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与选择:汉语实用语体中文化特色词英译研究

2011-08-15 00:45汪志萍边立红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关键词:菜名语体音译

汪志萍 边立红(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适应与选择:汉语实用语体中文化特色词英译研究

汪志萍 边立红(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由于特殊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色词很难在译入语中找到恰当的对应词,或者没有理想的翻译方法,这个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翻译界。在此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指导,结合汉语实用语体中文化特色词的英译,指出:汉语实用语体中文化特色词的英译应以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为最终目标,译者应做到“多维”的适应和至少“三维”的选择转换,方能达到有效的文化输出。

翻译适应选择论;文化特色词;翻译生态环境;三维

在当前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加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散发出无限的诱惑力。因此我们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努力以达到文化的成功输出,进而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汉语实用语体中有许多特定的文化特色词,这些词负载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展示中国特有文化风采的窗口,在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语中许多文化词所代表的是中国特有的事物,在译入语中很难找到恰当的对应词,例如长衫、旗袍、黄马甲、罗汉拳、双月、太极拳、阴、阳、行、气等等。再如“茶几”,同一张桌子,中国人称之为“茶几”,而美国人称之为“coffee table”。这是因为,西方社会以饮用咖啡为主,而在中国,茶是常见的饮品,所以家家备有茶几,这就是由饮食文化的不同造成的。那么把“茶几”音译(Cha ji)、直译(tea table)还是意译(coffee table)呢?这个问题在翻译界还没有明确的定论,这就给译者带来了困难。胡庚申教授借鉴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提出的“翻译即适应与选择”能够为这个问题提供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以下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指导,结合商标、旅游景点及菜名等汉语实用语体中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现象,指出译者在汉语文化特色词英译过程中应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要做到至少在“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方面的转换,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成功的文化输出。

一、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三个层次

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1]。其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从适应选择论的角度来看,最佳翻译就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2],所以译者要想做到最佳的翻译就应该做到多维度的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入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为达到这种整合性原则,译者要做到“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最佳转换。

第二,从翻译实践的角度来看,可以说“适应”和“选择”或多或少其实一直都是译者的潜意识行为,是译者从事翻译活动的一种本能,而翻译学的建立就是解决综合治理的问题,也就是在种种选择面前采取最优化解决策略。胡教授建立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能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加重视和发挥好这种“适应”和“选择”的本能,对翻译实践起着实在的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不仅表现在语篇翻译的层面,而且适用于词语层面的翻译。

第三,从翻译作为一种交际行为这个角度而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交际的目的和翻译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考虑有所偏重,而不应机械地追求“三维”转换的平等。

二、汉语实用语体中文化特色词英译研究

“文化特色词”指“在文本中出现的某些项目,由于在目标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目,或者与该项目处于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其在源文本中的功能和含义转移到译文时发生翻译困难”[3]。而汉语文化特色词具有中国特有的地域、时段、政治、民俗、经贸等文化内涵,很难在译入语中找到恰当的对应词,意义空缺的局面长久以来困扰着翻译界。以下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指导,选择三类汉语实用语体中文化特色词中英译问题来探讨文化特色词的最佳翻译策略。

(一)商标英译的适应性选择

商标由文字、图形或者其他符号组合构成,是用来传递商品信息的一种符号,是商务语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那么商标也就蕴含着文化因素,是文化的一部分。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现象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各种类型的文化由于其发展历史途径、地理位置环境的不同而形成具有各自特点的文化,因而各国商标名中所蕴含的文化也各具特色。

商标在企业形象传递过程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元素。如果要把自己的品牌推向世界,除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的信誉之外,最重要的便是商标的翻译了。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是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与选择,他/她必须从纯粹音译到自由意译的连续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4]。虽然译者为翻译活动的中心,但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受到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要多维度地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做到“三维”转换,以达到最佳“准合适应选择度”。如“全聚德”、“吴裕泰”、“同仁堂”这些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老字号的商标英译所采取的翻译方法便是“老字号企业名称拼音+产品特性+起始年代”[5]。笔者认为译者选择音译加注的方法(音译法是根据原文的发音,在译文中找到与之相似发音的字或词进行翻译,加注就是加上必要的解释)正是因为译者从三维出发进行适应性选择的结果。这些商标都极具中国特色,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它们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译名中要传达出它们特有的文化特色。为了保留它们的异国情调,从文化维方面来考虑,可选择音译。可是这样的老字号如果把商标名简单地音译过去,异国情调是保留了,但目的语市场的消费者不知它们是什么,也不去消费和购买,那这样的翻译就是失败的。这是国为没有考虑到交际维。商标翻译的目的是要向目的语市场介绍商品,吸引消费者购买和消费以获得利润,因此有必要对这样的老字号商标加上注解,介绍自己企业的特性。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些老字号商标英译还选择了加上年份,这正是从文化维和交际维两方面结合考虑的结果,加上年份更能说明这个企业的历史悠久、产品质量好、市场竞争能力强,自然能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然后语言维(语言维就要求译者必须熟悉两种语言系统,趋利避害)与文化维和交际维呼应,进行最佳“准合适应选择度”,就有了这些金字牌匾上的中国老字号的英译名:

全聚德——Quan Jude Peking Roast Duck-Since 1864

吴裕泰——Wu Yutai Tea Shop-Since 1887

同仁堂——Tong Rentang Chinese Medicine-Since 1669

瑞蚨祥——Rui Fuxiang Silk-Since 1862

荣宝斋——Rong Baozhai Art Gallery-Since 1672

王致和——Wang Zhihe Gourmet Food-Since 1669[5]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带有汉语文化特色词的商标英译,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它们的交际维,然后文化维、语言维与之呼应,以达到最佳“准合适应选择度”。

(二)旅游景点英译中适应性选择

景点翻译是外国游客认识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它既有描写,也有说明功能,带有很浓厚的地域和时代特色。如“琼台书院”、“岳阳楼”、“孔庙”、“天坛”等等,如果缺乏历史知识,就连国人都难以理解这些特色文化词,而英文中更是没有相对应或相似的词语。对于这种情况,译者应从当前的翻译生态环境出发,在文化维、交际维、语言维中进行适应性选择,确切地说应从旅游景点自身的特点出发,在考虑三维的过程中有所偏重,以达到最佳整合。

例如“国子监——国子监在安定门内成贤街。元明清三代为国家最高学府。创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国子监培养国内各民族的人才,接待各国留学生,对兄弟民族的团结与中外文化的交流曾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现为首都图书馆馆址”[6]。在短短的景点介绍中就出现了六处汉语文化特色词(标下划线),其中两处为地名,两处表时期,两处是机构名。分好了类,然后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三维”出发选择最佳译法,语言维中要翻译得既准确又容易接受,如可以直译为“the Imperial College”;然而文化维中需要传达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那么就需音译成“Guo Zi Jian”;交际维度需借助翻译实现交流和沟通,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特有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因此整合“三维”,选择最佳翻译方法音译加注或是音译加直译,“国子监(Guo Zi Jian-the Imperial College)”。同样的分析,得到“安定门(An Ding Men Gate)”、“成贤街(Cheng Xian Street)”、“学府(the imperial college)”、“元大德十年(the Yuan EmperorDaDe)”。要做好景点翻译,就需要做好正确的适应性选择,做好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整合适应选择度。

(三)中式菜名英译的适应性选择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而中国的菜名也裹着层层的文化外衣,沉淀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和绚丽多姿的饮食文化。很多东西在中国厨师的手下都能制成可口的佳肴,而且有些食物是中国特有,这就给中国的菜名英译增加了困难。那么中式菜名应该怎么翻译?用音译的方法是大家所公认的文化保鲜度最高的方法,如“麻婆豆腐”(Mapo Dofu)、“饺子”(jiao zi)、“馄饨”(wonton)等,这些翻译已被外国人接受,在保留文化方面做出了贡献。用直译的方法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回锅肉(Twice-cooked Pork)、红烧猪蹄(Braised Pork Feet)、软炸大虾(Soft-fried Prawns)等,这种翻译方法能让食客对食物的主料辅料、备料刀工、装盘器皿构成、烹饪过程等一目了然。用意译的方法翻译中式菜名如“翡翠羹”(Vegetable Soup)、“珍珠粥”(Corn Congee)、“芙蓉燕窝”(Sweet Bird nest Soup with Egg-white)等。还有音译加注法、直译加注法、意译加注法都在广泛应用,如“叫化鸡”:Beggar's Chicken-a name after a legend telling a beggar smeared a chicken all over with clay and threwitinto a fire.After a long while,he removed it and cracked it open,finding it already baked into adelicious dish(roasted chicken wrapped in lotus leaves and mud)[7]。既然有这么多的翻译方法在翻译实践中得到应用,而且翻译的成品得到了认可,就说明它们的存在是符合翻译生态环境的。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处于中心位置,在考虑维度的转换的时候,不能平等地对待三个维的转换,在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下,要有所偏重。比如在翻译翡翠羹(Vegetable Soup)、珍珠粥(Corn Congee)、芙蓉燕窝(Sweet Bird nest Soup with Egg-white)等带有比喻形象又没什么特殊历史典故的华丽菜名时,要略其形象色彩,退而求其文本上的不冲突,做到概念意义上的转换[7],以交际维为首要;然而对于那些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的菜名翻译如“叫花鸡”、“佛跳墙”、“东坡肉”等等,就要不遗余力地偏向文化维了,如“佛跳墙”:Buddha Jumping over the Wall-A name after a legend saying that even Buddha couldn't resist the temptation of the dish and jumped over the wall of the temple to taste it(stewed shark fins with assorted sea food)[3]。在三维的适应性选择中,译者始终要受到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而翻译生态环境也不断地变化中,译者要不断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译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作品。

总之,实用语体中汉语文化特色词的英译并非一个简单问题,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适应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还要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三维甚至是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总的来说,汉语特色文化词的英译是以音译和音译加注为主,笔者在这里把音译这种翻译方法定性为异化策略的一种方法,这就说明了汉语特色文化词的英译是以异化为主。所谓“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保持原语文本的异域色彩而故意摆脱目的语规范的一种翻译类型,它是对主流文化试图压制译文中的异域特征这一心态的一种挑战”[8],这是符合当代翻译生态环境的。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每个国家的文化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更是要大大方方地传播中国特有的文化,让世界能有机会品尝到原味的中华文化大餐,这是时代的需求,是翻译生态环境选择的结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满足翻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特殊的情况下,在维度的选择中要有所偏重,不能总是从三维平等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可以适当地意译,所以说翻译活动的最终结果的适应性选择还是要回到翻译生态环境上来。

[1]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再思[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1.

[3] 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2001(6).

[4] 陈红,胡清平.“翻译适应选择论”在词语层面的左证[M]//翻译与跨文化交流:转向与拓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69.

[5] 北京全聚德同仁堂等6家老字号确定英文名[EB/OL].(2008-01-09).http://news.163.com/08/0109/07/41OGJVOU0001124-J.html.

[6] 纪世昌.中国旅游指南[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1:22.

[7] 朱晓媚.浅释饮食文化中菜名的翻译技巧[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报,2002(1):72-75.

[8] Shuttleworth M,Cowie M.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Z].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WANG Zhi-ping,BIAN Li-hong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ppropriate equivalents in target language for cultural-specific terms owing to their specific cultural connotation,and ideal strategies also have not been put forward,so our translation circle has been troubled by this phenomenon.This paper is directed by“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and focuses the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specificterms ofChinese practical styles,whosefinal objectiveistoadapttothe translationaleco-environment.Translator should adapt to“various dimensions”and at least adapt and select among“the three dimensions”as to achieve more effective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translation as adaption and selection;cultural-specific word;translation eco-environment;three dimensions

H315.9

A

汪志萍(198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Translation of Cultural-specific Terms in Chinese Practical Styles

猜你喜欢
菜名语体音译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套路玩得深,点完餐的我泪流满面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英汉音译规律探微*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
网友盘点最萌最“坑爹”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