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常轩(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对二元对立的消解
——以1—17首为例
刘常轩(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西方思想的重要体现,这种模式不仅表现在宗教、政治、哲学上,还表现在文学创作中。莎士比亚在其规劝友人传宗接代的诗歌中消解了这一传统模式,给这一简单主题赋予了极大的张力,让读者在欣赏莎翁绚丽语言的同时,也可理解其深邃的思想。
十四行诗;二元对立;消解
十四行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吸引了古往今来的众多读者。其诗自由奔放,毫不拘谨;诗歌的语言富于想象,充满感情。它们用悦耳动听的语言音韵赞颂了世间最为美好的情感——友谊和爱情。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人多把十四行诗献给自己的情人,莎士比亚也有些诗作是献给一个他称之为黑肤女郎的,但仅有25首,其他100余首十四行诗都是献给一位年轻朋友的。这说明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友谊似乎比爱情的地位更高。这不足为奇,重友轻色的心理在当时十分普遍。正是在这种友谊至上的心态下,莎士比亚用诗歌的形式盛赞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第一部分中所涉及到的年轻朋友究竟是谁,始终都是众说纷纭,普遍认为是莎士比亚唯一的庇护人南安普敦伯爵。莎士比亚在献上两首长诗之后,对十四行诗又情有独钟,于是写来送给与他友谊日深的南安普敦。除了借诗传情外,莎士比亚的另一个目的更为急切,南安普敦伯爵年轻英俊、风流倜傥,但是不愿意让婚姻套牢,而他的母亲却希望儿子尽快结婚生子,以保证家族兴旺。于是伯爵夫人委托莎士比亚进行规劝,这样便诞生了一组以敦促尽早成家传宗接代为主题的十四行诗。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而琐碎的主题,莎士比亚以绚丽的语言,丰富的意象,使得这些诗不仅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而且还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其中,诗歌中二元对立的运用可窥探出诗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组以敦促尽早结婚生子的诗歌充满了矛盾与冲突:生与死、自由与禁锢、人类与上帝、人类与自然等等构成了多个二元对立结构,然而,这些二元结构却不稳定;相反,总是处在不断转换和消解中,诗歌本身也因此具有了巨大的张力。通过对前25首诗歌中二元对立项的消解,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深邃的思想。
1590年威廉·塞西尔(伯利勋爵)这位当时的财政大臣极力想让他的被监护人——年已17岁的南安普敦伯爵与其15岁的孙女伊丽莎白·维尔成婚。可是这位年轻人却不想对此加以考虑,因为他急于想到埃塞克斯伯爵麾下从军。包括他母亲在内的许多人对他施加压力想让他订下这门有利可图的婚事,可是他却执意不从。[1]莎士比亚受人委托规劝南安普敦伯爵早日成家生子,于是在1592年前后,莎翁写了18首十四行诗送给伯爵,其中1—17首为诗人抒情劝说其结婚生子,将美貌与财富延至后代。如果从全方面细心加以分析的话,会发现在肩负传宗接代这一重要任务中,作为爱情婚姻中不可或缺的另一半的女性已然不见了踪影,最多以一种模糊化、笼统化的形式出现。例如在第三首中“照照镜子,告诉你那镜中的脸庞,/说现在这庞儿应该另造一副;/如果你不赶快为它重修殿堂,/就欺骗世界,剥掉母亲的幸福。/因为哪里会有女人那么淑贞/她那处女的胎不愿被你耕种?”莎士比亚对女性的态度是与诗人本人的经历分不开的。莎士比亚19岁时与大他8岁的安妮·哈舍薇结婚,婚后生活并不幸福。他大约在1586年离开故乡前往伦敦,此后回家的时日不多。起初在伦敦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品尝到艰辛和苦难,同时也悟出诸多人生哲理。因此在规劝友人时,他更多地是站在对方和自己的立场上,完全破解了婚姻中男女二元对立的模式。第一首诗里抒情主人公从宇宙的角度证明“我们祈盼生命从绝色中繁生/这样美之蔷薇就永不会消失/但既然物过盛而衰皆有时令/就该为年轻的后代留下记忆”。[2]他告诉朋友结婚生子是自然规律,作为人就应该遵循。第二首诗里,抒情主人公从友人自身的角度来考虑,“并用你的遗产来证明他的美丽,/那么你对美的利用多值得称赞!/这种美在你垂暮之年将被更新,/你感到血冷时会重见热血沸腾”。也就是说,如果友人有后代,他的美貌就会得到继承。第三首诗,抒情主人公请出友人的母亲来规劝他:“你是你母亲的明镜,/她从你身上/唤回了她青春时代那美好的四月。”为母亲着想,他也应该娶妻生子。在接下来的诗中,诗人从不同角度包括后裔的美貌和财产(诗4,5,6)、音乐(诗8)、寡妇的眼泪(诗9)、人类的后代(诗11)、时间及友人的辉煌(诗17)向友人证明娶妻生子的益处,奉劝他改变独身的想法。可是友人仍然不为所动,于是诗人开始直接赞美友人的美貌。在第18首诗里诗人将友人比为夏天,但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但是夏天是短暂的,所以抒情主人公希望“但你永恒的夏天将没有至尽/你所拥有的美貌也不会消失”,因为“只要有人类生存,或人有眼睛/我的诗就会流传并赋予你生命”。在诗中友人是美的最高体现,一切都显得逊色。这里诗人一反让后代延承美貌的说法,指出自己的诗将使友人永恒。在此后的献给南安普敦伯爵的诗中,诗人用大量描写女性的语言来描写南安普敦伯爵,男女身份一度成为诗歌对象的争论焦点,甚至有专家以此界定莎士比亚与南安普敦为同性恋人关系。由此可见,莎翁将男女共建的二元世界在自己的诗歌中加以解构和消融。然而在“西方人的精神世界里,始终蕴涵着强烈的二元对立色彩,比如理性与非理性、理性与信仰等诸多命题”。[3]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就存在着两个世界的对立:一个是由感官感知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感觉世界”,一个是由理智领悟的一般概念所组成的完美的“理性世界”。其中,男性通常为理性的代表,女性为非理性和感性的代表。莎翁诗歌中对女性的弱化,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理性高于非理性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莎士比亚的劝婚诗中,衰老与死亡不可避免地成为规劝朋友的原因之一。结婚生子与衰老死亡一样是自然规律,而能够延续生命的办法就是有自己的后裔。在第七首中,“看,当普照万物的太阳从东方/抬起了火红的头,下界的眼睛都对他初升的景象表示敬仰,/用目光来恭候他神圣的驾临;/然后他既登上了苍穹的极峰,/像精力饱满的壮年,雄姿英发,万民的眼睛依旧膜拜他的峥嵘,/紧紧追随着他那疾驰的金驾。/但当他,像耄年拖着尘倦的车轮,/从绝顶颤巍巍地离开了白天,/众目便一齐从他下沉的足印/移开它们那原来恭顺的视线。/同样,你的灿烂的日中一消逝,/你就会悄悄死去,如果没后嗣”。作者盛赞他的友人,姑且无论男女,有着如同太阳般的光彩,这是一种极高的评价。诗人劝他的友人结婚,并不是出于家族传递或是其他社会伦理的需要,而是不希望友人的美随着身体的消亡而消失,希望能以另一种形式传递下来。诗人的这种诗并非只是偶一为之的应景之作,在诗集中,这类题材有十七首之多。诗人对于劝婚的执着,与其说是诗人执着于劝婚,倒不如说是作者对美的追求的执着,执着于永恒的美。这种美没有了后裔的继承与再现,那么只会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会给世人留下永久的遗憾。生是有限的直线时间,同时也参与生死轮回无限时间的循环。由于生的期限是冥冥中注定的,因而生和死是同一的。你后人的生是你的生命与美丽的延续,即使是你死了,但如果有了后裔,你也便得到了再生。如此循环,可以把时间追溯到创世时的时间,也可以把时间一直延伸到世界末日。这种生死轮回,是莎翁规劝友人的铿锵之说,也是他本人的时间观与世界观。延续后代,使现在的时间变成将来的时间,最终,变成永恒的时间。时间假人以生命,说明时间的创造力量;同时,时间又毁灭一切,说明时间的毁灭性。通过不断的毁灭和再生,时间创造了宇宙的连续性。正是因为时间的如此无情地扫荡世间万物,莎士比亚才殚精竭虑地想出办法,要让美好的事物永存于世。诗中说话人一再劝友成婚生子,也就是要他努力把握稍纵即逝的现在。在第13首中,他劝告多情的浪子说,“你既知道,/你自己有父亲,就该让你儿子也有父亲”。第5首中,也非常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那些时辰曾经用轻盈的细工/织就这众目共注的可爱明眸,/终有天对它摆出魔王的面孔,/把绝代佳丽剁成龙钟的老丑:/因为不舍昼夜的时光把盛夏/带到狰狞的冬天去把它结果;/生机被严霜窒息,绿叶又全下,/白雪掩埋了美,满目是赤裸裸:/那时候如果夏天尚未经提炼,/让它凝成香露锁在玻璃瓶里,/美和美的流泽将一起被截断,/美,和美的记忆都无人再提起:/但提炼过的花,纵和冬天抗衡,/只失掉颜色,却永远吐着清芬。”在这首诗中,莎翁并没有涉及死的话题。然而细细品读,仍然可以看到他的生死之观。他劝慰诗中的美男子莫误大好青春,如何才能既享受人生的美好,又把这份美好多传与后世。从这一点看,诗人的胸怀是广大的,其眼光是远大的。这些诗没有为花而花,而是把花的命运放在飞逝、汹涌的时间长河当中来考察。也就是说,莎氏十四行诗最终的主题,还是生生死死这个无法穷尽的话题。花,换言之,人生的美好年华,是与时间息息相关的。花开的一瞬,只是时间长河里一朵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浪花。死,是一切变化的前提,它的威胁,使人感到生命的宝贵。死告诉人,生命是短暂的,这种短暂性增强了人生的幻灭感。而这种人生几何的幻灭感,又进一步使人感觉到了时间匆匆的步伐,逼迫人在湍急的时间之河中,尽力多取一些,以延长人在世的光阴。莎士比亚大量的笔墨用于劝友结婚生子。在诗歌中将生与死两个极端巧妙地转换,死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你后人的生,便是你的再生。这不仅使自己的劝说极具说服力,同时也以诗歌使人的生命走向永恒,并使之不断延伸以达到永恒之境。
南安普敦伯爵不肯结婚生子的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莫误青春,及时行乐”,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西方传统文学中的三大主题为:抓住现在时分及时行乐的主题;花开且摘需及时的莫误青春的主题;以及人生无常的主题。“及时行乐”作为主题在锡德尼、斯宾塞等人的诗歌中也有所体现。而自由与禁锢,自古以来就是一对矛盾,是选择个人“及时行乐”的自由自在还是婚姻家庭的束缚禁锢,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人生观。婚姻无疑会禁锢自己的自由,并且会因此而承担必要的责任与义务。莎翁在其诗歌中并没有对友人的这种人生态度加以批评指责,他更加强调的是眼前看似自由的及时行乐其实是浪费了短暂而美好的现在的时光,也就失去了把握和拥有未来的机会。男欢女爱,一是为了享受生命本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延续后代。如果只知享受一人的自由自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际上是对他人自由的剥夺,剥夺掉他人做母亲的幸福。第三首诗中,“照照镜子,告诉你那镜中的脸庞,/说现在这庞儿应该另造一副;/如果你不赶快为它重修殿堂,/就欺骗世界,剥掉母亲的幸福”。同时,诗人一再劝友成婚生子,也就是要他努力把握稍纵即逝的现在,暂时委身于婚姻的禁锢,这会换回心灵的自由和今后永恒生命的自由。在第八首诗中,莎翁努力营造出家庭生活的美满快乐,最终让人的心灵达到高度的和谐、快乐与自由。“我的音乐,为何听音乐会生悲?/甜蜜不相克,快乐使快乐欢笑。/为何爱那你不高兴爱的东西,/或者为何乐于接受你的烦恼?/如果悦耳的声音的完美和谐/和亲挚的协调会惹起你烦忧,/它们不过委婉地责备你不该/用独奏窒息你心中那部合奏。/试看这一根弦,另一根的良人,/怎样融洽地互相呼应和振荡;/宛如父亲、儿子和快活的母亲,/它们联成了一片,齐声在欢唱。/它们的无言之歌都异曲同工/对你唱着:‘你独身就一切皆空’”。其中,“你独身就一切皆空”一语道破了所谓自由的本质:独身带来的自由与快乐最终不过是“一切皆空”,只有家庭的美满和谐才能让你达到心灵的真正自由。
莎士比亚的这一对待传宗接代的态度与其宗教思想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16、17世纪的西欧先后出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技术等重大事件。而这一系列事件的矛头实际上是直指代表“封建制度万流归宗的地位”的天主教会。[4]当时的天主教神学体系残破了,新的文化思想形成了。可是作为西方文化的源泉之一,基督教并不会被剔除出去。当时的宗教改革家们或是文学家们从不同的方面重新阐释宗教的意义,他们强调的是基督教道德对全人类的广泛意义,调和人文主义和基督教教义,强调人的尘世生活的积极意义,认为基督教的使命是建立神与人的联系,这就不难理解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所体现的基督思想了。在《圣经》中就有对婚姻的提倡,“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起他来,这人就有祸了!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独睡,怎能暖和呢?有人攻胜孤身一人,若是二人便能抵挡他;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传道书》4:9-12)由此可见,婚姻是神赋予人的权利与自由,而并非是禁锢人的枷锁。莎士比亚正是以基督的名义规劝好友尽快结婚生子,将自由与禁锢以宗教思想化解开来,两者看似完全对立,然而在某种条件下却可以相互制约、甚至相互转换。短暂的自由得到的是一切皆空,是精神的禁锢;而所谓的婚姻的禁锢却可以让人达到生命永恒的自由以及心灵的和谐与自由。
二元对立试图讲明一些赋予事物意义的约定的传统,这反映出文学中越来越多的自觉意识,也就是那种想识别约定的传统以便对之提出问题或有意使用这些传统以便达到不寻常目的的愿望。莎士比亚在规劝友人传宗接代的诗歌中巧妙地将二元对立的传统加以瓦解和消融,让这一简单主题具有极大的张力,也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这是他超越约定的传统的一种反意的创作方法,让他的诗歌在历经了时代与历史的变迁后,仍然在诗人的个性当中彰显了其普遍性。这组主题单一的诗不仅获得了审美上的直观,也传达了其深邃思想。
[1] 张泗洋.莎士比亚大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968.
[2]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集[M].曹明伦,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
[3] 杨慧林,黄晋凯.欧洲中世纪文学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1.
[4] 陈钦庄.基督教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0.
The Deconstruction of Dualism in Shakespeare's Sonnet——Based on Sonnets 1 to 17
LIU Chang-xuan
A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Western philosophy,the though pattern of dualism not only finds expression in religion,politics,philosophy,butalsoin literature.However,Shakespeare deconstructs suchtraditional pattern in his sonnet of persuadingfriend to marry,which has enlarged the tension force of the simple theme and revealed thedeeper philosophical ideas ofShakespeare with the readers enjoying Shakespeare beautiful language.
sonnet;dualism;deconstruction
I106.2
A
刘常轩(1976-),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