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诗映
【摘要】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就像指引盖茨比成功的绿色灯塔,是他的渴望之一。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的效应。简而言之,期望促就成功。本文创新地从皮格马利翁效应理论出发,探讨其对盖茨比成败的影响。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效应 盖茨比成败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由来
理解皮格马利翁效应,需追溯古神话《皮格马利翁》。神话记述了皮格马利翁厌恶女人,然而他对女性的渴望又促使他雕塑出一個极美的女性加勒提阿。塑像没有生命,缺乏生机。皮格马利翁便虔诚地向神阿芙罗荻祈愿赐予加勒提阿生命,遂愿。这一神话在心理学上衍化成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老师对之有期许的学生进步更大,即期待催生应验的成功。
盖茨比的成败,是客观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也离不开他的期待的影响。他对未来的描画和渴求,即皮格马利翁效应促成了他的成功,也把他推向失败的深渊。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对盖茨比成功的影响
盖茨比的时间表自少年时就安排得十分紧凑,超乎世人想像的渴望和努力证明,盖茨比“注定了会干出一番事业的”。梦想在他十七岁时得以实现,盖茨比拯救了丹·科迪先生的游艇。詹姆斯·盖茨在那时候就改名为杰伊·盖茨比了。“实际上长岛西半岛的杰伊·盖茨比是他自己的柏拉图式理念的派生物……因此他必须为他的天父效力,致力于追求一种宏大的、世俗的、华而不实的美。因此他想像的那样一个杰伊·盖茨比恰恰是一个十七岁的男孩能够想像的,并且一如既往地忠于这个理想形象。”盖茨比自小对上流社会的渴望成就了盖茨比,具备他所能想到的一个上流社会的男人所必须拥有的一切品质。
而他成功的另一推动力是对黛西的渴望。她是他所认识的第一个名门闺秀,在他和黛西熟识之后,“他发现他已经把自己投身于追求一种理想”,即不着痕迹地逾越他们之间社会阶层的鸿沟。她是他前行道路上的“绿色灯塔”,当他成为百万富翁之后,根据她的喜好建造了一座无与伦比的宫殿,她仍是他的渴望。即便再一次相见是五年之后,“他要求于黛西的无非就是希望黛西径直走到汤姆跟前对他说,‘我从来没爱过你。”盖茨比为他的理想坚持了五年,皮格马利翁效应促进了他的成功。
三、皮格马利翁效应对盖茨比失败的影响
皮格马利翁效应通常以皆大欢喜为结局,于盖茨比而言,变富有是成功,重获黛西是成功。之后的悲剧,也不可不谓是受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影响。
其一就是对黛西的过度期待。黛西作为一个旧贵族阶层的代表,挥霍金钱,追求所谓贵族生活的优雅与高贵。五年前他们曾“心灵相通”,五年后轮到黛西去和汤姆说她从未爱过他却无法说出口时,盖茨比感到极度失望。他以为黛西变了,却遗忘了他们的爱情是基于“他有意给黛西造成一种安全感”的基础上。盖茨比太天真,对黛西期望过大,而忘却了她旧贵族崇拜金钱的本质。
他的期望被他不断重复、不断强调。他经常表现得仿佛他是最了解黛西的人,而事实上黛西有自己的判断和决定。因此他对黛西过多的期待是无效的,尤其在威尔森太太的意外死亡之后。他固执地认为黛西会和他一起离开,坚信她会打电话给他。然而他忽视了黛西对丈夫、女儿以及贵族生活的热爱。很多人预见到他的悲剧,将他的理想视作幻想。但是为何他选择去期待?因为他的理想曾经实现过。当他年轻时,他渴望成为一个富人;当他进入军队之后,遇上了他的黛西。最终他变得富有并使黛西重新回到了他身边。他的大部分理想都实现了。当他想要的超过限制的时候,他的理想永远不会实现。上流阶层不会承认他,意外降临时,盖茨比将会是第一个替罪羔羊。这也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影响的结果,没有过多的期待,就没有他的悲剧。
四、结语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于盖茨比成败的影响,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对成功的期许增加了他的努力,推动他走向成功。同时,过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也促就了他的悲剧。也是他所处时代的悲剧——美国梦想,即便是穷人一夜暴富,还是不会被真正的上流阶层接纳。一旦失败,势必“死去”。盖茨比在皮格马利翁效应影响下的成败也是这个迷惘的时代的侧影。
参考文献:
[1]F.S.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2]高长太.“皮格马利翁”效应在中学思想教育中运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胡明涛.论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D].扬州大学,2008.
[4]林闯.论“皮格马利翁效应”对英语学困生学习效果的影响[J].高考(综合版),2016,(03):200.
[5]李美芳,张大伟.论皮格马利翁效应对新员工绩效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0,(15):44-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