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良?何妍
在当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的社会背景下,深入理解与重新诠释心理健康问题的本质和成因,是寻找有效解决途径和制定针对性策略的先决条件。俞国良教授对此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见解,他反对诊断主义、还原主义以及教育万能论等“本本主义”倾向,强调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发展系统、一个生态系统,更是一个复杂系统,提倡采用一种创新的系统思维,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卫生健康和社会建设三个领域,并围绕个体、人际、群体、社会和环境五个维度进行“综合治理”。本期访谈将深入探讨俞教授的这些观点,以期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领域的挑战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系统视角;本本主义;生态系统;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9-0004-08
俞国良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
何妍:俞教授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人类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呈现出日益严峻的趋势。您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您看来,打破当前心理健康问题处理困境的关键在哪里?
俞国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心理健康状况也逐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尽管经过几十年的社会政治、教育、临床和研究实践努力,但是,在认识和处理心理健康问题方面仍然进展缓慢,不尽如人意,远远没有满足国家、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发展需要。目前,不仅“诊断主义”“还原主义”大有市场,而且遗传决定论、教育万能论又沉渣泛起,从而导致了对人类心理健康问题或精神心理疾病的过度简化和误读。
实际上,心理健康问题是个体生命过程的“副产品”,也是人类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影响的必然结果,因此,该问题属于复杂系统的范畴。例如,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就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大风险性因素。另据新华网2019年3月18日报道,美国心理学会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过去10多年间,美国年轻人心理健康状况恶化,对于12~17岁的青少年群体来说,出现重度抑郁症状的比例从2005年的8.7%增加到2017年的13.2%,涨幅达52%;对于18~25岁的青少年群体来说,出现重度抑郁症状的比例从2009年的8.1%增加到2017年的13.2%,涨幅达63%。但是,对于26岁及以上的人群来说,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很弱或者不存在,这表明情绪失调并非所有年龄层的问题。研究者进一步认为,这种差异现象与文化潮流有关,即相比于年龄更大的群体,过去10年间文化潮流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更大。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决不能“就事论事,避实就虚”,心理健康问题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需要“创新思维,综合治理”,即确立心理健康问题的多维系统观,才是治标又治本的正确做法。
反对三种“本本主义”倾向
何妍:创新思维首先要打破旧有的枷锁和束缚,所谓“不破不立”。就心理健康问题的性质而言,您认为我们应该反对哪些不良倾向,这些倾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和负面影响分别是什么,我们在实践中应如何“破”除这些倾向的枷锁,从而“立”起更为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俞国良:就心理健康问题的性质而言,我们要反对“诊断主义、还原主义、教育万能论”三种“本本主义”倾向。即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不是从实际调查研究中来,而是从已有文本中来;并且生搬硬套现成的心理健康概念、原则、理论和技术来处理心理健康问题。其实质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教条主义”。
第一,反对“诊断主义”倾向。“诊断主义”要么是将心理健康问题单纯理解为心理测评工具的测量结果,如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测量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要么是将心理健康问题简单理解为根据精神病学分类系统,如《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或《国际疾病统计分类》(ICD)临床诊断的分类结果,导致诊断的异质性、合并症和不可靠性等问题。
实际上,人类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心理-社会-文化过程,它在个体身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积累并展开,所谓“温水煮青蛙”。由于自评量表是测量个体在一段时间内感觉到症状的严重与否,如果发现在某些症状上的得分较高,感觉到某些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比较严重,就会警示求助者注意。所以,在量表分数的解释上应该慎重,并不是得分高就一定说明个体出现了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某些分量表上的得分较高,有可能只是由于个体当时遇到了一些难题如失恋、考试、患病等重大生活事件,因此,还应该对其得分高的原因作进一步的了解、分析。而精神病学分类系统是人为的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分类的理想化,旨在作为临床治疗上有价值的使用工具,以促进医患沟通、准确的预后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规划。如果仅仅就此“按图索骥”,则后患无穷。心理健康问题可以被描述和诊断,这种描述对研究和临床实践有较大益处,但切不可将心理健康问题和诊断混为一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量表法、分类法的诊断一无是处。它是部分基于临床经验或实验研究证据得到的结果,一定对特定的目的有用,即诊断具有实用主义价值。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及教育工作者,将大部分资源用于研究总结人们复杂的心理健康状态的诊断标签,试图通过诊断工具提供治疗方案(包括必要的药物治疗),而不是研究生物-心理-社会-文化过程如何引起心理健康问题。这种“诊断主义”倾向,我们要坚决予以反对。
第二,反对“还原主义”倾向。“还原主义”主张把高级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认为复杂的系统、事物、现象可以通过将其化解、拆分成部分的方法来加以理解和描述。对心理健康问题来说,就是孤立地研究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的特定部分(如致病基因或神经递质),接着根据部分的属性,再找出或推论整体的属性。其理论依据是较低层次(如生物学、生理学)提供的解释能力本质上优于较高层次的(如心理学、社会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实证主义观点一直主导着心理健康研究领域,并主宰了大部分研究经费、医疗保健政策和临床实践服务。
然而,心理健康问题或精神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属性和特点,需要研究该问题系统的各层次、各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尽管“还原主义”看到了事物不同层次间的联系,想从低级水平入手探索高级水平的规律,可圈可点。但是,低级水平与高级水平之间毕竟有质的区别,混淆两者关系在方法论上易陷于机械论,在本体论上易导致唯心论和二元论。虽然它早期在科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当研究者试图理解日益复杂的人类系统时,其局限性十分明显。尤其是面对诸如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复杂的生物-心理-社会-文化过程,更是如此。显然,低层次的“生物学”理论在解释高层次的“心理学”现象中并不具备优势;相反,对复杂系统的处理往往需要更高层次和学科水平的解释。特别是需要把心理健康问题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第三,反对“教育万能论”倾向。“教育万能论”是一种片面地夸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作用的观点,认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其代表人物是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他把教育的作用夸大到可以决定社会,否定遗传素质差异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他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都是教育的结果。秉持教育万能论者一方面忽视了遗传及成熟等因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忽视了人在自身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把环境和教育看作是影响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和发展上,他们认为学校和教师、医院和医生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现实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受“教育万能论”根深蒂固的影响,自己也觉得没有尽到教育者的责任,深深感到内疚和自责。于是,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希望以“教育”的一己之力,“救人于水火之中”;更期望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降低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未必。过去十年中,世界各国为提高民众的心理健康意识作出了许多努力,在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污名化、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和增加寻求帮助的意愿等方面,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同一时期,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饮食失调和自我伤害等)的报告率却不降反升,居高不下。“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意识的努力,并不是万能的,它很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把握好“度”。
实际上,心理健康问题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教育只是提供了外部条件。显然,“教育万能论”无法反映人所具有的成长性、整体性、情境性和主动适应性,值得我们警惕。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影响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为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生理基础,环境为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机会和机遇,教育在心理健康问题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心理健康问题的决定因素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发展系统
何妍: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域,您强调了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发展系统,涉及从心理健康到心理不健康的逐步转变过程,并指出了这一过程中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请您介绍一下心理健康问题的这一发展特性,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变化和显著特点。
俞国良:就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而言,它是一个发展系统。毫无疑问,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的具体表现。然而,从心理健康到心理不健康,这是一个逐步的、积淀的缓慢过程,一个或多或少、伴随一生的可塑过程,一个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一个发展连续性与发展阶段性相统一的过程。心理健康问题不但是一个发展的连续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即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遵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内在逻辑,进而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它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前者强调发展的先后顺序,发展是一个持续且不断累积的过程;后者强调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并且发展存在关键期。这里重点讨论心理健康问题的阶段性。
有关发展的阶段性思想,在心理学研究中可以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1894年,他在《儿童发展与种族》一书中描述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序列,即婴儿期为前逻辑阶段,学前期为准逻辑阶段,小学生期为逻辑阶段,青少年与成人期为超逻辑阶段。皮亚杰接受了鲍德温的思想并将其发展到极致。例如,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会依次经历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道德认知发展会经历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
虽然皮亚杰主要是在探讨认知的发展阶段问题,但是对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有广泛的影响。比如,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就秉承了皮亚杰的阶段论思想,卢文格的自我发展阶段理论同样受到了皮亚杰的深刻影响。当然,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属于社会性发展的范畴,上述发展阶段论的思想应该是适用的。
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行为问题的层次、等级划分,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心理健康问题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心理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或等级:心理健康、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神经症、精神病。但是,在这五个等级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的界限。如前所述,从心理健康到不健康,这是一种连续的状态,不能以正常与异常这种性质上的差异进行简单的划分,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的完整过程,但整个过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级: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说,指的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其特点是:(1)完整的心理健康包括消极和积极两个维度。(2)没有精神疾病,在生活中拥有自我实现、幸福感和意义的二维心理健康定义有助于每个人构建一个完美、幸福的自我。
第二级:心理困扰。心理困扰在时间性方面有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引起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容还没有泛化,而只局限在引发事件本身;其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并没有严重影响个体的思维逻辑性,如暂时性的婚姻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等。其特点是:(1)时间短暂。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2)损害轻微。心理困扰对个体社会功能影响较小。(3)能自我调整。处于心理困扰的个体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能使自己心理状态得到显著改善。
第三级:心理障碍。这是一种反应强度剧烈,并严重影响个体思维逻辑性的心理状态。其表现是初始反应强烈,如在暴怒情况下,出现强烈的非理性行为,冲动毁物甚至攻击;心理行为异常持续时间较长(一个月以上),心理负担长期难以克服;引起心理问题的内容充分泛化。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个体有时伴有躯体化症状或人格上的问题,如心理生理障碍、退缩与攻击等。其特点为:(1)不协调性。个体心理活动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2)针对性。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言语及动作行为)。(3)损害较大。心理障碍对个体的社会功能影响较大。(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大部分人无法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
第四级:神经症。这是一组由不同亚型组成的轻度大脑功能失调的心理疾病总称。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降低,情绪波动与烦恼,主观躯体感受不适增加。但是,身体检查并无器质性病变基础。个体自知力良好,有主动求治的愿望;无精神病性症状;病前有一定遗传与人格基础,发病与精神应激因素或事件有关。神经症有以下特点:(1)发病通常与不良心理社会因素有关;(2)症状多种多样,但是客观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理改变证据;(3)病人一般神志清晰(除癔症发作外),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并与外界保持较好接触;(4)对自己疾病有较好的认识,并对疾病表示痛苦,要求治疗;(5)心理治疗是基本治疗方式,配合药物和其他综合措施,治疗预后较好;(6)常以性格缺陷作为致病的内在基础;(7)这是一类功能性心理疾病,发病原因是高级神经活动功能失调;(8)人格保持相对完整;(9)精神障碍程度较轻,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有责任能力;(10)大多数患者病程较短,如及时有效治疗,较易康复。
第五级:精神病或重性精神病。精神功能严重受损,疾病自知能力障碍,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和保持现实的适应接触,造成本人与其生活环境的严重影响或危害。它具有以下特点:(1)精神紊乱程度比较严重,精神功能损害较重,明显影响本人社会功能水平(学习、工作、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能对社会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或危害。(2)除部分器质性精神病(脑萎缩、脑血管病、眼外伤、脑肿瘤、脑部炎症等)外,多数患者的病因欠明,诊断依据主要依靠精神检查和临床的综合分析。(3)心理因素不明显或无明显的相关性。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4)患者常常缺乏自知力,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疾病性质及其严重性,并不积极要求医治。(5)一般需要专业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其他强力的医疗措施,心理治疗效果欠佳或仅起辅助作用。
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生态系统
何妍: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您提出了一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模型。请您详细阐述在这一模型下,不同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以及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如何直接或间接、单独或共同作用于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并谈谈这些影响因素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
俞国良:就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而言,它是一个“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一般而言,对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的分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为风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其中,风险因素包括家庭、同伴、学校,发展中的行为问题、物质滥用等;保护性因素包含行为、情绪的自我调节、高质量的养育及友谊关系。二是根据其来源划分为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即个体的生理、心理过程及外部环境。个体因素包括物质滥用、早孕等生理因素,以及心理行为问题、人格障碍等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可概括为结构性因素和近端性因素两类。前者包括社会财富与收入不公平、教育、战争与冲突、性别与种族不平等,后者包括学校环境、家庭、邻居、同伴等。上述诸影响因素隶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它们直接或间接、单独或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脱离人的整体性和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系统来探讨心理健康问题,无异于舍本逐末。个体并不是在真空中生存、生活,其心理健康问题一定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这里的环境是指人和生物周围的一切事物,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即完整的生态环境,它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条件。借助“生态环境”这一概念,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环境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最终会影响个体的发展,而环境或社会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个体为圆心扩展开来的嵌套式系统,即由近及远的子系统组成一个有层次序列的系统。包括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和时间系统。
第一,微系统的影响。即能够直接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作为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它是个体亲身经历和体验的一些活动、角色及人际关系模式。微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并发挥直接作用,如家庭、学校、同伴关系及工作场所等。
第二,中系统的影响。中系统是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最为典型的是由家庭与学校、家庭与家庭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社区。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联系,就可能实现中系统功能的最优化;相反,则会产生消极后果。
第三,外系统的影响。外系统是指发生在两个或多个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联系,即个体并未直接参与,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显然,外系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属于间接作用。主要包括工作模式、家庭的社会资本、邻居-社区情境,以及国家和政府面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政策与措施。
第四,宏系统的影响。在微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之外,是一个范围更大、内涵更丰富的宏系统,它包含了存在于以上三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实际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社会阶层、种族或地区、时代或生活风格等均属此例。根据格-群文化理论,文化影响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并进一步影响人们在面对环境问题时的认知与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健康问题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来自文化建构的威胁。
第五,时间系统的影响。把时间作为研究个体成长中心理变化的参照体系,强调将个体的变化或者发展与时间和环境相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布朗芬布伦纳将这种环境的变化称为“生态转变”,每次转变都是个体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例如,上学、升学、结婚、离婚、就业、退休等。这些转变发生于毕生之中,常常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这些转变也会通过其他系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产生间接影响。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为我们全面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即心理健康问题是变化着的个体和变化着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我们应该将心理健康问题置于一个系统的、生态的整体社会现实情境中加以考察。然而,在解释不同生态系统成分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效果上,生态系统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对此,我们必须秉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实事求是、具体心理健康问题具体分析。
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
何妍:您提到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机制是一个涉及个体与多维文化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请问,在您的研究中,如何具体地识别和分析这些多维的相互作用因素?您认为这对传统的治疗方法意味着什么,我们又应如何转变视角以更全面地理解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俞国良:就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机制而言,这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个体和多维的、有组织的文化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个体与文化潮流、社会心理和时代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特定的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情绪、思想、行为和社会环境。以社会文化为核心的系统观点,较好解释了为什么心理健康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是聚集的,而不是完全随机分布的;有些状态比其他状态更有可能出现,因为各种社会文化特征以概率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因此,从社会文化视角探讨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文化变迁或文化潮流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机制。在现代社会,网络或智能手机这种新兴文化潮流,对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和发展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一,智能手机等社交媒体使用无法给人带来幸福感。它的使用使人们的沟通方便、快捷,然而,却无法像直接面对面交往那样助益于人们的心理健康。
第二,网络与手机成瘾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巨大隐患。研究发现,相比于轻度的电子产品使用者,重度电子产品使用者更可能体验到不快乐,幸福感水平较低,以及有更高的自杀风险。进一步的研究则表明,在儿童青少年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家庭、学校、同伴等因素都可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造成影响,他们很可能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去寻求现实世界的补偿。这种虚拟世界的“生活”,显然会通过减弱入世心理中的拼搏精神和出世心理中的平常心而降低心理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于是就彻底“躺平”了事。
第三,网络信息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网络的迅速发展把整个世界连接起来,但是,过多地了解诸多信息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并不见得都是一件好事。同时,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网络糟粕本身就会对个体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二是时代变迁或社会转型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机制。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整体提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职业竞争日益激烈,其心理预期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落差,再加上人的心理状况、人格结构和心理特点的变化,很多人处于浮躁、紧张、茫然甚至恐惧之中,由此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
第一,经济发展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当人们处于贫困之中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提高幸福感;当经济发展水平到达一个“拐点”之后,幸福感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就会变得复杂。
第二,社会多元化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这种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观的多元化。人们需要在多种价值观中进行取舍,其中的心理困扰、心理矛盾和冲突可想而知。二是社会阶层的多元化,不同社会阶层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社会阶层的多元化对人们的身份认同产生影响。
第三,环境不确定性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社会转型的过程带来了更多的环境不确定性,这是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一大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不确定性意味着个体无法对未来进行准确的评估,于是无法提前进行准备,进而引发个体的焦虑情绪。
三是文化变迁和时代变迁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叠加效应。文化潮流与社会转型本质上都是生产力发展和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它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机制并不是线性关系,更不是完全独立发挥作用,而是存在着叠加效应。
第一,文化潮流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直接媒介。互联网的普及,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和微博、微信、抖音等应用软件看到不同地区的生活、娱乐、工作、教育状况,这使得“世外桃源”不再存在。人们在信息的飞速流通中与更高的社会阶层进行着“社会比较”,从而影响自身的心理平衡,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社会转型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深层原因。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社会转型的过程,会对个体的幸福感、安全感、信任感、社会心理特征、社会心理预期等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第三,文化潮流和社会转型通过家庭、学校的中介作用对个体发挥作用。从家庭的角度看,两者对家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会面对更多的焦虑,这种焦虑则会进一步传导。另外,一些家长本身就过度沉迷于电子产品之中,两者的叠加效应就通过家庭进行了传导。交叉滞后研究表明,父母“低头族”能够对初中生手机成瘾产生预测作用。从学校的角度看,教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固然是重要的,但同伴关系更为巨大。以留守儿童为例,研究发现,一方面,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够对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也存在着密切联系。显然,同伴关系中介了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网格化综合治理”
何妍:当前,我国各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突显。您认为应对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样的综合治理策略,这些策略具体包括哪些关键组成部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如何确保不同社会层面和领域之间的有效合作与协调,以实现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全面干预和管理?
俞国良: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以2.93亿学生群体为例,根据我们最近的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18.9%,内化问题总检出率为20.0%,外化问题总检出率为11.7%。同时,我国心理健康状况的发展趋势也不理想,且存在诸多风险因素。特别是互联网文化潮流的兴起可能是各类群体心理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社会变迁是影响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深层原因,文化变迁是影响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直接媒介,家庭和学校在其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因此,缓和、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办法显然不行,这应该是一个多维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创新思维,更需要厘清心理健康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和内在作用机制,并在实践中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目标进入到国家的议事日程,促进个体、学校、家庭、社区、职业场所以及政府间采取强有力的协调行动。
就指导思想而言,国家和政府要紧紧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建构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培养体系的融合贯通系统: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导向,智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体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质基础,美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劳动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即以德育心、以德树德,以智慧心、以智增智,以体强心、以体强体,以美润心、以美化美,以劳健心、以劳育劳。就实施路径而言,学校和社会则要紧紧围绕心理健康问题的性质、特点、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以学校教育、卫生健康、社会建设三个领域为横坐标,以个体、人际、群体、社会和环境五个维度为纵坐标,纵横交错、“系统治理、网格化综合治理”,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实践。
何妍:请您分别从个体、人际、群体、社会和环境五个维度展开谈谈“系统治理、网格化综合治理”的具体方法和路径,尤其是在学校教育领域,教师如何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
俞国良:在个体层面,倡导健康与幸福。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努力提升自身心理健康与幸福水平,学会保持健康、实现幸福的技能和技巧。在学校教育领域,要让学生主动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积极参与各类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提升自己对积极情绪、积极心理的体验,增强心理弹性和心理复原力;同时,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特别是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克服消极自我概念,提升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正确认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心理冲突,从而增强担当意识,提高抗压和抗挫折能力,培养生命价值感、社会责任感。
在人际层面,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学校教育至关重要,特别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和学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易造成师生沟通障碍的错误语言。如命令、威胁、训诫、强加于人的观念、过度的忠告等;有的教师还会不同程度地贬损学生,这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随之学生可能出现敌意、攻击的心态。研究表明,童年的不幸遭遇(如不良的师生关系)能够显著地预测成年后的自杀行为。但是,目前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如义务教育和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加强,而高中生和研究生阶段则有所欠缺。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大中小学和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
在群体层面,突出心理健康服务。就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而言,该体系是一个由学校、家庭和社会整合的系统,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核心的工作队伍,遵循心理健康的特点和规律,为人们提供不同层级的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服务,以及围绕该项工作的各种人财物的投入、教育培训、管理以及相应的制度建设等。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要求,开设科学规范、符合要求的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按要求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设置心理辅导室或心理咨询室,加强与医院的沟通,完善转介机制。同时,家庭也是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场所,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将培育健康人格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逐步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在社会层面,强调社会心理服务。包括积极的社会行为服务和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前者是对他人甚至整个社会有益的亲社会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后者强调向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平、公正性,重视社会规范与社会分配在社会稳定、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学校教育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将个人成长方向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其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通过组织讨论、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看待社会问题,使他们在活动体验中学会从他人角度进行思考;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服务意识,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与认识各种社会现象。
在环境层面,加强社会心态培育。心理健康问题归根到底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当环境中的资源和要求,与个体的需求和目标不匹配、没有达到平衡时,个体就会产生压力感。这时,他们会调用各种内部、外部资源应对这种压力感,如果应对失败,这种压力感会加深,各种消极的心理、生理以及行为问题会相继出现。因此,要提高和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从优化环境和提高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这两方面入手,即创设更为健康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具体到学校教育领域,要充分发挥学校环境具有的教育功能,它是扭转消极社会心态,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重要阵地。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在他们步入校园,踏足社会之前,所受到的影响大部分来自校园,较少有机会接触到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编辑/卫 虹 终校/黄潇潇