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瑾,刘邦凡,魏 玮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论因明、印度逻辑与佛教逻辑之关系
张 瑾,刘邦凡,魏 玮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因明”概念具有浓厚的汉传佛教色彩,但并不完全是佛教逻辑的代名词。因明和正理这两个词都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教派特色,因明与正理都是印度逻辑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印度文化特征:以量论为认识论基础,以追求正确知识为目的。研究因明应以印度逻辑为主线,总摄发端于印度文明之中并在印度本土、汉传地区、藏传地区都各有发展的逻辑,同时保留因明、佛教逻辑、印度逻辑之名称,以因明标明其汉传特色,以佛教逻辑标明其宗教特征,以量论标明其藏传特色。
因明;印度逻辑;佛教逻辑;藏传因明;汉传因明
因明一词来源于印度,是梵文HetuVidya的意译。因明一词最早由唐玄奘翻译成中文。“明”,是佛教中对学问的分类,相当于中文的“学”,英文的“alogy”。
因明通常被认为是佛教逻辑,也常被认为是印度逻辑,因明分内道因明和外道因明,即不只佛教有因明,耆那教、尼也耶教(即正理教)等印度其他各派都有因明,这似乎说明因明不仅指佛教逻辑,而是印度的古典逻辑,印度因明又分为因明和正理两大类,那么印度逻辑、佛教逻辑、因明这三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印度逻辑是基于印度文明的思维方式所使用的规律,这种思维特质为印度文明所特有,在印度文明里与逻辑有关的名称主要有mimamsa、tarka、anumana、nyaya、hetu-vidya等。Mimamsa(讨论)展现印度逻辑思想之起源,nyaya(正理)展示逻辑的体系,tarka(思择)展示论诤的立场,hetu-vidya(因明)展示印度逻辑严密的论证之法。这些概念被赋予种种历史性意味。Mimamsa成为“弥漫沙学派”的方法论,nyaya成为尼耶也派即正理派的中心课题[1]。
印度最古老的哲学起源于印度最古的经典《吠陀》(Veda),其中的哲学思想又体现在其中《奥义书》(Upanishad)部分,后代学者因对奥义书的解释不同而渐渐成为六个学派,印度哲学之目的在于于一切生死轮回之中求得解脱,解脱之道在于正确的祭祀,祭祀的正确性来自对rta(天则、规则、理法)的顺应。Mimamsaka即是从事祭祀仪式研究的人们,mimamsaka也具有了“探究、讨论、审查”等意义。
《吠陀》成书于公元前两千年至公元前一千年间,是最早的印度文献经典。其内容主要是一些关于神的颂歌和祷文。“吠陀”原义是“知识”,特指不用理智工作就直接看见的知识,由诸神“天启”,由先知们口头流传。
公元前6世纪前后,印度社会生产发展,奴隶制的种姓社会也踏入了繁荣阶段。在政治上,奴隶主和奴隶的阶级斗争以及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斗争形成“十六大国”的割据局面。在思想界,持不同见解的宗教家和哲学家相继创立各种宗教团体和哲学派别,但这些哲学派别总体上来说可分为两大对立思潮:一是婆罗门教的正统思潮,特点是承认吠陀经典;二是非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即不承认吠陀权威,从而形成印度传统上的两类宗教哲学派别,即正统派和非正统派(也称异端派)。
正统派哲学包括僧佉派(数论派Samkhya)、瑜伽派(Yoga)、吠世史迦派(胜论派Vaisesika)、弥漫傞派(声论派Mimsnsa前弥曼沙)、尼耶也派(正理派Nyaya)、吠檀多派(吠檀多派、后弥曼差Vedanta)等六大派。他们宣称接受吠陀为唯一权威,每一派别都以“经”的形式对自己的理论系统化,由诸经在不同时期派生出大量的注释,对其理论做进一步的阐发、补充,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但由于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吠陀理论进行考察,因而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在正理论和胜论,数论和瑜咖,弥曼差和吠檀多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非正统派哲学指佛教(Buddhism)、耆那教(Jainism)、唯物论派(Carvaka)和其他小派,正统派称之为异端外道。它们反对吠陀经典的权威性,并从不同角度对正统派理论进行了质疑和驳斥[2]。
印度的逻辑思想散存于以上正统、非正统派别的理论体系中,其中正理派、佛教、耆那教的逻辑思想较为系统,影响深远。其中正理派作为正统派在印度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佛教作为非正统派,在印度的影响是有限的,伴随着佛教的兴亡而兴亡,故其主要影响的地区乃是佛教广泛传播的地区,主要是藏传区和汉传区。
印度各派在辩论的风气中逐渐发展出了逻辑思想,各派之间互相辩难,逐渐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辩论规则与判断辩论胜败的办法准则,以及如何追求真知以获解脱,和它的反面辨别谬误以远离无明。
佛教逻辑按字面的理解应该是佛教徒的逻辑或者修习佛教所需的逻辑。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源出印度,但在传播的过程中派别纷呈。佛教逻辑流传到现在,主要有三大部分:汉传佛教逻辑、藏传佛教逻辑、印度的佛教逻辑。
因明被特称为佛家逻辑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五明的学术分类就出自佛家,因明是佛教徒修习的必要路径。佛家将世间所有学问分为五种,此种明确说法最早见于弥勒(足目)所著《瑜伽师地论》,其中第十三卷后半卷到第十五卷在说明本地分十七地中的第十闻所成地中详说了五明处(panca vidyastkananl),五明处者:内明处(Adhyatmavidyasthana)、医方明处(ciktsavidyasthana)、因明处(Hetuvidyasthana)、声明处(sabdavidyasthana)、工业明处(silpakarmavidyasthana)是也,五明处常略称为五明,故因明处常简称因明(hetuvidya)。“声明”指的是语言语法这类知识,“工业明”指的是建筑设计这类学问,“医方明”指的是医学,“内明”指的是各学派自己的教理,“因明”指的是正确推理的学问[3]。佛教认为要通五明才能成为菩萨,而学习佛法是依一定次第才行的,这个次第的第一步就是学习因明[4]。
另一方面,因明这一称谓只为佛教徒认可。吕澂先生在《佛家逻辑——法称的因明说》一文中对佛教因明的由来作了解释。吕澂对“因明”这一名称,特地进行了注释:“‘因明’一词为佛家所专用,他宗不一定同意,像晚近印度出版的《正理藏》(Nyāyakos'a)大辞汇第三版,里面搜罗有关正理学说的术语二千五百多个,却没有‘因明’一词。”这个注释非常有说服力,表明印度人自古以来以正理为正宗,而轻视甚至无视因明,在辞书中都不给它一点地位。
20世纪30年代,杨国宾先生留学印度,回国后翻译了他的老师阿得利雅博士的《印度论理学纲要》一书。他在序言中说到:“这一本书虽是小,可是关于印度论理学方面的主要思想已搜集无余了。而且这本书体材简明,印度大学预科用它当作印度论理课之课本的。”[5]论理学是逻辑学的旧译。可是这本搜集了印度逻辑学方面主要思想的逻辑教科书基本上是阐述正理派的逻辑思想,古正理的内容占了相当大篇幅。偶尔提及佛教、耆那教逻辑的异同。十分难得地提及了“佛教大论师”陈那的五相违宗过。陈那创建的九句因、因三相和新增设的同、异二喻都未提及。书中提及佛教的二支作法(法称论式),但法称对陈那因明的继承和发展都未提及。这说明,印度的一般逻辑学说是忽视佛教理论家所创建的新因明理论体系的,印度本土的学者不重视佛教因明对印度逻辑的贡献。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佛教逻辑都叫“因明”。
藏族因明文献中,与汉语“因明”相当的有三个词,分别是“择玛日巴”、“登茨日巴”和“搭吉日巴”。“日巴”意译就是明、学,“择玛日巴”,意译为“量学”或“量明”,从汉译本译成藏译本的《因明入正理论》,从梵文译成藏文的《因明正理门论》《集量论》等,以及藏族学者有代表性的因明著作,如宗喀巴的《因明七论入门》,工珠·元旦加措的《量学》等书名都有“择玛”。如果把“因明”作为一门学问来讲,藏语应该叫做“择玛日巴”,直译为“量学”或“量明”[6]。
依照藏族学者的习惯,西藏的学问门类分为十明处,除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这“五明”外,另从声明派生出“小五明”:历算、诗、词、韵、戏曲。这里的因明似乎即藏文的“量”。
“登茨日巴”其中“登茨”意为“抉择节”,即分析环节,具足三项的因都具有特定的内容和范围,当在建立因的时候,必须把它的三相分为三个环节考察。“登茨日巴”就是“分析环节之学”。
“搭吉日巴”的“搭”,有象征、标志、相状等义,“吉”是一个表示表达领属作用的虚词,“搭吉日巴”可以理解为“相明”、“相学”,这里所说的“相”与“三相因”的“相”近似。但在解释“登茨”和“搭”的时候,通常作为原因和理由讲。因此,严格说来,“因明”只限于推理立论式部分,这正是产生比量知识不可缺少的推理、论证方法。
在藏传因明文献里,有许多著作把“搭日”或“登茨日巴”作为书名,专门论述建立因明论式或推理的具体规则,而把“择玛”这部分归纳在《洛日(“心理学”或“认识论”)》里去介绍,《洛日》里主要论述标准的知觉和非标准的知觉等心识活动的分类、定义、作用等。在藏传因明里,凡是在内容上讲到因明和认识两方面的,其书名莫不冠以“择玛”。就拿汉译本转译成藏文的《因明入正理论》来说,藏文本书名仍冠以“择玛”,而未冠以“登茨”或“搭”,这同汉文的书名所冠的“因明”似乎就对应不起来。因而在汉传因明与藏传因明这两个“因明”的译法上,就表现出词义对应的实际问题[7]。
正理是印度古老的逻辑学说,也是印度正统六派哲学之一,其创始人是约公元前2世纪的足目,足目总结﹑整理出16个逻辑范畴──“十六谛”,五支论式并以此为提纲,写了《正理经》,为印度逻辑奠定了较为科学的基础。该书是正理论的根本经典,全书共有简短的经文530条,分为5篇,详细阐述“十六谛”[8]。
此时,在大乘佛家广泛流行以龙树所著的《中论》为代表的辩证的思维方法,对正理学说采取反对的态度,在龙树的五部主要著述里,就有两部是专破正理的。但小乘佛家受到正理学说的影响,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公元2世纪弥勒、无著等大乘论师认为正理学说可以采取,将佛教以外的正理派的材料搜集起来,并将新说补充进去,形成了自己的逻辑体系,所以不用“正理”或“尼也耶”,而用“因明”来命名他们的新学说。因明一词可以表明与内明相对应的佛家学问分类之特点,又可以表明辩论、论证的特质,还可以表明与之前正理派学说的不同。到了公元5世纪无著、世亲等将正理派的五支论式发展简化为三支论式。始于5世纪的陈那终于7世纪法称将因明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阶段,史称新因明。
12世纪印度东部米提拉地区一批以克伽自在为首的正理论家提出一种新的学说。这些正理论家受到当时正在输入的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影响,开始采用一些新的观点和方法论述正理学说。“新正理”一词,意在表示他们在阐述正理论的逻辑理论时与古正理论者有所区别。新正理论的主要代表作是《谛如意珠论》。
由以上叙述可见,因明是从佛家自己的角度对印度逻辑进行的命名,是佛教徒发展了的正理学说,《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的书名也可见明显的正理论的痕迹。这些书之所以特名为因明,笔者认为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标明区别,二是与佛家之内明相对,三是突出论辩的特质即因是获得正确的宗的必要条件,只有三项具足的因才能获得正确之比量。
特名“正理”“因明”有鲜明的宗派色彩,但是其内涵应该是相通的,作为超越了具体思维内容的形式思维的逻辑学更应该是相通的[9]。
佛教在印度的传播早已中断,作为因明的佛教逻辑自然不被印度学者所记取,佛教不是印度哲学之正宗,故不可能在其思想中占据主要地位,而在后世接触到印度逻辑的地区由于传播者所属的文化的不同被认为是印度逻辑和佛教逻辑的差别[10]。
对正理和因明的区分是历史性的而非内涵上的,因明即是使因明,关于因的学问,正理则是正确思维和推理的学问,这两个词所指代的关于思维的逻辑规律之性质是一致的。因明、正理这些历史意味更浓的词应该统一于印度逻辑这一元层次的概念。佛教逻辑有鲜明的宗教色彩。按照舍尔巴茨基所著《佛教逻辑》,其所言的论式,是正理派的五支论式,而非陈那的三支论式,按照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佛教逻辑亦是采取舍尔巴茨基的解释,并非佛教徒所发展的因明[11]。
因明和正理这两个词都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教派特色,在对文化进行现代整理时应该着重突出他们作为思维普遍规律的逻辑学性质,因明与正理都是印度逻辑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印度文化特征,即以量论为认识论基础,以追求正确知识为解脱之目的的印度文化的典型特点。故此我们在研究因明时应采取求同存异的方针:以印度逻辑为题来总摄研究发端于印度文明之上并在印度本土、汉传地区、藏传地区都各有发展的逻辑,同时保留因明、佛教逻辑、印度逻辑之名称,以因明标明其汉传特色,以佛教逻辑标明其宗教特征,以量论标明其藏传特色[12]。
[1][日]武邑尚邦.佛教逻辑学之研究[M].顺真,何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10.
[2][印]阿特里雅.印度因明学纲要[M].杨国宾,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
[3]许地山.陈那以前之因明[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时,2009.
[4]释刚晓.汉传因明叙要[C]//珠玑古巷论因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5]郑伟宏.论印度佛教逻辑的两个高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1-86.
[6]杨化群.藏传因明学[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
[7]杨化群.关于藏传因明的几个问题[C]//因明新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8]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刘邦凡.论黄展骥的大众逻辑与逻辑研究——“形式”与“非形式”逻辑的普及[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2):61-67.
[10]刘邦凡.关于“知道”与“什么”的逻辑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3):7-10.
[11]刘邦凡,欧阳贵望.论古典归纳逻辑的科学认知功能[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5-39.
[12]刘邦凡.中国逻辑的近代复兴与未来发展[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7.
On the Relationship of HetuVidya&Indian Logic&Buddist Logic
ZHANG Jin,LIU Bang-fan,WEI Wei
(Humanities and Law college 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 066004,China)
HetuVidya is a traditional concept of Chinese Buddh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hile it is not the counterpart of Buddist Logic.The two words,HetuVidya and Nyaya,have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y and denomination.And still,HetuVidya and Nyaya,which is the typical presentation of Indian Logic,obviously have the charater of Indian culture.With the epistemological basement of Pramana,they approach to correct knowledge.The study of HetuVidya should take Indian Logic as mainline,including the logics which origin in India and blossom in the Indian continent,Han Nationality area,and Tibetan area.The name of HetuVidya,Buddist Logic,and Indian Logic should be remained.HetuVidya presents its fea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Buddist Logic,its religious character.And Pramana,its Tibetan character.
Hetu Vidya;Indian Logic;Buddist Logic;Tibetan Hetu Vidya;Han Nationality Hetu Vidya
B81
A
1674-8425(2011)08-0099-04
2011-06-29
张瑾(1983—),女,山西榆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逻辑学;刘邦凡(1967—),男,重庆涪陵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逻辑学等;魏玮(1986—),女,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逻辑学。
(责任编辑 邝坦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