年苗民起事,王纲奉命平乱不幸死于增城,明廷特建祠加以表彰。这位先祖对其子孙后代产生了绵绵不断的影响。王家的忠烈节义由此始。一百多年后,王阳明在受命安抚广西的归途中,特意绕道增城拜谒其六世祖的祠庙,并题诗曰:“我祖死国事,肇礼在增城……落落千百载,人生几知音。道同著形迹,期无负初心。”一句“期无负初心”,道出了王阳明继承其先祖未竟之业,既有缅怀又有自慰,其六世祖对其的精神感召由此可见。

其次是王阳明祖母的影响。王阳明诞生前一天,其祖母岑氏“梦神人衣绯玉,云中鼓吹,送儿授岑,岑警寤,已闻啼声”。此梦真假亦难考辨,但至少说明,其祖母对这个孙儿的诞生是满怀期待的。大凡不平凡人,其出生自有不平凡之处。“天神送子”的梦境,给王阳明的出生蒙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书香门第的王家对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寄予厚望,认定此子定会建功立业,为王家增福添光。

再次是王阳明祖父的影响。王阳明的祖父王伦有竹轩先生之号,时人比之陶渊明。王伦熟读经史,淡泊名利,有名士风度。王伦听说“天神送子”的梦境之后,给这个孙儿起名为“云”,表达了希望这个孙儿从此飞黄腾达的愿望。让人意外的是,尽管其诞生经过了层层渲染,王云直到五岁,仍不能开口说话。五岁那年的某一天,一位僧人恰巧路过,见到正在外面玩耍的王云,不由感叹:“好个孩儿,可惜道破。”大家面面相觑,不知何意。王伦得知之后,沉思良久,终由僧人之言而悟,将“王云”改名为“王守仁”。于是王云立即就能说话。

最后是王阳明父亲王华的影响。王伦淡泊名利,并不显达。但王家却从王华开始日渐改观。王华苦读中举后状元及第,官授翰林院编修、东宫辅导,最终官至南京吏部尚书。王华谨守圣门,坦诚醇厚,事母至孝。父亲的榜样作用是潜移默化的,王华走的是正统为官道路,后来王阳明走的也是这样的道路。如果说祖父、祖母仅仅是从言语上给王阳明的个人发展以无限期望,那么父亲则是从行动上为王阳明的个人发展做出了亲自示范。

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是一种暗示的力量,一种期待的力量,一种信任的力量,一种积极的力量。王阳明出生于忠义之家,书香门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比如其六世祖王纲的忠义故事,其祖父淡泊名利,熟读经史,其父亲好学上进,事母至孝,这些都是外因。无论天神送子、王云改名的事情是真是假,至少都说明了一点:王家对这个孩子满怀期待。所以他们刻意渲染了这个孩子的出生——“天神送子”,显然这个孩子大有来历,这个孩子可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不是一般人。尽管这个孩子看起来有点笨,直到5岁还不会说话,但是王家还是给其改名为 “守仁”。 “守仁”源出于《论语·卫灵公》:“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改名守仁,寄托了王家对其认同儒学正道的期望。王阳明正是在王家的这种“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期待之下,逐渐接受外部暗示,才在幼年崭露头角的。王阳明11岁所赋的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便是明证。

二、第一等事,天泉证道:内因—马斯洛效应

马斯洛效应,即需要层次论(need hierarchy theory),又称“动机层次论”。它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系统需要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动机有五种层次,形成按由低到高不同层级排列的需要系统,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可归类为基本需要(或称匮乏性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可归类为成长需要(或称衍生需求、存在需要、超越性需要)。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但高层次需要的产生不一定要待低层次需要完全得到满足之后。个人需要结构的演进呈波浪式发展。马斯洛的理论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动力结构,提供了一种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我们发现王阳明很早时就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王文成公全书》记载,王阳明12岁时曾向塾师询问什么是“第一等事”,塾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却对塾师的回答不以为然:“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学圣贤”即以程朱为榜样,通过长期追求来实现个人发展。我们很难想象,当其他孩子还在嬉戏玩耍时,一个12岁的孩子就有了对什么是“第一等事”的思考,并从此立下“学圣贤”的崇高愿望。纵观王阳明的一生,无不是在为“第一等事”而努力,无不是在为“第一等事”而思考。

王阳明在其晚年,曾将其学术宗旨归结为四句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文成公全书》卷三.传习录下)学者将这四句话概括为王门“四句教”。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与王畿对理解这四句话产生了分歧,两人在天泉桥求证于王阳明。王阳明解释说,他的教法包括两种:“四无说”和“四有说”。“四无说”为上根人立教,但世间人不易得;“四有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具有普遍性。这次谈话,就是著名的“天泉证道”。四句教反映了王阳明对于本体与善恶问题的基本思考。王阳明的本体范畴不论表述为良知、本心还是性体,目的都是服务于同一个善的理想境界。

我们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王阳明“第一等事”之动机,发现其直达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学圣贤”,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就是“立德、立言、立功”,就是要“三不朽”。换句话来说,王阳明就是要做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至于“四句教”,“知善知恶”以及“为善去恶”,则是“自我实现的人”所必需的,所应该达到的最高境界。自我实现指人要充分发挥自己潜力,表现自己才能,从而感到最大满足。自我实现是比基本需要更加让人满足的一种成长需要。自我实现型的人,有独立自主的性格,对生命感到满意、能发挥潜能又具有创造力,一直追求着精神世界的圆满。马斯洛同时指出,一个人能做哪样的人,他就必须成为那样的人,这就是马斯洛定理。王阳明从少年时立志做“第一等事”“学圣贤”,到晚年归结其学术宗旨为“四句教”,恰是一个内因驱动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最终达到了圣贤所具备的“立德、立言、立功”等“三不朽”。

三、阳明格竹,龙场悟道:内外因—酝酿效应

酝酿效应,又称“顿悟”(insight),指有机体在复杂事物或问题解决的情境中对问题情境中复杂关系豁然贯通的过程或阶段。通俗点说,就是“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最终得到满意答案”。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当属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故事。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可金冠的重量和当初交给工匠的金子一样重,如何在不破坏金冠的前提下对此做出鉴别呢?国王和大臣对此面面相觑,束手无策,国王最终把这个问题交给阿基米德去处理。最初,阿基米德冥思苦想,费尽心机,但始终不得要领。一天,他在家中洗澡,坐进澡盆时发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兴奋地跳出澡盆跑了出去,大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阿基米德通过酝酿效应,成功地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鉴别王冠真假这个难题。

王阳明也有一段类似阿基米德酝酿效应的艰苦的心路历程。王阳明少年时立下志愿做 “第一等事”“学圣贤”,他对宋学,尤其是朱熹的理学有很大的兴趣,“遍求考亭遍书读之”。朱熹认为天下草木皆含至理,于是,王阳明与一位钱姓朋友按照朱熹的理论格庭前之竹,以求其中之理。两人早晚默坐,殚精竭虑,遗憾的是,钱氏朋友只坚持了三天便劳神成疾。王阳明刚开始还以为钱氏朋友精力不足,但他坚持七天后也耗神过度而病倒了。王阳明按照朱熹的格物方法身体力行,不但没有任何收获,反而以致疾结束。这就是著名的“阳明格竹”。格竹失败虽使王阳明对朱熹哲学有所怀疑,但他还是更多地归因于自身天赋有限。若干年后,王阳明在读朱熹的著作《上宋光宗疏》一文时颇有所悟,按照“循序致精”的方法苦读深思,但却一直感觉“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也”。这一问题的长久困扰又一次导致王阳明沉郁成疾。循沿朱学所导致的这种结果,促使他开始寻找不同的探索方向。

明武宗正德元年,王阳明受宦官陷害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心灵上的困境与事业上的失意让王阳明心身俱疲。在龙场这困难又寂寥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自身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王阳明辗转反侧,对《大学》的中心思想忽然有了新的领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认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心即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龙场悟道,解决了王阳明“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的问题,使他认识到“心即理”而非朱熹所说的“性即理”,终极思索上的突破,使王阳明达到了一种全新的人生境界。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过程,恰是“酝酿效应”的典型过程。王阳明刚开始崇尚朱熹,按照朱熹所教格竹,知没致来反致疾;后按照朱熹所学循序苦读,但一直感觉“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也”,此是难题,其“学圣贤”成圣的目标也无从谈起,这时王阳明的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至被贬龙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龙场悟道”,这一难题才得到彻底的解决。这正如两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或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酝酿效应,导致王阳明彻底转向了心学,从而成为一代儒宗。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47,891,1474.

[2]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16.

[3]向世陵.中国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60-164.

K248

A

1673-1999(2011)14-0152-03

余飞雨(1977-),男,河南人,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老庄道家,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2011-04-20

猜你喜欢
马利翁皮格龙场
贵州水城龙场锐钛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因期待而成长——“皮格马利翁效应”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王阴明 教条元龙场诸生》之改过
论皮格马利翁效应对盖茨比成败的影响
像侦探一样解读名画
创伤·延续的记忆·救赎——解读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
威宁小黄姜带富一方
小猪皮格
拥有大爱之心的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