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墀成,洪成得
(1.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2.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福建厦门361005)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重温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陈墀成1,洪成得2
(1.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2.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福建厦门361005)
《反对本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原则由不自觉到自觉飞跃的标志,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为全党提供了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思想武器。我们党几十年来自觉坚持《反对本本主义》奠基的思想路线,创立了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未有穷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未有穷期,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重道远。
《反对本本主义》;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概括地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并且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巨大成功的历史。但这并不能一蹴而就,无论是从不懂得、不觉悟到自觉再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还是逐步学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都经历了一个长期不懈的艰巨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1930年5月在寻邬调查期间所写的《反对本本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堪称为确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一基本原则的奠基之作。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当下,重温《反对本本主义》,对于继承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特别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在创立早期,党还未能觉悟到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味照搬“本本”,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号称“马克思主义化身”的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因而得到过两次照搬“本本”而导致革命遭受失败的惨痛教训。一次是照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当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教条,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期间,主动把领导权拱手让给资产阶级,导致“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时,党只能被动挨打,从而蒙受了惨重损失。一次是照搬苏联首先夺取城市的革命模式,在“八七”会议确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之后,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热衷于攻打大城市,从而使工农红军屡遭挫折。《反对本本主义》深刻总结了这些经验教训,在党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指出,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路线,以确保党能独立地、胜利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首先,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1]51其一,中国共产党人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以指导中国革命;其二,马克思主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路线和斗争策略。“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1]51只有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解剖中国各种社会阶级,明了社会各阶级的经济政治情况,他们的现在以及历史的盛衰荣辱的情况、他们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哪些阶级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哪些阶级是我们应该争取的同盟者,哪些阶级是要打倒的,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避免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
其次,毛泽东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1]54实践出真知,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需要深入中国革命的实践,从中准确把握中国情况。19世纪的马克思、恩格斯是不可能预知20世纪中国的情况,远在国外的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也不可能准确把握中国正在发生的革命斗争的特殊性,只有坚持革命斗争、创造新局面的中国共产党人才具备了解中国情况的主客观条件。中国的同志要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了解中国的情况,其一,要摈弃一切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其二,要深入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的历史现状;其三,要善于总结经验,共产党人不仅要坚持斗争、创造新局面,而且要善于总结革命斗争中的经验与教训。“在这样日益走向尖锐的短兵相接的阶级斗争的形势之下,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就完全要靠他的政党——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1]54-55
第三,毛泽东强调,了解中国国情的唯一有效途径是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其一,毛泽东告诫全党同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其二,调查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1]50。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革命,靠背诵“经典”、照搬“本本”或者口头上“言必称马列”,是不可能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其三,为使调查研究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掌握调查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毛泽东用了相当的篇幅,不厌其详地就调查的技术细节进行了完备的阐述。其四,毛泽东率先垂范,在中央苏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写下了《才溪乡调查》、《兴国调查》、《寻邬调查》等光辉篇章,通过解剖“麻雀”获得典型性案例以深化对中国全局的了解。
随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思想路线的确立,全党,首先是党的中央领导,越来越自觉地清除教条主义的影响,越来越自觉致力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的国情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把握,党的面貌、党领导的事业随即焕然一新。经过长期的艰巨探索和实践,终于相继创立了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和建设理论,找到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并且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相继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极大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路线的威力。
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形态的形成,以及它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进行深刻的分析,科学地回答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领导、前途和转变,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制定了一条以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创造性地制定了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相配套的方针和政策,包括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农民,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三大经济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政策,等等。从旧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极端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建立共产党领导的、以农民为主力军的革命武装,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行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根据地,积累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之后,我们党又不失时机地实行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们党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为了科学回答社会主义建设怎样搞好这一崭新的历史课题,我们党重申,最重要的仍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几十年来,我们坚持以这条思想路线为指导,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崭新的探索和实践,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排除“左”和“右”的干扰,特别是排除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外国社会主义模式神圣化,把我们的某些历史经验凝固化的“左”的思想的束缚。通过对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冷静思考和严肃总结,以及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的借鉴,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对当代世情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深刻把握,终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新的飞跃集中体现为高举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一个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七大概括的旗帜、理论、道路实质上是一个东西,只是表达的角度不同而已,旗帜是就政治层面而言的,理论体系是从理论层面上说的,道路是就实践层面上讲的。三者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十七大报告概括表达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高举这面旗帜,坚持这套理论,坚持这条道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们已经把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再次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路线的威力。
中国共产党90年探索和实践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条成功之路、胜利之路。
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层出不穷,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任重道远、未有穷期,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任重道远、未有穷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未有穷期。重温《反对本本主义》,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扩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履行党的历史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当前,必须认真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本本”,包括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着力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着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着力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着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世界的眼光、历史的视野、宽阔的胸襟、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和处理问题,着力深化认识和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有效地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必须反对“本本”主义,不仅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照搬照套,也要反对照搬资本主义的“本本”,例如照搬资本主义的经济学、资本主义的政治学。不破除“本本”主义,思想就会僵化,事业就会停滞,我们已经取得的成果就会丧失。“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2]143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调查研究全面把握世情及其变化的趋势,深刻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切了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人民群众的呼声,人民群众的意志,人民群众的创造就是最真切的国情;倾听民意,顺应民心,是执政党了解中国国情的基础;党的执政方略反映了公众的需求与呼声,体贴民情、关注民生,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七大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我国人均拥有资源贫乏、生态环境具有先天脆弱性的特点,以及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压力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恶化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3]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就必须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实现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90年来,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艰苦奋斗,取得了伟大胜利,积累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成功经验,是当前和今后工作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但是,如果我们止步于过去的经验,哪怕是成功的经验,我们也将脱离新形势、新发展,无法适应时代对执政党提出的新要求。“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2]141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直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对国际国内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进行深刻的理论思考和升华,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的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范例。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处在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处在攻坚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反对本本主义》,运用毛泽东倡导的调查研究的法宝,研究当代时代发展和中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分析、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本问题,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不断以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让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1]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16.
Promoting the Study Style of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Accelerating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Review on Mao Zedong's Fighting Against the Bookishness
CHEN Chi-cheng1,HONG Cheng-de2
(1.School ofHumanities,Xiamen University,Xiamen361005,China; 2.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School Party Committee,Xiamen University,Xiamen361005,China)
Fighting A gainst the Bookishnessis the sign of CPC's establishing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basic tenets of Marxism with practice of China consciously,which laid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f Marxism's localization in China and presented the weaponfor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liberate from dogmatism.Our Party has consciously adhered to the guideline of Fighting Against the Bookishnessfor decades,established the theoryof New Democracy and the theory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gained the victory of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the great accomplishment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alist cause will never end,the combination of basic Marxist principle with Chinese practice will never end,and promoting the study style of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accelerating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is an arduous task.
Fighting A gainst the Bookishness;theory with practice;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10.3969/j.issn.1673-8268.2011.05.004
2011-06-05
陈墀成(1952-),男,福建厦门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洪成得(1935-),男,福建南安人,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物史观研究。
A423
A
1673-8268(2011)05-0021-04
(编辑:蔡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