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探微

2011-08-15 00:53云,彭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1年11期
关键词:馆员学科图书馆

江 云,彭 瑶

(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重庆 400054)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探微

江 云,彭 瑶

(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重庆 400054)

分析学科建设背景下学科化服务的内涵、实质及重要性,探讨学科化服务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着力提高学科馆员的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学科化文献资源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等对策,以期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学科建设。

高校图书馆;学科建设;学科化服务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创办一流大学的关键,是高校发展的重点,也是展示高校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的基础。高校学科建设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丰富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同时也需要对学科建设进行全面支撑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这就对承担信息资源保障任务的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如何根据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学科建设需要,合理地制定出一个学科齐全、专业配套、切合实际、整体优化的学科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学科化服务的含义及特点

学科化服务是在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图书馆学科馆员通过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为部分特殊研究型读者提供的学科跟踪、专业方向分析等个性化服务。这种介于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之间的新型服务模式,是“按照科学研究方向而不再是按照文献工作流程来组织科技信息工作,使信息服务学科化而不是阵地化,使服务内容知识化而不是传统简单的文献检索与传递,从而提高信息服务对用户需求和用户任务的支持力度。”[1]

学科化服务的主要特点是“打破了传统的按照文献工作流程组织科技信息的方式,而是按照学科、专业、项目、课题等来获取、组织、检索、存储、传递与利用信息资源”[2]。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的转变,它改变了传统的图书馆藏、借、阅的工作方式,按照学科专业、科研项目、课题等来检索、传递与利用资源,从而使信息服务学科化、专业化,也使图书馆服务工作更显科学、合理。可见,学科馆员必不可少,并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科化服务的实质就是学科馆员在一定条件下开展的信息服务,是学科馆员所提供的介于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之间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

在学科化服务过程中,学科馆员有机地融入用户的科研过程,参与学科化服务的各个环节,积极了解读者的信息和服务需求,并将需求及时反馈给相关业务部门,拉近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与用户的距离,直至成为科研团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科研人员的合作伙伴,为高校科研项目提供全程跟踪和专门化的信息支撑,在课题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学科化服务开展的重要性

学科化服务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然产物。

(一)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

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学科方向,集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高校要完成学科建设任务,需要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因为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的信息资源保障中心,以其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在学校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中占具着重要的位置,是一支不可多得的支撑力量。因此,馆员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与科研中,走近学科院系、融入科研团队、贴近读者,针对不同的学科开展专业的服务。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作为高校的心脏,图书馆必须全程参与到学科建设中,针对不同的学科开展学科化服务。具体包括:1)能为学科建设提供信息资源保障;2)能为学科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3)能为学科建设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二)高校图书馆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

1.有利于馆藏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相当丰富,有浩如烟海的纸质图书,也有包罗万象的电子资源。学科化服务的推行能够促使本馆加强适应本校学科专业与科研课题特点的资源整合、重组、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对本学科馆藏纸质文献进行全面筛选、整合,并形成学科二三次文献综述、点评等,方便用户及时、充分地利用学科纸质文献和最新信息;二是有利于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网络上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信息资源进行鉴别、提取,以便用户查询和利用。

2.有利于人力资源建设。信息在带给人们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信息污染。大量重复的、低水平的、分散、无序的网上资料,往往使人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却难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由于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任务重、时间紧,他们到图书馆来都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方便快捷地找到教学科研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这就需要图书馆专业人员了解教学和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按照具体专业或学科领域来筛选、提炼、组织专业信息[3]。而这往往会导致学科馆员的产生,从而使图书馆在人力资源建设上进行了改革。因为学科馆员是学科化服务的主要承担者,是联系图书馆信息资源与学科院系、科研机构的桥梁和纽带。

三、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开展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化服务开展的必要性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中,百分之八九十的图书馆都提供学科服务。而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尝试提供这一服务,并且一直发展缓慢。就连105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都只有22所图书馆设立了学科馆员,仅占21%[4],且学科化服务得到的认同度也不高。在重庆市的高校图书馆中,据不完全统计,开展学科服务的极少,设立学科馆员的几乎没有。这充分说明学科化服务的开展不仅必须,而且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学科化服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学科化服务存在许多诸如疏于细节服务、缺乏合理的评估指标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往往使学科化服务对实际科研项目、科研课题等帮助不大,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疏于细节服务。细节决定成败。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也应该做好每一个细节。图书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好了,整个图书馆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然而,通常情况下许多图书馆学科服务往往只关注重大课题项目,以为规模大影响大,服务效果才明显。其实不然。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不在于规模大,而是要从做好每一个细节开始,慢慢改变用户对图书馆的认识。

2.馆员工作缺乏合理的评价指标。一般而言,图书馆领导都只从定量或定性某个方面去评价学科馆员的工作。定量评价主要是一些可量化的基础工作,如讲座场次、课题咨询数量、院系联络次数等;定性评价主要是来自用户和管理者的反馈[5]。事实上,单纯地从某一方面去评价,不管评价得多么细致,都是不科学的。因为前者只反映了外在的、表象的服务问题,后者只呈现了内在的、自身的服务问题。任何采用硬性的、固化的评估指标来衡量软性的、弹性的服务质量,都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科馆员服务的真实水平;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上学科馆员平常工作的实际表现综合评价,而不能只看一时一事。总之,一个科学合理而具有弹性的评价指标的建立势在必行。

3.学科馆员制度有待完善,素质能力有待提高,角色定位有待明确。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以前高校图书馆是作为解决富余人员或者引进人才时解决家属的地方。工作人员相对混杂,所学专业、学历相差甚远,文化水平、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馆员素质一般都不高,学科馆员素质大受影响。有些学科馆员对自己所担当的角色和所从事的职业缺乏明确的定位,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馆员的认同度自然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整个图书馆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所以,新的学科化服务推行后,学科馆员的素质、能力及个人的职业定位都必须得跟上。

4.学科化服务的普及程度不高,内容较单一,效果也不够理想。如上所述,学科化服务在“211”高校图书馆中开展的就较少,更别提普通高校图书馆了,而且即使开展了学科化服务的,效果也不够理想。内容也只限于本馆现有的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很少配合学校学科建设,去积极主动地挖掘信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四、学科化服务开展的具体模式

(一)着力提高学科馆员的综合素质

学科馆员是学科化服务得以实行的前提和保障,是学科化服务的主要承担者。这就对学科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科馆员不仅要求有较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精通图书馆业务。尤其在学科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学科馆员服务的地点、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手段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6]。因此,图书馆要科学有效地开展学科服务服务,必须要建一支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具体而言:

首先,要提高馆员的学科素质。加强学科馆员培训,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如短期进修、其他在职培训,或通过听取对口院系的学科课程、专家讲座等途径来提高馆员的学科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要着力于吸纳各学科的专门人才进入高校图书馆工作,并进行上岗就业前的图书馆学知识培训。因为学科馆员只有既懂学科专业,又熟悉图书馆业务,才能真正搞好学科化服务。

其次,要增强学科馆员的创新意识。积极主动是学科馆员工作态度问题,创新能力是其工作能力问题,这两方面都做好了,学科化服务也自然做到家了。有条件的图书馆可对学科馆员设立绩效考核制度,从量化和质化两个方面综合对学科馆员进行评价。

再次,要提高学科馆员的信息素养。学科馆员对信息要有敏锐感和洞察力,密切关注本学科科研前沿动向,把最新近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对口院系或科研团队。

(二)切实加强学科化文献资源建设

学科化文献资源是学科化服务的主要工具和主要内容,高校图书馆不但要全面掌握本馆各学科现有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还要了解国际国内高校的学科构成和学术队伍状况,并将学科发展最新成果、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动态信息、国内外相关学科学术会议等学科资源进行优化和重组,以建立自己的特色资源数据库,条件成熟的图书馆还可建立专门的学科馆,使服务更方便、快捷。

(三)开展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

一是采取“前线”式。学科馆员要经常保持与学科团队的联系并置身其中,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前沿阵地,主动承担一些具体工作,并尽职尽责地把所交待的事情做好。

二是采取“讲学”式。学科馆员是教学和科研的参与者,同样担负着教育的职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科馆员可召集所在学科团队的全体成员进行集中讲学,讲课内容可直接是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也可是一些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途径等。

三是采取“聊天”式。学科馆员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为用户提供远程学科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可通过QQ、电话、短信等方式加强与学科团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为其提供所需的服务。

四是采取“网站”式。学科网站是学科馆员专门为学科团队建立的网站,内容包括学科新书推荐、学科动向、科研进展、学术前沿以及其它相关的文献资源、服务项目等。

(四)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1)与学校科研部、人事部、电教中心等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在这些部门的配合下,条件成熟时可建立相关教育基地,并形成数字资源。

(2)经常与对口院系的学科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和各类各级项目的负责人交流,通过查新了解课题申报的全过程和所需的资料。

(3)学科馆员要与对口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保持紧密联系,随时为他们提供所需信息。

总之,基于学科化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是一个动态的、集成的、个性化的知识服务系统,需要高校领导、图书馆管理者、图书馆员等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参与,才能真正推进学科化服务“走入科研、融入教学”。

[1]范广兵,初景利.泛在图书馆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1).

[2]李春旺.学科化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11).

[3]黄芳.论学科馆员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J].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9(2):24.

[4]龚主杰.“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现状及对策[EB/OL].[2009-11-06].http://www.nmgkjyj.j 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920.

[5]刘素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突破瓶颈的理论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0(4).

[6]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2).

[7]孙渝莉.重庆高等教育资源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

Exploration on Doctrinism Service Pattern of University Library Based on Subject Construction

JIANG Yun,PENG Yao
(Library,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China)

Subject construction is one of important works in university construction.In order to serve the university’s education and study,all libraries cultivate academic service modes,construct academic groups,and choose academic libraries.This paper analyzed firstly the connotation,essence and importance of the academic service in the context of academic construction,and secondly it explored the present consciousness and existent puzzle,and finally it proposed some new patterns so as to serve better subject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y.

university library;subject construction;doctrinism service

G251

A

1674-8425(2011)11-0148-04

2011-04-12

江云(1974—),女(土家族),重庆人,硕士,图书馆员,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责任编辑 范义臣)

猜你喜欢
馆员学科图书馆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